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2)

  • 醫方考
  • 吳昆
  • 4993字
  • 2015-12-26 18:09:06

狂病者,責邪之并于心也。此皆實證,宜瀉而不宜補,故用大黃以瀉之,取其苦寒,無物不降,可以瀉實。又必數日后方可與食,但得寧靜,便為吉兆,不可見其瘦弱減食,便以溫藥補之,及以飲食飽之,病必再作。戒之戒之!緩與之食,方為得體,故曰損其谷氣,則病易愈。所以然者,食入于陰,長氣于陽故也。

麻仁煎

麻仁(四升)水六升,煎七合,空心服。

癲風者,此方與之,三劑效。

麻仁,潤藥也,多與之令人通利,故足以瀉癲風。然可以濟火,可以澤肝,可以潤脾,可以

苦參丸

苦參一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薄荷湯下。

發狂無時,披頭大叫,欲殺人,不避水火者,此方主之。

上件諸證,皆神明內亂也,故古人病狂謂之失心??鄥⒅餍母菇Y氣,故足以治時熱狂言。

生鐵落

黃帝問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對曰∶生于陽也。帝曰∶陽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陽氣者,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治之奈何?岐伯曰∶奪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陰,長氣于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落為飲。夫生鐵落者,下氣疾也。昆謂怒者,肝木之志也。鐵落,金之體也。木欲實,金當平之,此其所以用鐵落也。

《靈苑方》朱砂酸棗仁乳香散

辰砂(光明有墻壁者一兩) 酸棗仁(半兩,微炒) 乳香(光瑩者,半兩)癲疾失心者,將此三物為末,都作一服,溫酒調下。善飲者以醉為度,勿令吐。服藥訖,便安置床枕令臥。病淺者,半日至一日覺。病深者,三二日覺。令人潛伺之,不可驚觸使覺,待唐相國寺僧允惠,患癲疾失心,經半年,遍服名醫藥不效。僧俗兄潘氏家富,召孫思邈療之。孫曰∶今夜睡著,明后日便愈也。潘曰∶但告投藥,報恩不忘。孫曰∶有咸物,但與師吃,待酒卻來道。夜分,僧果渴。孫至,遂求溫酒一角,調藥一服與之。有頃,再索酒,與之半角。其僧遂睡兩晝夜乃覺,人事如故。潘謝孫,問其治法。孫曰∶眾人能安神矣,而不能使神昏得睡,此乃《靈苑方》中朱砂酸棗仁乳香散也,人不能用耳。正肅吳公,少時心病,服此一劑,五日方寤,遂瘥。

《本事方》以此方加人參一兩,名寧志膏,煉蜜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樓師云∶族人因兵火失心,制此方與之,服二十粒愈。親舊多傳去,服之皆驗。昆謂重可以去怯,故朱砂能鎮心安神。酸可使收引,故棗仁能斂神歸心。香可使利竅,故乳香能豁達心志。必酒調盡醉者,欲其行藥力而成莫大之功也。許學士加人參者,亦謂人參能寧心爾。

白金丸

白礬(三兩) 郁金(七兩,須四川蟬腹者為真)二共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湯下。

《本事方》云∶昔有一婦人癲狂失心,數年不愈,后遇至人授此方,初服覺心胸有物脫去,神氣灑然,再服頓愈。至人云∶此病因憂郁得之,痰涎包絡心竅,此藥能去郁痰。昆按∶白

驚氣丸

附子 木香 白僵蠶 白花蛇 橘紅 天麻 麻黃(各半兩) 干葛(二兩) 麝香(五分) 腦子(二分) 朱砂(一錢,留少許為衣) 天南星(姜汁浸一宿) 紫蘇葉(各一兩)上件為末,煉蜜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金銀薄荷湯下。

《本事方》云∶戊寅年,軍中一人犯法,褫衣將受刑而得釋,精神頓失如癡。予與一丸,服訖而寐,及覺,病已失矣。提轄張載揚,其妻因避寇失心,已數年,予授此方,不終劑而愈。又黃彥奇妻,狂厥者逾十年,諸醫不驗。予授此方,去附子加鐵粉,亦不終劑而愈。昆謂僵蠶、花蛇、天麻、南星可以豁風痰,麝香、腦子、木香、陳皮可以通臟竅,附子所以正元陽,朱砂所以安神志,麻黃、干葛、紫蘇所以疏表而泄其驚氣也。以鐵粉而易附子者,亦以金能平木,而責厥為肝逆故耳。

