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宋詞一百零一夜》仿照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以故事結撰101首宋詞,生動鮮活地展示出宋詞名篇的寫作因緣和宋代文人的生活場景。書中收錄了56位詞人的佳作,從由南唐入宋的李煜,到作為宋詞殿軍的張炎,通過講述詞人生平及其生活、交往故事,讓讀者感受到宋人細膩的情感世界與獨特的文學才華。
彭元鶴 ·古詩詞 ·13.8萬字
本書所選的古典詩詞體例豐富,涵蓋詩詞曲謠聯;有章可循,以文學史為經線,貫穿起被歷史大浪淘洗后的珍珠——名家的名作,使青少年朋友在大體把握中國古典詩詞的發展脈絡的同時,更好地學習、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區別于注釋、賞析之類的古典詩詞讀本,本書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只選編詩詞本身,強調誦讀,以使青少年朋友在誦讀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與詩中呈現的藝術形象發生無限的共鳴。
趙曉源 ·古詩詞 ·13.8萬字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北宋著名詞人,他以畢生精力作詞,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張惠民 張進選注 ·古詩詞 ·13.7萬字
本書所選都是宋詞中思想深刻、詞句優美、境界高曠、流傳廣遠的經典之作。每首詞除了有詳盡的注釋之外,還有評析,提示了鑒賞的角度和層次,引導讀者發揮自己活躍的神思,暢游于浩瀚的詞的海洋。
華業 ·古詩詞 ·13.7萬字
楚辭是中華美文學的源頭,中國第一部有作者的詩集。也是對中國文學影響最深的典籍。直接影響司馬遷,賈誼,李白,杜甫等后世名家的精神氣質與文學創作。《楚辭》的出現彌補了《詩經》問世300多年后詩壇的空白。魯迅評價楚辭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更在《詩經》之上。《楚辭》中的名句代代相傳,是砥礪歷代文人德行的金石,是取名的寶典。屈原的作品《離騷》開騷體詩先河,在楚辭中最具代表性,由此后世將《楚辭》與《詩經》并稱“風騷”。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堅毅執著、懷抱信仰,不肯奴顏媚骨變心從俗的高貴的精神品質是后世無數文人士子的精神楷模。
(戰國)屈原等 ·古詩詞 ·13.7萬字
本書收錄唐宋兩代名家94人、詞作867首。每一家均附作者小傳,詞作后選錄歷代點評,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每一首詞均標明平仄韻位,起到部分詞譜的作用,極便欣賞與學習。此書初版問世于1934年,一時洛陽紙貴;1955年修訂,傳統上視為“正宗”的婉約派作品比重被削弱,如吳文英詞由原先最多的38首驟減至10首,豪放派作品則大幅增加。這固然與龍氏詞學思想發展、可用資料更豐富有關,但也有學術以外的因素,故亦有專家對此本表示不滿。現以1956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修訂本為底本,校以1934年開明書局初印本,恢復被刪除的158首詞和自序等,以成“全本”,全面而真實地反映龍氏選目意圖和詞學觀點,亦可見其前后思想之變化。書后增加篇名索引,以便讀者。
龍榆生編選 田松青整理 ·古詩詞 ·13.7萬字
李天馥(1635-1699),人稱“合肥相國”。其《古宮詞一百二十首集唐》并小引(序)一卷,康熙四年原刻本,今藏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當為海內外孤本。此詩集采取集句之傳統文體,集唐詩詩句成七言絕句宮詞體詩,借古述今,暗指順治董皇后名白字青蓮,并縷述順治董皇后之艱難經歷、宮廷生活和內心世界,頗具史學和文學價值。
鄧小軍 其他 ·古詩詞 ·13.6萬字
拿掉唐詩宋詞,中國文化的一張美麗面孔就沒有了。繼“奇書!天書!”《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之后,又一“清掃霧霾”的認知奇著問世。顛覆千年定論,別一種唐詩宋詞的打開方式,一本地球引力拽不住的奇書,復興被歷史掩埋的華夏民族的人文精神。不論是王國維、陳寅恪、胡適之,還是龍榆生、施蟄存、錢鐘書,都要拿來嚴苛審視一番。《唐詩宋詞解》中的李劼,筆鋒犀利,激昂難止,想常人所不能想,言常人所不敢言。“詩為心聲”、“詞乃情物”是李劼的審美宗旨,個人的親歷、個人的感懷,才是意境的由來,才是審美的底蘊所在。
李劼 ·古詩詞 ·13.6萬字
本書是一本實例教程類圖書,共分9章,內容包括PhotoshopCC2015的基礎知識、工具與繪圖、文字處理、圖層、通道和蒙版、圖像色彩和色調調整、路徑和矢量圖形、濾鏡等內容。本書定位準確,完全按照教學大綱編寫,適合實際教學。本書編寫層次分明、語言流暢、圖文并茂,融入了大量的實際教學經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并提供了書中用到的全部素材和zui終效果圖,便于讀者學習和操作。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社會培訓班的教材及平面設計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張凡 ·古詩詞 ·13.5萬字
本書是蒙曼繼《蒙曼品最美唐詩》之后創作的新作。她被人熟知的是講詩詞,但專業和研究方向是歷史,尤其是女性歷史。在這本書里,她將詩詞和女性歷史結合,以詩詞為引,順著歷史朝代更替的順序,講述了詩詞背后28位女子的精彩人生,以及她們背后的中國史。這里面不但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神采,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風度,更有“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的眼光,有“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的豪情。這些女子,溫柔,但卻抓鐵有痕,更能攪動歷史風云,她們的所思所想在詩詞里,她們的人生故事也在詩詞里。這是2700年詩詞、5000年歷史,你我未知的另一半。
