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宋 遼 金 元的間諜活動(7)
- 爾虞我詐:中國古代四千年諜海風云(下)
- 趙英
- 5016字
- 2017-11-27 14:10:51
劉琦挑選了曹成等二人,到金軍中充當間諜。臨行前,劉琦對二人布置道:“派你們去做間諜,事成有重賞。只要按我交代的話去做,敵人必不會殺你們。現在把你們安排在巡邏騎兵中,遇到敵軍你們就裝作畏懼跌下馬去,讓敵人抓走。敵帥如向你們打聽我是何等人,你們就回答:‘太平將帥子弟,喜歡聲色。朝廷因為兩國和好,才命其守東京。不過是貪圖游樂安逸罷了。’”
曹成等二人如計施行,果然被抓到宗弼面前,宗弼親自詢問一番,二人以劉琦所交代的相告。宗弼十分高興,因為在此之前宋將望風而逃,使他十分看不起宋將。如今一聽到劉琦是個公子哥兒,更放心了:“此城易破耳。”馬上傳令不必準備通常攻城用的鵝車炮具了。
第二天劉琦在城頭看見有兩個人向城下走來,命人用繩子把二人吊上來。原來是曹成等二人被金兵戴上枷鎖,放了回來,枷鎖上還綁了封信。劉琦當然明白金人的恫嚇之心,命人把信燒了。
宗弼到了城下,痛斥諸將連連失敗。諸將認為宋軍戰斗力非昔日可比。劉琦又派了耿訓向宗弼送挑戰書。宗弼十分看不起地說:“劉琦怎敢和我作戰。”耿訓說:“太尉(劉琦)不但敢與太子(宗弼)作戰,而且認為太子必不敢渡河。愿意為您搭浮橋五座,請您渡河大戰”。宗弼這下更被激怒了,一口答應明日會戰。
第二天,劉琦果然于潁河上搭浮橋五座,并把偽齊遺留下來的毒藥置于潁河上游及草中。他嚴令軍中將士,即便渴死,也不得飲河中水。
當時天氣甚熱,敵軍遠來,衣不解甲,十分疲憊。宋軍卻以逸待勞。敵軍人馬飲于河中,馬就食于岸邊,不是生病,就是軟弱無力。
早晨天氣涼快,宋軍輪番休息,劉琦穩坐釣魚臺。午后,劉琦估計敵人士氣、體力已降到最低點了,突然下令宋軍數百人出西門襲擊金軍。雙方正在激戰,劉琦又命數千人出南門,直撲金軍,近戰肉搏。宋軍士氣高昂,以一當百。金軍被突然如猛虎般沖出的宋軍嚇呆了,接著紛紛潰逃。宗弼出動了精銳“鐵浮圖”、“拐子馬”,以牙兵三千人督戰,也無濟于事了。“鐵浮圖”[7]被宋軍以長槍、大斧殺得落花流水。金兵大敗,遺留的車旗器甲堆積得像小山一樣。宗弼大敗卻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痛打部下諸將,灰溜溜回到了東京。
將領自身的性格、愛好,往往成為敵人判斷形勢的重要依據。劉琦散布假情報的獨特之處就在于,以將領個人的弱點去迷惑敵人。這個事例表明,對敵人將領的研究是一項需要從平時不斷積累資料的基礎工作,否則在對敵進行判斷時就難免上當受騙。
第七節 耿耿孤忠
金兵大敗于順昌之役后,人心惶惶。沒過多久一封密信到了臨安,信中說:“順昌之役,敵人震恐喪膽,燕山府(今北京)之珍寶全部運往更北部。金人想棄燕山府以南而逃。王師宜急速北上,勿失良機。否則深為可惜。”但是以宋高宗趙構、秦檜為首的投降派,不僅不乘機恢復中原,反而處處掣肘,使當時宋軍多處連連獲勝的大好形勢付諸東流。
