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我是貓》確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小說采用幽默、諷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貓的視覺、聽覺、感覺,以主人公中學教員珍野苦沙彌的日常起居為主線,穿插了鄰居資本家金田企圖嫁女不成、陰謀報復苦沙彌的矛盾沖突,嘲笑了明治時代知識分子空虛的精神生活,譏諷他們自命清高,卻無所事事;不滿現實,卻無力反抗;平庸無聊,卻貶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撻金田等資產階級人物及幫兇的勢利、粗鄙、兇殘的本性。小說構思奇巧,描寫夸張,結構靈活,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日)夏目漱石 ·社會 ·26.9萬字
色厲內荏的奧匈帝國憑借武力奴役雖弱小卻倔強的捷克,從而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捷克人民一員的帥克,表面上唯唯諾諾,內心則充滿了對反動統治者無限的鄙夷和憎恨。從應征入伍到開赴前線,帥克就以種種令人哭笑不得的方式與反動統治者進行著頑強的抵抗。
(捷克)哈謝克 ·社會 ·28.6萬字
《風暴眼》是澳大利亞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懷特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學巨匠的地位。小說以亨特太太生命垂危到下葬這一時段內的活動為故事框架,通過她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既敘述了她享樂放蕩而又充滿不幸的一生。悉尼,腐朽的豪宅中,年過八旬的伊麗莎白·亨特抗拒著死亡的來臨。病榻前,一對受利益的驅使而歸來的子女,三個性格各異的護士,一個小丑般的管家,一位正直卻懦弱的律師,在這虛偽冷漠的家庭中,上演一出勾心斗角、愛恨交織的悲喜劇。曾經美貌放蕩的伊麗莎白,貪婪地攫取一切,傷害著家人與朋友;死亡的臨近卻讓她在半夢半醒中,找到了終其一生都未能尋到的至善境界。就像多年前,伊麗莎白在海島上經歷過的一樣,痛苦的風暴會將虛無荒誕的生命蕩滌一清,帶來純潔、靜謐的風暴眼。
(澳)帕特里克·懷特 ·社會 ·41.3萬字
巴爾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巨匠,被譽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其小說創作總稱為《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幻滅》是傅譯巴爾扎克名著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其中心內容是兩個有才能,有抱負的青年理想破滅的故事,主人公呂西安是一位詩人,在外省頗有些名氣。他帶著滿腦子幻想來到巴黎,結果在巴黎新聞界惡劣風氣的影響下,離開了嚴肅的創作道路,變成無恥的報痞文氓,最后在黨派傾軋、文壇斗爭中身敗名裂。他的妹夫大衛·賽夏是個埋頭苦干的發明家,因為敵不過同行的陰險算計,被迫放棄發明專利,從此棄絕了科學研究的理想。作者將這兩個青年的遭遇與整整一代青年的精神狀態,與整個社會生活,特別是巴黎生活的影響聯系在一起,使之具有了普遍意義。在巴爾扎克筆下,十九世紀的巴黎好比希臘神話中的塞壬女妖,不斷地吸引著和毀滅著有才能、有抱負的外省青年。
(法)巴爾扎克 ·社會 ·40萬字
《死魂靈》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創作的頂峰。小說講述唯利是圖的六品文官乞乞科夫買賣死農奴的故事。乞乞科夫來到某偏僻省城,成為當地官僚的座上客,并向地主收購死農奴,企圖鉆空子牟取暴利。丑事敗露后,他逃之夭夭。俄語中“農奴”和“靈魂”發音相同,體現書名的雙重意義,一方面指買賣死農奴這一貫穿全文的主線,另一方面也隱喻了主人公自己的靈魂,揭示了“他那諱莫如深的隱秘的思想”。
