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出的標志(納博科夫精選集IV)
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后第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精妙的“低聲部的《哈姆萊特》”。一場文字的瘟疫,幻想和怪念的產物;一顆充滿愛意的心的跳動,情感被挾持之后飽受折磨;一個荒誕的警察國家,渾噩無知又胡作非為的國民通性。是他“和美國相互適應六年后的創作”,也是一部構思精妙、語言豐富的杰作。作者在小說里虛構了一個荒誕不經的國度,人們信奉埃克利斯主義,追求整齊劃一的埃特盟(普通人)式生活,渾噩無知又胡作非為是國民的通性。主人公克魯格是該國的精英知識分子,享譽海外,領導人巴圖克為了讓他為新政權背書而百般嘗試,始終不得其法,最后挾持了克魯格幼小的兒子大衛,通過這一小小的“愛的杠桿”撬動了克魯格,主人公最終卻隨著悲劇的發生走向瘋狂。小說的主題是克魯格那顆充滿愛意的心的跳動,在妻子病逝、兒子被挾持后,他強烈、溫柔的情感飽受折磨——這也是納博科夫在前言里明示讀者應該關心和感受的。
·14.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