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是心理幻覺,還是世界的本來面目?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幽微心理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從它出現的那一刻起,“真香定律”就始終讓世人浮想聯翩。為什么——群體與社會如何影響自我?行為的內在邏輯到底是什么?自我背后的人和環境是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當你真正讀懂這本書,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靈活運用,你在改變自我、他人或社會時將變得更有影響力!
書魚 ·百科 ·8.5萬字
本書致力于成為最好的語言邏輯謬誤手冊,希望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此外,它還包含更多內容。從某種層面而言,這是一本介紹人們如何欺騙自己和他人的小冊子。一旦有謬誤存在,古拉早已辨認出來并貼上標簽,像一位興致勃勃的鱗翅目昆蟲學家炫耀他對蝴蝶翅膀每一種變異的分類。從另一種層面而言,它是一堂關于非數理邏輯思維的小課程,是一種對哲學和經濟學特別重要的思維形式,也是我們所有人每天使用并且常常被濫用的思維形式。就實質而言,它是一部學術研究的超凡杰作,然而在形式上卻出人意料的輕松、自如且通俗易懂,無論閱讀還是參考均趣味盎然。
(美)羅伯特 J.古拉 ·百科 ·8.5萬字
這是一本講述靈感與創造力從何而來的心理學自助指南,也是一本講述“為人之道”的哲學之書。作者里克·魯賓是世界知名的美國音樂制作人,由他制作的唱片曾數次登上美國暢銷榜榜首。多年來,里克·魯賓一直在深入思考:創造力究竟緣何而來,又如何消散?他發現,成為藝術家,關鍵并非是一個人的具體產出,而在于個體的感受和對世界的認知。在本書中,魯賓通過78篇思考,分享了在他眼中“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智慧,為突破創造力瓶頸提供有用的思考框架。
(美)里克·魯賓 ·百科 ·8.5萬字
本書由不同的真實個案出發,解析都市人常見的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社交恐懼癥等情緒病。從情緒病的病因、病癥、治療和預防等方面,提供專業人士的意見和引導。全書以短小精干的篇幅體例、輕松活潑的文字和具有啓發意義的趣聞軼事,向讀者說明:遭遇情緒病不可怕,只要輔以專業的治療和耐心,「雨后必有晴空」。
朱佩娟 ·百科 ·8.5萬字
暗示指的是指示、觀點、想法等諸如此類的東西,它有兩種來源,第一它可以來自于真實的感覺,如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第二還可以來自于我們的內心世界,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心靈感應。而自我暗示,是自己給予自己的暗示。《暗示心理學》教會你培養自我暗示的能力,利用它為我們創造最大的人生價值。
(法)埃米爾·庫埃 ·百科 ·8.5萬字
本書從心理學角度深度分析對人們生活和工作有著巨大影響力的“魔咒”——墨菲定律。事實上,墨菲定律并非人們想象的那么不可對抗!本書作者詳細闡述了墨菲定律的根本含義和定律背后的心理學原理,糾正人們固有的錯誤認知。同時,作者通過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實例,著重介紹了如何將這種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轉變成積極影響,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
蕭雨 ·百科 ·8.4萬字
這本書,是一群誤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療的瘋子的故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態人類”,他們散落在世界各地,也潛伏在我們身邊。但凡正常人,遇到這些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卻有少數人在關注這些人的內心世界,他們就是心理療愈師。本書作者作為一名資深的心理療愈師,認真傾聽各種瘋言瘋語,在不讓自己發瘋的前提下,盡可能深入這些人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恢復健康。作者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總結剖析各種精神病案例,作成此書,意在讓更多人認識并了解這群“少數人”,還原出一個值得更多人關注的真實世界。
祈莫昕 ·百科 ·8.3萬字
本書從認識性別差異、建立關系、維護關系、結束關系等角度入手,結合前沿心理學實驗,解答人們在愛情中的常見困惑,科普其中涉及的心理學知識。每篇文章都有心理學的科學論據做支撐,旨在從專業視角出發,幫助讀者更好地處理親密關系難題。無論處于感情的哪個階段,無論目標是好好相處還是好好分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
壹心理 ·百科 ·8.3萬字
如何在金錢、權力和美貌間做出選擇?如何區分欲望和需求?為何愛人需要先愛己?希臘神話瑰麗奇幻,正如人的內心世界。現在,俄狄浦斯、雅典娜、伊卡洛斯、納西索斯、阿佛洛狄忒等熟悉面孔紛紛登場,以自己的故事,為我們了解無意識、潛意識、壓抑、升華、夢境等精神分析概念提供了清晰易懂的示例。本書作者皮埃爾·瓦羅在精神分析領域深耕多年后發現,用古希臘神話、戲劇中家喻戶曉的情節講明相關理論,是普及精神分析知識的絕妙方法。20個神話故事,對應20個精神分析話題,分別獨立成章,以簡明、有趣的形式,引導我們透過眾神的幻象,看懂自己的內心。了解精神分析法,才能更了解自身的渴望、力量與弱點。現在跟隨弗洛伊德一起,開始深入探索自我的精神世界吧!
