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不要被動聽命于強迫癥

在強迫癥面前,你是那個決定是否要聽命于愚蠢信息并采取行動的人。如果你消極,生命就是黯淡的。不要被動聽命于強迫癥,你需要積極行動起來,與之抗爭到底。

1.你越是讓步,強迫癥越是惡化

霍華德·休斯,這個名字在美國就像華盛頓、林肯一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美國少有的幾個享有世界聲望的富豪之一,更被很多人看成是英雄。但是,事實上,霍華德·休斯是一個傳奇與怪異集結于一身的人物。從他那不為人知的故事背后,我們發現了新的休斯和他的面對的“怪獸”。

1947年的某天傍晚,在洛杉磯日落大道的一家餐廳里,霍華德·休斯與演員簡·葛瑞爾正在共進晚餐。席間,休斯表示要去一下洗手間,然后他離開了。接下來的事情讓簡萬分吃驚,因為休斯一個半小時之后才回來,而且,他回來的時候,從頭到腳都濕透了!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簡驚愕地問。休斯解釋說:“我不小心撒了醬料在襯衫和褲子上,因此得去水池清洗一下。”然后,他把衣服掛在洗手間的隔間里晾了一陣。但是,等他把衣服重新穿上后,他發現自己無法離開洗手間,因為他不能碰門把手,只能等人進來打開門。據說,這次約會結束后,簡·葛瑞爾再也沒有和休斯一起約會過。

霍華德·休斯的行為在當時和今天的很多人看來是古怪而神經的。但是,他并不是一個瘋子,而只是一名強迫癥患者。

休斯從小就意識到細菌和蟲子之類的東西會導致健康問題,這種不安全感深深地根植于他內心深處。長大后,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的傾向又導致了他的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所以,他因為緊張而情不自禁地揉捏自己的褲邊,不斷清潔自己,厭惡他人碰過的食物,無法停止地喃喃自語,無法自拔地自閉……45歲時,休斯開始隱居。有人說他吸毒過量,有人說他患了晚期癡呆癥。而事實是,那時他已經無法控制自己越來越嚴重的強迫癥了。

休斯悲劇產生的原因,一個是他生活的年代,人們對于強迫癥了解不多,醫學上也沒有針對強迫癥的治療方法;另一個是他一直在逃避,沒有與強迫行為戰斗。

親愛的強迫癥患者,強迫癥是一只怪獸,它一直貪得無厭,你越是妥協讓步,它越是饑腸轆轆。你越是被強迫癥控制,頻繁地重復強迫行為,你就陷得越深,最終它將把你吞掉。

美國的杰夫瑞·M·史瓦特和貝弗利·貝耶特兩位研究者通過調查發現:如果強迫癥患者主動學著駕馭強迫癥,調整自己的思維,結合行為治療法,輔助藥物,被治愈的成功率將達到80%。剩下未治愈,甚至變得更嚴重的人,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斗志沉淪,甘愿認輸。

你要知道,聽從癥狀的吩咐,只能讓你得到片刻的緩解,而隨后到來的,則是強度遞增的強迫沖動和念頭。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惡性循環。

所以,一直讓步是不對的。這就好像是兩個國家有矛盾,A國進攻B國,如果B國為了不勞民傷財而選擇退讓,希望感動敵國,停止戰爭,這是天真的,無效的。你越是表現得軟弱,敵人就越是覺得你好欺負,是軟柿子,要劫掠你,攻占你。你和它打,你可能會受痛苦,但是對方也會有損傷。你越是敢于戰斗,對方就越畏懼你。你與強迫癥之間其實就是如此,你越是逃避,越是屈從做強迫行為,你的病情就越糟糕。

杰夫瑞·M·史瓦特和貝弗利·貝耶特兩位研究者在《腦鎖》一書明確了一個事實:“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你都必須要比強迫癥更強大。如果屈服于癥狀,就會使得你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它可以使你只能待在屋里,待在床上,像一顆蔬菜那樣腐爛掉。”

親愛的強迫癥患者,你要做的決定其實再清楚不過了。你如果聽強迫癥的話,它將破壞并最終摧毀你的生活。而你如果去還擊,讓自己抵抗強迫癥,你就會發現,飛機是不會因為你少洗一次手或少檢查一次門窗而失事的。

與強迫癥這只怪獸作戰,你要牢記一個道理——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也許你的強迫癥現在還在,但是如果與之抗爭,你就會發現,你現在正慢慢獲得掌控權。

