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愛默生、蒙田,即使是不幸的蘇格拉底,他們的懷疑主義總還是月明星稀、言笑晏晏……”木心散文小說系列之《愛默生家的惡客》是木心晚年重新編訂的一部作品,收有首次面世的小說,包括《圓光》《草色》《你還在這里》《末班車的乘客》《街頭三女人》《大西洋賭城之夜》《恒河·蓮花·姐妹》《大宋母儀》等14篇,并配有作家影像、創作手跡等。其中有木心首篇專寫沮喪的文學作品,并重解三言二拍,呈現中國古體小說的新風格。
木心 ·作品集 ·5.1萬字
《烏有貓》是90后詩人余幼幼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60篇關于貓的短章,每篇都配有作者自畫插圖。60個短文獨立成篇,內容上又有所關聯,組成一部以貓為主角的奇幻大戲。余幼幼愛貓成癡,她對貓的觀察,視角獨特且細致入微,從整體到局部,從實體到幻體,從形態到神韻,她用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非凡的聯想力把對貓的想象發揮到了極致。60個圍繞貓咪的奇詭想象,每一個都天馬行空,每一個又都不脫離實際,都能貼合貓身上的某些特質。即使遮蓋住文中的“貓”字,讀來也能明了她寫的不是別的動物,是貓,就是貓。在余幼幼筆下,貓無法被定義,它們從天上降下來,在土地上種出來,于意念里鉆出來,自虛無里變出來;它們隨心所欲,變幻成各種形態,能飛翔,能流淌,能蒸發;它們有時化為烏有,有時又無所不在;它們征服人類,也治愈人類。
余幼幼 ·作品集 ·5.1萬字
《警世通言》描寫了宋、元、明三代的市民生活,表現了他們在封建黑暗勢力統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們的反抗斗爭。愛情描寫在《警世通言》作品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一般都能反映當時較為普遍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婦女的不幸遭遇。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最高成就。《警世通言》還有一些宣揚義氣的作品,如《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強調臨財不茍得,《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無私助他人,另如《桂員外途窮懺悔》,從反面批判了忘恩負義的行為,都反映了市民階層的道德觀念。但《警世通言》中有不少作品如《老門生三世報恩》、《陳可常端陽坐化》等,是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揚宗教迷信的。這表明,即使是一些優秀作品之中,也往往夾雜某些落后的思想成份,表現出相當的局限性。
(明)馮夢龍 ·作品集 ·5萬字
青山七惠短篇小說集。標題作《碎片》獲第35屆川端康成文學獎(2009年),青山七惠由此成為該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描寫女大學生“我”因機緣巧合,與父親一同參加采摘櫻桃之旅,旅途中,瘦弱得沒有安全感的父親,在旅行途中漸漸增添了“不可思議的存在感”。《櫸樹的房間》的主人公在因為結婚而要搬家之際不斷回想起同住一棟公寓樓的前女友,卻又不敢正式前去告別。小說細膩地刻畫了即將告別單身生活的男性內心的不安與搖擺。《山貓》寫一對新婚夫婦因為外人的突然闖入而在數日間流露出彼此真實的面目,有好的一面、值得信賴的一面,也有不怎么體諒人的一面等。微妙的心理描寫極見功力。
(日)青山七惠 ·作品集 ·5萬字
這部小說集共收錄作者13篇短篇小說,這些小說都是以農村題材為主,故事情節愿人,結構曲折豐滿,文筆優美雋永,格調清新高雅,堪稱鄉土文學的力作。作者依靠深厚的生活累積,用心底的筆來描繪農村各層面人物的影像。小說中傾注著作者生命體驗和痛感。命意凝重,情思深遠,語言精炒,東北人的“恨”勁十足,語言具有鮮明的東北地方特色。描寫細膩,情節感人,富有時代氣息。每個故事都蘊含著作者悲憫的情懷,誘視著人性中的閃光精神和內涵。
