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初涉仕途——官道風云變幻,切忌搖擺不定投鼠忌器(3)

李鴻章在曾國藩府上還沒有待滿一年,曾國藩就將主持編練皖北馬隊的任務交給他,并且要在湘軍的領導下統一行事。編練馬隊的建議,是由左宗棠提議的。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字季高,開始時在湖南巡撫駱秉璋幕下做事,后來成為了湘軍的首領之一。左宗棠提出的編練馬隊的建議,曾國藩曾與胡林翼一起協商。胡林翼在當時任湖北巡撫,他也是湘軍的二號人物。在胡氏的支持下,曾國藩給朝廷呈上了一張奏折,雖然清政府同意了曾國藩編練馬隊的請求,但是在馬匹上又有所限制。在朝廷的命令下,曾國藩只得委曲求全,先招五百進行操練,如果可行就再續招三千。李鴻章擔心自己經驗不足,因此不敢答應曾國藩交給他的編練馬隊的任務。為這件事情,李鴻章專程趕到南昌與哥哥商量。在哥哥李瀚章的贊成下,李鴻章接受了曾國藩這一命令。李鴻章派專人至淮上招募馬勇。但是當時太平軍和捻軍協同作戰,聲勢浩大,清軍只有被動挨打的分。動蕩的局勢讓招募馬勇之人空手而歸,曾國藩組建馬隊的計劃也就此流產。

1859年6月,在撫州鎮守的曾國藩,知道太平軍正在猛攻景德鎮,由于擔心湘軍張運蘭部不敵,匆忙之中派曾國荃趕往救援,李鴻章也一同隨往。李鴻章心高氣盛很想獨自帶兵不愿意寄人籬下,因此心情壓抑,想要離開。曾國藩知道李鴻章的心思,但是他是賞識李鴻章之才而不滿其驕奢之氣,因此以各種方式進行勸說挽留。李鴻章在老師的勸說下,只能跟隨曾國荃一起去支援張運蘭部。

正在此時,胡林翼奏請的讓曾國藩派兵鎮守四川的建議也被清廷批準,但是清政府只同意曾國藩援川,卻沒有授予他任何地方實權,胡林翼想要為曾國藩謀取川督一職也就此落空。曾國藩沒有得到任何好處,自然不愿前往,因此就呈上一個折子說自己的兵力太少,景德鎮之圍還未解除等等。李鴻章也支持曾國藩按兵不動,并且函請督辦皖南軍務張芾奏留曾國藩守贛。但是清政府屢次催促,曾國藩帶領李鴻章等人準備經過湖北再到四川,當曾國藩到了湖北武穴時,又接到官文關于“已奏請會剿皖賊”的通報。這些都是由于胡林翼和官文當時針對石達開軍鋒業已南指、“蜀中無事”而作出的決定。9月,曾國藩、李鴻章先后與胡林翼、官文見面,最終決定分四路向安徽進軍,其中心目標則是安慶。曾國藩主要負責從宿松、石牌向安慶進取。11月,李鴻章在曾國藩的安排下,自湖北黃州東下援皖,在安徽宿松駐軍,與在太湖、潛山屯軍的太平軍陳玉成部相峙。

太平天國“上下夾攻,南北合擊”的戰略決策讓清政府頭疼不已。1860年5月,李秀成、陳玉成聯軍一舉擊潰江南大營,緊接著向東進攻,挺進蘇杭。咸豐帝原來的計劃是讓曾國藩手下的湘軍出力,而功勞則歸清政府所屬的江南、江北大營所有。但是,在太平軍的連續打擊下,江南、江北大營相繼覆滅,咸豐的幻想也徹底成空。于是,原本吝于給曾國藩任何實權的咸豐帝不得不于6月初給曾國藩以兵部尚書銜、署理兩江總督的軍政實權。同年8月,又授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在這個時候,曾國藩也奏請朝廷授予李鴻章兩淮鹽運使的職務,然而這個奏請清政府并沒有批準。李鴻章聽說這件事情之后,心情郁悶,他想要出人頭地的愿望無疑又落空了,他只能繼續留在曾府為曾國藩做事。

