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群體心理學的奠基之作,被譽為“改變世界的20本書”之一。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體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辟分析。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深刻影響了弗洛伊德、榮格、托克維爾、梁啟超、周作人等學者,和羅斯福、丘吉爾、戴高樂、希特勒等政治人物。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法)古斯塔夫·勒龐 ·經典著作 ·11.6萬字
《精神分析新論》是弗洛伊德經典名著《精神分析引論》的續篇,發表于《精神分析引論》出版的十五年后,繼承了前一部作品的章節序號,是對《引論》的延續和補充。在《精神分析新論》中,弗洛伊德對諸如夢、焦慮等概念進一步深化,并對一些新的主題,如女性問題、精神分析的定位取向等作了闡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nd,1856—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藝術理論家、哲學家。他是精神分析學的創立者,他所提出的“無意識”、“自我”、“本我”、“超我”、“力比多”等概念,至今仍有廣泛的應用與討論。作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其理論框架與研究方式深刻影響了后世的心理學……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11.9萬字
本書是卡倫·霍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重要著作。本書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沖突類型以及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并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沖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沖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并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沖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設想。
(美)卡倫·霍尼 ·經典著作 ·10.9萬字
《我們內心的沖突》初版于1945年,是美國心理學大師卡倫·霍妮的代表作。卡倫·霍妮指出,所有負面情緒——絕望、抑郁、痛苦、焦慮……都源于我們內心沖突,可以被分析、理解、治愈。覺得自己很失敗,老是對自己失望怎么辦?霍妮:“這樣的人塑造出一個理想化形象,相信自己就是這樣,或者認為自己能夠這樣、應該是這樣。理想化形象越不切實際,患者就越脆弱,也越渴望來自外部的肯定與認可。一旦發現真實的自己與理想化形象相比實在可鄙,就會自輕自賤。”讀客版《我們內心的沖突》,特邀李松蔚導讀推薦,李孟潮全書伴讀,為讀者解析創作背景、厘清重要概念、勘誤過時觀點、分享閱讀體驗,伴讀者從頭讀到尾!翻開本書,直面內心的沖突,走出負面情緒!
(美)卡倫·霍妮 ·經典著作 ·13.8萬字
本書是闡釋弗洛伊德在人性與人類行為動機方面主要研究理論的扛鼎之作。在書中,弗洛伊德運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結合自己對病例的分析研究,在性的問題上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系統學說。他在研究性的問題時,將其劃分成性的對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現方式等方面,由此道出了自己對性變態、幼兒性欲和青春期性欲的變化的獨到看法,開辟了全新的性學研究領域。本書關于在校加強兒童的性知識、性觀念的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作者讀到的見解。在翻譯的過程中,字斟句酌,不但保留了弗洛伊德原汁原味的思想理論的基礎,而且翻譯出來的作品也適合讀者閱讀的口味。同時,書中附錄的作者生平簡介以及“無意識”理論部分,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其思想。在書中就男性在愛情中選擇對象的原則和性無能、處女的禁忌給予了鞭辟入里的心理學詮釋。《性學三論與愛情心理學》解讀了性變態、幼兒性欲、男性選擇對象的原則、性無能等人們關注的話題,為憂心的家長們提供了一流的性啟蒙教材,同時也對那些對性感到迷茫和無助的人們,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答案。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15.5萬字
一個人要想真正成長,必須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時又有所追求。只有當我們愿意承受打擊時,我們才有希望成為自己的主人。虛假的冷靜植根于內心的愚鈍,絕不值得羨慕,它只會使我們變得虛弱而不堪一擊。所有人只要還活著,就有改變自己,甚至徹底改頭換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兒童才具有可塑性。神經癥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這就確切說明了,神經癥產生于人際關系的紊亂失調。
