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宋 遼 金 元的間諜活動(6)
- 爾虞我詐:中國古代四千年諜海風云(下)
- 趙英
- 5260字
- 2017-11-27 14:10:51
第二節 糧食已盡
岳飛(公元1103—1142年)初露頭角時,抗金名將宗澤對他說:“你勇智才藝,古來良將也比不過你。但過于喜歡野戰,難保萬全。”他把陣圖授給岳飛。岳飛自信地說:“陣而后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澤大為嘆服。其實岳飛在青少年時期就已飽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了。其在間諜戰中也是按照他的軍事哲學思想來施展才干的。
北宋末年,岳飛應募討賊。他向宋朝地方官請兵百騎,表示即可滅賊。岳飛先派了士兵到賊人活動的地方冒充商賈進行活動,并故意讓賊人掠去。隨后埋伏百人于山下,岳飛親自率十余人前往誘敵。敵人果然上當,此時岳飛先派去的冒充商賈的士兵乘機擒獲了敵首領。這股賊人在伏兵沖殺下消滅殆盡。金兵入侵,岳飛曾派百余人穿黑衣服乘夜襲入敵營,使敵人互相攻擊。由此可見岳飛之計謀。
公元1132年四月,岳飛率軍至賀州,討伐曹成。曹成部擾亂荊湖,成分十分復雜,曾屢為岳飛所敗。岳飛對其制定了武力消滅與招撫兩手并行之計,得到了宋高宗的贊同。
岳飛軍進入賀州,抓到了曹成軍的一名間諜。岳飛命將其綁在帳外,然后出帳忙起了調撥軍糧的事。管理軍糧的官吏說:“糧食沒有了,怎么辦?”岳飛故意大聲說:“暫且撤回茶陵。”回過身來,岳飛看到那名間諜,故意裝出重要情報不慎為敵諜所聽十分后悔的樣子,以足頓地,臉色難看地走了。過了一會,岳飛命人裝作看守不嚴,讓那名間諜乘機逃脫了。
那名間諜回去后向曹成報告了所見所聞。曹成很高興,命令士兵準備第二天追擊撤退之宋軍。沒想到第二天清晨,岳飛已率軍攻上門來了。由于毫無防備,曹成軍接連為宋軍所敗。曹成后來不得不向宋軍投降。
公元1135年二月,岳飛受命鎮壓活躍在洞庭湖一帶的楊么農民起義軍。受命之時,不少人提醒岳飛,其部下多為西北人不習水戰。岳飛回答:“士兵主要在如何運用他們。”信心十足。
五月,岳飛軍開始全面向楊么義軍壓過去。由于岳飛軍紀嚴明,其部隊在與金兵作戰中錘煉出了很強的戰斗力,號稱“岳家軍”。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說。因此義軍連連受挫,并在心理上造成很大壓力。岳飛在鎮壓楊么義軍中也使用了招撫與鎮壓相結合的手法。
潭州兵馬鈐轄楊華,奉岳飛之命入楊么軍進行瓦解義軍的活動。黃佐、楊欽等先后投降。岳飛一面對這些人授以官職,一面派楊欽回到義軍中去誘降。楊欽又說服了余端、劉詵等來降。岳飛故意對其表示不滿:“賊人沒有全部投降,為何就回來了。”命人對楊欽進行杖責。杖責完畢后,又派楊欽回到義軍中勸降。岳飛表面上擺出了一副靜待義軍投降的姿態。
當天夜里,岳飛命宋軍發動突襲。由于毫無戒備,義軍數萬人被俘。楊么不愿投降,被牛皋擒獲后斬首。楊么起義軍與官軍對抗數年,終于為岳飛所消滅。
岳飛前后兩次對起義軍以假情報進行欺騙,前一次是以宋軍的情況進行欺騙,后一次是以自己對起義軍的態度進行欺騙。看來對敵進行假情報活動,并不一定要有什么真的動作。只要在意愿上做出恰如其分的表達,也可以達到欺敵之目的。起義軍正是一味看到岳飛勸降的一面,而忘了其出兵作戰的根本目的,因此上了當。
