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三書是迄今為止完整留存下來的產生最早、使用最久、影響范圍最廣的古代兒童啟蒙讀物。雖然三書中有一些不太適應現代社會的內容,但是總體上來說,反應了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最為基礎的知識內容,涉及歷史、地理、天文、文學、社會、民俗等個方面內容。清賀興思、汪嘯尹等人的注解,仍有較大參考價值,因此在國學復興的當今社會,予以再版整理,仍將會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宋)王應麟等 吳蒙標點 ·文集 ·7.3萬字
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的隨筆思想深邃,文筆幽默,他從自身深刻的生命體驗出發,關注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困惑,探討人生困境、社會弊病、精神歧途以及終極價值等問題,被譽為“ZUI純粹的寫作者”,“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代表了我們當代文學所能達到的高度”。這部隨筆集選取了《扶輪問路》《愛情問題》《放下與執著》《理想的危險》《無答之問或無果之行》等經典作品,涉及命運、生死、愛情、理想、信仰、道德、寫作、藝術等命題。這些文章基本依寫作時間編排,回首來路,眺望歸途,視角多樣,層層深入,整體呈現了作者執著而富有啟示的精神尋覓之路。史鐵生的隨筆飽含沉甸甸的思想重量,文風坦誠溫暖,有著激勵人心的人格力量,語言字字珠璣,閃爍著靈性智慧的光輝。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紀伯倫全集:淚與笑(散文詩)》收集了紀伯倫三部經典作品《淚與笑》《暴風集》《珍趣篇》,淚與笑、生與死、靈與肉,所有都是對立面,人生就是在這個充滿各種對立面的世界中度過。紀伯倫以超越哲學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學家的悲憫情懷寫出對世間萬象的解答,這是紀伯倫自己的天問也是代蒼生而問,讀這本書已經不耽美于它的文字,盡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滿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說本書是人生的導師,但絕對會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時候,意外地給你點一盞溫暖的心燈。
(黎)紀伯倫 ·外國詩歌 ·14.1萬字
錢先生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獨到之處并不在于體系性的建構,而是從幽微處發端,在幾千年浩瀚的文化時空中縱興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現在與傳統相向時那會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脫中。
阿涂 ·文學理論 ·14.6萬字
《菜根譚》,是一部融合了儒、釋、道思想,以心學、禪學為核心,集人生智慧與修身養性于一體的清言小品集。以“菜根”為書名,取“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寓意人生經歷錘煉磨礪才能造就完美的品德和才識。書中以亦駢亦散的文字手法,格言警句的表現方式,闡述了洪應明對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等的深刻理解與認識,書中既主張積極入世、心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又宣揚親近自然、悠游林泉的隱逸旨趣,同時也提倡參悟禪機、空靈清凈的超脫境界。對于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可以從此書中獲得為人處世、修身養性、職場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有益啟示;對于企業經營者而言,可以通過它了解選拔人才、經營企業的理念,以及如何提升管理者修為的實用指導。
孫林譯注 ·古代隨筆 ·23.2萬字
《圍爐夜話》與《菜根譚》《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主要以修身齊家、立德立業為主,是我國古代勸誡世人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辟,富含哲理,汲取了歷代思想和語言精華熔鑄于一體,猶如冬之爐火,給人溫暖,給人慰藉。全書分為221則,作者王永彬虛擬了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與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將本來會令人覺得比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且語言親切自然,容易使人為其所感染而產生共鳴。
王永彬 ·文學評論 ·12萬字
本書編著者們在歷史長河中穿梭往來,精選出數百則典故,并對每則典故的出處、故事、含義、用法進行了詳解。
《中華典故大全集》委員會 ·民間文學 ·61.2萬字
這是一本講述提問方法論的書,也是楊瀾黃金30年媒體生涯凝結的心血之作。愛因斯坦說:“一個人提問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在三十年的媒體工作經歷,二十二年制作《楊瀾訪談錄》的過程中,提問不僅成為楊瀾的職業,甚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她以提問為生,問什么,怎么問,問到何種程度,提問的語氣、語調,拿捏的分寸,都與提問者的審美能力息息相關。上千次的深度采訪,數萬次的提問,讓她不斷思考如何有效地提問。她相信,提問是認知與溝通的語言方法論。同時提問也是一種底層能力,“如何更好地提問”的能力是每個人都用得上的。每個人都有提問的能力,并且能夠通過學習提升這種能力,改善自己的認知與溝通的品質,甚至改變人生的軌跡。學會提問,問出好的問題,是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的生存之道。現在就讓我們開始提問吧。
楊瀾 ·現當代隨筆 ·17.6萬字
《四世同堂》分為上下兩冊。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作品以抗戰時期的北平淪陷區為背景,描寫了北京城內“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孫四代為中心的十幾戶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再現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統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悶、忍辱偷生到逐漸覺醒、反抗的過程,歌頌了他們可貴的民族氣節以及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斗爭意志和抗戰決心。
