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尚永亮教授的國家級精品課程視頻公開課《唐詩藝術》首次結集修訂版。用講座的形式,以詩歌藝術手法為金線,對浩如煙海的唐代詩歌進行了串講。分唐詩特點概說、聲律論、立意論、結構論、語言論、比興論、剪裁論、情景論、言意論、技巧論、時空論、詩畫論等十一講。解讀精到而不故作高深,征引廣博而無瑣碎之嫌,深入淺出,可為大眾學詩之津筏。
尚永亮 ·古詩詞 ·22.9萬字
黃景仁是清中期最重要的詩人之一,其生平仕途困頓、窮愁窘迫,但有大量詩歌創作,并以凄愴悱惻、辛酸沉郁,又不失憤慨激昂的詩風以及眾多佳詞警句在清代詩人中出類拔萃,也深受后世讀者的喜愛。本書作者是明清文學研究領域的優秀學者,著述豐厚,功力精深,保證了本書的質量。本書使用了大量文獻,精心選取黃景仁詩歌作品348首,詳加注釋解讀。在選注過程中,作者避免了選本陳陳相因的流弊,以“新,美,活”為準則;并在文學史視野關照下,選詩力求較全面地反映黃景仁創作的實際。
李圣華選注 ·古詩詞 ·23.7萬字
本書所選唐宋詞凡320首,涵蓋唐五代、北宋、南宋時期。晚唐五代側重在李煜、馮延巳的作品,北宋選錄重點是蘇軾,南宋主要選錄以辛棄疾一派為代表的反映反抗金統治者的侵掠和揭露南宋集團茍且偷安的作品。書中具體選注和編寫工作,由資深的古典文學研究者擔綱,注釋細致,每篇末均有講評,是學習古典詩詞的重要的參考書。書中還選配了精美插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古詩詞 ·24.2萬字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由當代著名學者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富貴撰寫,從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史中精選名詩1000首,予以詳細注釋和精彩鑒賞,幫助讀者領略中國詩歌的思想意蘊和藝術特征。唐代部分由北京大學中文系著名教授葛曉音撰寫。
韓經太主編 葛曉音注評 ·古詩詞 ·22.2萬字
《納蘭詞全編箋注》是由蘇纓箋注、收錄了納蘭容若全部詞作的一部作品。清代詞壇中興,納蘭容若作為梁啟超盛贊的“清初第一才士”,其詞獨樹一幟,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清詞三大家”。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學術大師王國維更在《人間詞話》中譽其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歿后,平生師友為其編刻《通志堂集》,錄詞四卷,共三百首,皆為顧貞觀手訂,張純修亦編刻有《飲水詩詞集》。其后納蘭詞迭有刊刻,??比站?,現可確定納蘭詞共三百四十八首,于本書全部收錄。另精選納蘭代表詩作十一首,以期更完整呈現納蘭詩詞創作風貌。納蘭詞雖素以明白如話著稱,因其學養深富,實則用典精深、含義幽微、婉轉曲折。前人釋讀注本很多,但仍有很多漏釋、誤讀,由此產生對詞作主題理解的偏差。蘇纓廣采眾家之長,精心考訂材料,從創作背景、文字訓詁、古事今典、史料知識、修辭章法等方面增補糾謬,更對相關重要文獻如顧貞觀、吳綺兩篇《飲水詞序》與魯超《今詞初集題辭》做了箋注。透過蘇纓新注,我們更能感受納蘭詞深情婉約的風致,更能接近他至真至性的精魂。
(清)納蘭容若 蘇纓箋注 ·古詩詞 ·21.3萬字
王士禛,號漁洋山人,倡導神韻說風靡百余年,影響遍及海內外,號稱一代詩宗。本書精選其詩250多首,注釋細微精到,點評精彩,可謂是惠棟、金榮之后有功于漁洋的一大“解人”。以往注釋多有當注未注或誤解其意、疏漏武斷之處,該書則多有彌補、廓清,的屬“前修未密,后出轉精”之作。
趙伯陶選注 ·古詩詞 ·24.2萬字
秦朝二世而亡,是中國歷史上除隋朝外最為短命的重要王朝;而秦始皇建立的皇帝體制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余年,甚至在今天,在不少的角落,都還可以看到它的影子。秦朝壽命之短而影響力之大,令后人驚嘆。在秦亡漢興的風云變幻之際,劉邦的“混混”團隊與項羽的“霸氣”團隊劇烈碰撞,火花四濺。刀光劍影之處,影射的雄才謀略讓人驚心動魄。最終,“混混”出身、零資本起家的劉邦得天下;一生中七十余戰,戰無不勝、全戰全勝的戰神項羽,卻在最后一局中輸得干干凈凈。
