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你應該很棒:做老板的頂梁柱(4)
- 老板忠告員工
- 葛文
- 5114字
- 2016-01-14 16:26:50
十、擁有進取心是最長久的財富
希望你能在直接的財富之外,有眼力見到間接財富;在狹義的財富之外,有胸襟見到廣義的財富。創事業的人,追求理想的人,要能避開“暫時功利念頭”的侵襲,一心在工作中尋求進取,才算是走上了成功的第一步。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也充滿機會與挑戰的社會。受大環境影響,企業的環境也總是處于困難和競爭之中。在這種殘酷的環境中,每個公司必須時刻以不斷增長為目標才能生存。要達到這個目標,公司員工必須與公司制定的長期計劃保持步調一致,而真正能做到“一致”的,只有主動進取的員工。
微軟招聘員工時,頗為青睞一種“聰明人”。這種“聰明人”,并非在招聘時就已是某一方面的專家,而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學習快手”,一個會在短時間內,主動學習更多的有關工作范圍知識的人,一個不單純依賴公司培訓,主動提高自身技能的人。
需要“主動進取”的員工,是老板們的共同心聲。具有這種精神的員工,是企業進步不可或缺的支柱。
任何時候,你都不能滿足現有的知識,一味“低頭拉車”,這種不良思想,會阻礙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可能。一個停滯不前的員工,自然不會為老板所需。但是,你若在“拉車”的同時,懂得“抬頭看路”,把眼光放在遠處,自我鞭策,自我栽培,自我錘煉,主動進取,積極向遠方邁進,老板就會從內心欣賞你,認同你,接納你。
當今社會,是一個“攻”的世界,只重“守”的人是很難脫穎而出的。如果你還打算坐著馬車去周游世界,恐怕到死也不能隨愿的,你需要選擇飛機才行。如果你此時正蝸居在被遺忘的角落,尷尬而艱難地生存著,就請你趕快用主動進取的思想和行動武裝自己吧!別再讓生命去等候。沒有人天生比別人幸運,只要你積極主動起來,你也很快就會有收獲的。
有這樣一個面包師,對面包有著無比濃厚的興趣,聞到面包的香氣就如醉如癡。他做面包時,要有絕對精良的面粉和黃油;要有一塵不染、閃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賞心悅目;伴奏的音樂要稱心宜人。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醞釀不出情緒,沒有創作靈感。他完全把面包當作藝術品,哪怕只有一勺黃油不新鮮,他也要大發雷霆,認為那簡直是難以容忍的褻瀆。哪一天要是沒做面包,他就會愧疚不已:饞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吃那些粗制濫造的面包了。他從來不去想今天少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卻出人意料的好,蓋過了所有比他更聰明活絡、更迫切賺錢的人。
還有一個藥鋪老板,幼年時父親因抓不起藥而命赴黃泉,他發誓要開一個樂善好施的藥鋪。當了老板之后,他不改初衷,童叟無欺,貧富不二。他還自學成才,專給沒錢看醫生的人開方子。一些藥界行家見此大搖其頭:一副敗家子做派,不賠本才怪!然而他的生意卻日漸紅火,蓋過了所有比他更會降低成本、更精明強干的人。
現在有許多人在做一件事情時,總把是否能立即掙到錢為第一目的。這樣,就俗化了事情原有的境界,使它由純潔地追求一個崇高的目標,降級為“有利可圖才行”。
不是說,工作可以永遠不靠金錢的維持,更不是說,人們可不靠金錢而生存。金錢原該是工作的回報,而且應該是工作越好,金錢的回報越多。問題只是,當你把注意力由工作轉向金錢之后,分散了對工作的專注,偏離了工作原來的目標,摻入了功利的雜質,為求迅速達到賺錢的目的而急切完成,為求較普及的市場而迎合俗眾,誤以初步的成功所賺來的金錢為終極的成功巔峰,不再追求精進,只在淺薄的水平上重復一次賺錢的過程。我們看到,有許多學鋼琴天分的學生放棄了進一步深造,而去教琴賺錢,而終于未能成為一位更好的鋼琴家;我們看到太多的藝人,在剛起步時的成功之后,就停留在這一階段,在舞臺上蹦跳一陣之后,迅即消失。急功近利的做事態度,使人直接地奔向金錢,而無心顧及理想,更無耐心去完成理想。
希望你能在直接的財富之外,有眼力見到間接財富;在狹義的財富之外,有胸襟見到廣義的財富。創事業的人,追求理想的人,要能避開“暫時功利念頭”的侵襲,一心在工作中尋求進取,才算是走上了成功的第一步。
十一、傾注熱情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熱情能給一個人帶來力量,帶來信心,帶來活力,也更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
不管把熱情傾注在哪里,那里的活力都會成倍地增加。工作熱情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正如拿破侖·希爾所說,“要想獲得這個世界上的最大獎賞,你必須擁有最偉大的開拓者所擁有的將夢想轉化為全部有價值的獻身熱情,以此來發展和銷售自己的才能。”然而不幸的是,對自己的工作和所從事的事業充滿熱情的人少之又少。看看我們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吧!早上醒來一想到要去上班就不舒服,磨磨蹭蹭地挪到公司以后,無精打采地開始一天的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立刻就高興起來,和朋友花天酒地之時總不忘痛陳自己的工作有多乏味、有多無聊。如此周而復始。有人估計美國有82%的人視工作為苦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要擺脫工作的桎梏。在工作環境相對開放的美國尚且如此,別的國家的情況可見一斑。
