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選取我國有代表性的網絡作家作品類型,通過對優秀網絡作家成長道路的考察和作品的細讀分析,與網絡作家對話,與時代對話,在世界性、民族性交匯的新時代文化語境中,結合網絡媒介傳播的特點,梳理網絡文學發展的脈絡,對我國網絡文學的文化意蘊、文學傳承、藝術創造、時代價值、寫作困境等進行研究,探討網絡文學的發生發展規律,嘗試建構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既有理解之同情,又有理解之批判的中國網絡作家作品評價體系。
周志雄等 ·文學評論 ·36.5萬字
“諷喻”是歐美文學史上最具原創性、整體性和延續性的核心概念之一,至今仍廣泛運用于文學創作與研究。諷喻傳統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彰顯著歐美文學的文化底蘊、藝術創新和語言特征。本書系統考察諷喻傳統的孕育與起源、發展與興盛、衰落與復興,細讀《伊利亞特》《奧德賽》《神曲》《魯濱孫飄流記》《紅字》《序曲》《都柏林人》《拍賣第四十九批》等16部經典作品,闡釋斐洛、奧古斯丁、柯勒律治、本雅明、保羅·德曼、詹姆遜等13位理論家、批評家的諷喻理論命題,將諷喻傳統的理論演進與藝術表現融為一體,從諷喻傳統這一獨特視角對歐美文學進行整體闡釋。
劉林 ·文學理論 ·38.9萬字
年度文學關鍵詞在國內目前是首創,通過關鍵詞研究體例,重點抓取年度湖南文學熱點、重要作家批評家、文學現象與思潮、重要作品、文化熱點等,來展現一年來湖南文學發展的前沿動態。以年度文學關鍵詞的形式進行文學史式的呈現,是一種新的文學史書寫方法,具有文獻價值、文學史價值、文學年鑒價值。通過總結和論述關鍵詞,研究人員即要掌握年度國家和區域文學的整體情況和發展邏輯,又要通過個案分析恰當地呈現不同主題的基本樣貌和精神內涵。在成書的過程中,研究者創建了一些新的術語和概念,或提供一些新的關鍵詞線索,本書的出版可打開新的研究領域,使一些未成型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趨向知識形態化、體系化。
卓今主編 ·文學理論 ·21萬字
本書是第四屆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選集,輯選了大賽小說組、散文組、詩歌組的獲獎作品。本作品集通過聚焦家庭、故鄉等因素,既贊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又凸顯了廣西地方人文歷史特色,多層次地展現了廣西的大美之處,集中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來巨大的發展成果和變化,講好了中國故事和廣西故事,具有較大的出版價值。本書的出版可以更大范圍地用正能量感染和影響人民群眾,用健康向上的文學作品引領時代風尚。
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組委會編 ·文集 ·21.3萬字
全書分為上下編,上編側重網絡文學批評的歷史呈現,從文本形態、批評主體、傳播方式等角度,對網絡文學批評做了系統的分析;下編則側重以批評理論解讀網絡文學批評觀念、批評標準、批評功能、批評影響力。同時,本書的導言強調網絡文學必須入正統文學史,結語又對網絡文學批評做了進一步追問,對于當代中國網絡文學研究來說,批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歐陽友權教授長期從事網絡文學研究,是當今學界網絡文學方面研究權威。
歐陽友權 ·文學理論 ·26.9萬字
論文集收錄了青年學者們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與海絲文化的深度解讀和建言獻策,集中探討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發展途徑,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合作研究,大運河興衰史與海上絲綢之路東航線的發展和兩岸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在文化、經濟和社會等各領域提出了許多新建解、新建議,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黃科安 郭華主編 ·文集 ·38.9萬字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現存的早一部漢族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學避不開的一部文學經典?!丁次倪x〉學叢稿》收錄作者《文選》學方面的論文27篇,分為三輯:輯為《文選》綜論,第二輯為《文選》析讀,第三輯為《文選》中的文學批評史料?!段已凶x〈文選〉的體會》作為代后記,介紹作者研讀《文選》的心得。
