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那次在中國藏北岡仁波齊轉山,遇到了很多朝圣的印度人,他們翻越喜馬拉雅山到中國朝圣壯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開始規劃一個偉大的旅程:順著恒河從源頭走到入海口,從喜馬拉雅走到孟加拉灣。現在的這一段,是我完成恒河的源頭中國藏北荒原以及尼泊爾后的印度與孟加拉部分。有朋友問我,你每次出行都是這樣隨意嗎?我總是笑著回答:生活,需要準備嗎?于我來說,旅行,不是暴走,而是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切身體會當地的文化,一種不同于常住地那千篇一律的生活。
吳志偉 ·隨筆 ·8.9萬字
在中國,從來沒有一對情侶,像張昕宇和梁紅這樣“侶行”過。“5.12”汶川地震,張昕宇自己組隊去現場救援,災難現場的震撼終于促使他下定決心,開始用行動去觸摸生命的價值與真意。他們制定了龐大的環球極限侶行計劃:海盜亂邦索馬里、世界寒極奧伊米亞康、核泄漏鬼城切爾諾貝利、天堂之門地獄之眼馬魯姆火山……如有可能,他們打算把火星也列入計劃。他們曾在零下72℃的極寒之地穿越600公里無人區;他們曾在索馬里首都差點被自己的安保隊長劫持;他們曾在切爾諾貝利親密接觸被“石棺”封存的4號反應堆;他們曾在太平洋馬魯姆活火山內見識熔巖湖的熾烈與浩瀚……
張昕宇 ·隨筆 ·8.8萬字
這是一本從旅行中探尋日本歷史文化、感知京都沉淀千年的典雅和從容的讀本。兩位作者擷取了冬、春兩季分別到訪關西地區的經歷,將其間的所見所聞和所想所悟融會于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的底色,編織在人物、建筑、軼事趣聞、衣食住行的背景中,呈現出一幅穿越時空的日本浮世繪。在作者看來,相比東京的繁華喧囂,關西地區更多了一份歷史的厚重和市井民間的嫵媚。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歷史,全部在此書寫。大阪的難波宮記錄了日本的誕生歷程,大阪城讓人回想起日本戰國三雄的榮光和失敗。有馬溫泉是體驗日本溫泉和飲食文化的最佳所在之一,而不遠處的神戶很容易讓人想到黑船來航之后日本被迫開埠的窘境,以及戰后日本飛速發展時期的萬丈雄心。京都更是關西的翹楚,無數廟宇樓臺記載了千年古都的興衰成敗。在清水寺眺望京都城,讓人不禁產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遐想;在寺町通探訪舊書店,讓人在穿越了百年時光的中國珍籍善本和日本書帖字畫之間盤桓。早春時節,滿城怒放的櫻花讓人流連忘返,沉浸在對日本人文化和性格的思索之中,同時這也是感受日本社會滄桑巨變、思考日本現代化歷程對中國的啟示的絕佳時刻。
聶華 姚洋 ·隨筆 ·8.8萬字
“一帶一路”必讀書,對話千年行者,重返學術歷史現場,重走真實的絲綢之路,打破現代人的想象力邊界,侯楊方帶我們穿越歷史,找尋1400年前玄奘所見之景色,用腳步去驗證歷史的足跡,在行走間體驗文明的演進。葛劍雄作序推薦。2014年5月19日,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侯楊方教授開發的《絲綢之路地理信息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利用研究團隊幾次前往帕米爾地區實地考察所獲成果,精確呈現了包括商隊經常通行的玄奘東歸路、卡拉其古路和19世紀“大博弈”時英國探險隊經過的納茲塔什路,以及東下蔥嶺到喀什方向的喀什-英吉沙路和到葉爾羌方向的蒲犁驛路。侯教授為何要精準復原絲綢之路?為何首先選擇如此具有難度的帕米爾地段進行考察?怎樣在復雜的地理環境中實現路線的精準復原?侯教授在他的新作《重返帕米爾:追尋玄奘與絲綢之路》中對這些疑問一一作了解答。
侯楊方 ·隨筆 ·8.7萬字
全新視角下的環球旅行游記隨筆集,記錄渡邊淳一受邀去各地訪問和演講途中發生的趣事,以及種種感思。既有對日本各地櫻花之美的情趣賞析,也有對非洲大草原獅群別樣的觀察,既有對日本社會現實的獨到見解,也有知名作家風光背后,充滿壓力與艱辛的內心剖白……
