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牛頓,他生活在網絡虛幻和現實的沉重之間,對校園美好的回憶和對北京的陌生與惶恐之間。在機關里,他夾著尾巴做人,希望得到上級的重視。為了一個出國名額,這些名校畢業的精英們進行一場智慧與臉皮的搏斗。畢業一年是一個特殊時期,這些昔日的天之驕子在校園里花費了數十年樹立起的所謂道德、理想、價值觀都面臨著坍塌的危險。他們中有的還在繼續堅持、有的則選擇了放棄、有的希望能尋找其它的出路……
侯亮 ·社會 ·11.5萬字
本書收入永井荷風的兩個代表性中篇《濹東綺譚》和《梅雨時節》。在《濹東綺譚》中,永井荷風用揶揄和嘲笑的筆觸描繪了戰爭年代日本黑暗的形勢和奇怪的社會風氣,對警察的蠻橫、無知以及日本發動大戰前的黑暗時代進行尖銳而無情的嘲諷。作者懷著悲哀和冷漠的心情注視著自己的國家步步滑向戰爭深淵?!睹酚陼r節》描寫一個名叫君江的咖啡館女招待從鄉下進城后,在東京鬧市銀座的特定環境中,受當時西風東漸的影響,變成一個沉溺在與異性淫亂取樂中又毫無羞恥感的女人。她的墮落反映了當時社會風氣使人道德淪喪的現象,有文明批判的傾向。
永井荷風 ·社會 ·10.3萬字
原書已絕版,這次出版根據1987年版本,重現小說的完整面貌,別具價值。本書版本經作者當年親自修訂,較早期版本侶倫首部長篇小說《窮巷》,寫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其刻劃底層人物的不同遭遇,有作家高懷、小學教師羅建、失業的復員軍人杜全、收買佬莫輪,和身世曖昧不明的少女白玫,惟他們有著共同命運──窮困。他們在戰后的困境中唇齒相依,共同通往未知的前途。箇中情節錯綜緊湊,懸念層見疊出,人物為生活流下的血淚,足以撼動人心;小說更被公認為“香港文學走向成熟的標志”。小說從發表到出版,幾經波折。小說曾在1948年連載于《華商報》,惟報刊發生人事變動而停止發表;同時經歷出版者的輾轉變換,為了便于銷往外地,書名及〈序曲〉部分更曾遭逢刪改。因此,本書據1987年經作者修訂的版本重排出版,保留小說原有的〈序曲〉部分,并附有初版后記,讓讀者一睹小說的完整面貌。窮,到底是悲劇的開始,還是終結?留待讀者揭曉!
侶倫 ·社會 ·14.6萬字
《死水微瀾》小說創作于1935年,剛一出版,便轟動一時,郭沫若甚至稱李劼人為“中國的左拉”?!端浪憽吩l頻被搬上戲劇舞臺和影視屏幕,引起社會各界極大關注。在李劼人先生創作小說已經70年后,《死水微瀾》被搬上熒屏?!端浪憽诽鲋袊鴤鹘y小說重情節、重故事的框框,通過一連串的故事,將一幅生動形象的天回鎮“市民階層”的群畫像呈現于讀者面前,對市民心理的刻畫細微入理,惟妙惟肖。
李劼人 ·社會 ·13.4萬字
徐貴祥作為茅獎獲得者,也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說和散文經典。本書即集中編選了這些作品,包括《彈道無痕》《當兵當到了天邊邊》《擦一根火柴照亮人生》等。
徐貴祥 ·社會 ·16.4萬字
20世紀80年代末,出身平凡的柳億夫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了一處偏遠的礦山。心有不甘的他,一心撲在工作上,以期在奮斗與磨礪中尋找生活的轉機。他渴望離開礦山,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未料卻在這時贏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當一封期盼已久的入職信自遠方飛來時,面對那山、那水、那人,他不禁產生了一種深深的眷戀……
一夫 ·社會 ·10.2萬字
東亞女兒在這個世界的獨自冒險。家庭內部:父親缺席,與母親混沌共生。黏糊糊的愛里為什么總夾雜著傷害?家庭外部:三姨夫的拳頭里有糖果,也有落在三姨身上的拳頭雨。他們為什么不離婚?網絡世界:人人都順著網線爬進去表演,某一天,她也嘗試敲下自己的開場白。越安靜孤獨,內心越紛擾……承接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中母女關系的女性書寫,《我周圍的世界》講述了一個少女的成長,勾勒出幾代女性群像,試著勘探母女關系中“愛與憎”的新變。周葦,自出生起就和母親相依為命。3歲,周葦上幼兒園,頭一次知道爸爸和“對不起”一道缺席了;10歲,在家里尋寶卻尋到自己生命史前的巖洞——媽媽的日記;18歲前,她都被包裹在母愛中竭力扮演乖乖女。成年前夕,周葦決定背著“偷走母親人生”的罪名,踏上一場探查和找尋之旅……
孔孔 ·社會 ·15.6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鹵陽湖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作為國家第一年不包分配的大學生,出生在鹽堿地的張小軍面臨找工作的難題。憑借著扎實的專業基礎,他終于在法院謀得了職位,成了人人羨慕的公務員。同時,他也收獲了一份沉甸甸的愛情。正當他躊躇滿志時,卻不料出現意外……張小軍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嗎?他反哺家鄉的理想能實現嗎?