這個寫信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因出使金國而被扣的宋臣洪皓(公元1088—1155年)。洪皓有才學,為人耿直,少年時就有為國做一番事業的遠大志向。金國強迫其擔任偽齊官職,洪皓寧死不屈,敵將宗翰拿他沒辦法。洪皓在地凍天寒的北國,遇上大雪找不到燒柴,就以馬糞燒飯吃。其氣節猶如蘇武。正因如此,再加上學問深厚,有時金國大臣還向他求教,這也許為其活動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公元1130年七月,金國將徽、欽二帝遷至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洪皓從云中(今山西大同)秘密托人帶了書信,并以桃、梨、粟、面奉獻二帝。二帝這才知道趙構登了帝位。
公元1141年,即順昌之役的第二年,洪皓又求得太后書信,命李微秘密帶回南宋。宋高宗得信大喜:“雖遣使百余批,不如這封書信。”國家的恢復、中原百姓的呻吟可以不顧,一封家書喜上眉梢。但這也反映了洪皓的活動能力。
這年冬天,洪皓又派人持密信到臨安,信中說:金國已疲于戰爭,不可能再長久與宋朝相峙下去了。過去金兵出征都帶著婦女,現在已不敢了。如和議尚未定下,可乘勢進擊,恢復中原易如反掌。洪皓還在信中關切地問候主戰派大臣李綱、趙鼎安康。以后金國對宋的重大行動,洪皓常先有密報。
公元1142年七月,洪皓、張邵、朱弁三人,乘金主生日大赦,逃回臨安。金人赦免他們后,又怕洪皓久在金國深知內情,對金國不利,派騎兵去追。騎兵追到淮河邊,洪皓等人已登舟南下了,追騎只好望河興嘆。洪皓被扣金國十五年,同行十三人,只有三人得以生還。遺憾的是,等待著他們的是一片妥協投降的氣氛。就在他密報金兵意欲北撤后不久,在朱仙鎮演出了一幕岳飛被迫撤軍的悲劇。洪皓回國前,岳飛已屈死于獄中。洪皓自金國寫密信時稱:“金人畏懼岳飛,甚至以父稱呼之。聽到岳飛死的消息,諸酋舉杯相賀。”洪皓歸國后的命運可想而知了。
公元1155年十一月,洪皓從被貶居九年的英州(今廣東英德),移居袁州,在途中懷著未酬壯志撒手人寰。
洪皓的行為提出了一個間諜戰中的重大問題,那就是間諜的品質與氣節。一個人如果由于各種原因身陷敵方營壘,但只要有忠于自己信仰、民族、國家的氣節,就可以主動地在這方面做出成績。在間諜戰中,對于精心培育,長期潛伏,在關鍵時刻發揮戰略作用的戰略間諜的遴選,尤其要注重氣節,大是大非要清楚,要有愛國情操。絕不可信任秦檜、汪精衛之流。對于認同汪精衛“曲線救國”一類賣國言論的人,對于品行不端者,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予以利用,但不能任用。
值得注意的是洪皓這類對金國情況一清二楚的人,返宋后由于秦檜之阻撓,終于未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是洪皓,熟悉宋、金西部邊境情況的李顯忠返宋后,上書言西部恢復之策,也為秦檜所阻撓。秦檜以李顯忠私自派人越過邊界為由,貶李顯忠于臺州。對間諜送到南宋的情報,秦檜不是置之不理,就是盡力使之不發揮應有的作用。這表明如果內部混入了敵人間諜并竊據要津,甚至成為敵國的政治代理人,將給情報工作帶來巨大的危害。實在值得警惕!在現代間諜戰中,竊據英國諜報機關高位的蘇聯間諜菲爾比·金就利用他的職權干擾西方偵破內部潛伏的間諜網達數年之久。其危害至今仍讓西方諜報機關不寒而栗。這類間諜在間諜戰中是最富有進攻性的戰略間諜。
第八節 秦檜的真面目
