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貿發展叢書之一。《中國口岸開放與外貿發展70年之路》回顧了中國口岸開放70年發展歷程,分層次、多角度探討了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以及面臨的形勢變化,并結合新時代新任務,進一步對中國推動建立全方位開放格局、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展開具體分析,對未來發展進行展望并給出政策建議。
朱振 ·經濟史 ·13.1萬字
古代楚雄地區,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人類最早的經濟活動,從元謀人開始,即率先在此展開。與中原地區所不同的是,歷史上的楚雄地區,曾長期實行土司制度,集“山區、民族、邊疆”為一體,經濟發展比之中原地區頗顯遲滯和落后。然從明代始,楚雄地區是云南最早改土歸流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由于漢族與少數民族的文化不斷交融,流官較多采用了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制度。本書即聚焦于明清云南楚雄地區,對其改土歸流、興辦儒學、賦役征銀、經濟發展、財政轉型等進行系統考察,揭示楚雄地區作為中華民族發祥地,在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運行,以及在與中原交流互動過程中的融合與發展。
侯官響 ·經濟史 ·20萬字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作者親身參與其中,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查,經歷了改革多方面的進展。本書是作者從自己的視角,對過去40年的改革歷程所做的總體回顧。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了解中國走上改革之路的原因、過程、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問題,以及未來的改革方向。
王小魯 ·經濟史 ·12.3萬字
平成時代的日本企業的經營業績在平成元年達到頂點,此后便一下子走上了漫長且動蕩的沒落之路。本書從兩個角度概述日本的企業及其經營在極具震蕩的平成這30年當中的狀況。在第一部分中,從時間上將平成的30年分為3個10年,沿著時間縱線從各種各樣的觀點出發來描述日本企業的全貌。在第二部分中,將將沿著處于世界中的日本企業、技術與產業構造、對人的經營管理、對財務的經營管理這四個視角所形成的領域,從這四個視角橫向描述平成這30年的經營狀況。日本企業東山再起的戰略是什么?日本權威經營學者首次解釋了30年來日本企業內部的激變。
(日)伊丹敬之 ·經濟史 ·15.4萬字
繼明治維新后,日本經濟蒸蒸日上,然而,軍國主義橫行,最黑暗的帝國時代到來,20世紀的灰色大幕開始籠罩世界。日本商業也進入了最糾結的時代。廣為人知的經營之神們的成長道路精彩紛呈,有像豐田喜一郎一樣的“富二代”,也有像松下幸之助一樣的平民青年,但是他們都最終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20世紀這段最曲折的歲月里,綻放出獨一無二的光芒。你可知道,豐田喜一郎也有苦悶到翻閱各種自殺手冊的時候,松下幸之助也有嚎啕大哭“博取同情”的歲月,經營之神不是一天修煉成的!
陳偉 ·經濟史 ·15.1萬字
以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幽默,世界知名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追溯了自17世紀以來的重大投機事件,敘述了歷史上著名的金融狂熱、泡沫與崩盤,從郁金香狂熱到南海泡沫,再到1929年大牛市與崩盤、20世紀80年代的垃圾債券、1987年被他準確預測到的股災。作者透過金融史上繁榮與崩盤的交替,揭示投資者狂熱的機理,以及理智的人在追逐利潤時的魯莽行為,而人們對金融事件記憶的“出奇短暫”創造了市場崩潰的條件。他總結了投機事件的共同特征,識別這些跡象并理解其本質,將可能從金融災難中解救自己,把握國家與我們自己的金融命運。本書極具洞察力地揭示了投機情緒的群體心理,市場和周期的本質。當人們能完全理解這些時,將處于市場的有利位置。
(加)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 ·經濟史 ·3.6萬字
理解商業世界,要從哪里開始?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從私人書房的上千本商業經典中,精心挑選出50部代表性作品,逐一重讀,帶你用一本書的時間,理解近300年來的經濟理論迭代、商業發展脈絡。同時,也為擁有不同理論基礎和閱讀愛好的讀者,提供了誠意滿滿的寶藏書單。本書的解讀將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你可能聽過這本書,卻不一定知道它出版的那一年,美國發布《獨立宣言》,歷史在大跨度的勾連中散發出迷人的氣息。然后是馬克思、韋伯、哈耶克、弗里德曼、薩繆爾森、德魯克……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脈絡將在他們及其著作中漸漸清晰起來,終而構成人類商業文明的新格局。與重新定義商業的天才思想者相呼應的,是實踐在一線的企業家。他們就像自己給自己打針的病人,對商業呈現出更為微觀而生動的理解。最后,中國問題的復雜性:為什么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擁有古老文明的中國,而在一場長達百年的追趕式現代化運動中,我們又是如何曲折前行的。所有這些一往無前的思想家和實踐者,如浩蕩時空中的火花和油鹽。而他們的鋒芒創見,構成了商業發展的恢弘圖景。
