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了上海及浦東的歷史變遷,展現其從落后走向繁榮的歷程,體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作者從上海起源以及“上海”地名講起,近代經歷了諸多變革,外灘成為金融集中地,而浦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落后狀態。直到1990年,中央宣布浦東開發開放,為其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近些年來,浦東的發展成就顯著,在金融、科技、貿易等領域,浦東將持續深化改革,提升自身的國際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其發展模式和經驗或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和應用。
何建明 ·紀實文學 ·37.2萬字
這是一部詩集,收錄了一百二十首新詩。在作者的游歷中,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持久地推動著他從自然到人文,多方感受異域的文明與文化,尤能結合對詩人、藝術家及其偉大創造的唱頌,綰結綺想,浚發激情,予人以美與智的享受。集中“愛一切復雜如圣書”、“仰眾神有光”、“致遠方至大的風景”和“它的名字”四輯,都能從詩的傳統中取精用宏,以傳達對歐洲歷史與文明、神話與傳說、習俗與風景、文學與藝術的理解,在文化識讀與詩藝營造方面,予人以繁富豐饒的審美體驗。
汪涌豪 ·現當代詩 ·7.4萬字
德國軍醫阿思密1900年首次隨德國遠征軍到北京履行軍醫職責,1903年任務結束,經河南、湖北、四川、西藏、云南、緬甸返回德國。1906年,他受德國外交部委派再次到中國,在重慶開設醫院行醫,直到1935年去世。阿思密在重慶主持的德國普西醫院一度是重慶四家外國醫院中就診人數最高的,德國政府由于一戰失敗停止對醫院的資助,醫院被中國紅十字會接管,成為重慶首家紅十字會醫院,阿思密也成了重慶首位紅十字會醫院院長。他對重慶的醫學發展和改善重慶人的健康狀況作出了貢獻。該書共分五章:阿思密生平、北京時期、漫長的返程、逆行楊子江、行醫重慶。其中絕大部分是阿思密留下的日記、文字報告和照片,小部份是他后人根據相關資料整理而成。作者拍攝了大量的歷史照片和文字記錄,保留下一百年前中國一些地區的風土民情、地質水文等方面的資料。
(德)保羅·阿思密 克麗斯蒂娜·阿思密 ·外國隨筆 ·8.7萬字
《寂靜生長,默然閃亮》是一部文學評論類作品合集,包括《寂靜生長,默然閃亮》《在喧囂中寂寞前行》《莫為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以愛的名義》《尋覓一盞燈》共5個作品,里面包含網絡文學綜述、網絡作家狀況調研、書評等內容。
天下塵埃 ·文學評論 ·3.7萬字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總纂,孫望、常國武主編的《宋代文學史》是“中國文學通史系列”中的一種。執行主編為常國武、劉乃昌、鐘陵、曹濟平。撰著人包括常國武、劉乃昌、鐘陵、曹濟平、周惠泉、王兆鵬、于北山等學界名流。該書內容全面,材料豐富翔實,評價公允,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宋代文學史的基本面貌,出版以來廣受好評。
孫望 常國武主編 ·文學理論 ·68.4萬字
天氣越來越舒服了,我們就盡量不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作為“人魚調查中心”的一員,我們應當橫渡太平洋,去復活節島賣雞蛋餅,或者研究亞特蘭蒂斯消失之謎,反正工作一點都不好玩,不如聊聊瑪格麗特和盾牌座紅色超巨行星的神秘生命吧,發一下午呆也行。但我最想做的其實是駕駛朋友的二手車,一路向南開到野沙灘,貝塔星人就要來了,像我這么酷的人必須拯救地球——你確定不來?那借我點錢好嗎!
趙挺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川端康成精選集》由著名翻譯家、國內最早研究川端康成的學者譚晶華歷時多年翻譯,以典雅的譯筆再現日式物哀之美。收錄《雪國》《古都》《千鶴》《山之聲》《花的圓舞曲》《碧波千鳥》6部不朽的中長篇名作,以及《伊豆舞女》《十六歲的日記》《精通葬禮的名人》《母親的初戀》等18個短篇經典。
(日)川端康成 ·文集 ·52.7萬字
本書作者華盛頓·歐文(1783—1859)是美國文學的奠基人,是著名的散文家和短篇小說家。其代表作《見聞札記》1820年在英國出版時引起轟動,流傳甚廣,使他成為第一個獲得國際聲譽的美國作家,被譽為“美國文學之父”。司各特和拜倫等人成為他的知交,薩克雷稱其為“新世界文壇送往舊世界的第一位使節”。他給世人留下了《瑞普·凡·溫克爾》、《睡谷的傳說》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等不朽篇章。他也是一位傳奇故事大師,所選作品如《瑞普·凡·溫克爾》、《睡谷的傳說》和《幽靈新郎》等不失為文學作品中的精品,給讀者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美)華盛頓·歐文 ·外國隨筆 ·21.8萬字
在這本書中,苗師傅談同理心與二手情緒,坦承對弗里達、伍爾夫、普拉斯等女性藝術家她身之痛苦的共情;談命運的無常,回顧本雅明、艾略特、普魯斯特的坎坷人生;談如何努力閱讀“難讀的”名著,如中英對照地讀《尤利西斯》,也終于讀完了《卡拉馬佐夫兄弟》;談那些“不是讓你親近的”偉大作家;談空間的詩學,描述家帶給我們的庇護感;談詩性正義,試圖厘清面對人道主義災難時,普通人應該怎么做;還結合原著,解讀現代電影經典,如《肖申克的救贖》《冷血》《飛越瘋人院》……
苗煒 ·文學評論 ·21.1萬字
父母是子女最堅實的倚靠。他們盼你長大,又怕你長大;希望你能乘風破浪,又擔心你被風吹雨打。長大后才慢慢明白,所謂的長大成人,其實就是你一天比一天接近天空,父母一寸又一寸地歸于土地。來日并不方長,別等,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永恒的遺憾。這本書收錄了史鐵生、豐子愷、蕭紅等近20位文學大家寫給親人的經典散文,飽含了他們最深沉的愛與愧疚、溫馨與離別、感恩與遺憾。
