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Moldflow 2012菜單

本節將詳細介紹Moldflow 2012各個菜單項的功能、菜單欄的常用操作,為學習應用Moldflow 2012軟件進行模流分析打好堅實的實踐操作基礎。

2.3.1 文件菜單

在文件菜單里,可以執行文件的新建、打開、導入、保存和系統參數設置等命令,如圖2-10所示,其中大部分命令都以快捷命令的方式存在于窗口中的工具欄中。

1. 組織工程

選擇菜單:“文件”→“組織工程”命令,“組織工程”對話框如圖2-11所示,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排序類型對項目中已存在的方案、報告進行排序,如CAD模型、材料、注射點數和共享的結果文件等。

圖2-10 文件菜單

圖2-11 “組織工程”對話框

2. 參數設置

選擇菜單:“文件”→“選項”命令,“選項”對話框如圖2-12所示,包括概述、目錄、鼠標、結果、外部應用程序、默認顯示、報告、互聯網、語言和幫助系統、背景與顏色和查看器11個選項卡,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和需要來設置操作和顯示屬性。

①在“概述”選項卡里,可以進行測量系統的度量單位的設置,激活單位包括兩個選項:公制單位和美國英制單位。

●“常用材料列表”選項中,可以設置常用材料的數目。

●“自動保存”選項中的復選框“自動保存時間間隔”,如果選中該復選框,AMI將根據指定的時間間隔自動保存當前運行的項目。

●在“建模基準面”選項中,可以設置建模平面的柵格尺寸和平面大小。

●“分析選項”中可以對分析選項進行更改,單擊“更改分析選項”按鈕,彈出如圖2-13所示對話框。

圖2-12 “選項”對話框

圖2-13 “選擇默認分析類型”對話框

②在“目錄”選項卡中,可以更改工作目錄,按照個人需求設置具體的工作目錄來保存工程。

③如圖2-14所示為“鼠標”選項卡,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通過設置鼠標中鍵、右鍵、滾輪與鍵盤的組合使用來對操作對象進行旋轉、平移、局部放大、動態縮放、按窗口調整大小、居中、重設、測量等操作。

④如圖2-15所示為“結果”選項卡,可以自定義各個分析類型中具體的分析結果。通過“添加/刪除”按鈕來設置輸出結果,通過“順序”按鈕可以對分析結果進行排序。

⑤如圖2-16所示為“默認顯示”選項卡,用來設置各個圖形元素的默認顯示狀況,其中包括三角形單元、柱體單元、四面體單元、節點、表面、區域、GT_面和曲線。

顯示類型包括實體、實體+單元邊、透明、透明+單元邊、縮小、網格、實心+網格、透明+網格。

⑥如圖2-17所示為“查看器”選項卡。

⑦如圖2-18所示“背景與顏色”選項卡,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和習慣來設置選中單元顏色、未選中單元顏色和高亮部分顏色等屬性。

圖2-14 “鼠標”選項卡

圖2-15 “結果”選項卡

圖2-16 “默認顯示”選項卡

圖2-17 “查看器”選項卡

圖2-18 “背景與顏色”選項卡

2.3.2 編輯菜單

如圖2-19所示為編輯菜單,可以對操作進行撤銷、恢復、歷史操作,具有一定的記憶功能;進行一般的編輯工作,剪切、復制、粘貼、刪除;通過“選擇方式、全選、取消全選、反向選擇、展開選擇、局部選擇”命令可以對形狀復雜的模型方便準確地進行選擇編輯,可以根據實體類型的分類進行實體編號,避免了用鼠標選擇對象的煩瑣操作,同時提高了選擇對象的準確性和直接性。

①選擇方式:對于形狀比較復雜的模型,可以通過“選擇方式”級聯菜單命令進行快速、簡捷的編輯,其選項包括屬性、層、矩形、圓形、多邊形,可以根據這些選項對模型的實體或者層進行分類選擇。

②屬性:選擇“屬性”選項后,彈出“按屬性選擇”對話框,如圖2-20所示,“按實體類型”中列出了模型所有的實體類型:節點、節點邊界條件和三角形單元等。

圖2-19 編輯菜單

圖2-20 “按屬性選擇”對話框

③全選:可以對模型進行全選操作。

④取消全選:可以用來取消已選中的實體模型。

⑤反向選擇:為反向選擇,如果已經選中了實體模型的局部,則可以通過反向選擇來選中其他所有部分,如果已經選中所有實體模型,則反向選擇可以對全選進行取消選擇,再次使用反向選擇又可恢復到全選的模型狀態。

