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初涉仕途——官道風云變幻,切忌搖擺不定投鼠忌器(2)

而當時安徽在政局上有三個最重要的人物,其中之一是呂賢基,另外兩個則是巡撫李嘉端和幫辦團練的兵部侍郎周天爵。

李鴻章高漲的政治熱情在現實面前終于冷靜了下來,他把自己為國家出力的焦灼的心情逐漸變為具體的行動,于是,他首先在周天爵處入幕。入幕是清朝青年學子獲得進入官場高層資格的通行證,李鴻章與周天爵有著獨特的關系。當時,太平軍正忙于南京的外圍陣地,勢力并未進一步深入安徽腹地。而安徽境內的農民武裝捻軍卻乘勢而起,他們殺富濟貧,來無影、去無蹤,成為了安徽政府的巨大隱患。于是,在周天爵的領導下,消滅捻軍成了李鴻章的主要任務。捻軍原本只是在經濟上與政府進行斗爭,并未涉及政治,但是由于受到太平軍的影響,捻軍的隊伍也逐漸壯大,他們也成了清政府的“眼中釘”,必須將其予以鏟除。

李鴻章與周天爵一起參加了兩次規模較大的消滅捻軍的戰役:一次是鎮壓定遠陸遐齡起義,另一次是鎮壓活躍于潁州、蒙城、亳州交界處的陳學曾、紀黑壯起義。

由于鎮壓捻黨有功,不久之后,安徽巡撫李嘉端就開始讓李鴻章獨立地指揮軍事活動。

1853年6月,李鴻章手下已經擁有一千多名兵勇,他們都是由李鴻章在各個地方團練部隊征集而來。同年8月,李鴻章的這支千余人的軍隊首次戰勝了一小股太平軍,李鴻章也因此小有名氣。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安徽巡撫李嘉端還專門上奏清政府給予李鴻章“六品頂戴、藍翎”的獎勵。清政府同意了這一請求。但是咸豐皇帝的獎勵并未讓清軍的士氣有所提升,在面對太平軍大將石達開的進攻之下,清軍的防御戰線不堪一擊。

李鴻章就處于這種尷尬的境地,不僅對軍事一竅不通,還要勉力支撐,最終卻因為石達開部的打擊而讓他無家可歸,異常狼狽。

4.遭遇事變,苦苦征戰,落魄男兒始傷悲

1853年,太平軍開始了北征和西征,李鴻章和李嘉端已經無法回避太平軍的鋒芒。對付土匪他們綽綽有余,但是對付正規軍,他們就顯得束手無策了。

石達開已經率部占領安慶,主持太平軍的西征事宜,石達開大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清軍潰不成軍,望風而逃。不久,石達開大軍先后占領集賢關、桐城,其中呂賢基鎮守的舒城也危在旦夕。李鴻章在短時間內拼湊了幾百名兵勇趕去救援,但是呂賢基所屬團練已經被殲殆盡,呂賢基也跳水自殺,就連隨后趕來的新巡撫江忠源也被困孤城,選擇了自殺。面臨這些變故,李鴻章的心在悸動著,內心的自責和遺憾久久地縈繞心頭,不能離去。

廬州被太平軍占領,咸豐帝急忙命令福濟為新任安徽巡撫,他是道光年間進士,滿洲鑲白旗人,字符修,同時也是李鴻章考進士時的副考官。李鴻章在石達開部攻打廬州之時,已經匆忙逃回了安徽老家。由于福濟也不懂軍事,所以一到安徽,他馬上邀請李鴻章入幕。李鴻章得到了福濟的重用,他們經常一起商量軍事大計。由于太平軍實力雄厚,清軍根本無法與之對抗,因此福濟采取“靜觀其變”的策略來應對太平軍,他想要等到太平軍彈盡糧絕、失去外援的時候再進行攻打。

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也受命于國家危難之際,奉朝廷命令回到安徽,在臨淮附近組織團練,兩父子各自為拯救家鄉在不同的地方作戰。

1855年2月,李鴻章帶兵向含山進發,最終消滅太平軍千余人,占領含山,因此得到了清政府的賞賜。李文安也率軍與兒子相互配合,再加上恩師曾國藩的湘軍在湖南、湖北等地遙相呼應,因此李鴻章對太平軍的幾次進攻卓有成效。1855年7月,正當李鴻章和太平軍在廬州打得難解難分之時,李鴻章接到了父親李文安去世的消息。李文安為了鎮壓太平軍,日夜操勞,積勞成疾,病逝于團練公所,享年54歲。

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李鴻章內心悲痛萬分,對太平軍更是充滿了仇恨,他恨不得馬上奪取巢縣,并殺死石達開。但是,父親的喪事還是最重要的,他不得不暫離軍旅,急忙趕回老家為父親奔喪。就在李鴻章回家奔喪之時,巢縣的太平軍對清軍發動了猛烈進攻,副都統忠泰戰死沙場,全軍覆沒,而李鴻章由于不在軍中幸免于難。

