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民國演義》是《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中的民國部分,該書采用章回體,該書內容翔實、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中華民國的歷史,問世后受到人們的廣泛推崇。比較詳細地記述了辛亥革命、孫中山下野、袁世凱稱帝、蔡鍔討袁、張勛復辟、五四運動、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等等重大歷史事件的始末。此書為第三冊。
蔡東藩 ·歷史 ·20.6萬字
竇建德執意北伐博陵,程名振勸諫無果,只好努力保全竇家軍的后路。在與柴紹的戰斗中,不幸暴露了自己的全部實力。竇建德兵敗歸來,愈發覺得程名振對自己是個威脅,同時又看上了平恩三縣的膏腴之地。便擺下鴻門宴準備捉拿他。靠著舊相識蔣百齡的幫助,程名振連夜逃走,并趁機救下了被竇建德囚禁的好朋友王伏寶。
酒徒 ·歷史 ·23.6萬字
1927年,北伐戰爭勢如破竹之際,同一戰壕內的國共兩大陣營之間卻殺機四伏。在北伐后方,四月至五月,廣西、上海、廣州、湖南先后爆發屠殺共產黨的血腥事變;在北伐前線,七月,武漢國民政府宣布“分共”,中國共產黨在政治和軍事上雙雙陷入孤立。各方勢力環伺之下,八月一日,中共秘密發動南昌起義,一舉成功。然而,奪取南昌城幾乎是這支起義軍最后的順境:南昌四面平原,無險可守,地處水陸要沖,隨時面臨敵軍的四面合圍。起義軍果斷突圍,尋求前往潮汕地區建立根據地。在無后方、無補給的絕境下,起義軍一路苦戰,經會昌戰役、汀江漂流、湯坑戰役,至十月初流沙之戰后,葉挺、賀龍所部起義軍主力已瀕臨瓦解。危難之際,朱德挺身而出,率領起義軍余部轉戰閩粵贛湘邊區,于第二年四月與毛澤東所部順利會師井岡山。
關河五十州 ·歷史 ·28.6萬字
誠然,彼得擴展了帝國的疆土,大規模開發了帝國的寶藏,從而為國家做出了貢獻。但是,對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他們所感受到的更多是為此付出的代價,而不是功勛帶來的榮譽。他們寧愿把立沃尼亞歸還瑞典,從而減輕苛捐雜稅的重擔。拉多加湖的運河不能使他們忘記修建河道時犧牲的數以千計的人們。屹立在涅瓦河畔的宮殿的外觀,只能供他們用眼睛去觀賞,地填不飽他們的肚子。對他們來說,彼得大帝意味著昂貴的面包,告密檢舉,嚴刑拷打,受壓抑的教會和擴大了的農奴制。
杜查理 ·歷史 ·43.3萬字
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于明初,清初毛綸、毛宗崗父子對三國演義的批注,包括伏筆,情節,使之成為迄今最流行的定本《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囊括了中國古代政治、外交、兵法、權謀、道德觀念、哲學、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尤其是書中描寫的四十多次戰爭,場面波瀾壯闊,鮮活生動,為后人提供了各種軍事知識和戰爭經驗。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猶如在歷史廣闊的歷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羅貫中 (毛宗崗評改) ·歷史 ·28.5萬字
《戰爭之神》是約翰·托蘭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托蘭經過大量的史實考證之后,用多重視角所講述的宏偉故事。通過閱讀這本小說,讀者們能充分了解日本和美國在二戰中外交關系的變化,更能由小及大,通過觀察兩個家庭——戶田家和麥格林家——的命運,來反思戰爭對兩國人民乃至對全人類的深刻影響。戶田晃和弗洛斯的婚姻是跨文化的,因此注定在戰爭年代歷經風雨和磨難,生存的本能將對親情、愛情、理想以及信念發起多維度的沖擊,普通人的福祉在硝煙彌漫的歲月里輕如鴻毛。小說《戰爭之神》是浙江文藝出版社獨家引進的普利策獎得主、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約翰·托蘭的作品,也是“約翰·托蘭歷史系列(共八種)”中唯一一部虛構類作品。
(美)約翰·托蘭 ·歷史 ·41.2萬字