(俄)果戈理 ·社會 ·29.7萬字
故事發生在1945年國民政府陪都重慶。這里麇集著一批在燈紅酒綠中醉生夢死者。一切都圍繞著金錢轉,官員貪污、商人及銀行家投機、女人以色相行騙,一時成風。小說以小公務員魏端本與落難女子田佩芝由同居而分手為線索,以眾多人物搶購黃金儲蓄券發國難財為契機,展開了紛紜復雜的故事。
張恨水 ·社會 ·48.5萬字
戰爭,是一個國家踐踏另一個國家,一個母親的孩子踐踏另一個母親的孩子;而女人的身體是看不見的另一個戰場。1943年,羅馬。二戰雖已爆發,切西拉與女兒羅塞塔對逼近羅馬的戰火卻毫無察覺。但很快,物價攀升,食物短缺,為了避免餓死或被飛機炸死,母女倆倉皇逃往農村。一路上,母女倆見識了人們為了蠅頭小利彼此出賣,也見證了善良、正直的墮落。所幸,她們挨過了饑荒,躲過了戰火,等來了戰爭結束的消息;不幸的是,正是在回家的路上,更大的災難正在不遠處等著她們。
(意)阿爾貝托·莫拉維亞 ·社會 ·21.7萬字
本書為張恨水作品典藏的一種,是一部反映知識分子生活的小說。小說將荒謬當道、腐敗公行、道德淪喪的畸形社會下,文人歧路彷徨的種種形態與心態,以及人性的弱點做了充分展示,對國統區的黑暗現實給予了揭露。
張恨水 ·社會 ·32萬字
小說以大阪的名門望族蒔岡家四姐妹為主人公,以美麗嫻靜的三妹雪子的相親故事為主線,旁及當地的風土人情、社會事件、對外交往等等。作品猶如一幅色彩艷麗、格調高雅的繪畫長卷,展現了現代日本關西地區上流社會的生活全貌,被譽為具有古典主義風格的最上乘的風俗小說。作者善于選擇和安排情節,真實生動地表現了這些人的思想感情和獨特命運。人物對話采用大阪方言,別具特色。河畔捕螢以及洪水泛濫等情節的刻畫精彩動人,仿佛將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美的享受。小說對京阪一帶的風土人情、重大社會事件也作了真實細致的描寫。
(日)谷崎潤一郎 ·社會 ·39.4萬字
在命運嬗變的撕裂與疼痛中,他們再一次上演人生壯歌。演繹凄美與永恒的愛情故事,他們用生命鑄就永不言敗的進取精神。他們是背負共和國前行的中堅和脊梁,他們是一群平凡的采金工人……
向本貴 ·社會 ·26.5萬字
《無可慰藉(2017諾獎得主石黑一雄作品)》為“石黒一雄作品系列”第四種,秉承石黒一雄的一貫風格,外表清淡,內心強大。小說描寫一位鋼琴演奏家在一座謎樣的城市里所經歷的謎樣的幾天。他忽而是旁觀者,忽而又被卷入其中,所見之人無不一往情深卻又執迷不悟;所遇之事無不怪異荒誕,充滿變數。在這座人心為怪誕的藝術價值觀所左右的城市里,在努力尋找夢境出口,為這一切尋求解釋的過程中,他漸漸意識到自己正面臨人生最為嚴酷的一場演奏。
(英)石黑一雄 ·社會 ·35萬字
小說主要描寫的是清朝末年破落大戶的小兒子洪大兵——這位身處社會底層的小手工業者一家人坎坷而傳奇的故事。小說以時空交錯、雙行線索并行的結構,用流暢、極具畫面感的語言,描述了從長江的江陰到涇河岸邊的涇陽,連橫了兩條母親河的廣大地域風云變幻的滄桑歷史。揭示出小人物悲歡離和的命運和中國民族工業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弘揚了面對苦難不屈抗爭、自強不息、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
馬宇龍 ·社會 ·22.2萬字
K.是受雇于城堡的土地測量員。當他抵達城堡下面的村子,想在村中留宿時,卻因沒有城堡的留宿許可而遭受冷遇。為了確認城堡對自己的任命,K.想方設法接近城堡。但面對管理制度森嚴的城堡和恪守規則的村民們,K.感到十分無奈,似乎每向前邁一步,就會堵死一條去往城堡的路。城堡雖然近在咫尺,卻是K.可望而不可即的……
(奧)弗蘭茨·卡夫卡 ·社會 ·22.7萬字