工作是一個人個人價值的體現,應該是一種幸福的差事,可是為什么人們卻把它當作苦役呢?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是工作本身太枯燥了。然而實際上問題往往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出在你自己的心態上和觀念上。如果你認為工作本身就是為了養家糊口的話,那么即使讓你做你喜歡的工作,一個月后你依然覺得它乏味至極。我們大多數人已經有過這樣的經歷。IBM前營銷總裁巴克·羅杰斯曾說過:“我們不能把工作看做為了五斗米折腰的事情,我們必須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意義才行。”我們得從工作當中找到樂趣、尊嚴、成就感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這是我們傾注熱情的真正意義所在。就算工作不盡如人意,也不要愁眉不展、無所事事,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讓一切變得積極起來。查理·瓊斯提醒我們:“如果你對于自己的處境都無法感到高興的話,那么可以肯定,就算換個處境你也照樣不會快樂。”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對于自己所擁有的事物,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或是自己的定位都無法感到高興的話,那么就算獲得你想要的事物,你還是一樣不快樂,一樣沒有熱情。
熱情對于一個職場人士來說就如同生命的火焰一樣重要。如果你失去了熱情,那么你永遠也不可能在職場中立足和成長。憑借熱情,你可以釋放出潛在的巨大能量,補充身體的潛力,發展出一種堅強的個性;憑借熱情,你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生動有趣,使自己充滿活力,培養自己對事業的狂熱追求;憑借熱情,你可以感染周圍的同事,讓他們理解你、支持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憑借熱情,你更可以獲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贏得珍貴的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著名人壽保險推銷員法蘭克·派特正是憑借著熱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當時我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因為我被開除了。我的動作無力,因此球隊的經理有意要我走人。他對我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場混了20年,即使離開,無論你到哪里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來,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
“本來我的月薪是175美元,離開之后,我參加了亞特蘭斯克球隊,月薪減為25美元,薪水這么少,我做事當然沒有熱情,但我決心努力試一試。待了大約10天之后,一位名叫丁尼·密亭的老隊員把我介紹到新凡去。在新凡的第一天,我的一生有了一個重大的轉變。我想成為英格蘭最具熱情的球員,并且做到了。”
“我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帶電一樣,我強力地擊出高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記得有一次,我以強烈的氣勢沖入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呆了,球漏接了,我就盜壘成功了。當時氣溫高達華氏100度,我在球場上奔來跑去,極有可能中暑而倒下去,但我全然不在乎。”這種熱情所帶來的結果讓我吃驚,我的球技出乎意料地好。同時,由于我的熱情,其他的隊員也跟著熱情起來。另外,我沒有中暑,在比賽中和比賽后,我感到自己從來沒有如此健康過。第二天早晨我讀報的時候興奮得無以復加,報上說:’那位新加入進來的球員,無異是一個霹靂球手,全隊的人受到他的影響,都充滿了活力,他們不但贏了,而且是本賽季最精彩的一場比賽。‘由于對工作和事業的熱情,我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到185美元,多了7倍。在后來的2年里,我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加到當初的30倍之多。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一股熱情,沒有別的原因。“后來由于手臂受傷,派特不得不放棄打棒球。他來到了菲特列人壽保險公司當保險員,但整整一年都沒有成績,他因此非常苦惱。后來他像當年打棒球一樣,又對工作充滿熱情,很快他就成了人壽保險界的大紅人。他說:“我從事推銷30年了,見到過許多人,由于對工作保持的熱情的態度,他們的收效成倍地增加,我也見過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熱情而走投無路。我深信熱情的態度是成功推銷的最重要因素。”可見,熱情能給一個人帶來力量,帶來信心,帶來活力,也更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