張京宏 ·社會 ·11.1萬字
老漁夫圣地亞哥連續出海八十四天,都一無所獲,跟隨他的小孩子馬諾林也不得不去了別的漁船,但他沒有絕望。第八十五天,圣地亞哥終于釣到一條大魚,“看上去不止一千五百磅”。在被大魚拖拽著航行了兩天兩夜、經過艱難的搏斗后,他終于殺死大魚,開始返航。然而,大魚流出的鮮血陸續引來了很多鯊魚。在沒有食物、沒有幫手的情況下,圣地亞哥頑強地殺死了一條又一條鯊魚。但當他最終回到海港時,來之不易的大魚也只剩下了一副殘骸。
(美)歐內斯特·海明威 ·社會 ·10.2萬字
《法國人的港灣》出自不朽的文學經典《蝴蝶夢》作者,是她的三大代表作之一。文壇巨匠金庸、斯蒂芬·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都是她的忠實讀者。美國國家圖書獎、愛倫·坡大師獎、大英帝國勛章得主。英國讀者摯愛一個世紀的作家,入選BBC“世紀大閱讀”“啟發世紀”的百大榜單。其實做一個極其簡單的人,敢愛敢恨,你就會幸福。再過一個月,朵娜就要滿30歲了,但她厭倦了身邊的一切。這是她要獨自面對的人生危機。逃離生活的念頭驅使她來到了鄉下的莊園。寧靜的港灣安撫她的神經,直到一艘帆船和法國海盜的闖入,激發了她內心深處的熱情。她奮不顧身,投入了這場一生只有一次的冒險。
(英)達芙妮·杜穆里埃 ·社會 ·15萬字
本書包括十六個獨立的小故事。這些故事沒有復雜離奇的情節,沒有傳統小說的高潮迭起,只有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段以及穿插在這些片段中的內心獨白。在帶著厚重死亡色彩的《林中之死》、《兄弟之死》中,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對生命起點的回溯;在《她在那兒——她在洗澡》、《山區居民》中,被生活環境壓得毫無喘息之機的人,最終都能看清宿命,頓悟人生真諦。作者舍伍德·安德森是最早表現潛意識的美國作家之一,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他是一位心理小說家。他熟悉并借鑒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更被某些評論家喻為“美國的弗洛伊德”。本書雖未對人物心理進行分析,但讀者能夠通過書中的細節描寫去解讀人物的內心,深刻挖掘出這些故事背后所隱藏和壓抑的欲望、痛苦、無奈和掙扎,開啟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索之旅。
(美)舍伍德·安德森 ·社會 ·10萬字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與文學藝術的經典巨作,也是打開他文學世界的入口之書。作品圍繞“地下室人”的內心展開,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長篇獨白,探討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歷史的非理性等哲學議題。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過往的故事。這本書能夠推開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學的大門,是他的文學代表作,同樣還是其他五本長篇小說的開篇之作。它涵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的藝術特色,閱讀本書,帶你全面感受文學的無盡魅力。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社會 ·8.4萬字
長篇小說。這是張潔具有轉變意義的標志性作品,書中紛紜的事件,碎片似的結構,連同敘事語流的突如其來、洶涌碰撞,極大地侵擾、困惑著讀者,而隱藏在敘事結構中的作者意圖也更加樸素迷離,復雜難辨。
張潔 ·社會 ·13.4萬字
文學愛豆的養成與墜落,寫作改變命運的最后一次傳奇!當年那些讓我們狂熱的寫作者去哪了?他們都還好嗎?過上了期望的生活嗎?本世紀初,一場文學比賽讓一批年輕作者橫空出世,迅速走紅全國,然而一夜成名、風光無限之后,還有漫長而波折的道路要他們去走。北大才子秦襄、雄心勃勃的全天然、離家出走的“殉道者”鹿原,三個想用文字改變時代的青年,讓千萬讀者為之狂熱,他們自己也陷入了另一種狂熱……這是小說,也是歷史。這是三個人的歷險,是80后文學偶像的興衰史,也是寫作改變命運的最后一次傳奇。
王若虛 ·社會 ·19.4萬字
