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寫一個看不見世界的女人,即我的外婆與小鎮英雄的故事。前半部分寫看不見世界的外婆,在一個我還未出生的時間里所發生的故事,故事通過小鎮英雄的眼睛聽世界。后半部分是依靠我的眼睛所產生的,這個時代的變化是依靠我傳遞給外婆的。故事從舊社會激烈斗爭的地方開始,面對無法回避的困難,我的外公忠德老漢,在小說中樹起了血肉的形象。小說通過人物命運的塑造,展現了小鎮和小鎮上生活的人的命運。通過展現民風、民俗,鄉人的變化,從而反映山鄉巨變。
徐春林 ·鄉土 ·18.6萬字
趙樹理的小說《鍛煉鍛煉》講述的是一個關于農村社會治理與個體行為改造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某個農業合作社里,主要圍繞兩位性格鮮明、行為懶散的農村婦女——“小腿疼”和“吃不飽”展開。這兩位婦女以身體疼痛或饑餓為借口,逃避集體勞動,實則是為了滿足個人私利。合作社的青年副主任楊小四,面對這樣的現象,決定采取行動,利用巧妙的方法揭露并糾正她們的不良行為。小說通過一系列富有戲劇性的情節設計,如“小腿疼”在勞動時假裝腿疼,卻在私人事務上健步如飛;“吃不飽”總是抱怨食物不夠,卻在私下偷竊等行為,生動地描繪了她們狡猾且自欺欺人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農村社會中存在的部分干部對于此類問題采取的和稀泥態度,以及如何通過教育和適當的“鍛煉”(即實際勞動中的考驗與糾正)來促進農民的思想覺悟和行為習慣的積極改變。《鍛煉鍛煉》不僅是一部富有幽默感和諷刺意味的作品,更深刻揭示了農村社會治理中的實際問題,以及如何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引導和教育農民群眾,推動農村社會向更加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趙樹理 ·鄉土 ·5萬字
《李家莊的變遷》一書,以山西農村李家莊為背景,通過木匠張鐵鎖的遭遇,展現了抗日戰爭前后李家莊的巨大變化。張鐵鎖一家在農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的殘酷欺壓,軍閥和地主相互勾結,魚肉百姓。張鐵鎖的爺爺和父親苦了兩輩子買下的十五畝地被村長李如珍等人霸占,他有理無處伸張,只能離鄉背井外出打工。在外地,他饑寒不保,還意外遇到仇人小喜,為了生存只能在其手下干活。后來時局動蕩,小喜的四十八師留守處解散,鐵鎖無奈回到老家……
趙樹理 ·鄉土 ·7.9萬字
《三里灣》通過描繪20世紀50年代初華北解放區三里灣村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矛盾糾葛,展現了農村先進與落后力量的沖突、社會變革的艱巨性以及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優秀干部在推動合作化運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生動刻畫了包括馬多壽、范登高、袁天成等在內的眾多人物形象,語言生動幽默,富有鄉土氣息,深刻反映了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風貌。
趙樹理 ·鄉土 ·13.3萬字
本書是一部神話小說,以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相結合之手法,言語敘事于平常之外,內容取舍于雅俗之間,通過數十個民間故事小段,再現了轎頂山一帶的地理風貌、民俗風情、厚重歷史文化、濃郁鄉土氣息,以及山民百姓的厚樸淳真。尤其是通過解析古人對山川大地的命名寄托,彰顯了當地百姓從靈魂深處對達官、賢才的盼望,由此而顯現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精粹,以及這些文化精粹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體現與運用。
張有新 ·鄉土 ·15.2萬字
《大地上的聲音》是《十月》新銳人物獎獲得者陳集益的全新小說集,講述了發生在浙江吳村的三個故事:具有戲曲天賦的駝背和婺劇戲班在山鄉和城市經歷飛升與跌落;山村青年去小鎮趕場陷入與閹割師的沖突與糾纏;被收養的孤兒照亮了別人的世界與人生。陳集益把人物置于幽暗的境地,用沉穩流暢、勢能強勁的敘述,書寫鄉村普通人在時代流轉中的熱愛與疼痛,執著與堅持,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南方農村在社會轉型中的激蕩與變化。整部小說集有著鮮明的南方調性,而這種調性的建立不僅僅來自傳統意義上的江南情致,作者在現實主義手法中嵌入先鋒文學的異質感,使得這種南方敘事有了不一樣的厚重。