老舍 ·名家作品 ·33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
魯迅 ·名家作品 ·19.2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詩十九首>》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主編 ·古詩詞 ·3萬字
梁實秋先生的一生,愛得深情卻不濫情,吃得儒雅尤忌饕餮,擠廠甸,逛書攤,放風箏……唯從己心,即使處于困苦環境亦能歡喜過活,“雅興不失”,將自己活得盡興,可謂一位道地懂生活愛生活的文化大師。本書全面收錄《中年》《送行》《貓的故事》《喝茶》《好漢》等60篇梁式散文精華之作,多角度多面性呈現,力求完美還原梁實秋先生的精神世界與生活志趣。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心中自在,平靜而活。不逐流,不隨波,心中有堅守,眼眸有星辰;不怨羨,不責難,向著自己喜歡樣子前行,現在這樣就很好。生活大致平靜,心中偶有波瀾。
梁實秋 ·現當代隨筆 ·13.1萬字
《亂時候,窮時候》是六十歲才開始識字、擺脫文盲身份,七十歲開始學習寫作的傳奇老奶奶姜淑梅,歷經一生寫就的傳奇之作,是一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平民史,是第一部草根小民、老百姓親筆書寫的亂窮中國史!文本的不可再生性,使本書注定會引起強烈關注。講述了近百年來作者親身與聞的民國時期、抗戰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的“亂窮時代”。《苦菜花,甘蔗芽》是姜淑梅的第二部作品,是《亂時候,窮時候》的姊妹篇,延續了第一部的寫作風格,語言通俗凝練,帶有濃烈的鄉土氣息,記錄了作者親身與聞的中國老百姓的故事。
姜淑梅 ·文集 ·32.1萬字
魯迅 ·文集 ·20.1萬字
周恩來在重慶前后計九個年頭。在這期間,他對黨、對人民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同時,自周恩來逝世三十多年以來,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尤其是影視作品多有反映。誠如我當年寫電視連續劇《長征》的時候,長征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重點戰役幾乎都有所反映,但沒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長征的電視連續劇。經與金沖及、馮蕙、廖心文、黃允升以及李準、仲呈祥、李碩儒等協商:一、全方位反映周恩來在重慶的戰斗生活。換言之,在這九年期間,周恩來在延安以及其他地方的活動,略述或不述;二、全劇筆觸的核心是,周恩來的人格魅力。為此,他在重慶期間指導黨的地下工作、與中統和軍統斗法等所顯示出的機警、靈活的膽識就從略了。
王朝柱 ·紀實文學 ·31.1萬字
作品敘寫一個離開故鄉的知識分子“我”在舊歷年底回到故鄉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魯四老爺)家里準備過“祝福”時,見證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劇。該小說通過描述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了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及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也闡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樣的啟蒙知識分子,對當時人們自私自利以及世態炎涼的這一社會現狀的無動于衷和不知所措。
魯迅 ·名家作品 ·11.2萬字
存在主義是現代西方哲學中影響極大、流行極廣、風行一時的哲學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國哲學家薩特。本書由兩篇構成:《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和《今天的希望:與薩特的談話》。前者發表于1946年,后一篇發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薩特一再強調,他的存在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主義哲學。
(法)讓-保羅·薩特 ·外國詩歌 ·5.7萬字
《中小學必背古詩詞誦讀(精華本)》貼合中小學語文課標,精選了115首經典古詩詞,旨在潛移默化間提升讀者的文化修養,銜接學校教育,讓古詩詞學習變得趣味盎然。書中收錄的115首古詩詞,均為中小學語文課標“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這些古詩詞既是千古傳誦的經典,也是中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書中的每首古詩詞都配音頻解讀,每天一節微型詩詞賞析課,掃描二維碼即可收聽。小開本設計,小巧實用,方便易攜。讀經典詩詞,聽專業解讀,讓詩詞學習變得詩意輕松。
新東方圖書研發中心 ·古詩詞 ·7253字
小時候,畫在手上的表沒有動,卻帶走了我們最好的時光。長大后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簡單二字。但生活就是由各種瑣事組成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五彩斑斕的人生。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于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么復雜,簡單甚好。本書共分5章,分別選取老舍先生兒時和夢想中的歡樂場景、對成年生活不易的慨嘆、對逝去的時光和人的懷念、游記、生活中的溫暖幸福。整本書體現了老舍先生歷經生活磨難后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愛的情懷,引導讀者去發現生活中逝去的純真美好,不被眼前的瑣碎、困頓打敗。
老舍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反抗者》是法國荒誕存在哲學的文學大師加繆的代表作之一。在這本旁征博引的散文中,加繆秉承坦率、正直的態度,重新審視了人類歷史長河中閃現的反抗精神:歷史層面的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思想家層面有薩德侯爵、圣茹斯特、尼采、馬克思;思潮流派從虛無主義到超現實主義,從無政府主義到自由主義。加繆在《反抗者》中流露出的批判精神最終奠定了本書的經典地位。
(法)加繆 ·外國隨筆 ·2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