登錄???|???注冊
有趣又好讀的詩詞入門讀本。在故事中與風雅詩意重逢,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孩子的審美,用唐詩宋詞奠定一生的國學根基。這是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詩詞經典課外讀物,輯錄了上古傳說、歷史文化名人軼事等,讓小讀者在了解和掌握詩詞中常見的典故外,體會詩詞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和悠悠情思。其中不僅有文學層面的鑒賞分析,還有動人的故事情節,以及詩人自身的命運起伏、喜怒哀樂……
李健 ·古詩詞 ·9.8萬字
本書對清初浙江籍詩文選家兼詩歌評論家陳祚明的生平、著述以及《采菽堂古詩選》的詩學理論體系、編選標準、詩歌評點以及在明清詩學史上的地位進行了詳細論述。
宋雪玲 ·古詩詞 ·12.9萬字
本書力圖對我國傳統詞學中一些主要理論批評成果的歷史承衍加以清理,對歷時視域中重要詞學批評體式的承衍予以考察。在以傳統詞學理論批評基本內容承衍為核心的同時,在其外圍也構筑一道詞學批評承衍的同心圓。在內容把握上,圍繞不同詞學專題的承納接受與演變發展,專注于從思想養料與歷史生成的角度加以清理,在歷史的長河中比照異同,揭橥所潛藏的詞學承衍。
胡建次 ·古詩詞 ·56萬字
本書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并結合其不同時期的經歷,對其詞進行了情感化的解讀。他的人生從來不是無疾而終的逗號,那銜著理想盤旋而飛的執著,那曠邁與細膩并存的稼軒詞,已然成為驚艷了塵世的感嘆號。千年之后的今天,史書中的南宋那一頁已經泛黃,而辛棄疾詞中的字句,卻變得越來越清晰。
鴻雁 ·古詩詞 ·9.9萬字
宋朝,那是一個跌宕多舛又詩性差微的時代!無數文人士子,或徘徊小徑,把酒貨昏。癡情欲絕總難了;或獨上江樓,山河望斷,西風征雁總關情;或風調兼程,歸期難料,夢里不知身是客……他們欄桿拍遍,挑燈看劍,情何以堪;淚灑江湖,夢斷征途,故園難返。宋詞,承唐詩余韻,開一代新體,成就了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風景!《與大宋詞人秉燭夜語》選取了37位宋朝著名文人進行創作,與《和大唐詩人對酒當歌》相比,采取了與之相反的寫作路徑,新意倍增:尤其采用了第二人稱手法,似與古人正面對話,娓娓而敘,侃侃而談……讀來,有親切感,有現場感,輕風雅韻,意深情遠。
趙斌 ·古詩詞 ·23.3萬字
《世說新語》是一部記載了魏晉士人風流的名著。其所記載的人物,形象生動,語言雋永,時常妙語如珠,風趣橫生,智慧哲理獨具特色,人生慨嘆深沉雋永,深受歷代讀者的追捧和喜愛。本書根據流傳至日本的珍貴的宋代董弅刻本整理,并且加以精當簡約的注釋和具有現代視野的評注,很適合當今讀者研究和閱讀本書。
蔣凡 李笑野 白振奎評注 ·古詩詞 ·77.1萬字
《中國詩歌研究》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此為第十一輯,分為“本刊特稿”“中國古代、現代詩歌研究”“詩歌史及詩歌文獻研究”“域外雅音”和“青年論壇”五個欄目。書中既有對古代詩歌的研究,也有現代詩歌的研究;不僅收錄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也關注日本、歐美等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不僅有名家的文章,也有青年學者的文章。
趙敏俐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古詩詞 ·27.1萬字
本書依《東坡集》南宋杭州刻本殘卷為底本,以《東坡后集》補充篇目。參照元刻本《東坡樂府》以及《東坡樂府箋》《東坡長短句》等大家選本綜合勘校,共收錄蘇軾創作的三百三十七闋詞作、一百六十四首詩歌以及三十二篇文章。全書作品編年排列,詩、詞、文皆附有創作時間。讀者既能沿著蘇軾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理解相關作品,也能通過作品集中反應的主題更深刻地把握蘇軾傳奇一生的各個轉折點。書中附有復旦大學朱剛教授所作萬言導讀與蘇軾年譜,詳解一代文豪蘇東坡的性格與命運,理想與選擇,藝術追求與生活態度。插圖收錄《寶月帖》《赤壁賦》《歸去來兮辭卷》《歸安丘園帖》《覆盆子帖》五種蘇軾書法代表作,皆根據國家一級文物原作等比例復刻。
(宋)蘇軾著 朱剛導讀 ·古詩詞 ·15.2萬字
當代詞學宗師葉嘉瑩女士力作。在風格多樣的北宋名家詞中,有人喜歡晏、歐的曠達,有人喜歡柳永的旖旎,有人喜歡秦觀的柔婉,有人喜歡蘇軾的豪放,有人喜歡周邦彥的功力。但是,你可知道他們為什么會形成這種種不同的風格?你可知道如何去欣賞這種種不同的風格?葉嘉瑩教授帶領我們穿越時代走近作者的心靈,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領會他們藏在內心深處不肯說出來的幽約怨悱。而當我們近距離欣賞了這么多北宋名家詞作之后,對詞體那種難以言說的不同于詩的特色,恐怕已經有些心領神會了吧?