1645年6月,張獻忠攻下重慶,乘破竹之勢,鼓行而西,所過之地,烈焰沖天,刀途血道。待到8月9日攻陷成都,張獻忠又急不可耐地舉行開國大典,坐上了大西國皇帝的寶座。自張獻忠住進成都蜀王宮的第一天起,便國無寧日,與李自成、明軍、清軍反復拉鋸絞殺,荼毒全川,殺戮軍民,流血漂杵,謂之“骨山血海”,其慘烈空前絕后,曠古未聞。恰如當時民謠所云:“歲逢甲乙丙,天府血流紅。”又云:“流流賊,賊流流,上界差他斬人頭,若有一人斬不盡,行瘟使者在后頭。”張獻忠在四川的活動不到三年的時間,卻留下了太多巨大的謎團。為了解開張獻忠與大西軍將領們留下的一個個千古之謎,筆者皓首窮經,努力讓那些本已隨風遠逝的歷史人物,伴隨著一個個令今人匪夷所思、驚心動魄的真實慘烈事件,從塵封的故紙堆中,漸次鮮活靈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羅學蓬 ·歷史 ·46.6萬字
東漢初年,西域屢遭匈奴侵犯。應西域諸侯國的請求,明帝派顯親侯竇固率軍西征。這個消息振奮了一個籍籍無名的校書郎——史學家班固之弟班超。班超自幼尚俠好義,年屆不惑卻依然混跡于市井。他投筆從戎,從此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可以縱橫馳騁的人生舞臺。班超率36個兄弟,經過30多年的苦心經營,以非凡的軍事天才,將孫子兵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成功驅逐北匈奴;以四兩撥千斤的外交才能,團結平定36個諸侯國,重建西域都護府,重開中斷了半個世紀的絲綢之路,促進了民族之間的大發展大融合,立下萬世不朽之功業。
司衛平 王斌 ·歷史 ·31.9萬字
晉文公,名重耳,魯僖公四年受驪姬迫害,流亡在外十九年。他當上國君之后,平息暴亂,穩定局勢,革除弊政,任用賢能,獎勵生產,發展商業,很快使晉國富強起來。在春秋五霸中,晉文公的事業最為恢宏,他既貪圖安逸,耽于美色,又胸懷大志,文韜武略更是常人莫及。譎詐與忠厚本來是水與火、冰與炭,而在他身上竟絕妙地統一起來。
秦俊 ·歷史 ·20.1萬字
明朝天啟元年,唐崖土司覃文瑞薨逝,其長子覃鼎即位,年僅二十。總理覃文忠手握重權,攝政唐崖。其人野心勃勃,欲全面掌控唐崖權力。唐崖官寨看似平靜無事,實則暗流涌動,面臨內憂外患,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奪權之爭。同時,《唐崖》也是一個少數民族擁護中央政府、參與平叛的主旋律故事,主人公覃鼎也成就了一段英雄美人的浪漫傳奇。覃鼎協助中央政府平定叛亂、消弭內患后,建牌坊一座,上書“荊南雄鎮,楚蜀屏翰”。唐崖始強。
楚西鵠 ·歷史 ·25.6萬字
《敦煌本紀》是魯迅文學獎得主葉舟所創作的國內首部為敦煌立傳的長篇小說,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獎。小說以清末民初的敦煌沙州古城為敘事原點,以莫高窟為信仰高地,以當地三大家族的興衰命運為線索,描寫了敦煌大地上一系列驚心動魄的生死傳奇,更勾勒出二十世紀初葉動蕩的時代圖景,以及河西走廊的千年歷史縮影。小說融會了古典詩詞與西部俚語,穿梭于虛構及想象之間,運用生動洗練的白描語言和雄渾流暢的敘事風格,塑造出百余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蒼生赤子、落日佛窟、鳥獸神祇歷歷可見,悲歡離合、人世浮沉、恩義公忠各呈命運,作者以此來探究莫高窟的經卷之謎,追問敦煌的前世今生,并以百萬字的篇幅回答“何以中國”這個神圣的課題。
葉舟 ·歷史 ·34.1萬字
從秦朝到民國2000余年歷史,蔡東藩以正史為經、軼聞為緯,用《三國演義》式的語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寫成了這套中國最完整的歷史小說。從1915年開始創作《清史通俗演義》,至1931年《后漢通俗演義》出版,整套《歷朝通俗演義》耗時十年才全部完成。這套小說除極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還極其重視史料的真實性。不但可以作為一般的休閑讀物,也可以作為歷史愛好者的參考書。
蔡東藩 ·歷史 ·34.5萬字
《少年天子》是一部描繪清朝入關后第一代皇帝順治的長篇歷史小說。面臨明、清鼎革之際的嚴峻局面,順治勵精圖治,力求變革;但不斷受到朝廷保守勢力的阻撓政治風云迭起。順治能書會畫,多情善感,醉心追求符合意愿的愛情和婚姻生活;但皇帝的愛情和婚姻牽連著宮廷權力的爭奪,順治在這方面的舉措也引起了愛與恨、生與死的尖銳矛盾。終其二十三、四歲的一生,順治在政治上的失敗和愛情上的破滅,反映了深刻的性格悲劇和歷史悲劇。小說結構嚴謹,風格凝重,語言流暢精美,熔鑄多種技法。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使小說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凌力 ·歷史 ·42萬字