云母

此物性寒質重而明,寒可以勝熱,重可以鎮心,明可以安神,故紀朋用之湯液,以療開元宮人。

敘曰∶驚悸怔忡,心疾也。心為一身之主,萬化之源,失而不治,則十二官次第而失職,所

養心湯

黃 白茯苓 茯神 半夏曲 當歸 川芎(各半兩) 柏子仁 酸棗仁(炒) 人參 遠志(去心,姜汁炒) 五味子 辣桂(各二錢半) 甘草(炙,四錢)每服五錢。

心血虛少,神氣不寧,令人驚悸怔忡者,此方主之。

心主血而藏神,故方寸靈臺,名曰神室。神室血少而空虛,則邪氣襲之,令人如有驚悸而怔怔忡忡不自寧也?!秲冉洝吩弧藐枤庹撸珓t養神,故用人參、黃 、茯神、茯苓、甘草以益氣。又曰靜則神藏,燥則消亡,故用當歸、遠志、柏仁、酸棗仁、五味子以潤燥,養氣所以養神,潤燥所以潤血。若川芎者,所以調肝而益心之母。半夏曲所以醒脾而益心之子。

辣桂辛熱,從火化也,《易》曰∶火就燥,故能引諸藥直達心君而補之,經謂之從治是也。

亦有加檳榔、赤茯苓者,因其停水為悸,加之以導利水氣耳。非停水者,不之用也。

寧志丸

人參 白茯苓 白茯神 酸棗仁(酒浸半日,隔紙炒) 當歸 遠志 柏子仁 琥珀(各半兩) 乳香 石菖蒲 朱砂(各二錢五分)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氣血虛,夢中多驚者,此方主之。

重可以去怯,故用朱砂。明可以安神,故用琥珀。香可以利竅,故用乳香、菖蒲。氣可以生神,故用參、苓、茯神。仁可以歸心,故用柏仁、棗仁。酸可使養津,故用遠志。潤可以益血,故用當歸。

朱砂安神丸

朱砂(五錢,水飛,另研) 黃連(酒洗,六錢) 生地黃(一錢五分) 炙甘草 當歸(各二錢五分)夢中驚悸,心神不安者,此方主之。

夢中驚悸者,心血虛而火襲之也。是方也,朱砂之重,可使安神;黃連之苦,可使瀉火;生之涼,可使清熱;當歸之辛,可使養血。乃甘草者,一可以緩其炎炎之焰,一可以養氣而生神也。

治異夢多驚,外有二法∶一于髻中戴粗大靈砂一紗囊,一于枕中置真麝香一囊,皆能杜絕異夢而療夜魘。

朱雀丸

白茯神(二兩) 沉香(五錢)驚氣怔忡者,此方主之。

因驚而得者,名曰驚氣怔忡?!秲冉洝吩弧皿@則氣亂。宜其怔怔忡忡,如物之撲也。是方也,茯神之甘平,可以寧心;沉香之堅實,可使下氣,氣下則怔忡瘥矣。

密陀僧一物散

每服匕許。

驚氣入心,喑不能語者,此方主之。

有人伐薪山間,為野狼所逐,喑不能言。一醫授以此方,茶調服,尋愈。又一軍人采藤于谷,為惡蛇所逢,趨歸,證狀亦同,以此方與之亦愈。蓋此物鎮重而燥,重故可以鎮心,燥故可以劫其驚痰。

敘曰∶以虛無寂滅為宗,則弗忘而學忘。以家國天下為念,則健念而懼其忘。君子有天下國家之責,奈何而可忘耶?此健忘之方所必考也。

歸脾湯

人參 黃 龍眼肉 酸棗仁 茯苓 白術 遠志(各一錢) 炙甘草 木香 當歸(各五分)思慮過多,勞傷心脾,令人健忘者,此方主之。

心藏神,脾藏意,思慮過度而傷心脾,則神意有虧而令健忘也。是方也,人參、黃 、白術、茯苓、甘草,甘溫物也,可以益脾。龍眼肉、酸棗仁、遠志、當歸,濡潤物也,可以養心。燥可以入心,香可以醒脾,則夫木香之香燥,又可以調氣于心脾之分矣。心脾治,寧復有健忘者乎?丸劑宜主虛損勞瘵門天王補心丹。