第三節 受愚弄的使節
韓世忠在“用間”中,也顯示了才能。他甚至親自到敵軍中去進行偵察。
公元1132年七月,韓世忠率部討伐占據白面山有眾數萬人的劉忠。韓世忠率部到劉忠的營寨前安營扎寨,堅壁不出。韓世忠天天飲酒下棋。宋軍官兵弄不明白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一天夜里,韓世忠與親信蘇格身穿便服,騎著馬直穿敵營。敵軍的警戒看到后大聲問聯絡的口令。韓世忠答道:“我也。”原來韓世忠已通過間諜偵察到敵人的口令是個“我”字。敵軍警衛聽到口令,再也不理會了。韓世忠在敵營中轉來轉去,把敵營參觀完了才回去。韓世忠看到敵人警戒松懈,很高興地說:“天賜我也。”回營后他下令諸軍立即悄然出擊。第二天清晨,宋軍突然向敵人發動進攻。劉忠軍被基本消滅了。
公元1134年十月,金國和偽齊政權劉豫所部聯合南侵,形勢又緊張起來。韓世忠受命至鎮江督師抗擊。宋軍至揚子橋,正巧遇上宋朝派往金軍中去講和的使節魏良臣等。魏良臣等在揚州東門外,看到宋軍的先鋒部隊撤回。魏良臣等詢問其故,答曰:“奉將軍之命到江頭把守。”他們找到韓世忠時,正好看見朝廷調兵的命令接踵而至。韓世忠把命令給他們看,并說:“這是奉旨移軍守江。”韓世忠軍此時已把炊具撤掉了。魏良臣等看到此情景,匆匆離去。
在大儀鎮,魏良臣等遇上了金將聶耳孛堇。雙方談起講和的事,金將順便問起韓世忠動靜。魏良臣答道:“來時親眼見其在揚州,已回鎮江去了。”金將大喜,率軍向江口前進。
其實韓世忠接到的命令全是他自己編造的。他估計魏良臣等已走遠后,就命令全軍在大儀附近設伏二十余處,布了五個大陣,約好聽到鼓聲一起進擊。
金兵在距大儀五里左右的地方,遇上了突然殺出的宋軍。金兵的鐵騎過五陣之東,韓世忠命鳴鼓,舉著與金兵一樣旗幟的宋軍紛紛殺出,金兵無法辨認;陷入混亂。韓世忠的精銳“背嵬軍”以大斧向金兵人馬亂砍,金兵終于大敗。
聶耳孛堇敗歸后,認為魏良臣是為宋朝進行欺詐,想殺掉他。魏良臣說:“使臣講和是為國家。韓世忠以我們為餌,我們哪能知道他的計謀。”金將還算講道理,把魏良臣等繼續送往金國,讓他們去完成其外交使命。
韓世忠敢于以魏良臣為“死間”,是很有勇氣的。他以前線指揮官的身份,當然比朝廷中的君臣更能看清戰場形勢,因此敢于放手一搏。在現代通信手段十分發達的情況下,這類前線指揮官違反國家外交行動的情況會不會發生呢?至少,在統治者有意安排下是有發生之可能的。日本政府偷襲珍珠港之前,一面故意指令其外交使節進行和談,一面把艦隊的攻擊矛頭指向了珍珠港。其外交使節同樣事先未獲悉政府的真意。由此看來,對一國意圖的真正判斷,并不能只從一兩個方面加以判斷,而應綜合各種情況予以判別。
第四節 傀儡的下場
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先后扶植了兩個傀儡政權。一為張邦昌為首組成的偽楚政權,二為劉豫為首的偽齊政權。張邦昌的偽楚政權很快就垮臺了。劉豫(公元1073—1146年)的偽齊政權成立于公元1130年九月,建都于北京(今河北大名)。偽齊政權是金國看到中原百姓紛紛反抗金兵,后方不穩,不得不暫時采取“以漢治漢”辦法建立的緩沖國。偽齊政權地處中原,經常配合金兵南下侵掠,為害甚大,因此成了南宋君臣急欲除之而后快的一個釘子。
南宋對偽齊政權展開了諜報活動。劉豫配合金兵南下等陰謀,都為南宋間諜所事先偵知。劉豫政權內部,不甘心于當漢奸者,也頻頻向南宋傳遞情報。