2.知己知彼,多多了解強迫癥

對于任何一場戰役來說,知己知彼都是獲取勝利的必要策略。強迫癥并不像感冒一樣簡單,它本身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我們只有真正清楚地認識了強迫癥,才能幫助自己更好地克服它。

之前,我們說過,強迫癥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強迫觀念,一旦產生就很難動搖,如恐懼被污染;一種是強迫行為,就是一遍一遍做某種事情,如反復清潔。而且,在前文中,我們也提出了一些強迫癥癥狀,可并不全面。美國的朱迪茜·瑞坡坡特醫生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協會《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制作的“強迫癥清單”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強迫癥。

在使用這個清單時,你要記住,沒有一個普通的清單可以完成診斷。因為有時候,抑郁癥或焦慮癥,也會引發一些相同的癥狀。無論你有所懷疑或有所確定,都應該再去咨詢精神科醫生或心理醫生來最終確認你的狀況。

杰克依女士有美滿的家庭,她唯一的問題在于她總是不受控制地拔自己的頭發。事實上,她已經把自己的眉毛、睫毛和頭發都拔光了。她整個人的頭就好像是我們在商店里見到的時裝模特的模型一樣。當然,平時她都以戴假發、假睫毛、畫眉毛來隱藏自己的問題。

1987年3月,她看了美國ABC電視臺所播放的強迫癥專題節目。她打電話給電視臺,堅信自己的癥狀是強迫癥。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不確定,但在其堅持下,把她介紹給了朱迪茜·瑞坡坡特醫生。

朱迪茜詢問后得知,杰克依沒有強迫癥患者常見的清洗、檢查的行為,也沒有什么強迫性困擾念頭,因而不能百分百確定杰克依是否是強迫癥患者。不過通過觀察,她發現,杰克依確實有真正的強迫癥癥狀——她拔頭發時,必須要拔得兩邊都對稱。假如她從左邊拔三根頭發,接下來就必須從右邊拔三根。這一點與強迫癥清單里的“強迫性的對對稱、準確或秩序的要求”符合。

杰克依聽從了朱迪茜醫生的建議,服用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藥物,慢慢地,她克服了那種拔頭發的沖動。兩個月后,她的睫毛和眉毛都長了出來,整個人也變得活潑精神起來。

聚焦在它的表現、成因這些知識上,能讓我們“知彼”。現在,我們要來做“知己”的功課。每個人的強迫癥都不太一樣,你必須要對你自己的強迫癥病況有真實的了解。

首先,回想你過去的一周,你有哪些“強迫觀念”?把他們列出來。請依據他們給你帶來的麻煩的大小以遞減順序排列。給最主要、麻煩最大的強迫觀念標上“1”。

接下來,仔細回想你的強迫行為有哪些?把他們逐條列出來,并標上A、B、C……

我們知道,強迫行為經常伴隨著強迫觀念出現。現在不妨來做一個連線歸納游戲。如下,

強迫觀念1導致的強迫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強迫觀念2導致的強迫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強迫觀念3導致的強迫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強迫觀念4導致的強迫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

當然,可能有些強迫觀念不會導致強迫行為,把它單獨列出來,并寫清楚自己的經歷和體驗。

總結你所列的情況,然后對照強迫癥清單,看看你的癥狀屬于哪一種強迫癥。然后,根據我們最初提到的“你有強迫型人格,還是有強迫癥”這個標準,來衡量一下你的癥狀的輕重程度,是比你想象得要差,還是稍好。這樣的話,你就對自己的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

知己知彼,多了解強迫癥,多關心它的一些信息或研究,你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治愈方法。

3.被動等待強迫癥消失是一種錯誤選擇,自助者天助

在了解強迫癥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發現這樣的案例:有些孩子曾經有反復洗手或檢查的行為,但是后來,這些行為消失了。他們以后的人生也沒有受到強迫癥的迫害。所以,你可能整日祈禱,希望自己的強迫癥立刻離開你。

43歲的杰克是一個不能停止洗手的男人。他一天至少要洗50次手,有時則要洗上100次。他的皮膚里嵌入很多肥皂,以至于只要打濕雙手,就能搓出肥皂泡,就像動漫《航海王》里吃了泡泡果實的肥皂人卡莉法一樣。他的手被洗得破了皮,變得發紅,但是他根本停不下來。杰克一直在尋找一種魔藥。他的想法很簡單,希望服下一枚藥片,病癥就能消除,而讓自己成為一個全新的人,有闖勁兒、性格平和、生活萬事如意。

事實上,另一位患者,沉浸在“兒子會失明”這種強迫觀念里的多蒂卻認為:“要我說,強迫癥患者只有在找到神藥之后才可能治好這個病!”