蒙曼 ·古詩詞 ·13.5萬字
鐘嶸《詩品》自近代以來備受關注,出現過一些重要的注本,在字句考訂、典故追溯、文意闡釋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尤以古直《鐘記室詩品箋》和許文雨《鐘嶸詩品講疏》最為重要。此次整理,將古直的《鐘記室詩品箋》和許文雨《鐘嶸詩品講疏》合為一冊。
(南朝梁)鐘嶸著 古直箋 許文雨講疏 楊焄輯校 ·古詩詞 ·13.5萬字
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死后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本書從張廷玉幼時講起,講述了張廷玉從出生到去世的精彩、傳奇一生:少時屢遭磨難,青年時屢試不中,當官后先是奉旨精心修史,之后兢兢業業、奉公守法,先后跟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治國理政,在清朝以一介漢臣的身份擔任高官數十載,始終處在權力的核心,為國、為民辦了無數大事、實事,雖然晚年遭逢困厄,但回顧其一生,他不可磨滅的功勛和生平仍對今天的我們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吳新華 ·古詩詞 ·13.5萬字
《唐宋詞選釋》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為三卷,詳加注釋,將詞中真義盡數挖掘,兼及作者情況與時代的背景,使讀者對詞的了解更深一層,對詞的品評更進一步,為對中國古典詩詞有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俞平伯選釋 ·古詩詞 ·13.5萬字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詩人,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宋)黃庭堅著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13.5萬字
本書從新手學外貿入門著手,以進入外貿行業的新手需要掌握的知識順序為主線,分章節循序漸進地講解了新人入行熟悉外貿操作的流程,內容包括熟悉外貿基礎、了解外貿術語、認清交易的單據、掌握外貿操作流程、學會跨境電子商務、瞄準盈利市場、做好宣傳推廣、防范交易風險和交收貨款程序等。在闡述內容時注重提供合適案例與心得,并附有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具體操作步驟,幫助讀者指導實際操作,在每一個環節上力求避免風險。本書案例豐富、圖文對照、強調流程和實戰,是所有進入外貿行業新手的入門指南,也適合有一定基礎的外貿從業者借鑒參考。
云馨 王華 ·古詩詞 ·13.5萬字
南北兩宋以“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著稱,可文人士子無論在朝在野,依然都要歷經無數坎坷。他們或科場失意,或顛沛流離,或壯志難酬,或布衣終老,種種喜怒哀樂從筆端傾瀉而出,便是一篇篇流傳千古的名作。本書精心選取宋詞中的精品之作,以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柳永等詞人的生平,闡述其詞作的意境。全書用典細致、旁征博引,作者嘗試將現代元素和現代故事揉入對宋詞的解讀中,使讀者不僅可以了解幾位詞人鮮活而有趣的靈魂以及宋詞背后的文化內涵,還可以見證一個繁華與蒼涼并存的時代的興衰起落。
郭紹敏 ·古詩詞 ·13.4萬字
《白香詞譜》由清嘉慶年間詩人舒夢蘭編選,輯錄了由唐至清的詞作100篇,按詞譜的體例,每篇自為一調。這100個詞調都是較為通行的,小令、中調、長調均有,詳細標注平仄韻讀,便于學習者按譜填詞。同時《白香詞譜》又是一本簡要的詞選,所選錄的詞作都是比較著名或者藝術性較高的。《白香詞譜》編成之后即廣為流傳,并被收入《四部叢刊》,風行至今,成為詩詞愛好者學習填詞的入門必備之書。
(清)舒夢蘭選編 王曉樂評析 ·古詩詞 ·13.4萬字
元曲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瑰寶,它與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一道,成文中國古代文人聰明才智的見證。元曲語言通俗優美、題材廣泛、風格獨特,有蒼涼感慨的懷古之情,有激越悲壯的邊塞之風,有哀婉典雅的閨怨情懷……本書選了300首作品,比較全面的展示了元曲的風貌。除原文外,另附有注釋、賞析為一體,將元曲藝術的精粹盡顯書中,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文化熏陶,提升審美情趣。
許松華 ·古詩詞 ·13.3萬字
本書是周汝昌先生撰寫的一部講解唐詩宋詞的名作。所選詩詞作品,并不遵循常見的“文學史模式”,而是完全以“個體鑒賞”為出發點,考慮到一般讀者的接受水平、興趣及作品本身的淺深難易。作者的意圖,是引導讀者去發現與感悟古典詩詞的美,著重的是情思、筆致的深層領略。這是一部既“引人入勝”、又“漸入佳境”的著作。
周汝昌 ·古詩詞 ·13.3萬字
《李太白全集》為唐代李白撰,清王琦輯注。宋散文家曾鞏在前人輯李詩基礎上編成三十卷集,成李集定本。此后版本較多,互有參差。李白的一生、雖有隱居、任俠、求仙,但從他年輕時“遍千諸侯”到年老時的“請纓”,都是要為國家建功立業,熱愛祖國。“濟蒼生”,“安社稷”是他一生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李白詩歌中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是通過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來表達的,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動、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白 ·古詩詞 ·1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