順昌大捷后不久,公元1140年六七月間,岳飛率岳家軍于潁昌、郾城、臨潁,連續大敗金兵。金將宗弼為之聞風喪膽,逃回汴京,慌慌張張地準備繼續北逃。此時岳飛已率軍攻至朱仙鎮,距汴京只有四十多里路了。
然而宗弼以鐵蹄踐踏中原,似乎特別得到送上門來的間諜的垂青。就在他準備離汴而行時,一個書生叩馬而諫:“岳少保(岳飛)快要撤退了。”宗弼很吃驚:“為何如此說?”書生說:“自古未有權臣在內,大將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也逃不出這一條。”宗弼恍然大悟,在汴京停下來觀察動靜。這個無名書生之言,精練地道盡了中國古代社會間諜戰中,許多能干將領被除掉的原因所在。
果然,就在岳飛集結兩河豪杰,派宋軍由梁興率領渡河,與諸將相約“痛飲黃龍”之時,一日十二道金牌嚴令其班師。在此之前宋朝廷知道岳飛北上之志彌堅,先命其余幾支部隊撤退,使岳飛成了孤軍。此時中原父老們頂香盆,運糧草以迎宋軍,金兵中也有接受岳飛旗號的,可岳飛不得不后撤了。他面對叩馬而泣的中原百姓,扼腕長嘆:“十年之功,廢于一旦!”真是“臣子恨何時滅”呵。宋軍后撤武昌,恢復之地盡為金兵所占,中原豪杰絕望。一個收復大好河山的時機白白失去了!
其實宗弼如想到有秦檜在南宋為相,他也就不會那么驚慌了。
秦檜這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投降派人物,其劣跡在中國是盡人皆知的。在此僅從間諜活動這一角度,對其進行剖析。
秦檜是金國之間諜這是毫無疑義的。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秦檜隨二帝到了北方。秦檜先在燕山,后來遷至韓州。徽宗聽到趙構即位的消息,親筆寫了一封長信給金將宗翰[8],企圖以此來表示自己還有些作用。這封信經秦檜潤色,通過賄賂金將,送到了宗翰手中。秦檜也由此與金將搭上了關系。金主以秦檜賜給其堂弟完顏昌[9],由此秦檜更加如魚得水地討好金國統治者,開始了其充當金國走狗的生涯。秦檜在替宋徽宗潤色書信時,就主動表示如果宗翰能采納信中建議,允許宋徽宗派人到南宋勸說趙構投降,他愿意承擔這一使命。
公元1130年秋,完顏昌率軍由山東侵掠淮南,秦檜任隨行參謀軍事并兼隨軍轉運使。秦檜妻王氏及奴婢隨軍南下。此時秦檜在金人心目中的地位已大有提高,并且有預謀地要放其歸宋。果然,這年十月,秦檜及其妻、奴婢,行囊中裝滿了東西,卻裝作潛逃出來的樣子,自楚州航海至越州,轉赴臨安。
秦檜覲見宋高宗趙構后,編造了一篇大謊話。明明是從金軍中從容不迫地舉家南歸,他卻說成是殺了監護的金兵,奪船而逃。這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騙局。當時朝中文武就議論紛紛。其一,與秦檜同時被虜至北邊者甚多,為何秦檜獨自一人歸來;其二,由燕山府至楚州,路程有二千八百里之遙,其間山川險阻姑且不言,敵人關口重重豈能盡殺其守衛而歸;其三,秦檜與金兵一起出來,金人必以其妻為人質,秦檜如何能舉家而返。其實宋臣的議論還應加上第四條,秦檜一介書生,如無內應,豈能殺死監護人,況且奪舟而逃更非一人之力所能為。
