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卡爾維諾精選作品集》包含以下23部作品:《樹上的男爵》《分成兩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騎士》《看不見的城市》《為什么讀經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美國講稿》《宇宙奇趣全集》《意大利童話(套裝3冊)》《巴黎隱士》《短篇小說集》《瘋狂的奧蘭多》《命運交叉的城堡》《帕洛馬爾》《通向蜘蛛巢的小徑》《煙云阿根廷螞蟻》《在你說“喂”之前》《美洲豹陽光下》《圣約翰之路》《收藏沙子的旅人》《文字世界和非文字世界》《文學機器》《論童話》。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331萬字
露西婭的父親死了,母親進了精神病院,她和姑媽住在別人的車庫里。她又一次被學校勒令退學。她揣著一本書、一只打火機,還有滿口袋偷來的甘草糖和滿腦袋刻薄想法。她不想讓周圍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她每周要去精神病院看望母親。露西婭來到新的學校,她在這里沉默寡言,朋友不多,麻煩不斷。她認為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虛無主義也是。但這里有一個神秘組織,一群可以給枯燥生活帶來變化的人,她愿意做任何事,只要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美)杰西·鮑爾 ·外國隨筆 ·9.3萬字
世界文學領域資深專家、作家、南京大學余斌教授結合他多年教學、閱讀、寫作成果,精研譯林版世界名著選目,創作了《譯林世界名著講義》。本書選取世界文學史中最具“宗師”地位的作家及其最具“原型”意義的作品,以幽默活潑的文字深入淺出地解讀《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蓋茨比》《麥田里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學發展史中的巔峰之作,探究作家其人逸聞,解碼作品風格精髓,另附名家點評、中譯本出版小史,令讀者輕松入門,徜徉名著之林,領略閱讀之樂。著名作家葉兆言、劉亮程誠意推薦!
余斌 ·文學評論 ·13.5萬字
《草葉集選》是自《草葉集》全集中精選出最精華的篇目,記錄了美國“自由詩之父”惠特曼一生的思想和探索歷程,也反映出整個時代和國家的面貌。從內容到形式,從思想到語言,《草葉集》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由”。它摒棄了傳統的詩歌格律,開創了新的詩風,大力謳歌了自然的壯美,洋溢著時代激情,富有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神秘主義風格,是十九世紀美國的一部史詩。亨利·米勒、艾倫·金斯堡等后世藝術大師曾深受這部詩集的影響,電影《死亡詩社》也曾向其致敬。
(美)惠特曼 ·外國詩歌 ·11.2萬字
本書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莉主編,精選鮑爾吉·原野、雷平陽、李敬澤、李娟、李修文、劉亮程、塞壬、張天翼、周曉楓九位優秀散文家的代表作,展現當代散文近二十年的成就。每位作家作品之后輔以張莉教授解讀文章,以增進讀者理解。書名“我認出了風暴”取自里爾克《預感》,張莉以此來表達自己閱讀到這九位作家作品時心情。散文是ZUI與時代相接的文體,九位作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去感觸表現了自己向外界向自身探索的成果。鮑爾吉·原野以文字將在草原的生靈在紙上重現;雷平陽將看似平凡的家鄉人事寫出詩意;李敬澤將古籍歷史中人與事寫出獨有的韻味……
張莉 ·現當代隨筆 ·21.4萬字
一個孩子眼中,關于成長與變遷的故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個平靜的江南小鎮里,來了一群被時代裹挾的上海人,以及隨父母遷徙的知青子女、廠礦子弟。少年奔波于小鎮與上海之間,像反復的練習。有一天,他們離開小鎮,奔赴各自的命運。多年后回望,小鎮上的夏駕橋、龍王廟、糕點鋪、街機房、國二廠,隔代人的群像,紛紛以倒帶的方式重建。一段歷史、幾代人生,都在歲月里作答。
