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床頭經濟學》是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先生的全新力作。本書以床頭漫談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當前中國和世界經濟中的一些典型問題,其中很多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現象,并揭示出這些現象背后的經濟學原理;同時,作者也睿智地闡明,在當前各種困局下,其實新的機會也正在形成。借助這些新技術、新思潮,新的發展高峰必將很快到來。本書帶給讀者的,不僅是經濟學家的獨特視角和睿智思維,更有妙趣橫生的閱讀享受。
宋清輝 ·理論 ·8.2萬字
現有大量學術研究認為一代創業者將經營權交給家族成員尤其是二代,不利于企業的績效。但是現實的民營企業,仍然看到很多由子女接班的案例,甚至王健林“掏5億元讓兒子去虧”的新聞。本書將從家族的異質性目標出發,解釋有的家族更為看重家族控制權、子女成長、家族和諧等非經濟目標,忍受短期的企業績效折損效應,解釋經濟現象補充現有理論研究,也為企業主與職業經理人的互相匹配提供建議。
朱建安 ·理論 ·10.6萬字
除導論外,主要內容如下:1.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監管的理論分析,包括信息披露監管的演進特點分析、信息披露監管的有關假設反思、信息披露制度有效性的影響因素;2.內部控制本質屬性探究與內部控制信息特征分析;3.從資本市場制度變遷視角考察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產生動因,包括監管理念轉變、制度供給不足、制度國際競爭與制度移植等角度。4.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監管特點分析。5.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目標界定。6.內部控制信息內容的類型分析及確定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的分析框架。7.對我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若干建議。
黃平 ·理論 ·12.4萬字
本書系統性地提出了后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對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做了簡要回顧和批判。在此基礎上從哲學方法論、生產理論、個體理性、企業理論、制度價值論、應用經濟學、社會異化等角度,對后古典經濟學進行了整體闡述。后古典經濟學(Post-ClassicalEconomics)的提出,奠定了信息經濟時代的經濟學理論基礎與研究范式。相對而言,古典經濟學根源于農耕經濟,并始終沒有離開過土地賦稅,新古典經濟學則誕生于工業經濟時代,更多關注于邊際革命。離散主義、量化理性、制度價值論等,是后古典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創新。其中,制度價值論為國家與區域的制度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與實踐方向。本書適合經濟學工作者、政府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參考閱讀。
徐晉 ·理論 ·19.1萬字
“2021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教習全書”完全按照2021年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的要求,遵循2021年考試大綱,使用新版參考教材,承襲“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教習全書”一貫原則和特點進行編寫。本書是針對2021年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推出的應試用書,由具有多年教學、科研、培訓及實踐經驗的專家編寫,包括13章內容。每章按照“本章結構”“大綱要求”“考情提點”“內容精解”“練習題”“參考答案”的結構編寫,最后附有兩套模擬題,并給出了參考答案。本書貫徹考試大綱精神,融考試學習用書和復習指導用書為一體,并加入了考情分析。編者力求為考生提供一本高效的復習自學用書。此外,本書還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馬宏梅 ·理論 ·19.2萬字
特惠貿易協定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名的例證便是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增加成員進入彼此市場的機會,這些協定促進了國家間經濟的一體化。《表決、否決與國際貿易協定的政治經濟學》從一個新的視角闡述了貿易協定的政治基礎。曼斯菲爾德和米爾納強調,國內政治為各國政府加入貿易協定的決定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動力。他們解釋了為什么民主政體更有可能加入特惠貿易協定,以及為什么潛在成員中否決者——擁有權力阻止政策變化的利益集團——數量的增加降低了一國加入貿易協定的可能性。
(美)愛德華·曼斯菲爾德 海倫·米爾納 ·理論 ·14.7萬字
本書以工業互聯網推廣應用為引領,從工業互聯網的起源和內涵入手,對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平臺、園區,以及它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進行了闡述。在闡述基礎性原理的基礎上,本書給出了若干具有示范意義的創新實踐案例,最后介紹了作者對工業互聯網推廣發展路徑的思考。本書共7章。第1章介紹了工業互聯網的起源、概念、內涵及對我國制造業的意義,剖析了美國、德國和中國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梳理了工業互聯網與工業4.0、智能制造的異同;第2章對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進行了梳理,分析了工業以太網、工業現場總線、5G、時間敏感網絡及低功耗廣域網(NB-IoT、LoRa)等技術,給出了具體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案例;第3章從邊緣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入手,介紹了它們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價值、關鍵技術和應用場景,以及在行業中的應用案例;第4章闡述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功能、內涵及體系架構,剖析了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特點、存在的問題及平臺建設和應用路徑;第5章概述了工業互聯網的安全框架、安全體系和關鍵技術,并給出了工業互聯網安全的實際應用案例;第6章闡述了工業互聯網賦能工業發展轉型升級的典型應用與案例。