吳曉波 ·經濟史 ·14.4萬字
本書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一,該書是對與蘭斯·戴維斯合作在《制度變革和美國經濟成長》(1971年)和與羅伯特·托馬斯合作在《西方世界的興起:新經濟史》(1973年)里開始的關于制度變革的研究的繼續。全書共分3編15章,具體內容包括新古典派的國家理論、第一次經濟革命、工業革命的反思、制度變革理論和西方世界經濟史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美)諾思 ·經濟史 ·13.7萬字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一個投機商品的價格上漲到一定高度時,市場便會越來越熱,但交易者們很可能面臨慘淡的結果——突然下跌。從17紀的郁金香泡沫到今天比特幣的飆升,本書講述了人類商品交易史上一樁樁驚心動魄的事件。亨特兄弟的白銀帝國、投機者布萊恩的傳奇、剛果的銅礦交易、血鉆的傳說、石油危機、各種加密貨幣的神秘登場、氣候變化引發的金融大戰、電氣化和數字化趨勢大發展產生的新投機活動……這些交易者在投機時的決策思路和心路歷程,就是一部資本的博弈史,也是人們了解商品交易內幕的指導書。
(德)托斯滕·丹寧 ·經濟史 ·12萬字
本書的作者凱恩斯是國家干預理論的創始人,他創立的宏觀經濟學提出了有效需求、非自愿失業、流動性偏好三大理論,也被稱為凱恩斯主義,該理論成為20世紀30年代西方國家解決經濟蕭條問題的主要理論依據和政策良方。由北京大學晏智杰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圣經譯叢”是華夏出版社經濟學類叢書的知名品牌。自2005年1月將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與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和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等三部劃時代的巨著同時首批推出以來,它們高水平、高質量的翻譯使它們在同類書中脫穎而出,成為各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和研究者采用最多的書。為回饋廣大讀者,現在特別推出“西方經濟學圣經譯叢”超值白金版。
(英)約翰·梅娜德·凱恩斯 ·經濟史 ·19萬字
本書創造性地提出了“基本經濟區”概念,指出無論是哪一集團控制了經濟繁榮、交通便利的“基本經濟區”即可征服乃至統一全中國。以此概念出發,重新梳理中國經濟史,描繪兩千年來中國經濟格局變遷的內在邏輯。本書論點立足于經濟、水利、歷史地理等問題,筆鋒所指卻是歷代中國統一與分裂的經濟基礎,更以此來推演中國的國家組織和形態。縱觀世界歷史,那些叱咤一時的大國大多煙消云散,為何中國卻總能大一統?為了對抗游牧民族,中國的組織機制隱藏著什么核心秘密?翻開本書,了解一段別開生面的經濟史,理解我們自己所處的大國的形成機制。
冀朝鼎 ·經濟史 ·6.4萬字
《中國經濟史評論》由中國經濟史學會主辦,內容涉及經濟史理論與方法、中國經濟史、世界經濟史、中外比較經濟史諸方面,以及中外經濟史論著評論與國外經濟史理論評介,專題研究成果述評與國內外經濟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動態的報道,等等。本書鼓勵經濟史學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資料、運用新方法、提出新問題,深入剖析歷史上諸多經濟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注重對經濟史重大問題的理論探討與經濟史前沿問題的研究。
戴建兵 魏明孔主編 ·經濟史 ·15.7萬字
在這本西方經濟史中,知名經濟歷史學家巴里·埃森格林聚焦于研究全球民粹主義的歷史。他將當今世界時局與19—20世紀早期的民粹主義浪潮進行對比,認為民粹主義思潮往往在經濟衰退時更為興盛,那時更易讓民眾認為,精英是邪惡的。然而,盡管部分銀行家、金融家和政客對西方經濟社會的混亂負有責任,民粹主義者的解決方案往往過于簡單,并且在經濟上適得其反,民粹主義者經常墮落為煽動者,并具有仇外心理。解決民粹主義者所提出的擔憂并無單一的、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但埃森格林認為,支持和改善國家福利與社會保險體系,使其能夠更好地為經濟中受沖擊更大的群體提供緩沖與保障,是一個可行的出發點。這本書于當下而言,頗具前瞻視野與宏大格局,它清晰地解釋了歷史上民粹主義的吸引力和危險性,對于任何不僅想要了解民粹主義的現象與本質,而且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全球性經濟危機與民粹主義之間究竟有何聯系的讀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美)巴里·埃森格林 ·經濟史 ·15.1萬字