6.祁門事件負氣出,性情中人真情露

原本想要在官場大展抱負的李鴻章,卻不得不睜眼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想出任兩淮鹽運使的愿望并沒有實現。而在這個時候,太平軍為了解除安慶之圍,他們對湘軍發動了更加猛烈的進攻,兵分南北兩路,沿江西上,準備占領湖北后在武漢會師。太平軍的這次進攻給曾國藩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為當時曾國藩的湘軍主力都分布在安慶,而以湖北為中心的防務卻顯得相當空虛。對于湘軍而言,湖北武漢才是其最根本的戰略要地。太平軍的避實就虛的打法讓曾國藩措手不及,為了與太平軍進行決戰,他不僅沒有派兵援救湖北,相反卻朝安慶猛攻。曾國藩是想以安慶為賭注,與太平軍周旋。但是,太平軍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南路西征太平軍路經皖南時,“環繞祁門作大圍包抄之勢”,這樣就使得坐困祁門的曾國藩時時處于提心吊膽的狀況之中。

所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曾國藩此時除了被太平軍圍困祁門之外,還遇到北上“勤王”和祁門內訌兩個棘手的問題。

咸豐六年(1856年),英法聯軍再次發動侵華戰爭,也就是聞名世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9月,天津被英法聯軍占領,北京城危在旦夕。咸豐皇帝在逃往熱河的途中,命令曾國藩派湘軍精銳鮑超部北上救援。曾國藩接到這個命令,憂心忡忡,舉棋不定。臣子為了保障皇帝的安全是責無旁貸的,因此必須北上,不北上“勤王”會被罵為天下罪人。但是太平軍此時與湘軍也是勢如水火,如果抽調湘軍的精銳部隊,那么對能否占據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并且此時祁門正是危急之時。曾國藩急得好幾個晚上都輾轉難眠,因此他召來幕僚一起商討應對之法。除了李鴻章之外,其他的人都主張北上“勤王”,曾國藩還是躊躇不已。李鴻章主張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因為英法聯軍已經在北京城下,北京城破只在旦夕之間,此時調兵北上沒有任何意義;并且英法聯軍并沒有對清政府的統治造成實質的威脅,他們想要的無非就是金錢權益等,真正危及大清統治的是正在造反的太平軍。

李鴻章眼光獨到,后來也確實證明了他的看法。李鴻章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說明湘軍鎮壓太平軍關系重大,與“天下安危”大有關系,至于北上“勤王”之事曾國藩完全可以“按兵請旨”,靜觀局勢變化。

曾國藩是一個謹慎機敏的人,經過仔細的思考和利益權衡,他最終同意了李鴻章的建議。于是,他給清廷上疏表示愿意北上,但是由于鮑超人生地不熟,因此只能在自己和胡林翼之中任選一人北上進行護衛,這其實是曾國藩在拖延時間的一種方式。因為在那時候,往返奏報往往需要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李鴻章眼光果然獨到,曾國藩不久就接到“和議”已成,不必北援的命令。經過這件事情之后,曾國藩對李鴻章更加看重了。

李鴻章與曾國藩雖然既師亦友,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人,因此經常會為某些事情和曾國藩鬧出矛盾,李鴻章有好幾次都想離曾國藩而去。

1860年,曾國藩在清政府的任命下,升任為兩江總督,并決定將湘軍大營遷往安徽祁門。李鴻章則認為祁門沒有進退余地,作為大本營將會十分危險,因此他一直要求曾國藩移師他處,但是曾國藩不以為然。在李鴻章的再三陳說下,曾國藩生氣地對李鴻章等人說:“諸君如膽怯,可各散去”。結果,鬧得雙方很不愉快。

俗話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祁門移師事件還如芒在背,曾、李兩人又因李元度事件而矛盾再起,而且更加激化,這也最終導致李鴻章負起,離曾國藩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邳州市| 南部县| 阳泉市| 内丘县| 长寿区| 衡阳市| 静海县| 昂仁县| 塔河县| 邹城市| 梨树县| 高平市| 吉安市| 定日县| 平谷区| 连云港市| 武定县| 读书| 寿宁县| 湘潭市| 叙永县| 射洪县| 六枝特区| 喀喇| 长垣县| 疏附县| 恭城| 黎平县| 锡林郭勒盟| 西乌珠穆沁旗| 桃园市| 大洼县| 鄯善县| 苗栗县| 郯城县| 开原市| 石棉县| 望江县| 敦煌市|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