十九世紀中葉,在如今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發生了震驚清王朝和西藏地方政府的“貢布朗吉事件”。歷經道光、咸豐、同治三代,長達十七年的“貢布朗吉事件”,在當年影響巨大,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無論是民間,還是史學界仍然有許多爭論。外號“布魯曼”的貢布朗吉及其家族的所作所為,見仁見智,眾說紛紜。這部長篇歷史小說,根據“貢布朗吉事件”時間發展順序,描寫了“布魯曼”從起事到失敗的全過程,展現了發生在一百多年前康藏高原上的那場戰事,塑造了一位人們只知其名,但是卻不甚了解的悲劇人物貢布朗吉。
賀先棗 ·歷史 ·28.1萬字
公元前246年,趙政登基稱王。六國聯軍伐秦、成蛟造反,鋒芒直指他與呂不韋,但這些都被其平定。隨后,他還欲擒故縱,巧布羅網,誅殺了嫪毐,平定了一場宮廷內亂,并且冷落了呂不韋。之后,他發兵滅韓,拉開了統一戰爭的序幕。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國滅齊,至此天下盡歸于秦。本書再現了秦始皇波瀾壯闊、功過參半的一生。故事大氣磅礴,情節高潮迭起,結局一唱三嘆,向讀者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嬴政一代霸君的本色。作者還以人性化的筆觸出色地演繹了一段絢爛的歷史,成功地勾勒出了秦始皇不同凡響的情感世界。
胡高普 ·歷史 ·29.7萬字
東依蜀山,西臨蠡河,故事從江南古蜀鎮古南街的一家聊壺茶坊講起。“黃龍山上的泥巴”寸土寸金,流傳下來的大師之壺更是價格不菲千金難求。一把壺,承載著制壺者的匠心巧思,藏壺者的慧眼如炬,鑒壺者的守正持公,也不乏投機者的覬覦之心。小說以紫砂世家葛家三代的傳奇為主線,串聯起自清末至今一個世紀的江湖往事。僧帽壺、提梁壺、齙瓜壺、孟臣壺、雙蝶壺……壺的方寸天地中,中國紫砂百年工藝史和文化發展史徐徐展開。傳紫砂之藝,承家族之興,壺的包漿,也是人的包漿。
徐風 ·歷史 ·20.9萬字
從永樂盛世到“弘治中興”,大明王朝烈日當頭,又將夕陽西下。一代明君弘治皇帝勵精圖治卻英年早逝,15歲少主隆重登基,“八世明太祖”正德大帝橫空出世——先帝在世,老太師王恕曾預言,太子國運屬“天雷無妄卦”,會有藩王興“九龍之亂”,復永樂之事,定要為大明找到那四個人,完成“四象克九龍”的人才大計。于是,大明王朝的夜幕里,一時間群雄輩出……《朱雀傳》《白虎傳》《玄武傳》《青龍傳》《狴犴》《蒲牢》,小說用六章四十八回來講述大明王朝英雄的熱血故事篇,強藩悍匪,南倭北寇,正德皇帝劍指天下,吹響精英集結號。
少陽子 ·歷史 ·33.4萬字
這是一部講透元世祖忽必烈千秋歷史功過的長篇歷史小說。忽必烈結束了中華大地上多年的戰亂,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元帝國,創造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行省制度。雖來自游牧民族,但他十分重視中原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能夠重用漢臣,積極接受儒家文化,成為中國歷史上享有良好聲譽的帝王。
劉鋒 ·歷史 ·44.4萬字
吉川英治以溫婉知性的傳奇之筆,再現了豐臣秀吉謀略超群、膽識過人、狂妄不羈、豁達真摯、善攬人心的個性;記敘了他從無名小卒到終結亂世成為天下霸主的奮斗過程;鮮活再現了在亂世中崛起,歷經坎坷邁向權力最高處的至情至性的豐臣秀吉。讀日本歷史,不可錯過戰國時代;讀戰國時代,不可錯過吉川英治筆下的《豐臣秀吉》。
(日)吉川英治 ·歷史 ·27.2萬字
本書獲第十三屆十月文學獎·長篇小說獎,是一部以漢代史實為背景的的歷史小說,是一帶一路主題出版的優秀文本。本書真實再現了疏勒城保衛戰中東漢將軍耿恭在奇臺縣境內的石城子,也就是《后漢書》中記載的疏勒城,與匈奴人打過的艱辛一仗。從春天打到來年的冬天,300人與上萬的鐵騎血戰,寧愿戰死餓死渴死,不后退,不逃跑,不投降,最后只剩下26人,護衛著城頭的軍旗,直到援軍到來。它不僅證明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朝,西域就成了中華版圖的一部分,更表現了中華兒女為了維護祖國尊嚴不屈不撓奉獻犧牲的氣節。
董立勃 ·歷史 ·2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