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了美國南方農民本德倫為遵守對妻子的承諾,率領全家將妻子的遺體運回家鄉安葬的“苦難歷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災難重重:大水差點把棺材沖走,后來拉車的騾子被淹死,大火幾乎遺體焚化。結果長子失去了一條腳,老二發了瘋,三子失去了心愛的馬,女兒打胎不成反被藥房伙計奸污,小兒子也沒得到期望的小火車,而本德倫卻裝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美)威廉·福克納 ·鄉土 ·11.9萬字
該書寫于抗戰勝利之后,1946年開始連載,1948年底載完,歷時三年多,是張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筆觸,在控訴日寇戰爭暴行的同時,對民族心理進行了探索,剖析了國人在抗戰中表現出的“劣根性”。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蜀東山村眾生圖。人物栩栩如生,語言幽默犀利,在小說的描寫功力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有學者稱該書是“張恨水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創作的最高巔峰”。
張恨水 ·鄉土 ·54.2萬字
小說講述泰、臨、濟三地交界的幾個村子之間,以張、莊、楊等幾戶人家因“換親”引發的一系列鄉土故事,這些原始、混沌而富有野性的婚嫁之事,在禮學泰斗林放故里徐徐展開,猶如一幅齊魯大地上的鄉村風俗圖,帶給讀者強烈的沖擊。
丁庵 ·鄉土 ·56萬字
《螞蚱》描繪的是20世紀上半葉黃淮地區的鄉村生活圖景。這是一個舊制度廢弛瓦解,新制度、新文化尚未成型的時期,底層社會生活呈現出很多特殊的現象,比如匪情,比如民國新法的推行,比如城市工業品的流入對傳統鄉村生活的影響,比如鄉紳社會的消亡等等。當地人出于對蝗災的恐懼,給所謂的“螞蚱神”修建起廟宇。小廟周圍的居民都是普通農民,他們像雜草一樣自身自滅,但各具特點,生存的本能讓這些社會底層的傳奇故事綿延不絕。社會的變遷,新思想的萌芽,各種政治勢力的博弈,人性中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紛紛登場,書寫了一幅既豐富多彩又血淚斑斑的地方歷史人文畫卷。
王兆軍 ·鄉土 ·31.7萬字
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班斕多彩、驚心動魄的長幅畫卷。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權代代爭斗不已: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粟。該小說以陜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陳忠實 ·鄉土 ·46.1萬字
本書是一部抒寫農村改革的長篇小說,作品通過“八品鄉官”(鹿頭鎮黨委書記)孔太順的升遷來展開矛盾線索,他從一個有良知的基層干部成為主宰一方的一縣之長。作為一個地方管理者,孔太順不是一個完人,但他是真實的,是實實在在的存活于我們生活中的鄉村精英。小說不僅寫到了鄉村改革以及和改革相關的腐敗,而且于宏闊中生動揭示了書中人物的心路歷程和思想沖突。是一部有份量的厚重力作。
劉醒龍 ·鄉土 ·27.1萬字
本書描寫一個酒仙、一個色鬼、一個財迷和一個氣包之間瓜瓜葛葛、纏綿悱惻的曲折故事。
熊召政 ·鄉土 ·12.3萬字
《三里灣》是我國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趙樹理于195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成于1955年。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優秀作品。華北解放區模范村三里灣在進行著如火如茶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秋收、整黨、擴社、開渠……合作化運動給農村帶來新氣象,但由此也引發了有關于兩條道路、兩種思想、兩種生活方式的種種矛盾,三里灣在發生著巨變。描寫了農村各階層人們的精神面貌,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優秀作品。本書善于選取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的語言和行動來刻畫人物,寥寥數筆而神形畢肖,結構上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傳統手法,情節連貫而不跳躍,語言生動、樸素、幽默、風趣。