陳集益 ·鄉土 ·11.6萬字
小說以江西贛南客家古鎮田村為背景,跨越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通過一個家族四代人的遭遇和經歷,融合客家文化、風土人情、玄幻故事等展開記敘,反映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是一部充滿客家味的鄉土小說。
劉七寶生 ·鄉土 ·15.2萬字
本書講述了攝影家謝一積極要求深入基層,其實是借扶貧之機獲取更豐富的攝影素材。不料農村的貧困景象并未讓她如愿,只好應付一下幫扶工作,在不斷和勤勞善良的村民接觸中被感動。她決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卻在爭取投資的過程中差點被人拐騙。謝一的不畏艱難和親和讓村民們都愿意和她接近,這使得謝一無意中發現了存在于村民中的商機,并利用閨蜜是藝術品商人的有利條件深人發掘,終于開發出多種藝術品市場……
王子群 ·鄉土 ·15.9萬字
主人公劉堇天生手指不全,從小被迫寄居在農村外婆家,生活的貧窮,世俗的偏見,親情的疏離,令她承受了很多不公平待遇。但在外婆愛的教育下,她悄悄種下了“七色堇”之夢,學會用一雙殘手生活和刺繡。她也曾遇到過挫折,經歷過痛苦,徘徊在道德的臨界線;也曾為了尊嚴,遠離真心人的追求;甚至在意外中險些喪命……愛恨情仇40余年,劉堇咬緊牙關,在鄉村編織出一片錦繡天地,以全新的市場理念創新創業,引領眾多女性共圓七彩夢。全書以鄉村振興為主線,情感細膩,塑造了諸多鮮活的人物群像,具有地域特色的風土人情,正是新時代鄉村巨變的縮影。于普通人的故事里見證時代變遷,于人間煙火處彰顯人性的堅守。
李子燕 ·鄉土 ·19.9萬字
《石榴樹上結櫻桃》是李洱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耙粋€人,只要不是瞎子,只要不是聾子,都會看到和聽到中國鄉村正在發生的一系列“悲喜劇”。它們并不是發生在“別處”,它們也并不僅僅是“鄉村故事”。你住在城市也好,住在鄉村也好,只要你不是住在月亮上,那些“悲喜劇”都會極大地影響你的生活,你現在的和未來的生活,除非你認為自己沒有未來?!薄妒駱渖辖Y櫻桃》是李洱涉足當代農村題材的作品。小說語言如雜花生樹、生動幽默,各色人物性格鮮明,被譽為中國鄉村社會寓言。榮獲首屆“華語圖書傳媒大獎”,根據本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入圍第3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德文版《石榴樹上結櫻桃》送給中國國家領導人,并點名與李洱對談。
李洱 ·鄉土 ·15.4萬字
這是屬于年輕人的故事。十個東北少年,十個故事,十種追憶。這里是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產煤,是座不折不扣的“煤城”,也是座有礦區、火車、寒冷的冬季、酒和血性的東北城市。這里有玩牌永遠不會輸的少年;在學校約架的少年;鉆游戲廳鉆臺球房的少年;一聲不響坐火車去松花江的冰面上躺著的少年;有想成為俠客的少年。許多許多年后,少年們被現實困在了不同的地方。從雙鴨山跑到北京,卻只能繞著小區開車的出租車司機;要在生命結束前趕回家鄉,聽逝去的青年時代唱一首歌,來證明自己不曾遺忘的遲暮老人。一些真實,一些小人物,一些記憶里割舍不去的片段,一些曾經的自己的幻影,被生活慢慢磨碎揉搓,塑成遙遠陌生的形狀,站在我們面前。
梁彥增 ·鄉土 ·13萬字
本書是著名的“廣西三劍客”之一的鬼子的新長篇。小說以主人公劉耳年老還鄉定居的經歷為主線,講述鄉村的現狀和鄉情倫理的變化,同時以倒敘和插敘的方法,回溯自己偶然變為城里人之后的心路歷程,回溯自己一生中的隱秘時刻,包括無果的愛情、無愛的婚姻、無望的仕途,以及其中隱藏的無言的傷痛。小說既有鬼子擅長在現實主義精神和現代派手法之間尋找橋梁和縫隙的特征,更有沉潛多年之后,歲月沉淀下來的更加穩健的美學風格和更加深入地對人性、命運的理解。小說結構精巧,語言有詩的節制和蘊藉,又有小品文的雅致和鋒芒,當然,底色還是長篇小說面對歷史和人性的洞明與練達。
鬼子 ·鄉土 ·14.9萬字
一個鐘情于北疆瑰麗風光、自由風情的年輕作者,只身來到喀納斯尋找創作靈感,意外結識了一幫同樣自由不羈的朋友,他們中有職業野外攝影師,有哈薩克族年輕司機,有辭職游歷的都市女白領,有即將出國留學的富二代,有做租馬生意的當地少年。在小城布爾津建立“根據地”之后,他開始和朋友們一起像孩子般去探險,湖泊、森林、荒原、沙漠,這些神秘遼闊的邊地景觀,以其壯異美麗撼動人心,而旅途中妙趣橫生的奇幻經歷也讓他天馬行空文思泉涌,寫下一個個或奇譎或浪漫或夢幻或哀婉的故事,異彩紛呈,關于愛,關于美,關于自由的夢想。聚散有時,但他會永遠記得那年輕的時光,記得那遠方的生活,記得那純然的朋友,記得那片遼闊蒼茫、充滿愛恨情仇的土地,那片他生命中永遠的圣地。