公元1136年九月,偽齊政權原宰相張孝純派遣其門客秘密至臨安,報告偽齊政權秘密網羅“俠士”二十余人,準備有所行動的消息。金人在沿海州、縣置通貨場,以高價收買金漆皮革羽毛等物資,用來制造兵器。這類物資收購了很多,積存在倉庫里。張孝純對劉豫進言:“聽說南邊一直在造船,一旦乘風北渡,這些地方的物資很容易落入宋軍之手。再說如果對我們有利,宋朝為何不禁止這種交易呢?”劉豫聽了很害怕,立即命令關掉了通貨場。張孝純還密報滅偽齊之策,并表示偽齊政權中眾多官吏都心向宋朝,愿為內應。
金國逐步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后,對偽齊政權覺得礙手礙腳,同時也看到劉豫在幫助他們南下侵宋時也沒有太大作為,于是對偽齊政權不那么有興趣了。金將宗弼因劉豫巴結另一金將宗翰,而厭惡劉豫。這一消息為岳飛所知。
公元1137年,岳飛手下士兵抓獲了一名宗弼派出的間諜。岳飛故意裝作認識他的樣子說:“你不是我軍的張斌嘛。我前些天派你到大齊去與劉豫相約誘騙四太子[5],你卻不回來了。我又派人去大齊詢問此事。大齊已同意我的計劃,以今冬與金兵一齊侵掠江邊為由,引誘四太子至清河。你所送的書信竟未送達,為何背叛我?”那名金諜認為岳飛一定是認錯人了,又急于活命,于是只好連連告饒,表示服罪。岳飛制作了蠟丸書,書中講要與劉豫共同殺掉宗弼的事。岳飛又把這名金諜叫到帳中,對他說:“我今天寬恕了你。再派你到大齊去詢問劉豫舉兵之期。”岳飛命人將其腿肚子剖開一個口子,藏蠟丸書于內,并一再警告其不要泄露消息。
那名金諜回到金軍中,見到宗弼,自然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全部作了匯報。宗弼聽了間諜的報告,看了蠟丸書,嚇得心驚肉跳,馬上奏明金主,要求廢掉劉豫。
這年九月,宋使王倫在被劉豫留難多日后,終于北上涿州,見到了宗弼。王倫出使金國,途中路過偽齊。劉豫想讓他擔任偽官,王倫不從。劉豫想強取其所攜國書,并詢問其出使的目的。王倫說:“國書非大金皇帝不授。”恰好此時金國使節也到了,王倫才得以北上。王倫當即以此事告知宗弼,并告訴他劉豫胡作非為受到百姓怨恨的情況。最后王倫還進一步挑撥離間二者的關系:“劉豫能辜負本朝厚恩,一旦得志以后難道不會有負于金國嗎?”宗弼連連稱是。此時金國已經下了廢除劉豫的決心。
這年十一月金將宗弼率軍以南侵為名,突然至汴京,擒獲了劉豫及其子劉麟。偽齊政權壽終正寢了。
岳飛除掉劉豫,固然由于其方法巧妙,但金朝當時覺得劉豫已無存在之必要,起了很大作用。此類主仆關系,純系出于雙方之利害而走到一起的。因此在一定形勢下,對其進行離間較易收到效果。但客觀地說,除掉劉豫后,兇悍的金兵與南宋軍隊直接對峙,南宋并未得到多大實惠。
第五節 僥幸逃生
岳飛、韓世忠等急于收復大好山河的抗金將領,在對金作戰中廣泛使用了間諜。當時使用間諜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其一是淪陷地區一些不愿意死心塌地為金人服務的原宋朝官吏以及和徽、欽二帝一起被虜至北方的宋朝官員。其二是北部不甘于受金殘酷剝削壓榨的百姓和揭竿而起的義軍。公元1135年,岳飛曾派梁興等前往北部招攬“兩河豪杰”,“金人動息、山川險要,一時皆得其實”。其三是派遣間諜。岳飛、韓世忠、吳玠等各遣間諜,廣泛招攬中原之民,并授以旗號、印信等。這種間諜活動實際上與金兵后方廣大人民反抗金兵的武裝斗爭結合起來,作用更大。以至于在宋、金兩國談及和戰之際,成了一個外交問題。金將以所獲之蠟丸書,旗號質問宋使王倫,認為宋國和談毫無誠意。王倫只好把責任推到邊將身上。劉豫政權滅亡后,宋相趙鼎還曾派間諜至沿淮一帶,招誘了不少偽齊政權的守將歸降,充分利用了政治上的大好時機。