(法)皮埃爾·瓦羅 ·百科 ·8.3萬字
心理版《看不見的女性》,揭示人際中“默認”的女性情緒勞動,撕碎“完美女性”謊言,重燃“她”力量的心理指南。讀懂這本書也就讀懂了自己,以及身為媽媽、妻子的所有女性你是否承擔了大量的情緒勞動?你是否厭倦了成為所有人的依靠?你是否總是以犧牲自己為代價來滿足他人?如果你像大部分女性一樣,總是感到情緒疲憊,總是處于焦慮和沮喪中,總是覺得自己應該做好所有的事情……那么,是時候大聲說出你的需求了!心理治療師南希·科利爾將為你提供一份堅定的情感支持,會讓你發現自己精疲力盡的根本原因,帶你找到你深層次的需求,從而讓你更好地照顧自己,找到持久的活力。
(美)南希·科利爾 ·百科 ·8.2萬字
這是一本面向當代年輕人群體并根據MBTI性格心理學理論撰寫的社會生存指南。在越發強調自我與個性的年代,很多年輕人都為自己貼上了“社交恐懼”的標簽。本書以MBTI性格理論為基礎,為內向讀者打造了不同的社交法則。每個人既有外傾的一面,也有內傾的一面,只要學會自我發掘,便能夠在生活中輕松自如地社交。全書分為四個章節,包含內向人的特征、內向人揚長避短的方法、內向人進行社會生活的要點等內容。作者結合心理學研究,分享了自身的成功經驗,內容實用且專業。
(韓)沈庭佑 ·百科 ·8.2萬字
《共鳴的靈魂》是日本心理治療大師河合隼雄憑借幾十年心理咨詢經驗開出的五十多副“心的處方”。如果說,作息正常、均衡飲食、多運動,是提升身體免疫力,保持健康的好方法。那么,多讀有意心靈的書,關注自己的思考與面對事情的走向,就是保持心靈健康的好方法。河合隼雄這些不尋常的觀點,很值得細讀深思。一邊讀,一邊獨立地思考,不知不覺間,你會赫然發現,自己內心的想法竟然大不相同來,對同樣一件事竟有了完全不同的體會。在不經意間就能翻轉對人性心靈的理解,河合隼雄不愧是日本第一流的臨床精神分析大師。
(日)河合隼雄 ·百科 ·8.2萬字
研究發現,絕大部分人都希望改變自己性格的某些方面。但是,由于性格“根深蒂固”,人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而且這一過程只需要30天。通過閱讀《性格的重建》,你就能對自己有一個更好地了解,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確定自己希望改變的方面。在一個月內,你就能獲得重建自己性格的秘訣——你不需要浪費數年時間來接受心理治療、花費數年進行自我探索以及回顧一切一切不愉快的創傷性經歷。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愿意投入所有心思改變自我,那這本書會為你的改變之旅提供快捷有效的“路線圖”,它會幫助你實現目標,變得更好。
(美)加里·斯摩爾 吉吉·沃甘 ·百科 ·8.1萬字
《同理心》一書通過兩大部分介紹了如何發現和運用你與生俱來的同理心。作者辛迪·戴爾是享譽全球的作家、愈師和咨詢師,將自己多年臨床經驗進行案例分析,并結合其他心理學專家的研究成果,對同理心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旨在幫助讀者激發和擴展共情意識,在人際關系、工作甚至養育過程中發揮自身共情優勢,療愈自己和他人。本書介紹了五種不同的共情類型,并介紹了獲取絕大多數共情能力的方法。通過《同理心》一書中提供的方法和技巧,我們或許可以和失落已久的內在真我重聚,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喚醒共情力,成為讓人舒服的人。
(美)辛迪·戴爾 ·百科 ·8.1萬字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看這本書就對了“德國心靈教練”席薇雅發現內在人格的運作模式,她用幽默的擬人化筆調介紹26個自我,教我們透視這些內在朋友的心理與恐懼,奪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本書詳盡說明26種人格形成的原因、特征和想法,就好像在敘述26名個性迥異的朋友:渴望關注的戲劇女王、期待完美童話的浪漫姐,還有挑剔妹、潑冷水哥、沖動哥……
(德)席薇雅·恩格爾 ·百科 ·8.1萬字