葉嘉瑩 ·古詩詞 ·26.8萬字
本書由《白香詞譜》原編和增訂兩部分組成。原編“本調一百,別名百十有二”,于每一首詞調逐字標明平仄,或可平可仄,標明韻腳和韻腳變化,易于被初學者所接受,有很強的實用性。增訂新詞一百十一首,大都為原編同一詞調所未備之平韻或仄韻詞體,尤其重視補入原書所缺創調之作,并對詞調的別名作了更為詳盡的收集。此外,增訂部分對特殊句法和字聲易誤填處,多所揭示。間或指明詞牌所屬宮調,適合抒發表現何種情感,可供初學者填詞時擇聲選調參考。書末附有韻譜、作者小傳、詞牌索引,可方便詞學愛好者閱讀使用。
于淑娟 整理增訂 ·古詩詞 ·8.7萬字
《長安三萬里》是追光動畫的十年之作。該片以動畫電影的形式,呈現了以李白、高適為代表的大唐詩人群像,以及經典詩詞名篇,帶領觀眾領略詩意之美和文化之美。本書特邀青年學者韓瀟對《長安三萬里》電影中出現的42首經典詩歌進行解讀,并結合劇情撰寫獨家影話。讀者將隨著一首首詩漫游唐朝,重新認識李白、高適、杜甫、王維等家喻戶曉的詩人與他們的文化精神。本書既是一部詩歌導讀,也是一部生動的“長安”史話,讀者在欣賞詩歌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唐朝的輝煌與魅力。
追光動畫 韓瀟 ·古詩詞 ·6萬字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把人生的所有遭遇變成喜逢千百年來,詩人陶淵明和他筆下的桃花源,備受世人推崇向往。無論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還是白居易、蘇東坡、歐陽修、朱熹,無一不是他的忠實讀者;《陶淵明集》為其集大成之作,家詠戶誦,流傳至今。陶淵明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巧妙又自然地融入他每一首詩句之中,讀來讓人怡神忘憂,內心平靜放松,焦慮煙消云散。翻開本書,心情低落時,瞬間被治愈!
