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彈的故鄉(xiāng)
何為家?有屋住,有飯碗端,有子孫傳承,家的概念似乎就圓滿了。這便是中華民族的百姓從古至今對于家的希翼。鬼子的刺刀卻有另一種說法。于是“家”便流離在千萬里的遷徙之路上;于是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寸寸國土在身后淪喪盡失。槍響人流亡,從此故鄉(xiāng)變他鄉(xiāng)。“九一八”事變后,為征服中國東北,日軍建立了傀儡政權(quán)“偽滿州國”。從“詩經(jīng)”里走出來的鄧巧美收養(yǎng)的孤兒悉數(shù)長大成人。“采珠人”的后代穆香九、東北軍舊部杜連勝、名門貴婦郝玉香等人為躲避戰(zhàn)火不得不舉家遷徙。然而,戰(zhàn)爭的重錘之下,無人能夠幸免,日軍精銳部隊(duì)的追殺、“湖匪”大紅襖的脅迫,尤其是日本女孩井手友美子的出現(xiàn),讓所有人再一次陷入了戰(zhàn)爭的漩渦。
·14.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