哪里有這樣的藥?美國的杰弗瑞·施瓦茲教授說得好:“無論你如何禱告,強迫癥都不會馬上消失,咒罵和抱怨也無濟于事。”我們知道,強迫癥患者的問題是腦子被鎖住了,卡住了。也許真的有那么一天,復雜的大腦又再次正常工作了,你可能不治而愈。然而,就算有這么一天,它也需要時間。難道這一段時間,你就放任強迫癥摧殘嗎?

所以,千萬不要只是被動地等待強迫癥自己消失。如果你屈從于這個念頭,那么你就死定了。你的整個生活會退化到被強迫癥的怪圈完全吞噬。

如果你真的想要禱告,那么你應該祈求的是自我幫助的力量。我們常說一句話:天助自助人。外國人也常說上帝喜歡幫助那些自助者。

某小鎮的教堂有位神父,信仰上帝,非常虔誠。上帝被感動,就托夢給他,說:“明天小鎮要發洪水,很多人都有危險,不過不要怕,我會去救你。”

神父夢醒,洪水已經淹沒了小鎮的街道。警察讓神父撤離,神父卻鎮定地爬上屋頂,說要等上帝來救。洪水不斷上漲,情況危急。神父的身子被淹沒,但他還是接連拒絕了乘坐小艇、駕著飛機來救援的三波警察,聲稱上帝會救他。最后神父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責怪上帝失信,誰知上帝卻說:“我已經派了警察、兩艘小艇和一架直升機去救你了啊!”

命運往往會幫助那些付出努力的人。所以,不要把一切都寄托給縹緲的幻想。當外援來之前,唯一能幫助你的人是你自己。

自助的第一步是知己知彼。這個之前我們已經提到,就是了解強迫癥和自我的強迫癥情況。這可以讓我們占據一定的主動性。

如果你開始治療,也就是意味著你開始接受你無法改變的事情——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你了解到短期內強迫癥并不會馬上消失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當你識別了它的真相,你就會知道,你已經從中汲取了力量,且正逐漸變得強大。漸漸地,你將不會那么在意那些困擾你的念頭了。

下面要做的是,改變被動的狀態。被動的狀態,尤其是無所事事,是強迫癥患者的敵人。很多強迫癥患者因為病癥的折磨,往往不能到學校里學習,或者從事正常的工作。患者的時間都被用來做強迫行為、反復的儀式、沉思,被強迫性念頭困擾。結果呢?強迫癥變得更糟。沒事可干的人不可能調動自己的精神力量,去為卡住的大腦解鎖。所以,美國的杰弗瑞·施瓦茲教授曾形象地評價說:“閑散無事是癥狀的生產車間。”

你應該做的是積極主動地行動。找到一個讓你真正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強迫癥要你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如果你在趕著去上班的路上,被強迫癥控制要返回家去檢查門,那你就要告訴自己,工作更重要,這樣你就會產生一種動力來督促自己繼續去上班。手頭上有事情,能創造價值,能有益于別人,這也能提升你的自信心,促進病癥的改善。

如果你已經撞到一堵墻,那你就不能忽略它、原諒它,或者期待它有一天會自行離開。強迫癥就是這樣的一堵墻,你要積極與它作戰,突破它。

4.小心,別把強迫癥夸大化、擴大化

S博士是一個患有強迫癥的心理醫生。他的強迫觀念是,總是擔心自己撞到了人。這個強迫觀念促使他去反復檢查。在路上,他會停下車去查看是否有撞人事件發生;在家里,他會沖到車庫里去看檢查汽車的擋泥板,直至整個車身。

身為一個心理醫生,他對強迫癥的影響認識得很清楚。他總是說:“這個病實在難以忍受,痛苦是焦灼的,永遠沒有盡頭的……但是,我無法控制,疾病控制了我,我不能控制疾病。”

另一位患者勞拉恐懼刀具,因為她的強迫性念頭是攻擊性的,即總是有一種拿起刀刺向他人的沖動。勞拉這樣描述她的強迫思維,說:“它撕扯著我的靈魂。一個小念頭,然后爆炸成一個火球,一個完全失控的怪物。”她對于強迫癥的恐懼不言而喻。

布萊恩恐懼電瓶水和酸,若有人在他的辦公桌上放一節電池,就能把他逼瘋。他的一位同事說,那些在越南戰場上穿越槍林彈雨的人臉上的表情,也沒有布萊恩表現出的恐懼。

問題來了。認識到強迫癥的病癥和危害是好的,但是,如果夸大了強迫癥的影響力或傷害,對其過分恐懼,那么你就會發現,你把自己置于了危險的境地。確實有些患者忍受著不做強迫性行為,但是,他卻暗示自己:“我不能避免它,它比我強大。”