路明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八十年代是什么?《三聯生活周刊》前主編朱偉寫道: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學的時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電影錄像帶、看世界杯轉播的時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樣“軋”著馬路的時代。大家都被創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著提不起褲子,但都在其中親密無間其樂無窮。八十年代,是朱偉騎著自行車從一個作家家里,去見另一個作家的年代。在此期間,他相繼在《人民文學》推出莫言、余華、蘇童、劉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2013年,朱偉開始在博客中寫《我與八十年代》,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軌跡回憶那個時代的每一個節點,記錄與一位位作家交往的過程。本書是朱偉三年閱讀和寫作的結晶,他逐一重讀了活躍在八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家的經典作品,條分縷析,系統解讀了王蒙、李陀、韓少功、陳村、史鐵生、王安憶、莫言、馬原、余華、蘇童10位標志性作家的作品,讓讀者能夠通過一篇文章讀懂一個作家。
朱偉 ·文學評論 ·17.4萬字
打開現代中國的一種方式,是打開現代文學。作為“錢理群現代文學課”系列,這一本《中國現代文學新講》,實質上就是一部“錢理群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它以“現代文學三十年”發展脈絡為基本框架,精選45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細讀的方式,回到文學閱讀、文學教育與文學史研究的起點與原點,回歸文學本身——無論“新編”還是“新講”,“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為中心”。一個基本事實:文學史的大廈,主要是靠作家,特別是大作家、經典作家支撐的;而作家的主要價值體現,就是他的作品文本。離開了作家、作品這兩個基本要素,就談不上文學史。從1910年代《新青年》雜志誕生,現代文學三十年,歷經啟蒙、建構、縱深發展,薪火不息,既有“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周作人、朱自清、沈從文、馮至、蕭紅、張愛玲、艾青、趙樹理、丁玲、錢鍾書、廢名、穆旦、汪曾祺……整個現代文學史就是一部現代中國人的心靈史,是現代作家作為現代中國人、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社會變革與轉向作出內心反應和審美反應的歷史。研究問題,輸入學理,作為《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學史”理念的倡導者與實踐者、資深中國現代文學史家——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這一本《新講》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歲寫于養老院,也是錢理群文學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說,依然只具有“有缺憾的價值”。他還說,教育沒有文學,人的生命中沒有文學,就失了“魂”,會導致民族的精神危機。
錢理群編著 ·文學理論 ·47.2萬字
賈平凹十一部作品橫跨鄉土魔幻、時代裂變與靈魂叩問,構筑中國當代文學的“秦嶺山脈”。從《廢都》到斬獲茅盾文學獎的《秦腔》,從野性迸發的《懷念狼》到血色浪漫的《極花》,賈平凹用魔幻的筆鋒解剖現實,以悲憫的視角追問永恒——在這里,遇見一個民族靈魂的震顫與回響。
賈平凹 ·現當代隨筆 ·311萬字