(日)渡邊淳一 ·隨筆 ·8.7萬字
本書是一個女孩人生10年的海邊游記。從18歲到28歲,這個簡單直率的女孩生活過許多城市,因為喜歡海,也游玩了大大小小的許多海邊,從青島、大連、廈門,到香港、臺灣,再到更遠的巴厘島、加拿大和日本,身邊常有美好相伴。經歷友情、親情、愛情的修煉,在做真實自己的道路上持續成長。
黨小熊 ·隨筆 ·8.6萬字
郁達夫的一生,始終在路上。為了生計,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所到之處,他盡情領略,把“靈感賦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綠葉、每一塊唬巖、每一株小草,讓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劉海粟語)。本書精選郁達夫的游記、風景散文二十九篇。這些作品,寫山水名勝、描景色風物,既有豐富的地理、歷史、自然知識,又注入個人的遭遇和情懷;語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華橫溢,不拘一格,風流倜儻,涉筆成趣。讀達夫游記,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習慣等等,無不活潑地顯現在我們的眼前。郁達夫的游記散文和散文中的風景描寫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占據獨一無二的地位。
郁達夫 ·隨筆 ·8.6萬字
這世上有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食物,又有什么樣的味道呢?我想用皮膚、鼻子、舌頭和胃袋好好吸收,讓世界在自己心中展開。每一道食物,都是一場相遇。阿拉斯加的帝王鮭和非洲桑吉巴島的生猛海膽,何者最奢華?雨中從小丘上送下來熱乎乎的現烤面包,與玻利維亞沙漠中救命的洋甘菊茶,哪個更能安慰旅人?在荒涼的世界盡頭,老爺爺默默打磨著椅子,等待不知會不會出現的訪客;法國豪門招待客人的晚宴,竟是麥當勞的漢堡套餐。七年半的環球之旅,石田秉持著最樸素的單車騎士精神:能釣魚就不上超市,能吃路邊攤就不進餐館,一有美食就勇敢赴約,即便上吐下瀉也在所不辭。這是一段緊貼大地的旅程。他要用全身呼吸,流下汗水,讓自己融入當地;和當地人在同樣的地方吃同樣的食物,聞同樣的味道,過同樣的生活,然后把這一切刻進體內。
(日)石田裕輔 ·隨筆 ·8.6萬字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是一本旅行日記,也是一部心靈自傳,記述了“浪漫冒險家”靈魂人物切·格瓦拉年輕時環游拉丁美洲的旅行。1951年12月,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爾維托·格拉納多從科爾多瓦出發,騎一輛破舊的摩托車,開始了他們向往已久的旅行。這次旅行歷時9個月,橫跨拉丁美洲大陸8000千米,旅行途中,他們飽覽了拉丁美洲大陸壯美的風光,包括安第斯山脈、阿塔卡馬沙漠和亞馬孫河,還見識了令人贊嘆的印第安文化遺產。本書文字通俗流暢,時而詩意盎然,時而詼諧幽默,帶給讀者美妙的閱讀體驗。書中的故事描寫緊湊動人,場景刻畫鮮活形象,具有電影般的畫面感。書中還穿插了許多有趣的小插曲,讀起來生動活潑,令人忍俊不禁。切·格瓦拉對拉丁美洲文化的深度探索,對拉丁美洲歷史和時局的反思,又為本書增添了濃厚的思想性。
(古巴)切·格瓦拉 ·隨筆 ·8.5萬字
作者于1921年受大阪每日新聞社之邀踏上中國之旅,在4個月左右時間里訪問了中國的華東、華中和華北大部,以及東北小部地區,也拜訪了當時中國的政治或文化名人,他將途中“新奇”的見聞、對當時中國政治及發展的思考記錄撰文,最終集結出版。作者是一個深受漢文和中國古典影響的文人,可來到中國之后,種種怪象隨處可見,他不但將民國時期乃至當代中國也存在的一些陋俗進行了披露,發出遺憾的嘆息的同時又摻雜著鄙夷的批評,有調侃,也有失望。結合上述特點,本書譯文也以調侃的“吐槽式”風格譯成。
(日)芥川龍之介 ·隨筆 ·8.4萬字
本書收錄了《登黃鶴樓》、《普陀山極樂亭記》、《昆明曇華寺對弈亭記》、《華山下棋亭記》、《杭州洗心亭記》等優秀游記作品。