一個事實是,你越是看重和在意強迫癥,越是期盼和懇求它放過你,你的癥狀就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相反,你越是看低強迫癥的重要性,你的自我掌控感就越強,你就越能遠離強迫癥對你的控制。所以,你應該從精神上正確看待強迫癥。

記得軍隊指揮官常說一句話:“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意思是說,不要過高估計敵人而悲觀失望、停頓不前,要敢于與敵人做斗爭,百折不撓。“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就是在每一場具體的斗爭中,采取謹慎態度,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好充分的準備。

要想主動與強迫癥戰斗,就要了解敵人的實力和自己的能力,既不高估別人,也不低估自己。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在每一次與強迫癥交戰時,都要敢于做斗爭。當然,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時的敗局也沒必要過于苛責。如果你感覺癥狀洶涌而來,你實在不得不聽從它的命令或指使,暫時是可以的。但是,切記,你要提醒自己:“這是強迫癥。下一次,我一定要戰勝它。”

在不夸大和擴大強迫癥的問題上,美國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和咨詢師蒂莫西·答錫澤莫爾提出了一種可行的方法,即鼓勵強迫癥患者不要被感覺愚弄。

原理是,一般來說,強迫觀念帶來的心理震動和感覺能夠擊垮我們。你只有明確了解自己的恐懼感是不合理的,才能停止恐懼,與之戰斗到底。

他的方法是這樣的:

1.列出你經歷的一些強迫觀念或行為,把因此帶來的心理震動寫下來。

2.你怎么理解你有這些感覺的原因,寫下來。

3.回憶你在面對這些恐懼時的做法。當時,你是否心臟跳動過快,呼吸急促?其實,這是你的身體在做準備。這些所有的反應都是在警告你已經接近從前恐懼的地方。

4.根據你自己的癥狀,你能感到哪些“危險”在等著你?把它們寫下來。

5.請列出一些沒有成為現實的危險。比如,當你看恐怖電影的時候,即使你知道自己很安全,你也會害怕,恐懼得不能自已。

6.下面的問題是,你嘗試做了什么,讓自己放松下來?到一個人多、歡快的環境,或者做其他?思考一下,在你因強迫癥恐懼時,可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對抗?

經過上述的一輪思考,你會發現,你搞懂了你有這些感覺的原因,可以幫助你理解不必為某些感覺擔憂。

美國的杰夫瑞·M·施瓦茲教授開設了強迫癥行為治療小組。在那里,一位名叫多明戈的患者通過上述治療方法,緩解了困擾他15年的強迫癥狀。

當那種要去清潔或者檢查的強迫沖動襲來的時候,多明戈總是與自己對話,讓自己做選擇。他說:“是對強迫癥俯首稱臣,還是不理它去做我本來應該做的事情呢?我告訴自己,‘盡管不聽強迫癥的話,非常非常難受,但是,我不得不這么做。’”然后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忍著痛苦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這樣,他反復地努力,逐漸把自己撥到正途上。

除了會被夸大化,強迫癥還很容易被擴大化,專業的說法即“泛化”。這指的是,最開始我們強迫的只有一個觀念,但到后來,強迫的觀念越來越多,一個接著一個地強迫,它們可能是同時強迫,也可能是一個替代一個地強迫。

泛化是怎么出現的呢?一般來說,強迫癥易泛化的多是比較內向的,同時又有完美主義情節、敏感和固執等性格的患者。這樣的強迫癥患者最初的強迫觀念可能是“自己被污染了”,表現為反復清洗。由于這個強迫的沖突持續得不到解決,于是他又對其他事物產生了強迫,他在出門后又突然想到門是不是沒有鎖好,于是又強迫地思考這個問題,以此類推,強迫的東西就越來越多。

那么,我們要怎么樣來防止和阻止強迫的泛化呢?答案很簡單,我們要充分意識到泛化的存在。因此,倘若事先你就知道強迫會泛化,那么當你出現泛化的時候,就會警覺和認識到原來不是這些問題有什么特殊意義,而是癥狀在泛化,這樣你的心里就有底了,內心的焦慮情緒會隨之減少很多。而且,不用去理睬這些讓你反復想的觀念,那么泛化就不會影響你。

千萬注意,有時候這些泛化的強迫觀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確的,讓你覺得“欲拒不能”,但你要記住,這是個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強迫的怪圈。