⑥展開選擇:用于網格選擇范圍的擴大,僅適用于網格,單擊此按鈕,彈出如圖2-21所示“展開選擇”對話框,可以根據需要擴展選擇與已選項相鄰的對象,在“展開當前選擇”文本框中指定擴展級數。

⑦局部選擇:包括“完全框住”和“框住”兩個選項。

⑧復制圖像到剪貼板:用來將模型顯示窗口中的模型圖片復制到剪貼板。

⑨保存圖像到文件:用來將模型顯示窗口中的模型圖形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夾中,單擊該命令,彈出如圖2-22所示的“圖像另存為…”對話框。

圖2-21 “展開選擇”對話框

圖2-22 “圖像另存為…”對話框

⑩ 保存動畫到文件:可以將動畫保存為文件,單擊彈出如圖2-23所示對話框,保存格式有兩個:“動畫(*.gif)”和“AVI電影(*.avi)”兩個文件類型,此選項必須是在分析完成并生成分析結果之后才可以激活,用于以動畫的形式查看結果,并可以通過該命令將動畫保存到指定文件夾中。

屬性:可以對模型中某個區域或者某個實體的屬性進行設置,如區域厚度、區域名稱、編號等。

圖2-23 “將動畫另存為…”對話框

2.3.3 查看菜單

查看菜單如圖2-24所示,提供了Moldflow 2012顯示內容和方式的選擇,主要用來自定義用戶界面,使用戶更方便地使用菜單中的命令。

工具欄的級聯菜單如圖2-25所示,通過此菜單可以選擇工具欄的顯示與否,工具欄的顯示可以避免煩瑣地從菜單中選擇命令,使操作更加快捷。

圖2-24 查看菜單

圖2-25 工具欄的級聯菜單

通過工具欄的級聯菜單可以自定義操作工具區,選項如下。

(1)標準工具欄如圖2-26所示。可以通過此工具欄,進行項目模型的基本操作,從左到右每個圖標的功能:打開工程、導入、新建方案、保存、撤銷、重做、操作記錄、刪除、編輯屬性、打印、檢索幫助、這是什么。

圖2-26 標準工具欄

(2)選擇工具欄如圖2-27所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選擇模型中的圖形元素,從左到右每個圖標的功能:按屬性選擇、圓形選擇、多邊形選擇、全選、取消全選、反向選擇、展開選擇、完全框住、僅選擇框住的項目、選擇保存的選擇列表、保存選擇列表和刪除選擇列表,最后兩項是對選擇操作完成后選定的圖形單元編號列表進行保存和刪除。

圖2-27 選擇工具欄

(3)查看器工具欄如圖2-28所示。可以對模型實行全方位的觀察,從左到右每個圖標的功能:選擇、旋轉、平衡、局部放大、放大縮小、居中、上一視圖、下一視圖、測量;全屏、透視圖、鎖定/解鎖視圖、鎖定/解鎖動畫、鎖定/解鎖圖、默認顯示;編輯剖切平面、移動剖切平面、增加XY曲線、檢查結果;將圖形瀏覽區分為上下兩個窗口顯示或左右兩個窗口顯示。最后兩個按鈕都按下的時候,模型顯示分為四塊顯示,如圖2-29所示。

圖2-28 查看器工具欄

(4)分析工具欄如圖2-30所示。提供了AMI分析流程的快捷方式,從左到右每個圖標的功能:分析序列、選擇材料、工藝設置、設定注射位置、冷卻液入口、排氣位置、固定約束、銷釘約束、彈性約束、普通約束、限制性澆口節點、關鍵尺寸、點載荷、邊載荷、面載荷、壓力載荷、熱載荷、體載荷和開始分析。

圖2-29 模型顯示方式

圖2-30 分析工具欄

(5)視角工具欄如圖2-31所示。可以從不同的標準的6個視角查看模型,從左到右每個圖標的功能:前視圖、右視圖、頂部視圖、后視圖、左視圖、底部視圖。也可以通過單擊按鈕,彈出“保存視角”對話框,如圖2-32所示,單擊按鈕,彈出“刪除視角”對話框,如圖2-33所示。

圖2-31 視角工具欄

圖2-32 “保存視角”對話框

圖2-33 “刪除視角”對話框

(6)結果工具欄如圖2-34所示。可以對分析結果進行查詢、查看、設置等,從左到右圖標的功能:結果選擇(見圖2-35)、圖形屬性(見圖2-36)、檢查結果(見圖2-37)、翹曲結果查看工具、還原原始位置、加批注釋、保存曲線、保存整體圖形屬性、將當前圖屬性另存為默認值、在Patran中保存圖形、在XML中保存圖形、導出翹曲塑件的網格/幾何、新建報告、比較標準編輯器。