從設備預測性維護、產品溯源、質量檢測、供應鏈管理、智慧園區等方面,分析了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實踐情況;第7章探討了工業互聯網發展與推廣路徑,從數字化轉型的需求驅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政府引領到企業內生動力、工業數字化轉型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局變革、技術創新引領工業互聯網發展新格局及圍繞工業數據流通的產業體系即將形成等方面,分析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路徑。
趙義正 王躍主編 ·理論 ·11.6萬字
本書分上下兩篇,分別介紹了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熱發電的基本情況、發展現狀、我國的資源分布和面臨的問題。上篇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概論,國外和我國光伏發電技術、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后羅列出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必須要解決的若干問題;下篇首先介紹了太陽能熱發電概述及可開發潛力、國外和我國的太陽能熱發電發展現狀與趨勢,后重點關注上網電價現狀及發展趨勢和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發展目標及路線圖。
李俊峰主編 ·理論 ·12.7萬字
糧為國之本,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農業又是典型的弱質產業,抗風險能力低、風險頻率高、災害損失重。作為重要的農業支持扶持手段,農業保險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本課題是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內部課題。我們希望課題研究能為農業保險的改革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希望借助論壇這個學術平臺和智庫,讓更多的專家學者和業內外人士關心農業保險,支持農業保險,并積極建言獻策,匯集各方的智慧與建議,把我國的農業保險好事辦好、實事做實,使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惠及更廣大的農戶。
陳文輝等 ·理論 ·13.4萬字
本書以當今全球興起的數字化轉型浪潮為背景,以我國建筑業擁抱互聯網技術,謀求行業突破為契機,從行業基礎、業務洞察、戰略規劃多個視角,探索傳統建筑行業和新興技術融合的機會,借國家“互聯網+”戰略行動之勢,尋找建筑業轉型升級之路。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智慧建筑發展歷程、市場現狀及未來趨勢、數字化基礎設施、困境及破解之法、底層邏輯思考、建設思路,以及國內外數字平臺實踐、落地案例、進階要點和展望等,希望能給建筑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能為正在探索“樓宇智慧化”的行業專家提供技術參考與決策支持,同時也能給廣大智慧建筑從業者帶來啟發。
孟濤 周明春編著 ·理論 ·12.9萬字
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數字經濟已經進入數智經濟的發展新階段。為了促進區域及國民經濟高質量持續發展,很有必要系統地梳理數智經濟的本質、演進過程、發展戰略及實踐案例等。本書比較研究和闡述了數智經濟的理論體系、產業模型和發展方略,共分為6章。第1章簡要分析了數智經濟發展新動向;第2章深入研究了數智經濟的本質、演進過程和演進機理,第3章提出了數智經濟的平臺、智能、生態三大基礎戰略,并以江蘇經濟為樣本提出了數智經濟戰略目標體系;第4章提出了江蘇經濟發展的新定位、要素及結構創新;第5章從組織、人才、資本、政策、認知等角度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和協同機制;第6章介紹了江蘇發展數智經濟的市區級和企業級案例。
丁榮余 卜安洵 ·理論 ·14.6萬字
本書系統地分析和總結了中外國家發展戰略與國家規劃的演化過程及最新情況,對我國三十多年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規劃實踐做了理論上的概括和評價,對21世紀國家發展戰略尤其是習近平新的領導集團的經濟戰略思想做了深入分析,并從國家總體規劃和分項規劃的改革和實踐進行了分析和評價。
劉瑞 ·理論 ·19.6萬字
構成“世界工廠”的中國制造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如何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或者中國智造的轉型,成為近年來實踐界和學界關注的話題。本書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成果的一部分,聚焦于中國制造業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方式,并基于此對中國若干領先制造業企業開展深入的案例研究,同時邀請案例企業的負責人闡述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實踐。全書從企業的領導力、戰略、組織、文化等多個角度揭示中國優秀制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過程,對于中國制造業以及其他行業企業的創新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同時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決策參考。
張志學 馬力主編 ·理論 ·15.3萬字