在以前,你只是被動承受,根本搞不清自己有多少強迫行為,有多少強迫性思維,你數不過來,也無還手之力。當你認真地去了解你的強迫癥,你就有了主動權。你會知道在哪個環節,它會設下陷阱,誘發你病癥發作,而你早已經做好準備應對了。

5.與世隔絕根本無濟于事,別為痛苦停下腳步

在調查和研究了強迫癥的諸多案例后,我們發現,強迫癥患者在患病之后,會把自己關在屋子里,與世隔絕地活著。

霍華德·休斯無疑是我們最先想到的一位典型病人。1976年,宣布隱居的休斯已經完全被強迫癥淹沒了。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出門了,沒有去工作,見朋友,或者赴任何約會。

臨終前的一段日子,他住在阿卡普爾科市女王大酒店的頂層套房。因為他對病菌的恐懼,那里被完全變成了一種醫院的隔離氛圍:厚重的窗簾將每一扇窗戶都遮掩得嚴嚴實實,因為在他看來,陽光都是可能傳播病菌的媒介。他的仆人用面巾紙將手遮蓋好,按照精確度量和切割食物,再把食物送給他。當年的4月5日,70歲的霍華德·休斯去世。多年的與世隔絕,使休斯的面容無法辨認,最終FBI通過指紋才認定了他的身份。

還有一位16歲的男孩約瑟,患有顧慮過度癥,懷疑自己的腦子出了問題。他已經輟學一年多了,幾乎不出門。在家里,約瑟幾乎不和家人說話了,甚至根本不愿意從床上爬起來。

是強迫癥脅迫了你,讓你必須與世隔絕嗎?不是的!是你自己為痛苦停住了腳步,是你自我封閉了。

大家不妨想一想你是怎么面對痛苦的。很多人的做法是,痛苦了或心情不好了,就什么也不做,整天就呆呆地坐在那里。說得好聽點,這是在療傷,說得不好聽點,這種行為實則是一種沉迷,是對自己沉迷于痛苦的放縱。

失戀的人身上常發生上述這種事。在電影《失戀33天》里,高端婚禮策劃師黃小仙因與相戀七年的男友分手,灰心失意,好好一個適齡女孩,邋遢得跟外貿尾單似的。她無心工作,整天就是發呆。結果,她非但沒有走出失戀的痛苦,反而還有些抑郁了。

許多強迫癥患者也是如此。他或她為了一個偶然出現在自己思想里的觀念,能把自己所有精力都拿來關注和壓制這個觀念,不去工作學習了,不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了。最終,他們把自己關進了死胡同。你煩惱是你煩惱,你痛苦是你痛苦,但是地球不會因為你失戀或痛苦就停止轉動。如果你封閉自己,停止運動,你就是違背了“森田療法”里所說的“自然”。就算你失戀痛苦,你可能還是要像黃小仙一樣繼續工作,去給熱戀中的情侶策劃婚禮。然而,你要知道,就是這種不得不去運轉的行為把你從強迫癥、抑郁癥的泥沼中拯救出來的。黃小仙正是在工作中,才領悟到愛情的原理和走向金婚的秘訣的。同樣的道理,當你患上強迫癥后,希望你不要在痛苦里自憐,不要關在屋子里與世隔絕。這是聽命于強迫癥的一種表現。你應該積極地應對強迫癥,放下痛苦,跟上生活的腳步。

說到這里,有這么一個佛教故事,或許可以給強迫癥患者一點啟示:

從前有師徒兩個和尚要過一條小河。正巧河邊有個婦人也想過河,但是由于河水齊腰深,且又湍急,所以這個婦人很是為難。師父二話沒說,背著婦人就過河了。到了河彼岸,師父放下了婦人,繼續和徒弟趕路。

傍晚休息時,徒弟忍不住問師父:“師父,我想了很久,男女有別,您不該背那個婦人過河。為什么您要這么做?”這個師父卻對徒弟說:“我在過河后就把那個婦人放下了,你到現在還沒放下嗎?”徒弟恍然大悟。

大多數強迫癥患者也是如同那個徒弟一樣,還沒有放下,而且還停下了心的腳步,一直停在過去的那一刻,忘記了當下的事務。

我們鼓勵患者不封閉自己的另一個原因是,強迫癥好像有一個非常好的優點對我們很有益,那就是當患者要做一些專業或社交上非常重要的事情時,強迫癥可以“暫停”。

200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火柴人》的男主角羅伊是個專門騙人錢財的職業騙子,患有強迫癥和廣場恐懼癥。平日里,除了外出購物,他幾乎拒絕一切戶外活動,拒絕陽光。他像俄國短篇小說家契訶夫所描寫的“套中人”一樣,必須窩在房間或車子等密閉的空間里。就算是要出門,他也要戴上墨鏡,給世界“染”個色再去。