趙樹理 ·鄉土 ·13.6萬字
《耐煩》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楊禎秀一家從四川逃難到陜北皮家溝后所經歷的曲折命運。描繪出陜北農村五十多年的歷史變遷,內容豐富宏闊。主人公禎秀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隱忍、堅強、能干。為了家庭,她犧牲了愛情,歷經了磨難,人物形象豐滿正面,其堅硬的精神內核給人以力量。語言恰當而有滋味,就如那片土地應季應時生長旺盛的莊稼,極富地域色彩。
姚仁才 ·鄉土 ·36.4萬字
《找信號》為魯迅文學獎得主索南才讓全新小說集,展現時代浪潮中,草原人們真實的生存狀態和心靈印記。索南才讓描寫高寒草原牧區生活,貼切而入微地展現粗糲而真實的自然環境與牧民生活細節,尤其對牧民的精神世界,例如人與動物的“互養”關系,以及游牧文化面臨現代文明沖擊時牧民生活態度的轉變等,有著獨特捕捉力。
索南才讓 ·鄉土 ·11.3萬字
《福壽春》以閩東鄉村為背景,聚焦李福仁與常氏夫婦及其四個兒子——安春、二春、三春、細春——的家族沉浮。故事始于二春娶親時的短暫繁榮,卻在經濟壓力與人性弱點交織中逐漸走向衰敗。長子安春好逸惡勞,四處欠債;二春南下廣州闖蕩,卻因挪用家庭積蓄引發危機;三春游手好閑,淪為鄉間混混;幼子細春則試圖掙脫土地束縛,卻陷入更深的迷茫。常氏作為家庭支柱,以傳統農婦的堅韌與精明周旋于生計與倫理之間,卻在時代的碾壓下逐漸力不從心。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描摹鄉村生活的“永恒性”:從請神問卜的迷信儀式到土地征用引發的利益糾葛,從家族血脈的傳承焦慮到計劃生育政策的荒誕沖擊,每一處細節都折射出傳統與現代的激烈碰撞。書中既無田園牧歌的濾鏡,亦無居高臨下的批判,而是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現鄉村人在命運洪流中的掙扎與妥協。正如常氏為爭奪補償款時的矛盾行為,既顯露出人性的自私,又飽含生存的無奈,讓讀者在“是非曲直”的模糊地帶窺見鄉村的真實底色。《福壽春》以李福仁最終皈依佛門為終章,隱喻著傳統鄉村精神的消解與重生。這部作品不僅是對消逝中的鄉村生活的一曲挽歌,更以“東魂西技”的獨特筆法,將類型小說的可讀性與純文學的哲思融為一體。書中對常氏一家三代人的命運刻畫,既展現了傳統倫理的溫情與桎梏,也揭示了現代化浪潮下鄉村經濟與信仰的雙重困境。
李師江 ·鄉土 ·22.4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我社所出鄉土小說集《鄉黨》的續集,過活即過日子的意思,多寫關中農村數十年來,為了生存、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他們頑強拼搏,不屈不撓地斗爭,充分顯示出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善良、大義和生存智慧。小說來自作者的生活經歷,有原汁原味的鄉土風味,故事曲折生動。
趙軍鋒 ·鄉土 ·37.5萬字
《天行者》是一部以農村民辦教師生活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以大山深處的的一所鄉村小學為背景,生動真實地刻畫了鄉村民辦教師的群體形象,寫出了他們內心世界的多個層面,給人以強烈的思想和藝術的沖擊感。讀過這部小說的人,無不為作家筆下鄉村民辦教師們質樸堅忍、無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質深深感動。
劉醒龍 ·鄉土 ·20.1萬字
《掙命》是吳葉生、吳曉紅傾情合作,具備徽州方言特色的一部小說,客觀反映了大山上一戶平常人家在新中國成立前后與命運抗爭,掙扎生活,并逐步掌握命運主動權的過程。掙命,在徽州方言里有兩層意思:一是帶有貶義,表示社會底層人一直折騰來折騰去,最后也沒折騰出個名堂;二是褒義的,為了實現美好愿望,奮力與命運抗爭。書中一系列小人物,包括男女主角,都或多或少以不同形式在“掙命”。有的從一無所有,“掙命”到最后成就一番事業的;有的“掙命”來“掙命”去還是一無所有的;有的轟轟烈烈地“掙命”,最后把命搭進去的;有的為國為集體掙命,有的為已為家庭掙命……該書時間跨度為1939—1979。主人翁陳松壽成長在茗溪村一戶普通家庭,因大哥借高利貸成親而出現家庭變故。土地變賣后家庭四分五裂,他與三姐相依為命,在與社會各種不公的抗爭中成長,造就了不屈的性格,早早撐起這個家。