圖2-34 結果工具欄

圖2-35 “結果選擇”選項卡

圖2-36 “圖形屬性”選項卡

圖2-37 檢查結果

(7)動畫工具欄如圖2-38所示。用于動態播放AMI的分析結果,從左到右每項圖標的功能:向后、向前、動畫播放、暫停、停止、動畫彈跳、動畫控制。

圖2-38 動畫工具欄

(8)建模工具欄如圖2-39所示。可以方便快捷地創建所需的實體模型,從左到右每項圖標的功能:坐標創建節點、坐標中間創建節點、偏移創建節點、交點;創建直線、點創建圓弧、角度創建圓弧、樣條曲線、連接曲線、斷開曲線;邊界創建區域、節點創建區域、拉伸創建區域、直線創建區域、邊界創建孔、節點創建孔;創建模具鑲件、創建局部坐標系、激活為局部坐標系、激活為建模基準面;平移、旋轉、三點旋轉、縮放、鏡像、查詢實體;復制塑件、流道系統向導、冷卻流道向導、模具表面向導;曲面邊界診斷、曲面連通性診斷、查找曲面連接線、編輯曲面連接線、刪除曲面連接線、簡化為柱體單元。

圖2-39 建模工具欄

(9)網格處理工具欄如圖2-40所示。網格處理工具為網格修補按鈕,可以方便快捷的劃分、修補網格,從左到右每項圖標的功能:生成網格、定義局部網格密度、創建三角形、創建柱體單元、創建四面體、網格修復向導、插入節點、移動節點、對齊節點、清除節點、匹配節點、合并節點、交換邊、縫合自由邊、充填孔、重新劃分網格、平滑節點、單元取向、刪除實體、投影網格、整體合并、自動修復;修改縱橫比、從網格/STL創建區域、全部取向、重新劃分四面體的網格、顯示/隱藏網格診斷、縱橫比診斷、重疊單元診斷、配向診斷、連通性診斷、自由邊診斷、厚度診斷、尺寸診斷、出現次數診斷、雙層面網格匹配診斷、零面積單元診斷、網格診斷、冷卻回路診斷、噴水管/隔水板診斷、柱體單元數診斷、柱體單元長徑比診斷、質心太近診斷、折疊面診斷。

圖2-40 網格處理工具欄

(10)報告工具欄如圖2-41所示。可以對分析結果進行編輯、修飾、預覽等,從左到右每項圖標的功能:添加報告封面、添加報告圖像、添加報告動畫、添加報告文本塊、編輯報告、打開報告、預覽報告。

(11)宏命令工具欄如圖2-42所示。可以將一些操作命令編輯為宏命令以更方便地進行操作,從左到右每項圖標的功能:開始宏錄制、停止宏錄制、播放宏。

圖2-41 報告工具欄

圖2-42 宏命令工具欄

2.3.4 建模菜單

圖2-43 建模菜單

Moldflow 2012分析的模型可以直接從CAD軟件中創建導入,也可以直接在Moldflow 2012中創建,得到的模型是中面模型。

利用建模菜單可以很方便地在模型顯示窗口創建點、線、面等基本圖形元素,從而構造出復雜的CAD模型,通常需要手動創建澆注系統和冷卻系統。

建模菜單包括的功能:創建節點、創建曲線、創建區域、創建孔、創建鑲件、局部坐標系/建模基準面、移動/復制、查詢實體、型腔重復向導、流道系統向導、冷卻回路向導、模具表面向導、通過Autodesk Inventor Fusion修改、曲面邊界診斷、曲面連通性診斷、曲面修復工具和簡化為柱體單元。如圖2-43所示。

具體操作詳見本書第6章。

2.3.5 網格菜單

CAD模型具有高質量的網格,是Moldflow 2012進行準確分析的前提,因此,網格的劃分和處理在Moldflow 2012的應用分析前處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對導入或創建的模型劃分網格,是Moldflow 2012分析非常重要的步驟,并且網格劃分的好壞對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有很大的影響。

在網格菜單中可以執行網格生成、各種網格缺陷診斷、網格修復和柱體單元創建等命令,其中絕大部分命令都以快捷命令的方式存在于窗口中的工具欄中。

圖2-44 網格菜單

網格菜單如圖2-44所示,功能包括設置網格類型、生成網格、定義網格密度、生成SD模具網格、增加局部網格密度、降低局部網格密度、創建三角形網格、創建柱體網格、創建四面體網格、網格修復向導、網格工具、全部取向、網格診斷、顯示診斷結果和網格統計。