關于權力,喬治·奧威爾寫《1984》,羅多雷達寫《春之死》。在她用文學搭建的村莊里,殘酷的習俗與慣性的苦難循環往復,將萬物復蘇的春天拖入終將枯萎的輪回。羅多雷達敏感的筆觸把佛朗哥政權與納粹主義那壓抑、晦暗的底色融進了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意中,但鎮壓并不意味著屈從,它換來的是更微小、更有力的反叛。
(西)梅爾賽·羅多雷達 ·社會 ·8.3萬字
新年夜晚的煙火,行向大海的旅程,興之所至的郊區漫游,邊喝酒邊想象著熊的午夜……在這一系列偶然偏離日常所觸發的時空中,那些似乎代表著過去十年冒險與獲利的自大中年人,與全新的、卻仿佛站在廢墟之上的千禧一代,他們相遇,重逢,厭倦,分離。酒醉后的告白常與習慣性的失望并行,對愛情的追逐始終和自私自利相伴,而關于文學和藝術的夢想則往往遁入虛空。幽默、苦澀、迷人?!督加巍房胺Q蕎麥目前最為純熟自如的作品。
蕎麥 ·社會 ·11.8萬字
《運送孩子的火車》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作家薇奧拉·阿爾多內關于兒童教育與成長的一部長篇小說。故事開始于1946年秋天的那不勒斯,那里貧窮、絕望,大多數人都是文盲,七歲的男孩亞美利哥和母親生活在貧民區一間很破的房子里,他與成千上萬的南部兒童一起上了火車,到北部家庭生活幾個月。亞美利哥遠離他熟悉的原生環境、他的母親與那不勒斯的小巷,找到了自我與夢想,改變了人生的既定命運。1995年他故地重游,還是看到很多街頭小子,他們沒有未來,沒有家庭支撐?;仡欁约旱倪^去,亞美利哥和故鄉一刀兩斷的決絕態度也發生變化。兒童的成長需要關愛,作為成功男人的亞美利哥通過對侄子的關愛,內心也得到了救贖。
(意)薇奧拉·阿爾多內 ·社會 ·10.4萬字
愛川吾一年少聰慧,卻因家貧輟學,被迫淪為同窗家中的學徒,飽受冷眼與欺凌。母親去世后,十四歲的他懷揣著尋找父親和改變命運的愿望,只身來到大城市東京打拼。起初,他的人生如暴風雨中的小舟受盡風吹浪打,先是在街頭流浪靠喪葬隊討食果腹,后成為印刷廠學徒卻因外鄉人身份而遭嘲弄鄙夷……然而,繁華都市的冷漠澆不滅他奮斗的熱情。最終,這顆人人不屑的路旁之石,終于成了自己人生的主宰。《路旁之石》不僅在日本被多次搬上大熒幕,還被改編為電視劇和動畫。而且,為贊揚作者山本有三的功績,石川文化事業財團設立了以作品命名的“路旁之石文學獎”。該獎于1979年公布首屆獲獎者,迄今已頒發23屆;1986年又分設“路旁之石幼少年文學獎”,以資鼓勵適合幼少年閱讀的優秀文學作品。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江國香織《我的小鳥兒》、角田光代《我被爸爸綁架了》等作家作品均曾獲此獎。
(日)山本有三 ·社會 ·17.9萬字
“蘸著迷藥水寫的文壇大師”馬丁·艾米斯之扛鼎力作,榮膺布克獎、普利策文學獎雙項提名。以倒敘的手法再現二戰納粹戰犯丑陋罪行:集中營、猶太區、人體試驗……每一個細節描寫都觸目驚心,每一個文字下都深藏憤怒!《時間箭:罪行的本質》用倒敘的手法講述了納粹戰犯托德·弗蘭德利的一生。他從行將死亡開始“倒帶”自己的生活,到暮年看似體面的醫生生活,再到青年時期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又到他生子、結婚、少年時期,最后是他回到母親的子宮,并即將死亡。他跟隨整個世界倒帶,在馬桶“攝食”,等待信件從火焰中“誕生”,虐人致傷變為撫平傷口,射殺平民變為拯救生命,焚燒尸體變為歸還靈魂,肢解活體變為使人重生……本書用看似詼諧的方式為我們再次揭露了那段極度殘暴而駭人的黑暗歷史,并且完全顛覆了讀者的閱讀經驗。在描寫納粹的相關作品中,《時間箭:罪行的本質》為我們開啟了驚人而深刻的眼界。
(英)馬丁·艾米斯 ·社會 ·11萬字
名字是聯結命運的咒語,講述一個印裔移民家庭的美國夢;與薩爾曼·拉什迪、阿蘭達蒂·洛伊比肩,轟動世界文壇的印裔作家,普利策文學獎得主裘帕?拉希莉的首部長篇小說的精裝本。小說講述了在美國出生的印裔男孩果戈理童年、少年直到青年的人生經歷。果戈理的父親名叫艾修克,意為“超越悲傷的人”;母親名叫阿西瑪,乃是“無限無極的女子”。艾修克年輕時遭遇一場火車脫軌事故,因為一本《果戈理小說集》而幸免于難。為此,當他的兒子在美國出生時,他給兒子起名“果戈理”。果戈理有著印度移民孩子勤勉的長處,同時兼具美國少年的叛逆個性,成年之后擁有成功的事業,也結識了紐約上層家庭的女友。他要跳出印度人的圈子,可最終還是與一位印裔女孩結婚……經歷生與死、相聚與別離,在東方與西方之間,故事里的每個人都在兩種文化間撕扯、掙扎、逃離與回歸,何處才是真正的歸宿?
(美)裘帕·拉希莉 ·社會 ·1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