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美食家應該知道的美食故事
- 紙上魔方編著
- 1489字
- 2018-12-28 15:24:31
宴席中的那些事兒
當我們說到飲食文化時,小朋友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嗎?那么我們又是在什么地方吃到的這些好吃的呢?有一部分我們是在自己家飯桌上吃到的,有一部分我們是在街邊的小吃攤上吃到的,還有的就可能是在各種宴席上吃到的了。
宴席的形式
我們國家的宴席從古至今就是十分講究的。宴席一般要分為幾種形式,如果按菜的內容來分的話,就會有燕菜席、魚翅席、全羊宴、全豬宴、全素宴等;如果以宴席的目的來分的話,就會有婚宴、謝師宴、慶功宴等。下面我們就簡單地了解一下這些宴席吧!
全豬宴,顧名思義,整桌菜除了作料之外,其他所有做菜的材料都出自豬身上,有的時候連青菜都不上。其中有一些我們經常吃的豬蹄、豬耳朵、豬肚子、肥腸等。據說,古時候的北京有地方專門賣全豬宴的,總共有108道菜,全是由豬身上的材料制成的。
其實沒有人吃完過這么多的菜,大部分都浪費了,所以現在就沒有這種浪費的做法了。
全羊宴和全豬宴差不多,就是做菜的材料都是來自羊身上的。不過有些不同的是,全羊宴還有別的做法:在蒙古族,好客的蒙古人招待客人的時候會宰一只全羊,然后把全羊放在火堆上,烤熟了之后大家分著吃,這就是蒙古的全羊宴。這種吃法就比較好一點,大家分一頭羊吃,別有一番風味。
還有一種比較特別一點的宴席,就是全素宴。這種宴席一般出現在廟宇里,是廟里的師傅們為了招待來上香的香客們而準備的宴席。因為和尚不能吃葷,所以這種宴席就全部都是素菜,魚啊、肉啊這一類的東西都沒有。這種宴席現在還有,我們去某個寺廟上香的時候還是有機會吃到這種以青菜和豆腐為主要原料的宴席的。
其他的宴席類型比較好理解,從名字上就可以區別開來。結婚時擺的宴席叫婚宴,為了慶祝事情成功完成而擺的宴席叫慶功宴,為感謝老師而擺的宴席叫謝師宴。這些宴席都是比較常見的,這些宴席上的菜肴形式都差不多,也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特色。那么在這些宴席上,我們都會吃到什么樣的菜肴呢?
宴席上的菜肴
在宴席上,首先上來的肯定是涼菜。在現在的宴席上涼菜的數量并沒有限制,而在之前,正式的宴席一定要先上四道涼菜。這些涼菜的口味會不一樣,有的清淡,如涼拌黃瓜,有的酸咸,如酸豆角,有的帶些辣味,如鴨脖,有的則是下酒的好東西,如涼拌牛肉。這是每個宴席上必須有的。
在涼菜過后,就是熱菜了。我們國家傳統的習慣是四道熱菜,按照春夏秋冬的次序,來一些當季的熱炒,如我們熟悉的紅白蝦仁、清炒豆苗等,都屬于熱菜。冷、熱菜上完后,宴席的真正內容才算是開始了。有俗稱的四大碗,這個主要是說原來盛菜的都是用的大碗,在這個時候上的多半是帶些湯汁的菜,同時會有一些肉類,口味開始重一些。我們知道的紅燒肉、糖醋排骨、醬豬肘等都是這個時候上的。緊隨這些之后的就是宴席的重頭戲——主菜。主菜一般使用稍貴的材料,如甲魚、龍蝦等,是專門準備的表示主人心意的一道菜。在古時候會用海碗也就是最大的碗來裝這道菜,而現在我們一般把這道菜放在桌子的中間。比較常見的主菜有紅燒甲魚、基圍蝦等。
在這些菜之后,宴席也就漸漸要告一段落了。這個時候,還有好吃的會送上來。這個時候的菜就以甜品、水果為主了,主要是在油膩過后能夠給客人換一下口味。甜品的種類就有很多了,如玉米羹(gēng)、蓮子湯、甜酒湯等。現在還有一種湯圓甜酒湯,就是在普通的甜酒湯里面還放入了一些小湯圓,甜湯入口之后還可以品味小湯圓的嚼勁兒,味道十分好。水果則就是根據當時的季節來選擇了。到這里,一餐宴席才算圓滿結束。
小朋友,你現在知道了吧,宴席之中其實是有學問的,先上什么菜后上什么菜都是很有講究的。以后,小朋友可以在參加宴席的時候觀察一下,看一看是不是所有的宴席都有這些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