千江月 ·古詩詞 ·21萬字
本書是從作者三十余年來所發表的論文中遴選出的樂府研究論文,因其內容涉及面較廣,故定書名為《中古樂府廣義》。全書包括五方面的內容。其一為“中古‘樂府學’理統”,探討樂府作品的原生態問題;探討沈約《宋書·樂志》的樂府學論述。其二“中古樂府詩人本色”,探討中古時期優秀詩人曹植、傅玄、鮑照、沈約的樂府詩創作本色以及特點。其三為“中古樂府歌辭探故”,分別探討相和歌辭、鼓吹曲辭、舞曲曲辭、雜曲歌辭中某些作品的原始意味及其發展變化。其四為“中古樂府類次與《文選》”,闡述《文心雕龍》所述與《文選》所錄樂府詩的類別,通過二者的比較以探討樂府詩的分類。其五為“中古樂府與宮體推原”,探討樂府詩與宮體詩之間的關聯與差異,探討民間作品的本色特點與文人詩作的異同。
胡大雷 ·古詩詞 ·22萬字
《<玉臺新詠>與南朝文學》一書采取宏觀研究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從文學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系統地論述了南朝艷體文風的形成原因和過程,在此基礎上探究《玉臺新詠》的編纂與南朝文風演變之間的邏輯關系,清晰地勾勒出南朝文風的發展軌跡,揭示了《玉臺新詠》的文學價值與文獻價值,同時也對《玉臺新詠》研究史進行了細致的梳理。本書關于《玉臺新詠》版本的研究深入而全面,論斷精審,學術價值極高。本書下編為《玉臺新詠校箋》,這也是目前所見唯一的《玉臺新詠》輯校本,作者廣采博引,精校眾本,將諸家校箋合為一處,又能采真削繁,多出己見。全書校勘精細,箋釋得體,堪稱古籍校箋的典范之作。
傅剛 ·古詩詞 ·39.1萬字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和騷體類文章總集。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稱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楚辭》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詩篇之先河,是繼《詩經》之后,對中國文學最具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
許松華 ·古詩詞 ·24.5萬字
《古詩詞文吟誦導論》由書稿組成,書稿部分包括“緒論”“詩的吟誦”“詞的吟誦”“文的吟誦”“吟誦要求”“吟誦技巧”“吟誦腔調”“吟誦舉隅”等章節內容。此書1995年初版,2002年三版,共印8000冊,市面上早已絕版。為了滿足廣大老師、學生、家長的要求,借吟誦學會推廣的東風,我們聯系到作者準備出全新全面修訂本。
陳少松 ·古詩詞 ·22.4萬字
本書由六編組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西漢時代的《詩》學研究,另一類是西漢時代詩歌創作形態研究,包括楚騷創作、“三大組詩”以及《易林》繇辭等。與一般按照程式寫作的專著不同的是,每一編文章都體現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具有很強的概括性。這些文章積聚在一起,西漢《詩》學闡釋的詩性風格以及詩歌創作風貌也就大體呈現出來了。
張樹國 ·古詩詞 ·25.3萬字
《詩經》是中國文化的源泉,青少年閱讀好的《詩經》注本有助于提高詩詞和古文鑒賞水平,對閱讀寫作、文學修養、歷史常識等大語文素養的提升大有裨益。《少年讀詩經》拆掉了《詩經》的入門門檻,是對全本《詩經》的普適化譯注解讀——生僻字詞悉心注音,詞句注釋清晰簡明;翻譯形式充滿詩意、貼近生活,盡可能地保留中國詩歌的韻味,再現古漢語的音樂之美、形式之美與永恒的力量;配圖上為求保持古樸詩意,全書選用了大量高清古代名畫,浪漫典雅,適宜典藏;延伸閱讀浩瀚廣博、生動有趣,講述《詩經》背后的歷史軼事和文化典故,讓孩子們也能讀懂《詩經》,愛讀《詩經》。
