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中英“一帶一路”戰略合作論壇上發表的專家研討文集。書中圍繞中英“一帶一路”戰略這一主題,分為區域與城市發展、產業與創新發展、文化與社會法治、經貿與金融合作4個專題,以英國為借鑒,深入探討了中原地區尤其是河南省在區域經濟發展、城市治理、產業創新、文化建設、自貿區建設以及金融合作等方面的思路與對策。
魏一明 張占倉 周立 袁凱聲 ·中國經濟 ·34.7萬字
中國的“新供給經濟學”研究群體(作者所在的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提出了從供給側發力應對現實挑戰、破解瓶頸制約的一整套認識和建議,力求形成對主流經濟學理論框架的反思,并對為實現從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到習近平表述的“中國夢”現代化目標提供理論支撐。相關認識的切入點,是需要對已有的經濟學成果有“破”有“立”。而引出的基本認識,就是中國為完成十三五“全面小康”決勝階段的任務并乘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現代化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抓住并處理好“理性的供給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命題。
賈康主編 ·中國經濟 ·46.1萬字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接下來的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在制定政策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本書從宏觀國際環境與中國抉擇、將改革進行到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財稅改革助力國家走向富強和現代化4個方面。分析和闡述當前我國改革開放面臨的形勢。我國未來在供給側改革、財稅改革等方面面臨的問題。以及建議采取的措施。為讀者提供有益指導。
賈康 ·中國經濟 ·19.8萬字
本書全面回顧了2020年度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的整體市場,并針對熱點行業、國家和典型案例進行獨家分析,詳細解讀了“一帶一路”政策下,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的新機遇,對2021年的并購市場趨勢進行了展望,為準備走出國門的企業提供意見和分析。同時,本書也對全球和中國跨境并購市場的發展歷程做了梳理,并從專業和實際操作的角度整理了一份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實用手冊,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和參考價值。本書共分為三編:第一編中國企業跨境并購背景;第二編2020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年度報告;第三編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實用手冊,并在本書最后附錄了2020中國企業跨境并購月度重要事件回顧、中國企業跨境并購重要政策精選等實用資料。
馮林等主編 ·中國經濟 ·34.7萬字
本書是課題組連續第三年評價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量的主要結果。書中運用課題組自主構建的中國上市公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采集2500余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2013年以來的財務數據和公開披露的非財務信息,從價值創造能力、價值管理能力和價值分配能力三個角度對這些上市公司的質量表現進行評價,并計算了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質量得分和所屬等級;書中分別評述了A股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以及17個主要行業的上市公司質量。
張躍文 王力 姚云 于換軍 何敬 ·中國經濟 ·9.1萬字
本書從農民工群體權利意識角度來探討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因素,認為企業招工難所形成的“工荒”現象是農民工群體權利意識提高的標志。農民工維權除了進廠前后的“用腳投票”之外,還有進廠前的小規模工資集體協商,即“非制度化工資集體協商”。當前民營企業為解決招工難問題,比較重視企業員工生活區建設,“企業社區”的出現將有助于提升農民工家庭城鎮化生活水平。
甘滿堂 ·中國經濟 ·17.9萬字
全書共分為七個章節,第一章簡單介紹了研究背景及意義;第二章梳理了當前國內外關于股票市場分歧的研究進展,并提出了本書的研究問題;第三章和第四章提出了股票市場結構性分歧概念,并探討了市場結構性分歧對市場收益及趨勢預測的影響;第五章、第六章提出了市場結構性分歧視角下的擇股策略;最后一章對全書進行了總結,并對未來的研究進行了展望。
葛志鵬 ·中國經濟 ·6.2萬字
本書共分綜合篇、行業篇、區域篇、園區篇、企業篇、政策篇、熱點篇和展望篇八個部分,以數據、圖表、案例、熱點等多種形式,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重點分析總結了2022年以來國內外安全產業發展情況,對2022年我國安全產業發展中的動態與問題、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地區、典型企業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分析,并對2023年我國安全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進行了展望。本書可為政府部門、相關企業及從事相關政策制定、管理決策和咨詢研究的人員提供參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及對工業技術行業感興趣的讀者學習閱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中國經濟 ·15.2萬字
該書收集了作者研究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國有企業改革理論的新突破、調整財政收入結構,改善收入分配、確立社會主義市場上經濟目標的偉大意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帶來思想的大解放、壟斷行業改革任重而道遠等專題文集。
張卓元 ·中國經濟 ·30.1萬字
新經濟助力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深入解讀中國新經濟政策,為地方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是什么?在互聯網時代應如何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新經濟的內涵是什么?它如何引領新常態?《中國式跨越:新經濟引領新常態》一書圍繞上述問題展開論述,揭示了新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互聯網+”等概念的本質與內涵;從“互聯網+科技”、智慧城市、跨境電子商務、分享經濟、“互聯網+扶貧”等多個角度論述了如何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論證了政府應如何通過推動兩化融合來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如何通過信息化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如何以信息化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提出了汽車電子、工業軟件、互聯網、4G、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等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的發展對策;介紹了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新經濟發展戰略。本書強調,以新經濟引領新常態,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金江軍 郭英樓 ·中國經濟 ·17.1萬字