敘述了從明初到清末西門艾灸幾代傳人為中國傳統中醫灸藝所作的不懈追求,主人公們因為有著獨特的技藝,經歷也都頗為傳奇,從御醫到逃荒者,都沒有放棄對醫術的追求,這也注定了幾代人不平凡的一生。
酋長有德 ·社會 ·30.2萬字
外灘里是上海南市方浜路上的一條弄堂。外灘里十八號是弄堂里的一棟石庫門。鄭二白他在方浜路上開了一間中醫診所。關壹紅這位落魄的千金大小姐下嫁給了鄭二白。茅捷編著的《外灘里十八號》講述的就是這對老夫少妻的奇葩故事。外灘里十八號里頭住著一群小市民,有拉黃包車的、炸油條的、販菜的底層百姓,也有開診所的中醫、辦報的亭子間文人,他們把“狗洞能鉆、龍門能躍”的生存哲學發揮到了極致……
茅捷 ·社會 ·30.9萬字
該書主要以舊中國大家族封家為背景,塑造了悲苦一生的冬雪兒、放蕩刻薄的白臘梅、無奈偷情的季萍梅、生死相戀的常玉嬌和以身相許的一枝草等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貫穿五位走進封家的女人們各自悲歡離合的命運,詮釋了家族與女人之間的悲哀和無奈。
吳再軍 ·社會 ·21.1萬字
阿爾弗雷德知道自己的余生只剩六天。他選擇獨自一人,離家千里,去赴一個遙遠的約定,而突然遭遇的事故,讓他終于決定一定要將自己一生的故事和盤托出。親人離散,戰爭來襲,命運顛沛。他的一生充滿了未知。布萊尼婭期待已久的新生活以她沒有預料的方式戛然中止。離開的和即將到來的,似乎都讓她心亂如麻。他的人生即將逝去卻仍滿懷期待,她的生命才剛剛開啟但卻不愿清醒。總有神秘而悠遠的聲音,伴隨他們尋找光陰的心動與心慟。
(英)朱麗葉·康林 ·社會 ·20.9萬字
《羅亭》和《貴族之家》是屠格涅夫六大長篇中的前兩部,體現了屠格涅夫早期長篇小說創作中的語言特色和思想傾向。自普希金在俄羅斯文學中開創“多余人”畫廊后,《羅亭》是屠格涅夫為這個人物群體的貢獻。小說主人公羅亭是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多余人”,他出身于破落的貴族之家,接受過大學教育,經過了國外游歷,熱愛自由,能言善道,理想豐滿,卻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在現實生活中屢屢失敗,一事無成,最后在貧困中因為傷口感染死去。《貴族之家》最大的成功在于結構,被評為作家“結構最嚴謹、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小說敘述了一對貴族夫婦的戀愛和婚姻故事,暗喻了俄國貴族的興衰史,作家想表明:貴族這一群體的黃金時代已過,如今要面對的灰暗的現實。
屠格涅夫 ·社會 ·22.6萬字
她們為何而留?為何而守?她們要留到什么時候?要守到什么時候?作者以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為素材,把留守女人的生活現狀集中展現在以何秀蘭、田明、姚桃花為典型的人物身上,高度概括了形形色色的留守女人形形色色的生活形態,全面展示了留守女人的日常行為、心路歷程、精神世界……繁重的田間勞動,心靈深處的孤寂、思念、渴望……是她們共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那么,她們每個人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又會有什么樣的命運呢?
王子群 ·社會 ·24萬字
姜文電影《邪不壓正》原著小說。阿城、王安憶、王德威、駱以軍、肖復興、梁文道、姜文、張艾嘉、馬家輝、徐皓峰聯袂推薦。新版收錄新后記,增補作者張北海答客問,講述《俠隱》前世今生。一個民國初年的俠義故事,在文字中復活北平繁華頂點。走過八千里路云和月,作者回望老北京的工筆長卷。《俠隱》的寫作歷時六年,參考了好幾百本有關老北京的中英文著作,因而,對三十年代北平的描寫確鑿、細致,一街一門,一草一木,都符合當時史實,宛如城市在張北海筆下復活。阿城先生稱贊《俠隱》具有“貼骨到肉的質感”“果然好看”。
張北海 ·社會 ·2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