然而,我們要說的是,當羅伊去“工作”,也就是騙人的時候,他的強迫癥和奇怪的強迫行為好像都消失了。他沉著冷靜、巧舌如簧,游刃有余地應付著那些好貪小便宜又無知的人,把自己的“事業”搞得蒸蒸日上。

當你與世隔絕的時候,其實對你的病癥是無益的,對你的現實生活也是。而如果你走出去,你的強迫癥反而會退一步。

如果上述這個電影故事不足以說明問題,那我們還可以介紹朱迪茜·瑞坡坡特的研究案例。我們上一節提及的S博士,是一位因擔心撞到他人而不斷去檢查車子的強迫癥患者。他發現,當他去給學生上課時,整個上課期間,他會忘記那些不斷騷擾他的困擾性念頭。一旦下課,他又回到了強迫癥的狀態。他利用這一點,可以正常地去工作、交朋友,雖然僅僅是勉勉強強的程度,但他的生活并沒有亂。

人生在世,痛苦幾多!當強迫癥圍攻我們的時候,當你深陷痛苦之中的時候,不要停下腳步,把自己關在小黑屋里。不聽命于強迫癥,你需要接受痛苦,面對現實,并行動起來,從生活中找到對抗病癥的動力。

6.尋醫問藥,誰能打破強迫癥的牢籠

當前世界上有千百萬心理強迫癥患者失去了自我心靈“自由”,正與這種“謎癥”抗爭。目前,對于強迫癥的治療已經有了十分科學和基本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積極與強迫癥抗爭的時候,這些手段與方法,就是你的幫手與武器。

強迫癥主要有三大類治療措施:一是藥物治療,二是心理治療,三是神經外科腦手術治療。

先說第三個,我們之前在第二章第四節賽爾的故事中講到了這種治療方法。它是在其他治療手段無效的情況下,患者所能選擇的最后一種治療措施。它包括雙側扣帶回切除術,邊緣白質切除術、內囊前肢切除術及尾狀下束切除術。遺憾的是,正如賽爾的故事所揭露的那樣,這種治療方法存在一個較難處理的課題,即經過腦手術的患者,其人格會發生變異,所以目前醫院很少采用這種治療方法。

因此,患者一定要慎重,除非你已經嘗試了至少三種SSRI充分劑量的治療而毫無改善。(其中之一包括氯丙咪嗪,以及試用了抗精神病藥及氯硝西冸作為輔助藥物治療,或試用了一種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你應經過心理治療師足夠療程的行為治療,而且是在你最佳接受藥物治療期間。如果在上述條件下你還沒有好轉,你可以考慮,不過在那之前,你必須經過三位精神科主任醫師的會診。

接下來,我們來說藥物治療。

國內外用于治療強迫癥的藥物,有氯米帕明、丙咪嗪、多塞平等,其中氯米帕明是國外公認的治療強迫癥的有效藥物。1988年,美國的朱迪茜·瑞坡坡特醫生在《不停洗手的男孩》一書里,就重點介紹了氯米帕明的用藥情況與療效。

氯米帕明的有效率不足50%,且其療程超過8周才能有較好的效果。如果服藥8周,你還沒有任何改善,那么你可能需要考慮換藥。或者,當氯米帕明療效不佳時,你聽從醫囑,加用碳酸鋰或者精神抑制劑,這種聯合用藥,也能收到一定的療效。