從小得到“表叔”(新四軍)的培養,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中共黨員,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社會建設中。在燒石灰窯的時候身負重傷,在當村干部的歲月里處理傷人、死人等各種棘手的事件,為村莊建石灰窯、水碓、油榨廠和水電站,因時因地開荒種地巧渡三年自然災害,為增加集體收入帶隊出去做窯燒窯等。本村姑娘劉紅燕看中他,他卻經人介紹認識了鄰村的胡瓊湘并參加了集體婚禮,生了七個孩子。其間孩子和妻子生病,家里因病致貧,艱難渡過難關。1977年恢復高考,陳松壽抓住機遇將孩子引導到讀書考大學這路上來,并順利地把他們送入高校,一門五“狀元”,一時傳為佳話。陳松壽能把家庭教育與集體建設兼顧,對現代家庭管理、鄉村振興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吳葉生 吳曉紅 ·鄉土 ·32.2萬字
本書是一部農村題材的小說。講述了1949年到1959年作者家鄉洪湖的一些人和事,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真情實感,用更為貼近現實的手法,寫出了農民們的心路歷程。為一部不可多得可歌可泣的農民贊歌。全書共四部,本書為第一部。
崔世雄 ·鄉土 ·18.1萬字
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這部小說的誕生和推廣,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何啟治息息相關,他是《白鹿原》的組稿人、責任編輯和終審編輯。何啟治與陳忠實交往了幾十年,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向陳忠實約寫長篇,這才有了之后的《白鹿原》。本書收錄了何啟治回憶陳忠實和《白鹿原》誕生的文章,以及《白鹿原》審稿意見,以及關于它出版后引起的爭議和討論,對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何啟治 ·鄉土 ·8.2萬字
在柏樹莊進行的村主任民主選舉中,從村里走出去且在城里擁有了一家建筑公司的李連春,毅然放棄事業返回家鄉參加競聘。在和村里的頭面人物劉囤的較量中,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一身正氣,與之斗智斗勇,詭詐卑鄙雖總是伺機而動,但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這部小說是對中國當代農村民主化進程、新農村建設的真實寫照。
康志剛 ·鄉土 ·23.4萬字
《末代槍王》堪比《白鹿原》的史詩故事架構,《狼圖騰》《藏獒》之后必看的曠世奇書!祁連山腳下一位藏區獵手的傳奇一生,大西北新奇的草原、森林故事,熊、狼、藏羚羊等等野生動物眾多元素的有機契入、組合,對廣大讀者尤其是城市讀者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覺領域,讀此書猶如看電影。耗時八載,九易其稿,方成此書。
祁連山 ·鄉土 ·60.7萬字
下鄉知青洛陽插隊落戶在藏族小寨子。在這里,他遇上了把他當親兒子看待的藏族老阿媽阿意白瑪、父親一樣嚴厲的多吉隊長、在生活上給了他不少幫助的像哥哥一樣的阿嘎。他與本地女知青美麗清純的達瓦拉姆相知相遇,使剛剛步入生活的洛陽,感受到了靈肉相融的美好愛情,可是,面對空瀠的人生理想,年少的洛陽第一次品嘗到了惆悵的滋味。達瓦拉姆成了公社小學教師。她認識了嘉措格老師,找到了她的真愛,希冀有一個可以終身停靠的港灣。在一個狂風四起的夜晚,達瓦拉姆為尋回偷偷溜進沼澤地套兔子的兩個孩子,陷進了深深的泥淖里……生性頑強的苗二,不懼權勢,同心愛的姑娘翁姆私奔,流浪他鄉……
嘎子 ·鄉土 ·21.5萬字
本書是作者創作的第四部鄉土長篇小說,本書以兒童時代的趙順河所見所聞所感為視角,原生態地再現了20世紀70、80年代、蘇北潤水縣山廟公社后行莊的人、故事、自然環境和社會風貌。書中作者巧妙地選取趙、韓、高、三個家族中五戶尋常人家,不吝筆墨詳盡地展示了不同家族、不同家庭之間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矛盾恩怨,謳歌了以趙連福為代表的那代年輕人在苦難的夾縫中沒有選擇自暴自棄,而是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奮勇搏擊,用自信和善良譜寫出一曲人生贊歌。
韓慶先 ·鄉土 ·3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