十二、好員工要為老板獨當一面
當你在充分了解公司的一切基礎上,不斷地自我充實,終生學習,你就能不斷地茁壯成長。而惟有不斷地成長,你才能夠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成為老板眼中最具價值的員工。
其實,做好手中的工作,成為職場中獨當一面的一員并不難。首先你要盡快了解你的工作范圍,熟悉公司的一切,對公司有個全局認識。其中包括公司目標、使命、組織結構、銷售方式、經營方針、工作作風……盡量使自己能像老板一樣了解所在公司。熟悉公司的一切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打下這個基礎可以使你的工作干得更出色,甚至超出老板的期望。這樣,假以時日,你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便會與眾不同了。
從另一方面講,主動努力了解公司的一切,可表現出你愿意接受公司的企業文化,愿意融入這個群體,而不是作一個匆匆過客。能夠給老板留下這種印象,對于一個渴望成功的員工來說非常重要。
了解了企業文化,接下來你就要像海綿一樣,拼命吸收所在行業中的各種知識,持續不斷地自我成長,專精于自己所從事的領域,并竭盡所能地了解專業領域的最新動向和知識。只有這樣,你才能迎接變革的需求,獨當一面地完成老板交付的工作。
“人生有涯,而知識無涯”。不管你有多能干,你曾經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但如果你一味沉溺在對昔日表現的自滿當中,“學習”便會受到阻礙。要是沒有終生學習的心態,不斷追尋各個領域的新知識以及不斷開發自己的創造力,你終將喪失自己的工作能力,因為,現在的職場對于缺乏學習意愿的員工很是無情,員工一旦拒絕學習,就會迅速貶值,所謂“不進則退”。轉眼之間就被拋在后面,被時代淘汰。
埃里克·霍弗深信:“在瞬息萬變的世界里,惟有虛心學習的人才能掌握未來。自認為學識廣博的人往往只會停滯不前,結果所具備的技能沒有多久就成了不合時宜的老古董。”所以,不管你曾有過怎樣的輝煌,你都得對專業生涯的成長,不斷投注心力,學習、學習、再學習,及時了解自己亟待加強的地方,時時保持警覺,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讓自己的工作隨時保持在巔峰狀態。
總而言之,當你在充分了解公司的一切基礎上,不斷地自我充實,終生學習,你就能不斷地茁壯成長。而惟有不斷地成長,你才能夠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成為老板眼中最具價值的員工。
追求完美會讓我們工作起來永不滿足,似乎永遠看不到最終的目標。可是它對職場中的人來說很重要,自我滿足就意味著停滯不前,一旦一個人自以為工作做得很出色了,那么他就會固步自封,難以突破自我,慢慢地他就會逐漸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要想做職場上獨當一面的常勝將軍,秘訣只有一個,那就是隨時思考改進自己的工作。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已經不是那個只要肯出力就能做好工作的時代了。
公司聘用你來做好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聘用你隨時去思考,運用你的判斷力,以組織利益為前提采取行動。所以,職場人士要時刻提醒自己,任何工作都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可能。
成功的職場人士都喜歡問自己:“怎么樣才能做得更好?”人具有這樣的問題意識,自然能夠了解自己周圍所欠缺的、不足的還有很多,這些可能正是公司今后的策略和方法。看起來質疑自己的工作并不難,但大多數員工并沒有這樣做。
一位老板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事實上往往有些員工接到指令后就去執行,他需要老板具體而細致地說明每一個項目,完全不去思考任務本身的意義,以及可以發展到什么程度。”我認為這種員工是不會有出息的。因為他們不知道思考能力對于人的發展是多么重要。不思進取的人由接到指令的那一刻開始,就感到厭倦,他們不愿花半點腦筋,最好是能像電腦一樣,輸入了程序就不用思考把工作完成。所以,不斷思考改進是你必須要做的事。
在你對既有工作流程尋求改變以前,必須先努力了解既有工作流程,以及這樣做的原因。然后質疑既有的工作方法,想一想能不能做進一步改善。
培養自己一絲不茍、獨當一面的工作作風。那種認為小事可以被忽略或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你做事不能善始善終的根源,它直接導致工作中漏洞百出和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