近些年來,一些專家認為,很多藥物都比氯米帕明優秀,如新一代抗抑郁藥物氟西汀和氟伏苯胺,雖然是抗抑郁劑,但國外的研究發現,它們治療強迫癥的療效的確優于先前的藥物。

國內外治療強迫癥的常用藥物

藥物通用中文名:氯米帕明

英文名:Clomipramine

日口服劑量:2~5mg/kg

其他適用癥:抑郁癥

藥物通用中文名:丙咪嗪

英文名:Imipramine

日口服劑量:2~5mg/kg

其他適用癥:遺尿

藥物通用中文名:阿米替林

英文名:Amitriptyline

日口服劑量:2~5mg/kg

其他適用癥:抑郁癥

藥物通用中文名:地昔帕明

英文名:Desipramine

日口服劑量:2~5mg/kg

其他適用癥:抑郁癥

藥物通用中文名:苯乙肼

英文名:Phenelzine

日口服劑量:0.5~1.0 mg/kg

其他適用癥:抑郁癥

藥物通用中文名:氟西汀

英文名:Fluoxetine

日口服劑量:0.5~1.0 mg/kg

其他適用癥:抑郁癥

這些藥物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口干、便秘、困倦,嚴重的會導致你震顫、盜汗等。但幸運的是,如果是接受藥物治療的話,服用抗強迫癥藥物不會成癮。不良反應也不是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發生。即使說明書上寫的不良反應可能發生,但醫生可以幫助你應付這些藥物的副作用,比如,建議你降低用量,或者把服藥時間調整到睡覺前,這樣可以減弱或控制大部分副作用。

此外,精神焦慮是強迫癥的一種表現。當過于焦慮時,你也可以服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我國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徐光興先生對這方面的用藥比較有經驗,他列出了一些常用藥物(如下)。

國內外抗焦慮的常用藥物

藥物通用中文名:地西泮

俗稱:安定

英文名:Diazepam

日口服劑量:1~2.5mg,分次服

藥物通用中文名:氯氮卓

俗稱:利眠寧

英文名:Chlordiazepoxide

日口服劑量:0.5mg/kg,分次服

藥物通用中文名:阿普唑侖

俗稱:佳靜安定

英文名:Alprazolam

日口服劑量:0.02~0.06mg/kg,分次服

其他適用癥:驚恐反應,輕度抑郁

藥物通用中文名:勞拉西洋

俗稱:羅拉

英文名:Lorazepam

日口服劑量:0.01~0.04mg/kg,分次服

最后,讓我們來談談心理治療法。

心理治療的實質是對強迫癥人格的重建,通過使其樹立一種新的價值觀、認知觀來改造強迫癥患者的心理活動及內容,從而改造患者的不良的生理行為活動。心理與行為治療的主要方法有:

認知與幽默療法

認知療法的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維克多·埃米爾·弗蘭克爾。(理論主要見于其1930年出版的《心理療法與存在主義》)認知療法認為,患者的強迫觀念與患者本身不切實際的、錯誤的思維方式有關。所以,醫生和患者應該一起檢查、評估患者的認知,找到其產生痛苦的原因。然后,醫生應該努力幫助患者通過訓練恢復自我意識,指導患者接受自我,用新理念、新生活方式與自己的疾病抗爭。

幽默療法是指,讓自我對心理問題或癥狀保持一段距離,以平常心或幽默心去看待它們,讓情緒和行為得到放松,進而創造良好的生理效果,以此治療病癥精神分析與催眠療法。

我們所說的精神分析療法,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療法的簡易版。其核心技術是當患者潛意識、無意識中的東西挖掘出來時,使之意識化,即洞察,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催眠治療是弗洛伊德在心理治療中常用的方法。患者在催眠狀態下,容易將隱藏在癥狀背后的原因,如感情受挫或欲求不滿等,投射出來,對精神分析治療有益。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是利用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理論,使人的行為發生變化,從而解決人的不適應問題的心理治療技術。它對強迫行為的制止和治療有明顯的作用。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行為療法一直是治療強迫癥的主要療法。一般行為療法的常見技術與內容參見如下。

行為療法的主要技術和內容

正強化

運用喜好的刺激做練習的強化物,以增加良好行為

懲罰

施加懲罰物或減少正強化來減少不良行為

負強化

運用討厭的刺激讓人產生厭惡感,以增加良好行為

消退

停止強化,使行為出現的頻率降低,或停止懲罰,使原本減少的行為增加

重塑

從無到有,建立新行為

漸隱

逐漸改變刺激,使患者對適當的刺激做出反應

連鎖

通過一連串刺激與不良強化物多次配對來減少不良行為

模仿示范

通過示范、觀察學習來增加良好的行為

指導

通過言語、書面指導及動作指導,使患者控制自我行為

情景誘導

有意識地運用情景和場所來控制行為

報酬法

用報酬物充當強化刺激來矯正程序,積累的報酬物可兌換成績或成果

自我控制

患者自我矯正,以減少不良行為

系統脫敏

在放松條件下,從弱到強,呈現刺激或情景,使患者逐步脫敏與適應

生物反饋

通過電子儀器,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活動

與其他心理療法的區別在于,行為療法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和系統性,可以進行客觀的科學檢驗、演示和量化。這也正是它之所以在治療強迫行為時臨床效果更顯著和更穩定的原因。