白羽譯著 ·古詩詞 ·28.1萬字
本書選取了最能代表歐陽修散文特質的“六一風神”為研究對象,比較詳細地梳理了“六一風神”的概念界說、內涵,細心考察了“六一風神”的文體分布和歷史階段,深度挖掘了“六一風神”的情感意蘊和思想內涵,并對“六一風神”的表現手法和結構藝術、語言特點與審美類型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后對“六一風神”的形成原因和價值定位進行了評說與界定。
卓?;?/a> ·古詩詞 ·21.9萬字
古典詩詞鑒賞名家李元洛先生以今人視角依不同題材精選唐詩三百余首,分為自然、社會、人生與藝術四大篇。每篇分設七個小目,囊括時空、山水、田園、天時、植物……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棋藝等主題,于天地之間刻畫人間百態,展現了唐詩精華乃至唐人生活百科。所選詩作聯系歷史背景、詩人境遇及當下熱點精心品賞,兼具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適當聯系“五四”以來新詩和舊體詩,可賞詩歌近千首。
李元洛 ·古詩詞 ·29.6萬字
沈祖棻是李清照之后非常杰出的詞人。她的詞展示了一個女性在時代風云中的自我形象,將傳統的比興寄托之說,在新時代中做了出色的詮釋和發揮,使得舊體文學有了新的意義。沈祖棻存世詞作共500多首,本書精選了其中的110首(組),編者特地邀請了詞學界的一批學者對沈祖棻的詞作進行細致全面的解讀,從不同角度,思考沈祖棻在詞史上的意義。
張宏生 ·古詩詞 ·21.1萬字
《在醉美的古詩詞里重逢》是繼《中國醉美的古詩詞》之后又一部鑒賞力作。本書選古詩詞203首做精煉解讀,實際涉及241首之多。解讀注重從詩詞文本要素與結構及邏輯的關聯性入手,力求深入到詩歌的細節或為人所忽視的局部,又力求給讀者以言簡意賅或古樸生動的效果。大要在簡明勾勒,發明詩旨,以突破被權威解讀所限定的理解空間?!把砺芬葬屓ぃA豐贍于簡約”,是本書講讀古典詩的一個鮮明特色。
吳禮明 ·古詩詞 ·23.9萬字
曹慕樊先生為杜甫研究名家,治杜詩精深宏達,注重“義理、考據、辭章”的融會貫通。無論是對杜甫的儒家思想,還是對其“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都有深入獨到之理解與闡釋。本書是作者兩部著作《杜詩雜說》和《杜詩雜說續編》的合刊。前者主要是其1962年的一些讀書筆記;后者集中了80年代杜甫研究的心得和成果,體現了其“把西方的現代修辭學引進唐宋詩研究中來,把西方的現象學或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思想引進研究中來”的嘗試與努力。另外,還將作者晚年有關杜甫研究的五篇文章作為附錄收入,以體現其對杜詩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位置和影響的高屋建瓴的把握。
曹慕樊 ·古詩詞 ·24.4萬字
明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重要時期,在近三百年的歷史中,明代詩歌經歷多次變化,其中學習唐詩的理論主張特別突出,“前后七子”甚至提出“詩必盛唐”的口號,但是由于過于僵化,他們的創作成績反而落入唐人的窠臼,成就并不突出。至明代后期詩歌創作呈現出多元化的景觀,這是對復古思想的一種反思。以上是站在文學大歷史的角度做的總體評價,但是就具體作品而言,明代詩歌仍有眾多佳作?!睹髟娺x》甄選明代199人,562題590首,該書不僅較為完整展現了明詩的風貌和明詩的藝術成就,還把經典精選出來加以注釋,對擴大讀者的閱讀視野極有益處。
杜貴晨選注 ·古詩詞 ·29.5萬字
讀懂了洛陽,就讀懂了唐代乃至整個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讀懂了詠洛詩,就讀懂了唐詩的美麗與韻致。本書將時段定于隋唐,將空間定于洛陽,是一部體例獨特的唐代文學史話,試圖描繪一幅洛陽詩歌文學的全景圖,既有文學史的面向,也有城市空間的面向。
馬鳴謙 ·古詩詞 ·3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