(美)卡倫·霍妮 ·經典著作 ·13.6萬字
自我分析也稱自我檢查,是霍妮在總結自已,及其同行和者經歷的基礎上,為治療輕度神經癥設計出來的方法。它把專業精神分析療法中的分析師和患者兩個角色適用部分合而為一,交由患者單獨承擔,獨自操作,因此,它是“患者與分析師一身擔的嘗試”。自我分析所用的主要技術稱為自由聯想,即實施自我分析的人,盡量使自己保持放松狀態,讓自已的思想自由流轉,讓瞬時的一阿之念,如各種念頭、想法、記憶、幻想、幻黨等等,自行出現在腦海中(實質上,是讓潛意識中的各種東西瞬間浮到意識層面來),并把這樣出現的東西,“無情而誠實地”用心或用筆扼要記下,無論這些東西是好是壞,是連貫還是散亂,是合理還是荒謬,或是內心深處見不得人的秘密。
(美)卡倫·霍妮 ·經典著作 ·15.6萬字
阿德勒個人心理學理論大成之作!作者認為生活模式上的錯誤往往會危及生活本身;本書希望幫助人們透徹地理解人性,指導個體如何融入社會生活。阿德勒的《理解人性》的出版標志著其個體心理學理論的初步成形。《理解人性》分“人的行為”和“性格科學”兩大部分。作者運用個性心理學的原理,對人的性格進行了科學的剖析,著重強調人的社會性和社會感,強調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形成性格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書傾注了作者對人的愛心與關注,其基本觀點建立在作者自己多年來從事心理治療、社會教育所積累的大量實際觀測與調查的基礎之上,因此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積極的現實意義。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5.8萬字
《理解人性》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以“自卑感”“社會情感”為核心概念,強調個體的多種心理現象,如知覺、記憶、情緒情感、思維和性格,都是以獨特的、個性化的方式來表達,并服務于個體所追求的生活目標的。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人類行為的物質基礎、內在驅力和發展規律,第二部分主要闡述性格特征的生理和心理基礎、多種性格特征的發展過程和表現形式、社會情感對個體性格特征的調節作用。《理解人性》認為個體的行為模式起源于童年早期,自卑感是其行為的重要驅力,它為人們發展社會情感、識別并調整自己性格和行為中的缺陷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照。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2.3萬字
人們在截然不同的情境中,思維和行為也會發生變化,然而大多數人并不清楚,我們受到環境影響的程度比我們以為的要大得多,性格、愛情,還有成功全都高度依賴于情境。《情境影響力》探索了那些影響你生活的隱形力量,它將顛覆你頭腦中原有的人性假設,幫助你回答。
(美)薩姆·薩默斯 ·經典著作 ·14.4萬字
兩代精神分析大師的智慧碰撞,一次對個人與群體的心理檢查。本質上,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要接受心理檢查。個人的生活方式是由社會決定的。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超越弗洛伊德:從個體到社會精神分析》中涉及對社會現象的精神分析、社會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方法的對比、心理治療實踐中的無意識、弗洛伊德的理論發現及其局限性等主題。本版本由弗洛姆長期助手雷納·芬克(RainerFunk)親自編輯修訂并撰寫前言。
(美)艾里希·弗洛姆 ·經典著作 ·9萬字
這是一部寫于19世紀末的心理學作品,卻對20世紀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乃至當今的社會政治現狀,有著驚人的預見性。它被譽為“改變世界的20本書”之一,影響了弗洛伊德、羅斯福、丘吉爾、戴高樂等諸多知名人物,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這本篇幅不大的小書中,勒龐以基于直覺的敏銳洞察力,揭示出群體的成因和種種特征。他指出,當個體進入群體之中,他原有的個性消失,占主導地位的是群體的思想與情感。群體的心理機制迥異于個體,在其驅使下,群體會做出種種從理性來看不可思議的行為。勒龐鞭辟入里的分析,為人們理解當代政治、社會和組織管理提供了一把鑰匙,是群體行為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法)古斯塔夫·勒龐 ·經典著作 ·8.8萬字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的這本《渴望超越》是一本關于心理學的通俗讀物。本書講述的是如何生活的科學,它按照個體發展的時間順序,結合大量臨床案例和治療經驗,通過對問題兒童身體與精神、意識記憶與無意識記憶、生活風格與社會興趣的深入分析,探索個人缺陷所引發的社會適應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自卑情結,引領我們認識生命不同階段問題的形式、本質和根源,從容應對社交、職業和婚戀三大人生難題。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0.3萬字