本報告從新常態提出的國內外背景出發,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話語內涵演變、經濟學理論基礎和實踐背景進行了深刻分析。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轉型階段和改革進入到新的階段的一種新的“市場經濟常態”。為保持在新的經濟常態下實現經濟的穩定持續增長,報告提出了以加快實施全面改革戰略應對改革紅利縮水、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應對生產力紅利縮水、以創造人才資源紅利應對人口紅利消失、以實施循環經濟戰略應對資源環境紅利消失、以實質性城市化戰略應對城市化紅利縮水、以實施新興產業與制造業升級戰略應對結構紅利消失、以實施服務貿易崛起戰略應對凈出口紅利消失等七大戰略性對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循環經濟發展評價創新工程項目組 ·中國經濟 ·5萬字
《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及前海創新試驗》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詳細回望了深圳在政府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法治、文教衛生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所取得的經驗成果,下篇則集中介紹了前海的創新經驗。深圳的改革創新經驗對于全國其他城市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陳文 馬忠新 ·中國經濟 ·14.7萬字
本書理論層面對“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給出清晰定義的同時,為其找尋理論支撐,梳理“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理念的脈絡;實證層面,通過對西藏經濟發展歷程與現狀的描述,分析了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制約因素和主要矛盾;政策層面,在考慮到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特殊性基礎上,給出了制定跨越式發展政策的目標導向和基本原則,并在對現有政策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給出了實施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政策設計思路。
沈開艷 陳建華 徐美芳 陶紀明 ·中國經濟 ·14.8萬字
《中國科研信息化藍皮書2022》由中國科學院聯合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同編纂而成,旨在全面歸納和總結我國科研信息化的建設情況、應用成果及發展態勢,科學地指導和推動我國科研信息化的未來發展,為我國未來科技創新提供全局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的參考。本書得到了參與單位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邀請了國內科研信息化領域的權威專家圍繞我國科研信息化的態勢戰略、應用實踐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編撰了29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展示了近兩年來我國科研信息化的新態勢、新進展和新成果。全書內容豐富、案例翔實,可供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相關企業從事信息化或科研工作的領導、管理人員和一線科研人員等閱讀和參考。
中國科學院等 ·中國經濟 ·30.6萬字
本書由七章組成,分別為導論、上海創意經濟概況、上海創意產業集聚發展分析、上海創意產業聯動研究、推動上海創意人才高地和創意城市建設、發達國家創意經濟發展經驗、促進上海創意經濟發展政策與建議。全書首先從中國和上海兩個層面分析了本書研究背景,隨后立足上海,著重剖析創意經濟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從而提出把創意經濟作為上海經濟增長新動力的戰略思路和實施路徑。
夏杰長 劉維剛 劉曉東 ·中國經濟 ·11.5萬字
以“生產力—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唯物史觀為方法論,著力研究“生產方式的系統性變遷”,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借鑒西方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成果,緊密結合中國發展進程中交匯融合的兩條歷史線索,拓展研究視野、更新理論硬核、接納現代方法,探索和構建中國特色發展經濟學。
周紹東 ·中國經濟 ·25.9萬字
本書對黃河上游河套地區的資料環境和經濟社會現狀提出未來資源利用,環境保護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目標、戰略布局、措施,揭示該區域發展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劉璞 冉特先 ·中國經濟 ·17萬字
本書在分析回顧綠色發展價值意義與歷史演進的基礎上,界定了河南綠色發展的內涵定位,并從河南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培育、河南省主體功能區制度建設、河南省環境治理制度建設、河南省資源節約型社會制度建設、河南省低碳循環發展制度建設、河南省生態安全保障制度建設幾個方面探討了河南綠色發展的制度機制與措施。
李觀虎 ·中國經濟 ·19.4萬字
本書以《總報告》為引領,分為綜合篇、保障篇、金融篇、安全篇四大部分,理論與實踐相聯系,歷史與現實相映照,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國別與地區相兼顧,集中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和自然等投資安全風險情況,在保護海外投資利益,促進區域、雙邊、軍品和化石能源貿易,加強金融創新、保險保障、并購估值、產業合作和人民幣國際化,防范恐怖威脅等風險方面提供豐富的指導性建議。
鄒統釬 梁昊光 ·中國經濟 ·15.1萬字
《2019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研究報告——建設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是“自貿區研究系列”叢書之一。本書總結了中國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和可推廣復制經驗,梳理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廣東自貿試驗區、天津自貿試驗區等全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概況和改革成效。
孫元欣主編 ·中國經濟 ·2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