孔子大圣枕中方

敗龜甲(酥炙) 遠志(去心苗) 九節菖蒲(去毛) 龍骨(研末,入雞腹中,煮一宿)上四件等分,為末。每服一錢,酒調下,日三。

學問易忘,此方與之,令人聰明。

凡人多識不忘者,心血足而無所蔽也。若心血不足,邪氣蔽之,則傷其虛靈之體,而學問易忘矣。龜,介蟲之靈物也。龍,鱗蟲之靈物也。用龜甲、龍骨者,假二物之靈以養此心之靈,欲其同氣相求云爾。遠志辛溫味濃,辛溫可使入心,味濃可使養陰。菖蒲味辛氣清,味辛則利竅,氣清則通神,以之而治易忘,斯近理矣。是方也,出于孫真人《千金方》,其來必有所自,但曰孔子大圣之方,則未敢是非也。

敘曰∶風者,百病之長,以其善行而數變也。痛風有寒、有濕、有痰、有血,而惟以風名者,得非以其善行數變,長于諸邪之故乎?今考名方五首,而痛風之情狀見矣。

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南星(姜制) 黃柏(酒炒) 蒼術(泔浸七日,各二兩) 神曲(炒) 川芎(各一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 白芷 龍膽草 防己(各五錢) 羌活 威靈仙(酒拌) 桂(各三錢) 紅花(酒洗,一錢五分)此治痛風之套劑也。

有濕痰死血,而風寒襲之,風則善走,寒則善痛,所以痛者,濕痰死血留結而不通也。

所以走痛者,風氣行天之象也。是方也,南星燥一身之痰,蒼術燥上下之濕,羌活去百節之風,而白芷則驅風之在面,威靈仙驅風之在手,桂枝驅風之在臂,防己驅濕之在股,川芎利血中之氣,桃仁、紅花活血中之瘀,龍膽、黃柏去濕中之熱。乃神曲者,隨諸藥而消陳腐之氣也。然羌活、白芷、威靈、桂枝,親上藥也;防己、杏仁、龍膽、黃柏,親下藥也,二者并用,則上行者亦可以引之而下,下行者亦可以引之而上,顧人用之何如耳?

二妙散

黃柏(乳潤) 蒼術(米泔浸七日,等分)共為末,每用酒調下三錢。

濕熱作痛,不拘上下,此方用之每良。

蒼術妙于燥濕,黃柏妙于去熱,二物皆有雄壯之性,亦簡易之方也。

趕痛湯

乳香 沒藥 地龍(酒炒) 香附(童便浸) 桃仁 紅花 甘草節 牛膝(酒浸) 當歸羌活 五靈脂(酒淘去土)瘀血濕痰畜于肢節之間而作痛者,此方主之。

肢節之間,筋骨之會,空竅之所也,故邪易居之。是方也,桃仁、紅花、牛膝、當歸,養血而活血也。乳香、沒藥、五靈脂,散結而定痛也。羌活所以驅風,香附所以理郁。乃地龍者,濕土所化之物,同類相從,故能達濕邪結滯之區。甘草節者,取其性平,能和營衛而緩急痛之勢也?;騿枬裉叼鲅?,何以辨之?余曰∶肢節沉重者是濕痰,晚間病重者是瘀血。

丸事考

唐·江陵節度使成訥進 丸方云∶臣有弟 ,年三十一,中風就枕五年,百醫不瘥。

有道人鐘緘者,因睹此患,曰∶可餌 丸必愈。其藥多生沃壤,高三尺許,節葉相對,五月間收洗去土,摘其葉及枝頭,九蒸九曝,不必太燥,但取蒸為度,杵為末,煉蜜丸梧子大。

空心溫酒、米飲下二三十丸。所患忽加,不得憂慮,至四千丸,必復如故;五千丸,當復丁壯。臣根據法修合與 服,果如其言。鐘緘又言∶此藥與《本草》所述功效相異,蓋出處盛在江東,彼土民呼豬為 ,呼臭為 ,必緣此藥如臭 氣,故以為名。久經蒸曝, 氣自泯,每當服多,須吃飯三五匙壓之。奉宣付醫院詳錄。