在日語中,“棲止木”是飛鳥暫時歇息的樹枝。受過榮格學派心理分析訓練的河合隼雄,在出任日本政府的文化廳長官后,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他的心便像飛鳥一樣,“棲止”在他遇到的各種社會事件上。河合隼雄憑借深厚的文化素養,提出他對每一件事的看法。曾連載于《周刊朝日》的這75則小故事,是河合隼雄從心理分析的角度,提供的一種東方式的“行動的智慧”。人如何能做到“安心立命”?在這本書中,河合隼雄開出了許多“心的處方”河合隼雄在58歲時,拿起了少年時代曾學過的長笛來聯系,開始實踐一個“健康游老人”的生活。從那時起,他接觸了無數的人,在和他們談“心”之后,他發現了許多發人深省的心靈哲學。他說人類的“臉”真有意思,沒有兩個人完全一樣的。同一個人的臉也有驚人的表情變化。“心”又何嘗不是呢?
(日)河合隼雄 ·百科 ·8.1萬字
習慣性地躲避別人的視線,害怕與人對視?一當眾發言就心慌臉紅,擔心別人會輕視自己?與人交流時無法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總是哭笑不得?……種種跡象表明,你很可能步入“社恐”的行列了。本書內容的編排,是先從認識社交恐懼癥開始,介紹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交恐懼癥,社交恐懼癥的多種類型及形成原因,以及社交恐懼癥與性格的關系;接下來從正確認知自我、關注內在信念等方面幫助患者重置恐懼思維,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最后提出了克服社交恐懼的心理療法與實踐療法,幫助患者走出恐懼后遺癥,享受社交的樂趣。此外,書中每一章都有一個心理測試,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讀懂自己、理解自己。
黎瑞芳 ·百科 ·8.1萬字
現代文明社會中,正確思考的力量將創造無限可能。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在文明社會,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注重抽象思辨的學院,但對于神圣的真理、樂觀仁愛的思想以及與幸福、智慧有關的法則,人們了解得卻并不多。而這些恰恰是改善人們生存環境的關鍵,能夠讓人們的生活遠離平庸,讓生命更有意義。本書就是要告訴人們如何掌握這些法則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實施這些法則。思想是命運的另一個名字,通過思考,我們可以遠離失序,內心安定;可以告別疾病,保持健康;可以走出黑暗,擁抱光明;可以放下仇恨,充滿善意;可以戰勝貧窮和失敗,擁有財富與成功。
(美)奧里森·馬登 ·百科 ·8.1萬字
數字時代,我們比身處人類歷史上的其他任何時代都更容易上癮。上癮不只與毒品、酒精、藥物等物質有關,更加隱蔽、不易被覺察的是行為上癮——做了之后感覺不錯,情不自禁還想做,哪怕這些行為長期來看會給自己帶來嚴重傷害,如暴食、過度消費、沉迷手機等。行為上癮給人帶來的傷害,絲毫不亞于物質上癮,它讓人飽受愉悅與厭惡并存的撕扯之痛。《用心理學拯救行為上癮》從神經生物學和腦科學入手,解釋了上癮的生理原因,剖析了“欲罷不能”背后的心理機制,讓讀者對行為上癮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提高對誘惑因素的覺察力和免疫力,同時反向利用上癮機制,用全新的“無害行為”來替代之前有害的成癮行為,重獲對生活和自我的掌控權。
張霞 ·百科 ·8萬字
本書是通俗心理學的最后一塊隱秘,講述了心理學中最重口、最好玩、最幽暗的部分,矯正大眾對于心理學的種種誤解,揭開人類各種怪癖背后隱藏的終極秘密。書中將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各類心理異常現象和行為一網打盡,對自閉癥、抑郁癥、同性戀、碎尸殺人狂、性變態以及各種“癖”愛好者等“非正常”人類做了精準而有趣的分析。通過種種心理異常現象和行為,揭露人類心理背后隱藏的無窮奧秘,猶如一面心理學的照妖鏡。
牧之 ·百科 ·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