(東晉)陶淵明 ·古詩詞 ·9.6萬字
本書依據韓愈生平創作歷程,選擇代表性的詩文,加以注釋、評析。詩歌依據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系年集釋》為底本,文依據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為底本,文獻翔實可靠,而注釋精辟簡要,評析反俗為雅,適應讀者欣賞習慣。
孫昌武 ·古詩詞 ·13萬字
本書在古今已有濂溪學文獻的基礎上,對濂溪學詩歌進行補遺。具體搜集了五類文獻仔細檢索,一是學界已有濂溪學文獻;二是各相關地方歷代方志;三是古代諸儒別集與總集。這三類中,優選古人別集刻本,次選古人總集、叢書、類書刻本,再次選其影印本,最后選當代人編纂的總集、叢書、類書。為行文簡潔,各底本均簡稱之,注于篇末。第四類是韓國諸先生的詩文集,均來自兩套堪稱韓國四庫全書的大型叢書——《韓國歷代文集叢書》《韓國文集叢刊》。第五類是日本諸位先生的詩文集多來自日本大型儒學叢書——《續叢書類從》《續續叢書類從》《日本儒林叢書》及日本學者別集。以上文獻至少110種。
王晚霞編著 ·古詩詞 ·12.4萬字
《中小學必背古詩詞誦讀(精華本)》貼合中小學語文課標,精選了115首經典古詩詞,旨在潛移默化間提升讀者的文化修養,銜接學校教育,讓古詩詞學習變得趣味盎然。書中收錄的115首古詩詞,均為中小學語文課標“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這些古詩詞既是千古傳誦的經典,也是中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書中的每首古詩詞都配音頻解讀,每天一節微型詩詞賞析課,掃描二維碼即可收聽。小開本設計,小巧實用,方便易攜。讀經典詩詞,聽專業解讀,讓詩詞學習變得詩意輕松。
新東方圖書研發中心 ·古詩詞 ·7253字
《納蘭詞》是一本收錄納蘭性德的詞作集,是對他一生情感的真實寫照。他的詞風頗有南唐后主之風,所寫的愛情感情真摯,纏綿悱惻,其中悼亡類的詞作,更是寫得讓人讀起來痛徹肺腑,不忍卒讀。也常被用來和宋柳永的詞作相提起并論,有“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之說。他寫的景色詞作,如邊塞詞,風格蒼涼,有一種悲壯之美,寫的荷花、水色,常描摹出一種動態的靜美,渲染了一種以水唯德的中國文化和文人精神。本書以多個《納蘭詞》版本為依托,力求再現納蘭性德筆下的意境,把真摯感情和景色之美表現出,讓讀者體驗詩詞的魅力,以及千年難遇的才子心中的絕美和韻味。
(清)納蘭性德著 張靈芝譯注 ·古詩詞 ·8萬字
宋詞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胡云翼先生選注的《宋詞選》,堪稱宋詞選本中的經典之作。選本打破了《宋詞三百首》等注重音律詞藻的選詞傳統,更重視詞作的思想內涵,故選本中稼軒詞選得最多,其次是東坡等,對歐陽修、晏殊、柳永、晏幾道這些詞人,也更注重擇明快者而錄之。同時,注釋詳盡,評述精辟、清晰,不僅能幫助讀者更好地領略宋詞的迷人風采,使讀者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和美的陶冶,而且有益于養成對歷代詞作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故非常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胡云翼選注 ·古詩詞 ·20.3萬字
本書采用詩作原文附名師解析的結構,以中華書局《唐詩三百首(補注本)》為底本,參校相關總集、別集,將各位名師的講稿整理、潤色成書。同時,全書根據篇目內容,遴選主題相關的古代、近代名家畫作,作為配圖,讓讀者更直觀感受詩情、詩意,品味唐詩之美。
葉嘉瑩等講讀 ·古詩詞 ·19.9萬字
本書甄選最動人心扉的40首唐詩,將唐詩的體悟之美、韻律之美,巧妙地融入生活之美中,釋義出一種唐詩原本的獨特的意境美。跨越千年時光,猛然發覺,你我今天的愛恨嗔怨都已在唐詩中抒寫過了,那些綿密入心的至美詩篇,喚醒我們心中的美好和安寧。至美唐詩,最有情,最可忘憂。
桑妮 ·古詩詞 ·1.8萬字
婉約詞以其優美的語言形式、含蓄的美學意境,為我國詞壇增添了無限的光彩。婉約詞以描寫個人情感和自然景致而獨樹一幟,在情緒上對詩文形成了鮮明的補充。作者們將自己的身世使傷感離別之痛,或打入艷情,或寓于詠物,將人類共通的情感以及美的藝術形式傳遞千年。婉約詞是繼花間詞后,以柳永、李清照、溫庭筠、周邦彥等名家為代表的詞派。其詞意含蓄婉轉,修辭委婉、表情柔膩。“婉約”一詞,最早見于先秦古籍《國語吳語》的“故婉約其辭”,“婉”為柔美、婉曲;“約”的本意是為纏束,引申為精練、隱約、微妙。宋代詞人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指出:“音律欲其協,不協則成長短之詩;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纏令之體;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發意不可太高,高則狂怪而失柔婉之意。”這可看作婉約詞的藝術手法的標準。
石蘊輝 ·古詩詞 ·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