劉躍進 ·文學理論 ·35.3萬字
本書共收評了63篇近年來較受觀注的網絡小說,分為現實篇、歷史篇、幻想篇?,F實篇指建基于現實生活,以當今生活場景為背景的作品。這里有警察的明察秋毫、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白衣天使的精誠奉獻、娛樂明星的叱咤風云、打工仔的埋頭苦干;這里有愛情的甜蜜、生活的艱辛,以及職場的爾虞我詐。歷史篇指描摹歷史、以古代或架空的朝代為背景的作品。這里有唐代的雄壯、宋代的圖強、明代的無奈、清代的崛起、民國的戰斗,以及一些少年英雄的勵志故事?;孟肫敢韵胂蠓绞浇嫯愂澜?、異生活的作品。這里有不敗的戰神、永不放棄的少年、執掌天下的大帝、偷偷發育的大師兄、喜歡飆車的打更人、讓人摸不清來路的詭秘之主……他們一個個本領高強,毀天滅地只需動一指頭。
聶慶璞 ·文學評論 ·24.8萬字
海外華文文學,本質上就是從“跨界”而產生的學術空間。海外華文文學的發生源自作家的跨界“旅行”,海外華文文學拓展與發展的動能也源自作家自發與自覺的反復“跨界”。本書通過對“跨界”現象的集中性研究,找尋海外華文文學發展中的新動向,把握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前沿性學術命題,從跨文化、跨語言、跨媒介、跨族裔、跨學科等角度,發掘、清理、研究具有趨勢性、沖擊性、持續性、方向性的重要“跨界”現象。
王列耀等 ·文學理論 ·27.5萬字
自古以來作為治水英雄太湖流域廣為流傳的春申君黃歇(?—前238年)究竟是怎樣的歷史人物?他的事跡、遺跡和傳承,與上海當下城市建設究竟有何關聯?作者通過全面梳理、實地考察以春申君為中心的口頭傳說、文本及遺跡等形式,探討春申君治水傳說為何在該地域生成、傳承及演變,歷史上的楚國丞相春申君如何成為治水領袖,及春申君傳說如何在當代上海的城市生活中實現資源化的過程,揭示了傳說傳承的空間、傳承譜系及其與地方認同的關系。通過分析論證,作者指出,當地居民建立祠廟奉祀春申君為“攘除水患”的神,與洪水、干旱等災害頻發的地方性密不可分,信仰也促成了春申君傳說的傳播與傳承,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
(日)中村貴 ·民間文學 ·21.8萬字
本書以新世紀鄉土文學為研究對象,對社會轉型中的農民現代體驗進行探討,深入新世紀以來農民的情感世界與文化癥候,提煉出怨羨、焦慮、浮躁、疾病四種宏觀現代心理體驗,分析農民土地意識、性觀念、人際關系、宗教信仰和鄉村社會的民主意識、法制觀念、知識觀念、消費觀念等,呈現新世紀以來農民劇烈的文化心理沖突、人格嬗變和鄉村秩序變革,視野宏闊。全書始終貫穿歷史意識,堅持人的觀念的理解和把握,注重文學內外部結合、宏觀社會心理和微觀文本結合,較準確把脈農民身心體驗,并加以現代性反思。本書全面呈現當下鄉村發展的事實,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具有現實參照意義。
廖斌 ·文學理論 ·40萬字
本書以文學與人類學為視域,從大文學和整體人類學出發,通過歷史文獻和事象雙重文本,分析20世紀上半葉中法之間的話語關聯史,以呈現該時期中法兩國圍繞重大話語展開的思想交流與人員交往。作者選擇了兩組不同傾向的話語,即偏向觀念史的話語和偏向學術史的話語。前者包含“科學”與“實證”、“群學”與“國家”兩組概念,后者包含“社會”、“民族”、“歌謠”與“民俗”四種學域。從法國角度看,本書依次選擇了孔德、涂爾干、莫斯和葛蘭言等四位學者。他們或為法國年鑒學派之先驅,或為該派三代學者之翹楚,深刻地影響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科學研究。在中國實踐中,本書依次選擇的個案有蔡元培、劉半農、20年代中國留法生群體、莫斯的中國學生(以凌純聲和楊成志為代表)和楊堃等,他們都曾與上述法國學者構建了間接或直接的話語關聯。
佘振華 ·文學理論 ·23.4萬字
扎伊采夫(1881—1972)是俄羅斯白銀時代僑民文學的代表作家,也是20世紀初俄羅斯新現實主義的典型作家。扎伊采夫的創作體裁廣泛,題材多樣,為透視俄羅斯域外僑民生活與文化、反思俄本土的文藝走向、追憶俄羅斯文學經典等提供了珍貴的藝術材料。本書選取扎伊采夫創作于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小說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藝術特色和主題意蘊,考察這些小說里具有印象主義、表現主義、象征主義特色的成分,以及精神現實主義的特征,揭示以扎伊采夫的創作為代表的新現實主義概念。
張玉偉 ·文學理論 ·28萬字