羅永春 ·作品集 ·5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家經典的兩部短篇小說《鳳凰橋》與《媽媽的發廊》。作者以家鄉為寫作藍本,用文字為讀者繪出一副濃郁的家鄉美圖,把當地的風土人情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陳家麥 ·作品集 ·4.9萬字
(明)馮夢龍 ·作品集 ·4.9萬字
微型小說集六部:《沙棗花》、《今宵月兒圓》、《第二次微笑》、《劉殿學幽默小說選》、《劉殿學微型小說`95精選本》、《中國當代微型小說名家新作選·劉殿學卷·美神》。
劉殿學 ·作品集 ·4.9萬字
這是一部以貓為主題的故事集,不僅是寫給愛貓人士的,也是寫給廣大少年兒童的。作者一共描繪了72只貓。每一只貓都象征著不同的人類,每一只貓都有自己的個性。全書包含72篇童話、寓言、動物故事等,每個故事都有一只或多只貓,它們有的可愛,有的聰明,有的善良,但也有蠻橫粗魯愚笨的貓。大部分故事短小精悍,耐人尋味,有的通過動物反映了人性和社會問題,有的緊跟社會潮流針砭時弊,有的會顛覆固定思維給人啟迪。
江俊博 ·作品集 ·4.9萬字
小說集,一九七五年出版,收短篇小說十三篇,博爾赫斯寫作后期的頂尖之作。面對一本頁碼無窮盡的“沙之書”,先開始是據為己有的幸福感,最終領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煩惱的根源。這本書,是博爾赫斯書籍崇拜情結的體現,象征具有無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終卻體驗到無限而確證自我的渺小無力。“如果空間是無限的,我們就處在空間的任何一點。如果時間是無限的,我們就處在時間的任何一點。”無限性、可能性、死亡、記憶與時間等概念哲學、玄學層面的思考蘊含在各篇當中。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作品集 ·4.9萬字
《醒世恒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該書收錄了宋、元以來話本、擬話本40篇,風格各異,這些故事,有來源于史傳的,也有出于歷代筆記、小說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頭,則直接來自民間傳說的故事,來自社會的實際生活。通過這些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內容豐富,有反映愛情婚姻的;有抑揚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謳歌行俠仗義,譴責忘恩負義的。故事情節離奇曲折,人物個性鮮明,充滿情趣。
一部充滿哲思與幻想的史詩,一次對人性與命運的深刻探索。胡蘿卜花國王與女神伊什塔爾的千年糾葛,揭示了愛情與權力的永恒博弈;慟哭之河的源頭,隱藏著無數亡魂的悲鳴與詛咒;遠洋的火光在迷霧中閃爍,指引著迷失的船員走向未知的命運;日升之屋的火焰,吞噬了無數孩童的夢想,卻無法熄滅極光之主的仁慈與殘酷。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與神靈、命運與自由、記憶與遺忘之間的復雜關系。
貍貓老國王 ·作品集 ·4.8萬字
《海的夢》寫于九一八事變后的第二年,日本不斷加快侵華的步伐,正值民族危難之際。巴金在小說中構建了一個類似童話般的奇異的故事,似真似假,如夢似幻,卻真實的映射著現實。小說的結構方式別出心裁,上半部分通過女主人公里娜的口述,再現了“楊”和那個孩子率領島國奴隸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壯舉;下半部分通過里娜的日記,展現了她豐富的內心世界。
巴金 ·作品集 ·4.8萬字
(明)馮夢龍 ·作品集 ·4.8萬字
