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投資的進化
會員

投資——投入資源來實現收益目標,關系到個人、家庭、公司,甚至整個國家的繁榮,投資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不斷進化。然而,直至16世紀,投資一直都是精英階層的特權。投資走向大眾背后的故事與歷史上的一些史詩性事件緊密相關。這些故事富于啟示,對希望在這個時代做出明智決策的專業投資人士和普通投資者具有啟迪意義。書中講述了有趣的投資發展史,向現代投資者展示了投資的雙面性:一方面能帶來契機,另一方面也讓人們面臨艱巨的挑戰。在投資大眾化進程中,養老金誕生,投資載體和技術不斷完善,監管改革不斷深化,政府經濟政策逐步調整優化,而且投資理論日益發展豐富,各類新型投資結構也進入人們的視野。諾頓·雷默和杰西·唐寧在書中闡述了這些演變,生動刻畫出低成本指數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與高費用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之間的對抗。同時,雷默和唐寧解釋了有助于形成有效投資思維的四條原則——實際所有權、基本價值、金融杠桿、資源配置,以期讓讀者通過閱讀本書,不僅了解金融是如何塑造文明與人類生活的,而且能夠運用書中提供的投資工具箱,更好地把握大變局時代的財富機遇。

(美)諾頓·雷默等 ·通俗讀物 ·24.1萬字

企業行為發展新趨勢探究:基于核心—外圍視角的價值鏈分解
會員

企業是宏觀經濟的基本生產組織單位,也是產業組織的主要構成單位和研究對象。企業行為是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的重要問題,本書主要探討企業價值鏈分解的生產行為方式,借以探究產業組織理論在企業生產行為方面發展的一種新趨勢。目前,企業價值鏈分解這種生產行為只是在某些產業中大量出現,但是在技術變革日新月異和專業化分工日益深化的時代,將價值鏈分解不會只是現有某些企業的特殊現象,未來可能會在很多企業中出現。本書從核心—外圍視角對價值鏈分解這種生產行為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在發達國家企業價值鏈分解推行的國際化分工體系中,處于價值鏈外圍環節的發展中國家在核心—外圍如何尋求突破,即政府需要通過規制引導企業制定發展戰略,企業需要創新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同時提升產業結構,實現宏觀經濟有發展可持續的增長。本書除了導論及結語之外共有10章,整體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考察了價值鏈一體化企業演變到價值鏈分解的歷史進程,并將同期相應的研究理論做了綜述;第二部分包括第3、4、5、6、7、8章,從核心—外圍視角,系統分析企業價值鏈分解的生產行為方式;第9章和第10章為第三部分,探討了全球企業專業化分工生產日益深化的條件下,價值鏈分解可能會成為很多企業的選擇,基于信息時代的契機,處于轉型期的中國企業要以創新應對,同時實現產業結構提升和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馬光秋 ·通俗讀物 ·22.2萬字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智能供應鏈
會員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智能供應鏈》系統論述了智能供應鏈的相關理論知識,共分為8章。主要介紹了智能供應鏈的基本概念,外智能供應鏈的發展現狀、發展優勢和典型案例。通過對外供應鏈的比較分析,就我國智能供應鏈重點發展領域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人才培養機制、政策建議等相應的解決之道。同時,還列舉了汽車、家電、家居、電子、食品、電商、服裝和連鎖經營領域的經典案例。在編寫《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智能供應鏈》過程中,參照了國外智能供應鏈在相關產業和領域的應用經驗,既注重智能供應鏈理論框架的介紹,也注意分析其在不同行業的典型案例。同時,結合我國供應鏈發展現狀和技術應用程度,以及整體目標、區域發展規劃、企業供應鏈發展策略、典型行業和企業發展模式等,提出導向性的建議,既具有的理論深度,又具有淺顯易懂、實用的特點。適合各級和行業決策機構制定政策法規、學術研究機構規劃研究方向參考,也適合企業決策者,技術、管理及市場人員,以及投資、證券行業及咨詢機構的人員在規劃、投資、研究、項目實施中使用。

邱伏生主編 ·中國經濟 ·27.3萬字

中國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
會員

本書是重慶師范大學以鄧正琦教授為代表的山地經濟研究團隊,16年來對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的堅苦探索、積攢而完成的階段性成果。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占陸地總面積近70%,居住著占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了全國43%的耕地、98%的森林資源和大部分礦產資源。而中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的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欠發達民族地區。重慶師范大學自1998年獲得重慶市第一個區域經濟學碩士點授權后,便把欠發達民族地區作為重點研究區域。為了充分反映研究團隊對中國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歷史過程,本書從時間上劃分為四個階段,并圍繞區域發展戰略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第一階段1997-2001年,對重慶市國家級、市級貧困縣的研究;第二階段2002-2006年,對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研究;第三階段2007-2011年,對武陵山民族地區的研究;第四階段2012年及以后,對中國連片特困地區的研究。每個階段設計四個板塊;研究背景、研究特點、社會調研、研究成果(課題、論文、專著),以此揭示山地經濟理論與經濟實踐互動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研究團隊對中國山地區域基本特征認識的逐漸升華和對山地經濟發展規律把握程度的不斷深化,進而為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山地經濟理論體系奠定堅實的現實基礎。

董景榮 鄧正琦主編 ·區域 ·36.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凤庆县| 万源市| 林州市| 公主岭市| 霸州市| 安康市| 茶陵县| 准格尔旗| 军事| 岑溪市| 华阴市| 浮梁县| 精河县| 桂东县| 印江| 安吉县| 马龙县| 孟连| 依安县| 嘉禾县| 巨鹿县| 伊春市| 赫章县| 乌兰县| 深泽县| 仁布县| 丰宁| 鄂托克旗| 泽州县| 元江| 玉龙| 沙雅县| 河北省| 太保市| 台湾省| 合作市| 沾益县| 遂平县| 周宁县|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