具體操作詳見本書第4章和第5章。

2.3.6 分析菜單

分析菜單是Moldflow 2012軟件的核心,是模流分析的主要工作。分析菜單可以執行成型工藝類型選擇、分析類型選擇、成型材料選擇、成型工藝條件設置等命令,其中大部分命令都以快捷命令的方式存在于窗口中的工具欄中。

分析菜單如圖2-45所示。功能包括設置成型工藝、設置分析序列、選擇材料、工藝設置向導、優化(DOE)設置向導、從MPX導入數據、設置注射位置、設置冷卻液入口、設置關鍵尺寸、設置約束、設置載荷、設置Dynamic Feed控制位置、編輯閥澆口時間控制器、開始分析和作業管理器。

1. 設置成型工藝

設置成型工藝用于設定注射成型類型,將鼠標停留在菜單上,彈出級聯菜單如圖2-46所示。級聯菜單包括7個選項:熱塑性塑料重疊注塑、熱塑性注塑成型、微發泡注射成型、反應成型、微芯片封裝、底層覆晶封裝、傳遞成型或結構反應成型和定制成型工藝。

對于設定注射成型類型的級聯菜單,不同的網格類型其選項是不同的,以上是三維網格類型;如果是中性面網格類型,則其級聯菜單如圖2-47所示,選項包括熱塑性注塑成型、熱塑性塑料重疊注射、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共-注成型、注-壓成型、反應注射-壓縮成型、反應成型、微芯片封裝、微發泡注射成型、傳遞成型或結構反應成型、底層覆晶封裝、多料筒反應成型和定制成型工藝。

圖2-45 分析菜單

圖2-46 成型工藝菜單操作

圖2-47 成型工藝菜單

2. 設置分析序列

設置分析序列用于設定分析的類型和順序,將鼠標停留在菜單上,彈出級聯菜單如圖2-48所示。需要根據模流分析的需要進行分析種類順序的選擇,其中主要包括填充、充填+保壓、快速充填、填充+保壓+翹曲、冷卻、冷卻+填充+保壓+翹曲、成型窗口、澆口位置和定制分析序列。

各分析類型詳見第9章。

3. 選擇材料

選擇材料用于設定分析材料類型。選擇“選擇材料”命令,彈出如圖2-49所示對話框。Moldflow 2012軟件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內容豐富的材料數據庫,供用戶自主選擇需要的材料。材料庫中包含詳細的相關材料的特性信息,能夠幫助用戶根據成型材料的特性確定成型工藝條件。具體操作詳見第9章。

圖2-48 分析序列菜單

圖2-49 “選擇材料”對話框

4. 工藝設置向導

工藝設置向導,用于成型工藝條件設置。一般來說,整個注射成型周期中具有三大工藝條件,即溫度、壓力和時間。在Moldflow 2012系統中,對于注射成型工藝的三大影響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都有很好的表示和控制方法,在分析仿真過程中基本上能夠真實地表達。

在進行各種分析前,用戶需要設置分析工藝條件。對于不同的成型類型,要設置不同的成型工藝條件。在Moldflow 2012系統中,對于不同的分析類型,系統都會提供可行的默認的工藝條件,供用戶分析參考,可以根據分析的需要對其默認的工藝條件參數進行修改,以達到最佳分析結果。

對于充填分析,用戶只需要設置模具溫度和熔體溫度,并從Moldflow 2012軟件提供的控制方法中選擇合適的方法即可;對于流動分析,用戶需要設置模具表面溫度、熔體溫度、冷卻時間等參數;對于冷卻分析,用戶除了需要設置模具表面溫度和熔體溫度外,還需要設置模具開模時間等參數。

5. 從MPX導入數據

圖2-50 從MPX導入數據菜單

從MPX(Moldflow Plastics Xpert)導入數據,將鼠標停留在菜單上,彈出級聯菜單如圖2-50所示,包括導入機器屬性、導入工藝設置和導入實際工藝。

6. 設置注射位置

在對模型進行模流分析之前,必須設置注射點位置,即澆口位置,這是熔體通過澆注系統進入型腔的位置,是連接分流道與型腔之間的一段細短通道,澆口的作用是使從流道流過來的塑料熔體以較快的速度進入并充滿型腔,型腔充滿后,澆口部分的熔體能迅速的凝固而封閉澆口,防止型腔內的熔體倒流。澆口的形狀、位置和尺寸對塑件的質量影響很大。