此時南宋朝廷內部的和戰爭論相當大。宋高宗趙構骨子里想妥協求和,但隨著金人的動靜,有時不得不做出一副與金對抗的架勢,實際上仍是以戰求和。和戰問題在邊境的間諜戰中也反映出來了。某些抗金將領也想在使節身上打主意,以影響外交政策的實施。
公元1138年底,金使張通古至宋,商量議和之事。公元1139年初,宋高宗命給金使張通古黃金一千兩,讓其帶給徽、欽二帝。宋高宗同時命韓肖胄為使隨同金使至金國,進行回訪。張通古逗留臨安未行,韓肖胄已先動身了。
這一消息為當時任京東淮東宣撫處置使的韓世忠所知。韓世忠不像岳飛那樣拘于禮義,早年更是豪放不羈。因此他連宋高宗調兵的金牌都敢于偽造。聽到這一消息,他又動起金使的腦筋來。經過周密策劃,韓世忠伏兵于洪澤鎮,偽裝成紅巾軍[6],企圖劫殺張通古,以阻止宋、金間的和議。
韓肖胄行至揚州時,韓世忠的一個部將把這一不祥的消息告訴了淮東轉運副使胡紡,胡紡又轉告了韓肖胄。韓肖胄自然馬上派人告知金使改走他途。于是張通古經淮西返回金國。韓世忠的計劃落了空。
韓世忠經過調查知道了泄密者,憤恨之極,派人追殺。泄密者嚇得棄甲而逃,進入岳飛軍中,算是保住了性命。
以間諜活動破壞外交行動屢見不鮮。不過韓世忠此行動是來自內部的反對派力量,以間諜活動阻止外交使節的行動。在分析間諜活動時,這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視角。
第六節 智騙敵統帥
公元1140年五月,金兵分四路大舉南下。在此之前宋金兩國曾達成和議,金國以偽齊河南地還給宋,宋朝對金納貢稱臣。此事乃自金歸來的秦檜(公元1090—1155年)極力促成的。秦檜在與金使議和時,甚至不惜親自去拜見金使張通古,跪拜接受國書。盡管如此,趙構、秦檜還是不顧趙鼎、岳飛、韓世忠及朝野上下的反對,簽訂了“和約”。和議剛簽訂,岳飛就自鄂州上書表示,金人無信“莫守金石之約”。果然南宋很快就嘗到了苦果。
金兵主力由宗弼率領,十萬人的大軍很快攻下了東京(今河南開封)。南宋東京副留守劉琦此時正在順昌(今安徽阜陽)。聽到東京失陷的消息,他與順昌知府陳規一起籌備堅守順昌。當時城中有米數萬斛,另外還有偽齊政權留下的大批毒藥。劉琦軍一共才近二萬人。劉琦(公元1098—1162年)命拆毀城外民房,以利守城,同時招募當地百姓做間諜,對金兵動靜進行偵察。經過一番布置,士氣大振。六天后,金兵已至城下。
金兵圍城后,劉琦預先埋伏于城下的伏兵,活捉了金軍千戶阿黑等人。經審問,劉琦了解了敵軍布防情況,派兵夜襲敵軍取得成功。敵人白天來襲,劉琦命大開四門,敵人不敢入城。宋軍以強弓勁弩急射敵軍,金軍被殺傷甚多。經過多日激戰,金軍損失頗大,此時宗弼率軍十萬人到了順昌。宗弼表示攻下順昌,就像用靴子踢倒東西那樣容易。
宋軍一些將領看到城下如潮涌來的敵軍有些膽怯,劉琦鼓舞大家:“朝廷養兵十五年,正為危急之時使用。何況我軍已挫敵鋒。”他分析了形勢之后,認為必須堅守下去。將領們也深受感動。與此同時,劉琦開始運用計謀以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