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

每年到了冬至這一天,爸爸媽媽在家里肯定會準備一些熱氣騰騰的餃子,那天商場和超市里的餃子也賣得特別好。小朋友一定都在這一天吃過餃子。那么,為什么我們要在冬至的時候吃餃子呢?在這個時候吃餃子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呢?

一個流傳至今的傳說

東漢末年有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叫張仲(zhòng)景,他從小就鉆研醫學,小小年紀就會給人看病。長大以后張仲景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多地方的人專門找他看病,再加上他樂于助人又孝順父母,在民間有很高的聲望。于是,官府就給了他一個官職,可是做官一段時間后,張仲景覺得這不是他喜歡的生活,他只喜歡治病救人。不久他就把官辭掉了,準備回家繼續當個大夫。

他回家的時候正是冬天,走在路上的時候他發現老百姓們都面黃肌瘦,很多人吃不飽也穿不暖,有的人耳朵凍傷了,有的人手凍腫了,好多人凍傷的傷口都爛掉了。張仲景看到這樣的情況很心痛,他覺得作為一個大夫他應該幫幫他們。于是,他在路邊搭起了一個棚子,架起了一個大鍋,準備給他們熬一鍋治凍傷的食物。

張仲景把羊肉和辣椒等一些驅寒的食物和藥物放在一起煮熟,再把它們撈起來切碎,用面葉包成耳朵一樣的形狀,再丟進鍋里煮。煮好以后他把這些食物分給大家,人們吃了這種帶有驅寒作用的食物果然渾身暖和起來,耳朵發熱,很多人凍傷的耳朵都好了。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治病救人的高尚品德,就在冬至這一天,和面,包成耳朵的形狀,里面包有菜和肉,以此來紀念張仲景。至今,民間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都吃餃子嗎?

有的地方冬至吃年糕。杭州人從清朝到現在一直都有在冬至吃年糕的習慣。每逢冬至,早中晚三餐都有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吃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吃雪里蕻(hóng)、肉絲、年糕。還有句老話這樣講道:“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

有的地方冬至吃蕎(qiáo)麥面。這是江浙地區的習俗。浙江有的地方到了冬至這一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歡聚一堂,做蕎麥面吃。當地的老人家告訴小朋友說,冬至吃了蕎麥面,可以清除腸胃中一些不干凈的東西。

有的地方冬至吃赤豆糯米飯。吃糯米飯的習俗也有一個傳說,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人作惡多端,是個人人都很害怕的大壞蛋。他在冬至那一天死掉了,可是死了以后也不消停,變成了惡鬼繼續危害百姓。不過他也有一個弱點,就是他很害怕赤豆,人們為了嚇走他就在冬至的時候用赤豆做飯吃,這就是赤豆糯米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油尖旺区| 历史| 高密市| 兴安县| 元阳县| 旬邑县| 灌阳县| 根河市| 屏东县| 苍梧县| 栾城县| 平度市| 敖汉旗| 武汉市| 高雄市| 台湾省| 东港市| 大方县| 巩义市| 玛纳斯县| 东阿县| 隆安县| 油尖旺区| 道真| 桦川县| 繁昌县| 桂东县| 和政县| 沁水县| 兴安盟| 定西市| 台南市| 清水县| 西宁市| 驻马店市| 锡林浩特市| 玉田县| 连南| 宁南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