史鐵生等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一本獻給所有精神遠足者的散文“地圖”,帶你重新定義“抵達”。收錄汪曾祺、老舍、朱自清等十余位文學巨匠的精神圖譜,匯聚近40篇經過時光淬煉的經典散文。這些智者以沾滿人間煙火的筆觸,將市井煙火與山河遠闊編織成錦繡的精神長卷。這些穿越時空的書寫,既是作家對生命本質的凝視,更是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自傳,于字里行間流淌著東方哲學特有的從容智慧。每個人都在述說:生命的要義從不在于疾行。我們所要追求的,從來不是成為最先到達終點的人,而是成為最懂得欣賞沿途風景的人。
汪曾祺等 ·現當代隨筆 ·8.6萬字
在這部文筆優雅、極具可讀性的著作中,著名莎士比亞學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莎士比亞筆下的暴君及其暴政——他們可怕而自戀的愚蠢行徑,他們的篡逆、瘋狂和殘忍,他們的傲慢自大和缺德少才,他們的偏執與邪惡,他們的虛偽欺騙和對諂媚的渴求。在此之前,那些滿身血腥的人物幾乎從未這樣活靈活現,如在目前。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文學評論 ·10.1萬字
《百年如花》是一部散文集,包括:《一場宿醉》《與時間無關》《中國水墨畫及文化認同》《五月槐想》《俗人飲茶》《千百年前的那樹桃花》《四十有惑》《夜深沉》《怒放的夏季》《情系果香》等共計23個散文作品,作品中既有抒情散文,也有敘事散文,都是作者經過多年積淀創作的。
柴可 ·現當代隨筆 ·3.2萬字
本書為著名倫理學學者李建華的文集,收錄了其近年來的時事道德評論、書序及書評文章。全書圍繞倫理與事理,結合當下社會道德熱點事件,探究轉型期中國社會道德生活的變化,尋找倫理學理論的創新路徑,在理論反思中探索倫理學如何扎根中國土壤、總結中國經驗、解決中國問題、凸顯中國風格。作者以倫理學學者的知識與良知回應現代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難題,涉及政治倫理、經濟倫理、教育倫理、信息倫理、法律倫理、職業倫理、家庭倫理等領域,探討學做人、學做事的基本道理。
李建華 ·文集 ·21萬字
本書選擇了100首精美的唐詩,分為經典的十類題材,加以重新的詮釋。其中既有對春花秋月等自然風物的細心描摹,又有登山臨水時的深情詠嘆,更有面對歷史古跡時的深沉反思,其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唐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對十類詩歌的解讀中,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詩人們五彩斑斕的詩性生活,開闊自己的歷史文化視野,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從而接受美的熏陶,愉悅精神,享受快樂;又可以涵養性情,調適心境;更能夠濡染古人崇高的精神,提高人生修為。
李靜 ·古詩詞 ·16.9萬字
忙碌的生活中亦有美好之事物,平淡的日常中亦有未知之詩意。于身邊、于眼前,總有一件事情、一處風景、一種心情打動你。這本詩集記錄了作者在生活中被觸動的時刻。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直白的感悟和生活的記錄。在這珍貴的人間,希望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方純粹干凈的天地。在這方天地之間,作者讓詩歌住了進來。
耕云種月 ·現當代詩 ·1.4萬字
《蝶變女王》是一部散文集作品,主要涉及的是女性題材,包含《孟晚舟是如何蝶變成女王的》《香港“公主”何超瓊如何成長為“女王”》《兩個女人,兩種人生》三個作品,人物有現在的也有過去的,不同時期的女性都有不同的觀念。
天下塵埃 ·現當代隨筆 ·7597字
《有一種流淌的紅色》是一部散文集,包含《有一種流淌的紅色》《我的寫作觀》《重返文學圣殿》《站在文學的軸心》《飛越文學的海峽》五個散文作品,涉及文學、寫作等方面的內容,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和寫作的獨到見解。
天下塵埃 ·現當代隨筆 ·1.2萬字
英國、新加坡、南非、北京、青海玉珠峰,五個目的地,三個大洲,一本豐盈而精彩的旅行筆記,獻給每一個熱愛“在路上”的你。繼《明天還會在路上》之后,木恩又一次提筆,記錄她的旅行見聞。在北京,她拜訪各類新興企業,領略“破圈”的智慧。在英國,她傾聽諾貝爾獎得主的人生故事,跟著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學習。在新加坡,她探訪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機構,感受現代城市躍動的脈搏。青海玉珠峰的登山之行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攀登的艱辛與挑戰的痛快并存。揭開非洲神秘面紗的南非之旅,又帶給她更多關于生命的感悟。以熱愛為指引,她旅行、寫作,記錄世界的精彩,也見證自我的成長。
木恩 ·現當代隨筆 ·5.3萬字
本書為“文學館·學術青年”系列叢書之二,由中國現代文學館編選,收錄第十二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的五篇獲獎論文,集中展現一批兼具現實關切與歷史意識的青年學人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評論的相關研究成果,為學界推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前沿力量。
中國現代文學館編 ·文學理論 ·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