《神話》和《英雄》是英國喜劇大師、有聲書領域的國寶級人物“油炸叔”斯蒂芬·弗萊為成人重新講述的希臘神話。在這套書中,斯蒂芬·弗萊以作為演員和作家的雙重身份,重新梳理了希臘神話的脈絡,并用戲劇線索將它們串聯起來,徹底摒除了希臘神話的生硬感和學術感,為希臘神話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情節、更加鮮明的個性和具有吸引力的電影質感。
(英)斯蒂芬·弗萊 ·外國隨筆 ·44.1萬字
20世紀文學旗手,也是各自時代掉隊的人。“經典領讀人”楊照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以文學,傾聽他們的掙扎與回答。本冊“經典領讀人”楊照ד文壇異數的浪蕩子”太宰治:一個騷動、無法被歸入框架的靈魂,該如何安放?首屆“芥川賞”,26歲的太宰治入圍決選,卻遭到評委川端康成的反對:“這不像是一個過著像樣生活的作者寫出來的作品。”太宰治反唇相譏:“養養鳥、看看舞踏,難道就叫‘像樣的生活’嗎?”這位“不像樣”的作家,曾三度殉情、五次自殺,種種浪蕩行跡可以在絕筆之作《人間失格》中找到對應。而《人間失格》真正探索的,卻不是一個人如何失去做人的資格,它更迫使我們反身凝視包括自己在內的“人間”:我們生命中究竟要追求什么,又要去向何處?太宰治一以貫之的貢獻,是刺穿我們的舒適保護層,挖掘出我們不熟悉的人的經驗與感受,使我們有機會檢討,是不是缺乏對于人的多元與復雜的足夠認識,以至于自我中心地將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的現象,當作壞的、糟的、黑暗的。黑暗不只是黑暗,黑暗可能比光明更有內容、更豐富。愿意承認這點,我們才開始真正認識人。——楊照。
楊照 ·文學評論 ·7.4萬字
2010年,《中國在梁莊》首次出版,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下的中國村莊的變遷。十年之后,作者梁鴻再次回到故鄉,重訪當年的書中記述的人和事。十年當中,一切都在發生改變,又似乎全無變化:一些人永遠離開了這里,一些在外漂泊的人重返此地,村莊的面貌、河流和土地都與從前不同。而人事變幻之中,梁莊和梁莊人所透露出的生機和活力卻不減當年。此次回歸,梁鴻用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家鄉,以細膩的描寫和敏銳的洞察,將梁莊的人們再次帶回我們的視野,并借由對他們生活的追溯,描摹出一個普通村莊綿長而有力的生命線——這生命線既屬于那些“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的人們,也屬于身處同一股時代洪流的人們。
梁鴻 ·紀實文學 ·12.2萬字
本書是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在其留學波蘭期間(1954-1958年)的往來家信,由傅雷家人編定。這是一份兩代人之間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厚重不失輕松,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樂在其中。它不僅反映了親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學子在閱讀中理解父輩、增進溝通。中學生閱讀后自然明白,即使傅聰這樣的天縱之才,也是在傅雷夫婦的“嘮叨”“說教”中成長的,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責任就是以這種方式傳達的。貫穿全書的傅雷家人照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拉近了家書與讀者的距離。
傅雷 朱梅馥 傅聰 傅敏 ·文集 ·16.5萬字
30個臨終故事,描述了每個人從容面對人生終點的可能;6件重要的事,描繪出英國知名姑息治療專家獻給每個家庭的必修課;40年行醫經驗傾囊相授,助你和家人安養最后的時光。幫助臨終者提高臨終生活質量,安然度過人生最后旅程;幫助照護者擺脫無助與疲憊,獲得科學、溫暖的指導。在這本書中,作者從了解臨終模式、找到合適的告別方式、選擇討論死亡的更佳時機、調整生命的預期,到留下給世界的贈禮、超越生命的局限等6大方面,用30個娓娓道來的感人故事,寫出了一本讓讀者了解緩和醫療與臨終關懷的經典之作。如果你正在陪伴人生臨近終點的親人與朋友、如果你正在從事緩和醫療相關工作,如果你想擴寬自己人生的寬度,提升生命的質量,那這本書有助于你更多了解死亡、更深思考自我、更能無所畏懼,逆風翻盤,笑對人生。
