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文藝副刊(1988—2009)與馬華文學思潮審美轉向
本書以人類學家克利福德·吉爾茲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識”和??碌摹爸R考古學”為方法,進入馬華社會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星洲日報》文藝副刊(1988-2009年)空間,從傳媒與文學的關系角度探討二十年間馬華文學思潮在主體性建構焦慮中由“馬華文學”向“文學馬華”的審美嬗變。在這種審美形態的轉換中,文藝副刊始終作為馬華文學權力場域隱形的結構性力量介入和干預其中。而由于“小文學”的馬華文學主要棲身在以文化為中介、以商業為底色的報紙副刊中,在“文化辦報”策略下,《星洲日報》文藝副刊運用“文學—文化”的制作程式推動了馬華文學思潮的審美嬗變。
·27.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