“移民”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是一個即熟悉又陌生的詞。說熟悉是因為90年代中期開始關注移民、討論移民,甚至成為移民的人逐漸增多了,似乎誰都能在自己的親戚圈兒、朋友圈兒里發現移民海外的人。說到陌生呢,是由于“移民”仍然是大多數家庭不能或沒必要觸及的一件事。“遷徙”自古人生中的大事,非必要不為之。“移民”到底意味著什么?它是更換一本護照?它是改變了一種生活方式?調換了一個看世界的視角?……移民是否就是詩與遠方?此時,我就坐在溫哥華一間并不寬大的書房里,在一盞與北京家里同款的臺燈前反復想這些問題。我已經來溫哥華近20年了,移民生活給了我更多層面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也讓我看到太多太多同為移民的同胞們生活在異國他鄉的故事。我常常愰乎于自己是否生活在某個電影劇當中,那些人物、事件、關系……讓我常常有講述的沖動。溫哥華這個美麗的城市,一年四季的風光美麗就像明星片,不身在其中并不能被觸動,除了用“漂亮”形容她,還有一種形容她的詞匯“甜的發膩”,所以溫哥華是女人喜歡的城市。的確在這里生活的移民中女人居多,這些年一直關注著她們,欣賞著她們。同她們一起哭一起笑。這些曾經美麗,曾經神勇,現在依然努力的太太們,是這移民人潮中一幅濃墨重彩的畫面。
余溫 ·作品集 ·4.7萬字
《豆棚閑話》是明末白話短篇小說集,這部小說有幾個特點:一是以豆棚下輪流說故事為線索,將12篇故事串聯起來,類似西方的小說《一千零一夜》《十日談》等,相當于中國的首部短篇小說集。二是隨意生發,述寫胸中不平之事,有的看似在寫歷史故事,實際是為了反諷做文章,內容深刻而含義雋永,語言流利且文采飛揚,在明清擬話本小說中可謂是上乘之作。本書對滿清政權為鞏固其統治對漢族人民進行大規模屠戮、鎮壓的社會現實也時反映。
(清)艾衲居士 ·作品集 ·4.7萬字
《孤獨的美食家》人氣演員松重豐首部作品集!獨家電子書搶先發售!日亞評分高達4.4!集幽默、情切、腦洞大開于一身的小說集!多幅精美插畫!本書由半自傳體、連作短篇小說集《愚者譫言》與隨筆集《演者戲言》兩部分構成。《愚者譫言》中“我”前往京都拍戲,陷入瓶頸后竟開始考慮轉行。漫步雨中京都,邂逅廣隆寺佛像與神秘的老人,開啟了“我”的思考,真正的演員為何物?真正感動人心的演技是什么?在宛如時空穿越般、眼花繚亂的場景轉換中,呈現了“我”豐富而跌宕的內心風景。《演者戲言》為作者在雜志連載的人氣隨筆結集。松重豐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分享了日常生活、修業時代趣聞以及有關美食的諸多逸事。
(日)松重豐 ·作品集 ·4.7萬字
《林紓小說集》收錄了林紓《技擊余聞》與《京華碧血錄》兩篇小說。《技擊余聞》是記述閩中拳師軼聞瑣事的筆記小說。因作者自幼練習拳擊劍術,所以寫得頗有神采。《京華碧血錄》一書,在近代反映庚子事變的小說中,思想內容是比較進步的。作品在寫作技巧上,完全擺脫了章回小說傳統,而學習外國小說的表達技巧,只分章,而無回目。在敘述、結構上均具現代色彩,語言卻仍具古文風范。《技擊余聞》主要是寫江浙閩粵沿海的武林故事,稱得上“閩海武林寫真”。弘揚傳統武術技藝是其中故事的共同主題,作者從各個側面,多種角度描述“技擊”之高超。外功、內功、硬功、輕功、氣功,拳術、劍術、槍術、點穴之術……技擊者形神兼備,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
林紓 ·作品集 ·4.7萬字
本書是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所寫的章回體白話短篇小說集,又名《覺世明言》。對古典文學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書中每卷各有一情節獨立的故事,因為每個故事里都有一座樓閣,人物命運和情節的展開也與樓有關,故全書命名為《十二樓》。作品大多以才子佳人的愛情婚姻為主題,也多方面涉及市井生活,或演繹前人筆記、或記寫作者見聞、或敘述歷史故事,亦或憑空杜撰以描寫世態人情。文筆清麗流暢,情節生動曲折,人物活潑有致,流傳甚廣,影響較大。該書刊行后屢遭禁毀。十二個故事,絕大多數出身于李漁自己的構思,而不是引用別人素材。作品主題鮮明,線索明晰,中心人物貫穿始終,在敘述過程中決不橫生枝蔓。情節設計新穎奇特,盡量曲折出奇,懸念叢書,出人意表,但銜接上自然合理,不留破綻。而結局又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所敘故事,多取材于社會現實生活,結構新奇,情節曲折,人物刻畫不落俗套。尤其是語言清新流暢、輕松幽默,摹寫人情世態,細致入微,更是為人稱賞。本書影響深遠,曾被譯為英、法、德、俄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廣為流傳。
李漁 ·作品集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