然而議論歸議論,趙構對秦檜歸來卻是高興得不得了。秦檜馬上被任命為禮部尚書。趙構對秦檜如何出逃,認為不必費心去弄清,也沒這個必要。關鍵在于秦檜向他表達了自己在金國如何受到完顏昌之信賴,這就足夠了。果然秦檜一開始參政,就打出了“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旗號,并拿出了他早已寫好的致完顏昌的求和書。這下可樂壞了趙構,他對別人說:“秦檜忠樸過人,朕得之興奮得無法入眠。因為聽到了二帝及母后的消息,又得到一才俊之士!”所謂才俊之士,無非是迎合其投降路線,而且在與金國聯絡時有固定渠道和老關系罷了。
盡管如此,秦檜做間心虛,對知道他底細的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洪皓被赦免歸國前,與秦檜同在宗弼手下共事的金國官吏托洪皓向秦檜致意。秦檜除為完顏昌服務外,還曾在宗弼進軍淮上時,為之起草檄文。秦檜怕洪皓揭老底,就唆使人對洪皓加以迫害。
公元1141年七月,金將宗弼又派間諜致書秦檜:必殺岳飛,方可言和。同年十二月,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于獄中。
秦檜除一度罷相外,執南宋權柄十余年,一味妥協投降,破壞抗金,殺戮岳飛等抗金將領,排斥、迫害趙鼎、張浚等抗金大臣,推行向金稱臣納貢的政策。秦檜歸宋前,朝廷中投降派的力量并未形成絕對優勢。盡管宋高宗想妥協求和,但基本上是與金國處于邊戰邊談的狀態。秦檜歸宋后,專與金國妥協投降,南宋與金國不復言戰矣。
秦檜之所以能充當間諜,主要還是迎合了宋高宗趙構的投降路線。這一點,南宋時就有人看得很清楚了。其殺害岳飛,也是在宋高宗默許下進行的。宋高宗對秦檜何許人,心里是一清二楚的。秦檜在日,宋高宗膝褲中常帶匕首。秦檜死了,他才長出了一口氣,對身邊人說:“朕免得膝褲帶匕首了。”雙方一個是利用君主來完成主子布置的讓南宋妥協投降的任務;一個是利用金國間諜來為自己辦妥協投降的外交;互相利用而已。
秦檜對宋高宗也進行了嚴密監視。他暗中勾結宮廷內侍及為高宗看病的御醫王繼先監視宋高宗。宋高宗的一舉一動,秦檜全都知道。臣下的公文往往到不了宋高宗手中。因此秦檜臨終前,宋高宗已命人起草了罷免秦檜父子的詔書。這一對投降路線推行者的鉤心斗角一直未停止過。
秦檜的投降賣國、喪失民族氣節的行為,千百年來,受到中國人民的唾棄。秦檜一名成了漢奸的代名詞。但是從間諜戰角度看,秦檜之為間,是金國間諜活動的一大成績。自春秋、戰國以來,中國專制局面已形成,即便在戰亂之際,向對方派遣間諜,并使之成為埋藏在對方的政治代理人,已屬十分不易。秦檜之成功,無他,宋高宗與之狼狽為奸,臭味相投而已。
這種向對方派遣間諜,使之竊據要津成為政治代理人之間諜活動,無疑屬于戰略諜報活動。日本人在侵華戰爭中就曾多次利用投降的國民黨高級官吏、將領,讓其潛回重慶,與蔣介石暗通心曲,進行誘降。汪精衛未公開出走前,日寇也利用其在國民黨政權內部,從事誘降活動。在當今國際上此類事情也屢見不鮮。分析秦檜的行動,為我們分析某些令人費解的國際政治、軍事斗爭,提供了一個新角度。
這類活動之開展,既需要深入、細致地分析對方的政治狀況、政治上各階級、階層之動態,也要對代理人的素質進行檢驗。盜亦有道。進行這類高級別、高層次的間諜活動,絕非無知識、無地位的人所能承擔起來的。秦檜進士出身,文筆甚好;汪精衛巧舌如簧,當漢奸還編出一套“曲線救國”謬論,至今仍為某些人所鼓吹。對于這類善于粉飾自己的,以政治破壞活動為主要行動目標的大奸,尤其要予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