李楓 ·鄉土 ·9.3萬字
《大蒼狼》講了一個富于傳奇色彩與生活情趣、驚險離奇懸念重重的人狼爭斗至和諧共處的人文與生態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積極意義在于對生命意義的拷問與理解,人文關懷與生態關懷,喚起全社會熱愛生命,珍惜家園的深層思考。黃土高原深處的古塬村落一向寧靜祥和,一群野狼的入侵使之驚恐不安起來,一場人與狼的斗智斗勇生死較量就此展開。情節離奇,險象環生,難以想象的懸念使故事一波三折。人狼換位思考,狩獵自衛,守護家園,生存與生命的關照,立體多元,全方位展示……《大蒼狼》是當下第一部全方位、多角度、多側面立體式表現黃土高原蒼狼故事的作品,這個故事是寫給大中學生和廣大城鄉青年閱讀的,年輕人喜歡新生事物甚或獵奇,這本書正迎合他們品味,通俗卻富有魅力的文學表達和懸念重重的情節設置更有代入感。本部作品豐盈飽滿地描述了黃土高原上人與狼的曲折復雜又驚心動魄的一系列傳奇故事,它有別于往昔作家筆下的草原狼,又迥然不同于西部狼,它是廣袤延展,渾厚起伏的黃土地上的大蒼狼的生存狀態和生死經歷傳奇,鮮為人知又神秘詭異。
張行健 ·鄉土 ·11萬字
這是一部結構奇巧、故事里套故事的長篇小說。《大河之魂》共五章,分三大部分展開敘述,以新時代新農民“我”成立蘋果專業合作社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為新故事和追溯清康熙年間中市兒男張鴻業組織沿河六村成立股份制企業雛型“六股頭”旱地行船的老故事結合,從而凝聚一以貫之的黃河精神、大河之魂,展現壺口兒女“質樸性純、守矩包容、堅韌創新”的精神力量。小說故事里套故事,打破傳統線性敘事,采用時空交錯、人稱變換、意識流動等表現方法,故事中套故事,加以《壺口志》摘錄、頒卷唱詞、民間曲調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將新舊兩個故事有機融合。書寫新舊兩代黃河兒女的情緒起伏,兩條線索平行推進,全力呈現黃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再現壺口兒女不屈命運,突破生存困境的場景,唱響綿延不絕的“質樸性純、守矩包容、堅韌創新”黃河壺口精神。
梅鈺 ·鄉土 ·15.2萬字
《村逝》所收的小說,皆以農村為寫作對象?!督橙恕贰娥B鷹的塌鼻子》《弟弟帶刀進門》《山中客?!贰毒薮笸辍贰洞迨拧?,寫農村不同而又互有關聯的人事——手藝人、外鄉人、農民、村干部、暴發戶等,看法理性,手法多變,布局及看法皆不落俗套,格局大方,氣勢不凡。
楊遙 ·鄉土 ·10.4萬字
描寫了一群共產黨人在追夢的黨支部書記劉新的帶領下,幾十年來為改造好山沖,建設好山沖,富裕好山沖,他們先后都將自己的青春熱血灑落在這山沖里,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不愧于時代的贊歌!他們排去“左”與“右”的干擾,幾十年來始終堅持著兩手抓:一手抓好干群的思想文明的建設,一手抓好經濟發展的建設。最終,他們將一個愚昧落后的山沖,建設成一個富強文明的“天下第一沖”。
肖余良 ·鄉土 ·18.5萬字
在陽江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里,有一個依山傍水的村落,那就是東村,這個地方,人多耕地少,像梁有弟這樣的家庭,只能分到四畝多的耕地和一畝多的自留地。當時的糧食產量并不高,交了公、購糧后所剩無幾,加上她的弟妹小,祖母年事已高,還有個臥病在床的母親,家里的經濟來源只靠她父親一個人苦苦地支撐著。
郭富標 ·鄉土 ·8.3萬字
這是一部長篇小說。采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這代人堅守土地,在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的創業史。作者吳勝之,苗族,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人。在書稿中,作者融入濃厚的地方風俗和書稿塑造了以金貴為代表的農村創業者形象。詳細刻畫了他們從初次創業失敗中走出來,繼而外出務工,尋得新的創業機會,通過艱難的經營,終于闖出一片天地的曲折歷程。書稿表達這一代人對土地深沉的愛和虔誠的付出,展現了新一代農民創業者的形象和追求。
吳勝之 ·鄉土 ·11.9萬字
故事從粵西小城知名女作家的一次特殊采訪開始講起,分章講述一個農民家族五代人的奮斗坎坷、愛恨悲歡和人生傳奇。小說的時間跨度從1920年到2020年,地域跨度從湘西北到粵西南,內容涵蓋民國時期中國農村的苦難輝煌、特殊歷史時期的個體命運、改革開放前后農民的鳳凰涅槃、跨世紀一代農村青年的勵志人生……
向梅芳 ·鄉土 ·1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