《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原理》描述的格式塔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德文“整體”的譯音),也稱為完形心理學,在心理學史上留有不可磨滅的痕跡,它向舊的傳統進行挑戰,給整個心理學以推動和促進,使歐洲逐漸形成一股現象學的心理學思潮,直至今天仍有廣泛影響。《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原理》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格式塔心理學派的觀點和原理。論述格式塔的場論思想,把"物理場"和"心理場"等概念普遍應用于生理過程、行為過程和意識過程。主張同形論,認為生理過程與心理過程在結構形式方面完全相同。提出頓悟學習觀點。《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原理》是考夫卡的代表作,也是格式塔心理學派將自己的學說加以系統化的第一部著作。
(美)庫爾特·考夫卡 ·經典著作 ·15.2萬字
《夢的解析》的出版,像火炬一樣照亮了人類深層的心理活動,揭示了許多隱藏于心理深層的奧秘。該書不但為人類潛意識的學說奠定了牢固的基礎,而且也建立了人類認識自己的新里程碑。該書包含了許多對文學、神話、教育等領域具有啟示性的觀點,引導了整個二十世紀的人類文明。有史以來,它第2次科學地告訴人們:人為什么會做夢?人為什么會做奇奇怪怪的夢?夢意味著什么,訴說著什么?夢將我們引向何方?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18.5萬字
《烏合之眾》作者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自1894年始寫下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以本書最為著名;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有的著作中,影響深遠的也是這本并不很厚的《烏合之眾》。作者論述在傳統社會因素毀滅、工業時代巨變的基礎上,“群體的時代”已經到來。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法)古斯塔夫·勒龐 ·經典著作 ·15.8萬字
本書包含了《超越唯樂原則》《群體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與本我》三篇著論,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論,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對整個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學思考的結果。在書中弗洛伊德簡練地表達了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要點和學說精髓,以及“潛意識”“欲望”“群體”“自我”“本我”“超我”“力比多”等一系列心理學領域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在書中提出的觀點被公認為對人的心理做出了革命性的創新描述。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10.1萬字
榮格(20世紀著名心理學家)“陰影”理論原著內容集。榮格對陰影理論的闡釋分散在它的多部作品中,如未能大量閱讀原著,很難對這一理論有過多的涉獵。本書從榮格眾多原著作品中,將其對陰影理論的闡釋進行結集,涉及陰影的形成、潛意識等,力求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條了解這一著名心理學原理的快捷通路。
(瑞士)榮格 ·經典著作 ·3.3萬字
在書中,他結合自己多年為兒童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經歷,通過大量親自診療的案例,全面且細致地剖析了每一種問題兒童產生的根源:追求卓越、自卑感、社會興趣、對性別角色的認識、獨生子女、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青春期與性教育、家庭環境與親子沖突、師生關系、社會影響……針對這些根源,阿德勒為教師和家長提出了中肯的教育建議。本書既可為兒童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工作者提供參考,又可為普通讀者提供豐富的教育案例和有價值的教育啟示。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3.1萬字
《動力心理學》以伍德沃斯1916—1917年度應邀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面向公眾的講座為基礎整理而成,共分八章,系統闡述了作者關于人類行為發生機制的理論。第一章通論心理學思想史,說明現代意義上的心理學誕生的背景、條件、趨勢等。第二章討論心理學的問題和方法,引出“動力心理學”體系及其基本問題,即“機制”和“驅力”。第三、四兩章分別考察人類先天遺傳的能力和后天習得的能力。第五、六兩章主要從發展的視角討論機制和驅力的形成及其關系。第七、八兩章具體應用動力心理學的原理分別考察異常(或變態)行為和社會行為。《動力心理學》集中表述了作者的機能主義觀點,并深入剖析了當時心理學思想以及研究方法中的種種問題,對西方心理學的多個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
(美)羅伯特·伍德沃斯 ·經典著作 ·1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