李文安在臨終之前,曾給李鴻章兄弟留下這樣的話:“賊勢猖獗,民不聊生……此賊不滅,何以家為,汝輩努力以成吾志。”父親的死,給李鴻章帶來了巨大的心靈沖擊,在李鴻章的心目中,父親是偉大的,而且我們可以從李鴻章的眾多詩文中看到他對父親的深深思念和深切的悼念。父親的遺訓一直在他心頭縈繞,一刻也未曾懈怠。此時李鴻章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在老家為父親“丁憂”,但是他依舊時時關注清軍與太平軍對戰的消息。

不久,前線失利的消息傳到李鴻章耳中,福濟要求李鴻章返回的命令也已傳達。李鴻章站在祠堂里,面對死去的父親,他想起父親的遺言,最終決定要與太平軍勢不兩立,一定要收復廬州,將太平軍一網打盡。于是,他不顧舟車勞頓,日夜兼程,直奔軍中,參加了收復廬州的戰役。

1855年11月,李鴻章和福濟一起帶兵攻陷廬州。由于從戰有功,李鴻章得到了嘉獎。不久之后,清軍兵分兩路,向太平軍進攻,除了舒城取得小勝之外,其他如三河、廬江、巢縣、東關等地皆是一敗涂地。而李鴻章參與的東南戰事,也是屢受打擊,一路潰敗。官場之中的互相傾軋、嫉妒成風等都讓李鴻章有苦難言,而他只能借助詩來表達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內心隱痛:

四年牛馬走風塵,浩劫茫茫剩此身。

杯酒藉澆胸磊塊,枕戈試放膽輪錚。

巢湖看盡又洪湖,樂土東南此一隅。

我是無家失群雁,誰能有屋穩棲烏。

咸豐六年(1856年)4月到6月,太平軍席卷安徽全境之時,年輕氣盛的李鴻章還想主動出擊、轉敗為勝。于是提督鄭仕魁以激將法讓他立下軍令狀帶兵出擊,卻沒想到最后與敵人的對抗依然是一敗涂地、潰不成軍。從這件事中,李鴻章逐漸學會了冷靜,他明白了軍事絕不是好大喜功,而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的道理。

1856年9月,太平天國領導人之間發生內訌。李鴻章也由此得到了一次升遷的機會。福濟、和春等乘太平軍元氣大傷之時趁機打通廬州東南和西南通路。李鴻章也直接參與了巢縣、和州、東關等戰役,因有功而加按察使銜。

1857年2月,在太平軍青年將領陳玉成和李秀成的領導下,桐城、舒城等地又被太平軍攻克。李鴻章的部隊不敵太平軍,他只得帶著母親倉皇北逃。雖然李鴻章心中的悲憤與郁悶時時繞上心頭,可是此時的他依舊無可奈何。

1857年秋,李鴻章向清政府請求其為亡父李文安守孝。由于李鴻章鎮壓太平軍有功,因此這個請求被批準。就這樣,李鴻章結束了他五年的團練生涯。

1858年8月,陳玉成再度攻克廬州,并把李鴻章家的祖墳、宅院等焚毀一空。李鴻章得知后痛苦萬分,氣急敗壞之下只能賦詩聊以自慰。李鴻章此時既無復仇的實力,又無復仇的方法,因此他只能帶著一顆落魄的心逃到江蘇鎮江,等待時機以報仇雪恨。此時的李鴻章無家可歸,面對太平軍的肆虐,他只能望洋興嘆。

李鴻章在安徽操辦團練的五年時間里,既有困惑,又有探索和積累。雖然李鴻章的團練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在這五年時間里,經過摸爬滾打,他也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為將之道,在于洞察先機,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李鴻章潰敗的經歷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絕不會因為朝廷的幾次嘉獎而變得平靜。正所謂是“好事多磨”,想要成功,有些挫折和磨礪是必不可少的。

李鴻章在家鄉操辦團練時,曾國藩曾多次寫信給李鴻章叫他效仿湘軍模式,但是此時的李鴻章年輕氣盛,并未將老師的話放在心中。為父親守制丁憂即將結束,李鴻章一直思考著新的出路。但是,官場上復雜的人際關系,讓他覺得不寒而栗。幾年的官場生涯,讓李鴻章明白,找到真正的靠山才是最現實的,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師——曾國藩。李鴻章立即給老師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投靠之意。當時李鴻章的大哥李瀚章也在曾國藩手下做事,于是,曾國藩寫信邀請李鴻章前來。李鴻章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隨即趕往江西南昌,于1859年1月投到曾國藩的門下做了一名幕僚,從此開始了他的新的人生歷程。

5.無家可歸進曾府,壯志難酬心抑郁

李鴻章的老家已經被太平軍占領,宅院、祖墳等都被焚燒搗毀,作為一個落魄之人,李鴻章無家可歸。懷著悲涼心情,日日嘆息“書劍飄零舊酒徒”的李鴻章終于投入其老師曾國藩幕下,開始了他的新的宦海生涯。

