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易林》文學研究
《焦氏易林》是西漢焦贛所著的一部奇書,該書運用卦變原理,將《易經》六十四卦衍為四千〇九十六卦,并且仿照《詩經》的形式,為每一卦都配了整齊押韻的卦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漢代“兩部非文學的文學杰作”之一(另一部為《史記》),被錢鍾書先生譽為“幾與《三百篇》并為四言矩矱”。《焦氏易林》本為占筮所著,曾被古人列入易學類和術數類。但因其內容豐富,文辭古雅雋美,明清以來亦為詩文家所關注。本書結合作者的研易心得和文學體悟,以文本細讀為基礎,采用多學科交叉研究的視角,結合出土文獻,對《焦氏易林》的作者、思想文化背景、文學成就、鬼神世界和民間信仰及其與簽詩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地研究,并對其影響和文學史地位進行了評定。本書對研究漢代文學、思想史、易學和術數文化以及民俗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研究《焦氏易林》之類的“異文學”有頗多借鑒意義。
·26.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