熊召政 ·隨筆 ·8.4萬字
本套書為2010年至今作者在中國或世界各地游歷的旅行隨筆合集。此為第三冊。圍繞2020年作者在馬來西亞、夏威夷、日本三地的停留與輾轉展開,不僅勾勒了各地在危機下的不同風貌與普通人的真實生活,更深入討論了各地在歷史上對危機的應對方式,揭開其背后被遺忘的歷史。
許知遠 ·隨筆 ·8.3萬字
人生本來就是一次旅行。那些遇見的人,走過的路,停留的車站,看見的彩虹……轉眼之間都成了美好的記憶。當我們老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我仍然會認為:我在世上行走,記憶是唯一的行囊。這是一本游記,更是一本私人旅行記錄本。記錄了這些年來,作者從未停止的腳步。本書是作者近十年來去過的印度、尼泊爾、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泰國、俄羅斯、美國、肯尼亞等的旅行記錄。
三石頭 ·隨筆 ·8.3萬字
1920年的中國算不上平和,“五四”尚未遠離,《華盛頓公約》后的異國人卻已紛至沓來。英國作家毛姆便是在這時游歷中國的。自海港華都到內陸鄉鎮,順黃河而下或跋涉山間,途中信手寫就的這些文字,與其說是游記,不如說是中國背景下的浮生錄。借著英國小說家的視角走近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那是當時的另一番景象,所得的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多。
(英)毛姆 ·隨筆 ·8.3萬字
知名設計師127天,28個國家,36個重量旅行目的地,近600張精彩圖片,近十萬字旅行筆記講述南美探秘,歐洲藝術,狂野非洲,亞非古文明之旅。本書以全球視野解讀旅途中的建筑、藝術、設計、人文,以最真實的數據記錄環球旅行點滴……
包輝 ·隨筆 ·8.2萬字
世界上有一些人走遍了萬水千山,可是有些人,他們只留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從出生到死亡,始終不曾離開過。有時候,我們對一個城市有所留戀,不僅僅是因為城市本身,還因為這里的人。
楊縈 ·隨筆 ·8萬字
石田裕輔繼《不去會死》后再度出擊,列舉各式各樣獨斷的“世界第一”:最美的星空長什么樣?最危險的廁所有多嚇人?最難搞的邊境關口有多機車?世界第一的遺跡、沙漠、自然美景又在哪?在哪個景點得到最深的感動?夜晚走在最危險的街道上如何保住小命?最搞笑的假鈔到底有多離譜(所以本書要敎你全世界通用的偽鈔辨識秘技)?爆胎184次,騎乘94494公里,探訪87個國家……7年半的行程一本書哪寫得完?本書是石田裕輔為滿足大家(還有自己)對世界第一的好奇而寫成的“任性版”旅游指南,判斷標準百分百出于一己的經驗與主觀,以及,好不好笑。如果你對踏上旅途有點害怕,本書會讓你在笑破肚子之余,也勇氣倍增!P.S.挑戰你對世界的認識:街上的女孩個個都像模特兒(絕不是在法國)、世界上最難喝的啤酒(比蘇聯啤酒更難喝)、世界第一的待客之道(某個烽火連天的阿拉伯國家)……更多答案出乎你想象之外!
(日)石田裕輔 ·隨筆 ·7.8萬字
人與人的,人與城市的,包括人與自然的,它是冥冥中似有神意安排的默契,緣分來到的時刻,就像有一只無形大手推著你向前走,哪怕情怯,哪怕猶豫。作者帶你走過15個美麗的歐洲城鎮。在路上,與自己相遇。
壞藍眼睛 ·隨筆 ·7.8萬字
作者史岱帆·舒曼遴選了十三篇關于中國的深入報道,具體包括:吾欲歷此熙攘,魅力說書,太極滑雪,肚皮舞、蜂蛹、炒蘑,大江之域,王者對決,與第三物種的相遇,圣馬響沙,中國制造之未來,園林之憂,鐵軌上的絲綢之路,山西之行,回到未來。本書能夠幫助中外讀者更好了解中國文化。
(德)史岱帆·舒曼 ·隨筆 ·7.7萬字
《思考新旅游》立足于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變化,結合了作者二十多年的旅游實踐經驗,深刻思考了“新旅游”的現狀和規律,探尋了新旅游的發展方向和未來。
袁建軍 ·隨筆 ·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