(英)凱瑟琳·曼尼克斯 ·外國隨筆 ·17.9萬字
太宰治半自傳體小說,核心代表作《人間失格》《斜陽》合集。跨越大半世紀的常青經典,銷量無法計數,反復被影視化、動漫化。三島由紀夫、村上春樹、王家衛都繞不開他的作品,影響文藝界至深的鬼才。資深日本文學學者優質譯文精心打磨,詳實注釋,另附長文解讀。十年前,一匿名男子將三本手記寄往東京的小酒吧。手記中,男子面對或許不存在的讀者,袒露了自心深處的泥沼與業火——“從小就被人們說成是幸福的人,但我的心情卻如在地獄……”“我用搞笑這根稻草維系住和人類的關聯。這是一種殊死的、冷汗淋漓的服務……”“我雖然對大家和藹謙卑,但對友情并沒有過真情實感……所有交往,只是一味讓我痛苦。”道盡了一個因天真而帶傷的靈魂對人世的懷疑,以及踉蹌著走向末路的悲哀。“純潔無暇之信賴乃罪惡乎?”作品發表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本書亦收錄太宰治以情人太田靜子為女主人公原型的“女性體”小說代表作《斜陽》,描寫了一個沒落貴族之家夕陽西下的日子;追問在禮樂崩壞的時代,精神上的“貴族”們終將何去何從。
(日)太宰治 ·外國隨筆 ·11.7萬字
《憤怒與神秘》收入了勒內·夏爾從1938年到1947年間近十年的詩歌作品,是為他在法國讀者及詩歌史中真正奠定地位的成名作。這部詩集從形式到內容各方面在法國詩歌史中都具有關鍵地位,被認為是勒內·夏爾當之無愧的代表之作。
(法)勒內·夏爾 ·外國詩歌 ·6萬字
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錢秀玲,一個出身江南望族的女子,在二戰期間于納粹槍口下挽救了110名比利時人質的生命,被譽為“中國的辛德勒”,比利時國王授予她“國家英雄”勛章。她出身名門為何遠赴歐洲求學,魯汶大學雙博士畢業為何隱居村落行醫救人,錢氏兄妹如何聯袂德國將軍譜寫一樁讓世界驚嘆的英雄壯舉,當榮譽紛至沓來,她留給世間的遺言為什么是“忘記我”?著名作家徐風,歷時十六年追尋這段塵封往事,曾赴比利時、臺灣地區,遍訪當事人后代、故舊和唯一存世的獲救人質,獨家獲取大量未為人知的故事細節,搶救挖掘被時光湮沒的珍貴史料,以非虛構的筆法重返歷史現場,還原一個時代的波詭云譎和一位女性傳奇人生背后的中國精神。
徐風 ·紀實文學 ·15.1萬字
《局外人》是加繆思想的出發點,以阿爾及爾一家船運公司的職員默而索的自述形式寫成。小說以簡練得近乎枯澀的筆調,冷靜得近乎淡漠的口吻,震驚讀書界。《西緒福斯神話》以哲學的語言論證了《局外人》的基本思想。加繆在書中論述了“荒誕哲學”,這是一個從覺醒到行動的完整哲學體系。
(法) 阿爾貝·加繆 ·文集 ·12萬字
20世紀文學旗手,也是各自時代掉隊的人。“經典領讀人”楊照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以文學,傾聽他們的掙扎與回答。本冊“經典領讀人”楊照ד正視人間的狠厲文豪”芥川龍之介:夢想或期待實現了,不見得都是好事,有可能是災難一場。芥川龍之介是日本近代作家中,最具世界性的一位。從超越傳統的《羅生門》,到展現藝術魔性的《地獄變》,及《河童》《齒輪》等遠離日常的瘋狂書寫,讀他的作品,有如置身人性迷宮,站在理所當然的對面,去探索理性和感官都到達不了,卻是現代生活不得不面對、處理的混亂與茫然。他反復在作品中呈現的,是被“人情義理”深深滲透的人們,如何徹底混淆了自我的外在與內在。很多時候人們根本弄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的感受、想法,什么是配合外界其他人期待做出的表現。只有在少數靈光乍現的時刻,人突然洞見了他人復雜的心理運作,或突然了解了自己的幽微心思。而那些靈光乍現的時刻,就是芥川認為小說要捕捉、應該捕捉的。
楊照 ·文學評論 ·8.1萬字
草長鶯飛,綠槐高柳,橘綠橙黃,玉樹瓊枝……用童稚的心,飽賞春的詩情畫意,浸染夏的蓬勃生機,感悟秋的豐盈富饒,品味冬的清寂美好。
黃榮華選編 潘川繪 ·古詩詞 ·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