從硬盤存儲器到智能硬件,從晶體管到沖水馬桶,日本的制造業做對了什么,又做錯了什么?這對追趕工業互聯網時代的中國企業又意味著什么?戰后日本制造因模仿創新與匠人精神而稱雄于世界。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制造卻與強勢興起的互聯網與個人電腦硬件擦肩而過。21世紀,日本制造面對蓬勃興起的智能硬件市場望洋興嘆。日立、東芝、索尼、夏普,在以往曾經強勢的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盡然一路潰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即將到來的智能家居與工業互聯網時代,日本是否又將錯失機會?本書站在一個資深半導體從業人員的角度,展現一部日本半導體制造業的幾十年榮辱史。
(日)湯之上隆 ·經濟史 ·10萬字
三井財團如何從一個小綢緞莊成長為擁有24萬雇員的大財團?誰又能想到享譽世界的三菱財團最初只是個販賣天水桶的小作坊?有400年歷史的住友財團如何基業長青?你可知道世界大商業銀行富士銀行的前身僅僅是安田財團的一部分?日本的近代史是連續的,雖經歷了二戰的戰敗,但是明治維新以來的積累得以延續。當年日本軍旗沒有插到的地方,今天這些市場卻被日本產品所占領。溯古思源,延續400多年的家族企業構筑了日本這個財富帝國的今天。讓我們慢慢打開這扇塵封已久的大門,從日本風起云涌的400年商業史中揭開這個秘密吧。
陳偉 ·經濟史 ·16.4萬字
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之一,在經濟學中的地位可以和凱恩斯的《通論》相提并論,是對古典經濟學的重大突破。熊彼特首先依據古典經濟學的靜態范式構建了虛構的“循環之流”。然后,熊彼特指出,發展是打破靜態體系的動力所在,而構成發展的兩個核心要素是企業家和貨幣(或者說信用)。發展就是企業家在信用的幫助下,成功地實施新組合,也就是俗稱的“創新”。企業家是經濟體系中最獨具個性的人物,而為實施新組合而創造出來的信用則是企業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以此為基礎,熊彼特深刻而令人信服地論證了企業家利潤、利息、經濟周期等重大經濟現象背后的機理。本書的重大創見是將經濟學理論從靜態引向動態。因此,任何致力于經濟學和管理學的人士絕不可錯過本書。
(美)約瑟夫·熊彼特 ·經濟史 ·16.7萬字
本書介紹了自工業革命至今的歐洲新經濟歷史。全書將歐洲經濟增長的故事置于世界經濟進步的大背景下,從國家與地區角度,以時間為序,將歐洲經濟與亞洲、東歐及美國的發展進行對比,為讀者提供了歐洲經濟歷史的整體框架和發展脈絡。
(意)維拉·扎馬尼 ·經濟史 ·18.8萬字
本書是為“紀念李斯特經濟學2015年傳入中國90周年”的相關學術活動撰寫的專著,是中國新李斯特學派的開山之作。全書共體系結構安排如下:導論;第一、二、三、四章是對李斯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的回顧和討論;第五章是對李斯特經濟學傳入中國及其在民國時期的傳播過程的經濟思想史研究;第六、七章是對新李斯特學派為何與李斯特經濟學不同以及新李斯特學派的理論創新的探討;第八、九、十章試圖在新李斯特主義的框架下通過對經濟史和戰后東亞發展經驗的再探討,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鑒;第十一、十二章試圖通過將新李斯特學派的視角引入到對中國模式的討論中,探討中國模式未來的變革方向。
賈根良等 ·經濟史 ·18.3萬字
英國全球經濟開拓史,揭秘今日印度、南非、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的真實來歷填補空白。英國的特許公司歷史除了東印度公司外,其他的公司全是一筆帶過,沒有一本全面的書籍講述其發展史,本書便是填補了這個空白。深刻解析英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親歷者從地理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等是如何共同作用令英帝國衰落的。社會價值極高。這是一本近代史重要參考資料,在許多論文和課程中曾經提到過本書,我們是首次將本書翻譯并出版。本書是一部講述大英帝國從輝煌走向衰落的歷史書。主要內容為特許公司的起源,英國特許公司的發展歷史,與英國的關系,及海外公司是如何掏空英國本土,最終令英帝國衰落的歷史。
(英)喬治·考斯頓 奧古斯·亨利·基恩 ·經濟史 ·12.9萬字
國民的財富從何而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到底來自何處?“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他的曠世之作《國富論》中,為我們歸納總結了現代經濟社會的一些本質規律,現在讀來,仍值得我們思考。本書精選了《國富論》原著中探討勞動與勞動分配、資本與貨幣、財富的創造、經濟政策及國家開支方面的重要內容,輔之以豐富的圖片和基于21世紀經濟情況的深入解讀,使這部經典作品變得通俗易懂、輕松好讀,也更容易讓讀者參考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對當下經濟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本書適合所有關注經濟問題的讀者閱讀。
(英)亞當·斯密 ·經濟史 ·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