森田療法

森田療法是日本的森田正馬教授創立的,其思想與佛禪思想緊密相關,精髓原則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一般,若患者的強迫癥病情較嚴重時,森田建議患者入院治療,且治療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12周的絕對臥床期,2~3周的輕工作期,1~2周的重工作期,2~3周的生活訓練期。

四步驟自我治療法

四步驟自我治療法,是由美國加州大學的知名精神病學教授杰弗里·施瓦茲經過20多年的研究,創建出了一種治療方法。其主要技術的運用順序如下:

步驟一:重新確認

步驟二:重新歸因

步驟三:重新聚焦

步驟四:重新評價

這種方法算是一種改進過的行為療法,好處是讓患者成為自己的治療師,且不必花昂貴的專業治療費,不用使用藥物,只要認清癥狀與腦部生化失衡之間的關系。

在本書中,我們主要使用行為療法、森田療法、四步驟自我治療法,以及其他如思維切斷療法、音樂療法等,來幫助你認識強迫癥,治療強迫癥。

Key point:你是那個決定不再聽命于愚蠢信息并采取抵御行動的人。如果你消極,生命就是黯淡的。被動是不行的,你需要積極起來。

強迫癥清單

強迫觀念

進攻性的強迫性觀念:

害怕傷害他人;害怕傷害自己;暴力的或可怕的畫面;突然暴發的侮辱性言行;害怕犯罪沖動;害怕把某些錯誤怪罪到自己身上;害怕火災或親友死亡等可怕的事情發生;

污染的強迫性觀念:

對身體的分泌物感到在意或惡心;恐懼泥土或病菌;過度在意化學污染或環境污染;

性方面的強迫性觀念:

對受到壓抑或禁止的性行為不斷想象或感到不安;變態的性行為妄想;

強迫性的對對稱、準確或秩序的要求:

對事物排列組合的不對稱,次序或順序上的混亂,或事物詞義的不能確認感到不安;

對自我身體的一部分強迫性困擾:

被身體的某部分困擾,如耳朵變得越來越大;不斷感覺自我體臭;

其他強迫性困擾的念頭:

闖入大腦的畫面;闖入大腦的無厘頭的聲音、單詞或音樂;幸運或倒霉的數字;

強迫行為

強迫性數數:

不得不一遍一遍數到某一個特定數字

強迫性檢查:

檢查門、鎖、開關、剎車等

強迫性清洗:

清洗手、身體、墻壁或家具等

重復性儀式:

在門口走來走去,在椅子上坐下站起等

強迫性秩序或安排:

把東西從一個箱子里拿出來,再重新裝進去;整理抽屜

強迫性儲存或收藏:

儲存收藏舊報紙、信件、雜志,甚至是垃圾

其他強迫性行為:

強迫性坦白;強迫性觸碰

Key point:知己知彼是說,要知道強迫癥產生原因、癥狀表現、如何治療等,同時也要知道自己病癥的程度和自己的能量。

Key point:世上沒有什么靈丹妙藥能立刻治愈強迫癥。所以,與其祈禱上天賜藥,或者祈禱強迫癥立刻消失,還不如祈求自我幫助的力量,畢竟天助自助人。

Key point:夸大強迫癥,會讓你失去應對它的勇氣,你最后可能只是它控制的一個奴隸,而不是你自己。注意強迫癥的泛化,盡量避免陷入不斷泛化的怪圈。

Key point:如果癥狀并沒有嚴重到影響你無法執行原來角色功能的地步,你應該繼續上學或者工作,這樣可使很多相關的治療更容易實施。而且,如果長期在家休養會使我們有過多的精神能量無處投放,反而會使我們更多地關注自己的癥狀和狀態,使強迫更加嚴重。當然,適當地改變一下環境,緩解一些壓力是可以的。

Key point:目前,國內外對于強迫癥的治療已經有了十分科學和基本有效的方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神經外科腦手術治療,都是你與強迫癥抗爭時的幫手和武器。你應多多了解,選擇適合你的治療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治多县| 吴川市| 浙江省| 晴隆县| 区。| 闵行区| 深圳市| 景洪市| 永靖县| 西充县| 阳山县| 西安市| 松潘县| 阆中市| 合江县| 阳江市| 莱西市| 霍山县| 桐乡市| 安徽省| 绩溪县| 内丘县| 武胜县| 鄄城县| 静安区| 湖北省| 沛县| 喀什市| 新乡县| 密山市| 西昌市| 平乡县| 绩溪县| 英德市| 汽车| 苍梧县| 大洼县| 青海省| 全南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