本書試圖對我國資本市場中出現的新品種——場外衍生品進行探索性研究,主要從理論分析和實操應用兩個方面展開論述。理論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主要研究場外衍生品的內涵、主要特點,并從類型、功能方面詳細介紹場外衍生品的不同形態;第二章主要從交易的價格發現方面研究了定價理論和模型。應用部分從第三章到第七章,主要從交易主體交易的目的出發,研究了場外衍生品的實際應用,主要從遠期、互換、場外期權、基差貿易和商品指數的方法、原則和實際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本書具有很強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可對我國場外衍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撐。
馬子紅等 ·理論 ·13.5萬字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碳中和課題組發布的《首席氣候官·碳中和先鋒企業競爭力報告(2021)》,分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及相關政策對企業的影響,以及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對企業在降碳減排方面做出的典型案例進行梳理和分析。希望借此來鼓勵和推動企業的減排行為,將可借鑒可推廣的經典案例進行廣泛傳播,作為廣大企業低碳發展的重要參考樣本,為政府部門制定低碳相關政策提供實踐依據,也為全國碳市場的不斷完善貢獻企業的力量。
21世紀經濟報道 ·理論 ·4.1萬字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文選之一,是經濟學院的老中青教授的作品選集,初步預計60卷,每一卷20萬字,共計1200萬字。
賈根良 ·理論 ·18.6萬字
《政治經濟學季刊》創辦于2018年,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密切跟蹤國際上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前沿進展,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突出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經驗總結的研究重點,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提供學術交流與整合平臺。
劉濤雄 王生升 ·理論 ·11.3萬字
本書借鑒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界定生態產品價值,依據西方經濟學競爭性、排他性產品分類原理細分公共產品、公共資源、俱樂部產品、私人產品等不同類型的生態產品,圍繞產業鏈、金融鏈、數據鏈(“三鏈”)協同,研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路徑和舉措。本書由總論和專論組成。總論從與“三鏈”和生態產品價值相關的概念及理論基礎、基于“三鏈”協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設計、基于“三鏈”協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模式、基于“三鏈”協同的主體功能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優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政策措施等方面展開說明。專論分別從公共產品類、公共資源類、俱樂部產品類、私人產品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設計、路徑與模式、政策措施,以及基于主體功能區三大空間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政策設計思路研究等方面展開分析。本書可為政府進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提供方法學和理論依據,也適合作為研究人員和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學習參考書。
高國力等 ·理論 ·13.9萬字
“中國金融改革報告”是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的品牌產品,每年選擇一個金融專題進行研究,并發布年度報告。研究人民幣國際化成為當代中國金融研究的“顯學”,關于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的年度報告也有不少。但在汗牛充棟的人民幣國際化文獻中,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得失著墨卻并不多,而且大都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古人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冶。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和成本賬算不好,怎么能讓人民幣國際化這艘大船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冶呢?因此,課題組不自量力,選擇從成本和收益入手,全面展示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果。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 ·理論 ·17.4萬字
《亞當·斯密思想解讀》與《佛利民思想解讀》及《海耶克思想解讀》三本書構成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系列,通過概述的形式介紹了經濟學家的學說,著述要點和與現實中經濟運行狀況的聯系。為讀者提供輕松了解經濟理論的入門導讀。弗里德里希·海耶克(FriedrichHayek)是二十世紀領導世界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在貨幣及商業周期兩方面的理論奠定了他作為自由主義經濟先驅者的地位,并憑商業周期的研究于1974年獲取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多本著作,均對后世的經濟學研究帶來莫大影響。本書從海耶克的歷史背景,包括多年來不同學者對他的批評,以不同視角論述海耶克在社會、法律、自由、貨幣理論、社會公義等的主要思想及觀點。透過本書您將了解到:自由所仰賴的法律基礎類別為何和某些法律遏制自由的情況,市場運作背后的邏輯以及盛衰周期的由來,他指出社會主義的錯謬之處,以及資本主義的優勢及特質,社會公義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和真正的經濟自由能提供的出路。
(美)埃蒙·巴特勒 ·理論 ·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