又知益州張詠進 丸表云∶臣因在龍興觀,掘得一碑,內說修養氣術并藥二件。根據方差人訪問采覓,其草頗有異,金棱銀線,素根紫 ,對節而生,蜀號火 ,莖葉頗類蒼耳。

誰知至賤之中,乃有殊常之效。臣自吃至百服,眼目輕明;即至千服,須發俱黑,筋胃較健,效驗多端。臣本州有都押衙羅守一,曾中風隨馬,失音不語,臣與十服,其病立痊。又和尚智嚴,年七十,忽患偏風,口眼 斜,時時吐涎,臣與十服,亦便得瘥。今合一百劑,差職員史元奏進。義考見中風門。

桑枝煎

桑枝一小升,細切炒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一日服盡無時。

諸痛風者,服此方良。

《圖經》云∶桑枝性平,不冷不熱,可以常服。療中風體癢,干濕香港腳,及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昏,肺氣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身,聰明耳目,令人光澤,兼療口干。《抱樸子仙經》云∶一切仙藥,不得桑枝煎不服。許學士云∶政和間,予嘗病兩臂痛,服諸藥不效,根據此作數劑,臂痛尋愈。

敘曰∶癘風一證,古今難之,是以斯世之妄治者多也。深達癘風之奧者,潔古、東垣二人而已,余皆未有言也。今考古人之方六首,庶幾乎精練之奇哉!

愈風丹

苦參(四兩,為末) 土蝮蛇 白花蛇 烏梢蛇(頭尾全者,各一條,酒浸二三日,去骨,陰干為末) 皂角(五斤,去皮弦,以無灰酒浸一宿,取出用水熬膏)上以苦參、蝮蛇、白花、烏梢四味為末,將皂角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以玉屏風散煎湯吞下。輕者三蛇得一即效,不必全也。

癘風,手足麻木,毛落眉脫,遍身癩疹,搔癢成瘡者,此方主之。

癘風者,天地殺物之風,燥金之氣也,故令瘡而不膿,燥而不濕。燥金之體澀,故一客于人,則營衛之行滯,令人不仁而麻木也。毛落眉脫者,燥風伐其營衛,而表氣不固也。遍身癩疹者,上氣下血俱病也。諸痛屬實,諸癢屬虛,癘風之癢,固多有蟲,而衛氣之虛,不可誣也。是證也,主燥劑以疏風,則反以助邪,往往血枯而死,故求古方之潤劑以主之。白花、烏梢、土蝮三蛇者,血氣之屬也,用血氣之屬以驅風,豈不油然而潤乎?然其性中有毒,同氣相求,直達癘風毒舍之處,豈不居然而效乎?皂角之性,善于潔身,則亦可以潔病??鄥⒅?,善于去熱,則亦可以去風。昔人吞以防風通圣散,此方乃汗下之劑也,非營衛虛者所宜,今以玉屏風散更之,則黃 可以排膿補表,防風可以利氣疏邪,白術可以實脾而補肌矣。

換肌散

白花蛇 烏梢蛇(酒浸各一宿) 地龍(去土,各三兩) 當歸(酒制) 蒼術(米泔浸七日)木鱉子(去殼) 細辛 蔓荊子 白芷 赤芍藥 威靈仙 天麻 天門冬 川芎 甘菊花 何首烏 紫參 荊芥穗 沙參 石菖蒲 胡麻(炒) 苦參 不灰木 草烏 炙甘草白蒺藜 定風草(即天麻苗) 木賊(各一兩)上件共為末,每服五錢,食后酒調下,多飲為妙。

大風年深不愈,眉毛墮落,鼻梁崩壞,額顱腫破者,此方主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涟水县| 阳江市| 关岭| 灵宝市| 泰兴市| 姜堰市| 凌源市| 西青区| 大同市| 江北区| 武平县| 囊谦县| 铅山县| 无极县| 高邮市| 青河县| 东兴市| 镇雄县| 阜康市| 芜湖县| 清远市| 上栗县| 广灵县| 江阴市| 库伦旗| 军事| 西安市| 安丘市| 渭南市| 海林市| 榆树市| 乌拉特前旗| 买车| 托里县| 黔南| 英超| 龙口市| 绍兴市| 浮梁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