由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2017“漢學與當代中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通過2017“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2017“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和“中外影視譯制合作高級研修班”“中外文學出版翻譯研修班”等,搭建中外思想交流“朋友圈”。此次研討會有來自26個國家的31位著名漢學家參加。本文集是對研討會漢學家和中國學者專家發言整理后的文字成果。文集以中英文對照出版。
文化和旅游部對外文化聯絡局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編 ·文集 ·30.7萬字
本書以清代長篇章回小說《歧路燈》的存世鈔本為研究對象。本書首先著錄并考證了目前已知尚存世的14部鈔本(其中6部為本書首次發現)和3種民國印本,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諸鈔本的目驗校勘,將《歧路燈》存世鈔本劃分為甲、乙鈔本系統,歸納了兩鈔本系統間的整體性差異,以及兩鈔本系統內部諸本源流關系,并從微觀層面選取了數個具有代表性的??睂嵗右宰糇C,進而論述《歧路燈》鈔本源流系統的研究意義和學術價值。同時,本書還依據新發現鈔本所載評點,首次對《歧路燈》評點作了專題研究。
朱姍 ·文學理論 ·25.2萬字
本書全面回顧了民國時期唐詩學的發展歷程,把其分為三個歷史時期,此期唐詩學呈現出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發展特征。通過對民國學者唐詩研究論著進行文本學解讀,系統提煉了民國時期唐詩學研究所形成的豐富學術觀點。在此基礎上,從唐詩史論、唐詩藝術論、唐詩體派論三個方面建構了民國時期唐詩學研究所形成的理論體系。最后,在系統總結民國時期唐詩學特點的基礎上,指出了民國時期唐詩研究在方法論和理論建樹方面的不足和未來的發展走向。
趙耀鋒 ·古詩詞 ·30.4萬字
“謝拉皮翁兄弟”是俄羅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團體之一,其成員是20世紀20年代彼得格勒頗有才華的一群年輕人,他們的創作或大膽新穎,或成熟老練,文學作品很早就吸引了研究界的注意。“謝拉皮翁兄弟”是早期蘇聯文學的主要參與者,蘇聯文學的奠基者之一。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分別從文學淵源、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三部分梳理“謝拉皮翁兄弟”團體成立的緣由、成員組成、文學活動、創作主張及其文學史意義,闡述扎米亞京、什克洛夫斯基、高爾基等著名作家、批評家對團體成員創作給予的重要影響,重點探討該團體代表性成員,如卡維林、隆茨、弗謝伊萬諾夫、費定、格魯茲杰夫等作家、戲劇家、理論家的文學創作及批評內涵。
趙曉彬 劉淼文 ·文學理論 ·24.1萬字
本書以現當代以來河北地域內的小說創作為研究對象,全面詳盡地論述了百年來河北小說創作的歷史風貌。全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梳理了河北現代小說的發展脈絡,中編和下編梳理了河北當代小說的歷史與現狀;每一編都對代表性作家作品做了深入充分的闡釋。全書注重史料收集和文本細讀,具有以史帶論、論從史出的特點。是一部頗有學術價值的地方性小說史專著。
郭寶亮 胡景敏主編 ·文學理論 ·40.7萬字
本書以史論結合的方式概括地論述了從18世紀到20世紀30年代以來俄國文學批評史的發展過程,詳細闡述了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各種思潮、流派、團體出現的前因后果、各次論爭的內容與背景、各種觀念與主張的基本含義。對于其中比較重要的文學批評家,以專論形式闡述其學術精要。該書還對俄國文學批評的各種思潮、文學創作傾向、社會運動方針的緊密結合,進行了系統地整理和研究。它是俄語語言文學界由我國學者自己撰寫的第一部有分量的學術著作。
周啟超等 ·文學理論 ·37.8萬字
“歷代燕趙詞”輯錄上起隋唐、下迄近現代之燕趙籍詞人創作之詞。編次以時代為序,分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現代四部分。以作者為經,詞人姓氏下附小傳,簡要介紹詞人生平仕履,并依據前人論述對詞人作品略加評述,以見其詞風源流、特征及對詞壇的影響;有詞學論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詞學主張與淵源。無資料可參者,則以己意分析。此編旨在匯輯歷代燕趙詞作,供研究者參考之用,網羅散失,雖斷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見作為中國詞學重要組成部分的燕趙詞之創作實績和發展歷程。
于廣杰編著 ·古詩詞 ·2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