李鴻章收拾好行李就攜帶家人一路出逃,歷經艱辛方才輾轉來到江西南昌,見到了自己的母親李氏。而后,在哥哥李瀚章的幫助下,李鴻章開始進入曾府幫助曾國藩出謀劃策。

此時曾國藩的處境也并不好,太平軍的實力正是最強大的時候,他正面臨著三河慘敗的局勢。表面上看,湘軍兵多將廣,而實際上可以利用的人才很少,曾國藩面臨太平軍的犀利攻勢,也是成日愁眉不展。因此,他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一個能夠在軍事上獨當一面的人才。在李瀚章的安排下,曾國藩見到了自己昔日的學生——李鴻章。他與李鴻章交談,發現在軍旅中生活了幾年的李鴻章已經不再是京城翰林中的那個文弱的書生,無論是談吐還是膽識,李鴻章都表現出了年輕人的那股朝氣和力量。因此,在這次會面之后,曾國藩就更加堅定了將李鴻章留在身旁的決心。李鴻章就此成為曾國藩的幕僚,和自己的恩師一起征戰沙場、探討學問等,長達數十年。

1853年,曾國藩回到湖南,決定組編一支新式武裝來維護清朝的統治。次年2月,曾國藩組編湘軍水陸兩軍,在他的帶領下由湘江北上與太平軍直接抗衡。湘軍與清朝常備軍有所區別,它屬于漢族地主武裝。在戰略上,他采取“以上制下”的方針,先鎮壓兩湖的太平軍穩固清廷的后方,然后才向江西、安徽進發。1858年,曾國藩率軍與太平軍的大將石達開征戰,以湘軍主力圍困太平軍。面臨這種局勢,陳玉成、李秀成兩支主力太平軍聯合作戰,首先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脅,摧毀曾部江北大營,不久又在安徽三河全殲湘軍主力六千多人,其中包括李續賓和曾國藩胞弟曾國華在內的文武官員四百余人。在安徽安慶陷入苦戰的湘軍見狀,個個如驚弓之鳥,四處逃竄,曾國藩對太平軍的安慶之圍就此瓦解。這種局勢讓曾國藩驚恐不已,他于1858年12月奉命移師援皖。

李鴻章就是在老師曾國藩面臨這種局勢的情形下來到江西的。曾國藩與李鴻章亦師亦友,兩人都相互看重,并且在太平軍的打擊下有著共同的追求。曾國藩希望在李鴻章的幫助下成就大業,李鴻章想要在曾國藩的援引下求取功名。

李鴻章剛到曾國藩幕府之時,曾國藩只是給他安排一些簡單的批示公文、起草奏稿的小事情。對于李鴻章來說,這些事情自然是得心應手、一蹴而就。但是,對于李鴻章的才氣和傲氣曾國藩早已知曉,因此他有意讓李鴻章為難,準備打擊一下他的傲氣,讓他更加成熟內斂。曾國藩最負盛名的參折——《參翁同書片》就出于李鴻章之手。

曾國藩是一個在生活上很有規律之人,每天早上他很早就會起床查營,然后就會在黎明時分與幕僚共進早餐。一向懶散的李鴻章剛開始來曾府時根本適應不了這種富有規律的生活,因此,他深以為苦。有天早晨,李鴻章偷懶想多睡一會兒,于是告訴曾國藩自己頭痛。但是精明的曾國藩知道李鴻章裝病偷懶,于是幾次派人去請李鴻章一起吃飯,并說李鴻章不起來,幕僚們就都不吃早餐。在這種情況下,李鴻章不得不匆忙地起床,披著衣服趕到吃早餐的地方。曾國藩吃飯時一言不發,飯后才將李鴻章狠狠地批評了一頓。大意是做人要誠實,絕不能溜須撒謊。說完之后就拂袖而去,留下李鴻章傻傻地待在原地。李鴻章的品性曾國藩很早就清楚,因此在各個方面對他都相當嚴格,他盡力地培養李鴻章,陶冶他的性情。李鴻章在老師曾國藩那里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東西,很多年后他跟別人談起曾國藩時還會這樣說道:“在營中時,我老師總要等我輩大家同時吃飯;飯罷后,即圍坐談論,證經論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學問經濟有益實用的話。吃一頓飯,勝過上一回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大兴区| 兴义市| 攀枝花市| 平南县| 伊宁县| 沁源县| 通化县| 鹿泉市| 乃东县| 舞钢市| 西乡县| 龙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梁河县| 周至县| 全椒县| 淳化县| 商都县| 阳东县| 仁寿县| 阿鲁科尔沁旗| 望都县| 云和县| 安仁县| 新和县| 沙河市| 盖州市| 丰镇市| 天津市| 苏尼特左旗| 沈丘县| 海盐县| 安图县| 报价| 阿荣旗| 会宁县| 大关县| 怀远县| 淳化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