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美食家應該知道的美食故事
- 紙上魔方編著
- 1356字
- 2018-12-28 15:24:32
筷子的傳說
小朋友,你現在吃飯的時候都用什么餐具啊?大家肯定都知道答案——筷子。我們小的時候都學過如何使用筷子。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使用筷子。歐洲和美國等地方的人們用刀、叉、匙,日本、越南、韓國和朝鮮等國的人們和我們一樣用筷子,而非洲、中東、印尼及印度等地方的人們都喜歡用手指抓食。在這些餐具之中,最具特色的就要屬筷子了。
筷子的產生
筷子的產生,其實原因應該很簡單——煮熟了的食物燙手。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們就隨手拾取一些細竹和樹枝來撈取熟食。那個時候,大自然是人類的寶庫,人類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叢之中,隨處可見小樹枝、小竹枝。正因這樣,經過我們祖先的不斷探索,筷子就出現了。
筷子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會使用筷子了。筷子看起來簡簡單單,只是兩根小細棍兒,卻可以在吃飯時發揮強大的功能。只要是使用過筷子的人,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十分佩服筷子的發明者。可是它到底是誰發明的呢?現在誰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不過這里有幾個小故事,可以讓小朋友了解一下關于筷子的傳說。
妲(dá)己與筷子
古時候的商朝有一個著名的暴君就是紂(zhòu)王,他對飲食十分挑剔,要么說飯菜不新鮮,要么說飯菜太冷或太燙,經常在吃飯的時候大發雷霆,很多廚師就因為做的飯菜不合他的胃口而被殺害了。紂王有一個寵愛的妃子叫妲己,為了不讓紂王發怒,每次在吃飯前她都自己先嘗一下,覺得飯菜合口再讓紂王吃。有一次吃飯時,妲己嘗了一口菜得太燙,正準備等涼一些再叫紂王,可是已經來不及了,紂王已經來了。當紂王在桌子邊坐下時,妲己急中生智,把頭上長長的玉簪(zān)取下來,用簪子夾起菜吹了又吹才給紂王吃。這樣送入紂王口中的菜不冷也不燙,溫度剛剛好,紂王說以后吃飯就這樣做。
可是吃飯都要從頭上取下簪子也很不方便,妲己就要工匠用玉特別制作了兩根細棍兒,專門用來夾菜,這就是筷子最初的樣子。后來筷子傳到了民間,普通平民百姓當然用不起玉做的筷子,就改用便宜好用的木筷子了。
這個小故事似乎很真實,很可信,可是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這與真正的歷史不相符。考古學家曾在一個古墓中發掘出一種筷子,經考證它的年代早于紂王時期。顯然,筷子既不是紂王發明的,也非妲己創造的,應是更早的產物。那我們再看一個更早一點的故事。
大禹與筷子
在幾千年以前,黃河流域洪水泛濫,受到洪災的人們沒有地方種莊稼,也沒有安穩的地方居住,過著十分艱苦的生活。為了挽救人們的生活,一個叫大禹(yǔ)的人決心治理洪水。他一天到晚都在苦苦思考怎么治理洪水,連吃飯和睡覺都顧不上,不想浪費一點時間。
有一次,他坐船在水上觀察情況,在水上漂泊了很久,食物早就吃完了,船上的人都很饑餓。剛好到了一個小島,大禹帶著船上的人去島上打獵。他們把打到的獵物用火烤熟,剛剛烤熟的食物非常燙,不能用手直接拿。可是大禹不想花費時間等食物涼了再吃,他的時間是用來治理洪水的,每一刻都很珍貴。為了節約時間,他想到一個辦法,從樹上砍了兩根樹枝,夾起食物就吃。后來大禹覺得這個辦法很方便,每次不用等食物涼了再吃,可以節約不少時間,所以他每次吃飯都要用兩根細棍兒夾著吃。時間長了以后大禹用得越來越熟練,別人看了以后也覺得這樣吃飯是個好辦法,既不會燙到手也不會把手弄臟,于是這個辦法就傳開了。就這樣,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筷子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