選擇“設置注射位置”命令之后,鼠標會變成形狀,只需要在合適的位置單擊一下就可以完成澆口位置的設置。

7. 設置冷卻液入口

在進行模具的冷卻系統設計之后,需要設置冷卻管道的冷卻液入口位置,通過這個命令,可以設置冷卻液的入口位置。

8. 設置關鍵尺寸

如果需要對某個尺寸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通過“設置關鍵尺寸”命令查看定義的關鍵尺寸在模流分析之后是否滿足所設定的要求。

菜單操作如圖2-51所示,選擇“設置關鍵尺寸”命令,彈出如圖2-52所示對話框。

圖2-51 菜單操作

圖2-52 “關鍵尺寸”對話框

【說明】設置關鍵尺寸命令,只能在中性面和雙表面兩種模型中才可以使用,在三維網格模型中是不能使用的。

首先選擇代表尺寸的兩個節點,然后定義上、下偏差即可,單擊“應用”按鈕,定義的關鍵尺寸會以一根兩頭尖的長梁表示出來,如圖2-53所示。

設置關鍵尺寸命令在收縮分析中應用比較多,可以通過收縮分析功能,來查看設置的關鍵尺寸在收縮變形之后是否滿足所設定公差的要求。

收縮分析模塊,一般都需要根據實際設計的精度要求設置關鍵尺寸,通過收縮模流分析的結果:組成收縮報告、尺寸簡要報告(使用推薦的收縮允許)和完全尺寸摘要報告(使用組成收縮)。可以從分析日志中查詢到所設置的關鍵尺寸在分析前后的尺寸變形量,以及滿足公差要求的尺寸范圍,從而判斷模流分析的結果是否能滿足所設定的要求,如圖2-54和圖2-55所示。

圖2-53 定義的關鍵尺寸

圖2-54 收縮報告

圖2-55 完全尺寸摘要報告

9. 設置約束

圖2-56 約束方式菜單

設置約束可以對一些節點進行約束設定,一般是在進行應力分析時使用。

約束方式菜單如圖2-56所示,包括“固定約束、銷釘約束、彈性約束、普通約束和限制性澆口節點等。“固定約束”和“彈性約束”對話框如圖2-57和圖2-58所示。

10. 設置載荷

此命令主要是在進行應力分析的時候使用。

11. 設置Dynamic Feed控制位置

主要是針對熱流道系統,可以設定熱流道澆口處壓力與時間的關系。

圖2-57 “固定約束”對話框

圖2-58 “彈性約束”對話框

12. 編輯閥澆口時間控制器

主要用于熱流道系統中有時序控制的閥澆口,可以設定閥澆口的注射延遲時間。在使用此命令時,閥澆口單元的段數不可以超過“1”。

13. 作業管理器

當進行分析的任務數目比較多、工作量很大的時候,可以借助于作業管理器來對工作隊列中的方案自動地依次地進行模流分析,可以節省時間和人力。同時,可以通過作業管理器右邊的摘要窗口可以實時查看分析的整個過程,包括分析的類型、分析進程、分析完成百分比等信息。

選擇菜單:“分析”→“作業管理器”命令,彈出如圖2-59所示對話框,可以看到任務隊列及計算進程。

圖2-59 “作業管理器”對話框

2.3.7 結果菜單

分析結束之后,可以通過結果菜單對分析結果進行查詢,也可以通過適當的處理結果,得到個性化的分析結果。圖2-60所示為結果菜單。

1. 新建圖

用于創建新的結果圖,是指在對模型進行模流分析完成之后,可以根據需要新建一個或多個分析結果。選擇“新建圖”命令,彈出如圖2-61所示對話框。從左邊的“可用結果”框圖中可以看到,其中包括了Moldflow 2012軟件提供的所有分析結果類型,可以根據分析類型,分析需要進行結果繪圖類型的創建。

圖2-60 結果菜單

圖2-61 “創建新圖”對話框

下面以“密度”結果圖為例,選擇“新建圖”命令,彈出如圖2-61所示對話框。在左邊框圖中選擇“密度”命令,表示新創建“密度”分析結果,右邊有“圖形類型”,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圖形類型的選擇。

①如果選擇的是“動畫圖”選項,其結果可以以動畫的形式表示,可以利用動畫工具欄,進行動畫播放等操作,動畫是演示在整個充填流動過程中型腔內熔體的密度變化情況,單擊(播放)按鈕,可以進行動畫演示,單擊工具欄相應按鈕可以執行其他操作,如后退、前進、播放、暫停、停止、循環播放等;

②如果選擇的是“XY圖”選項,以XY平面坐標折線圖的形式來表示密度的變化,此類型結果圖需要指定實體節點,用鼠標在實體上單擊,選擇要查詢的節點,對于選擇的節點,會以XY平面折線圖的形式來表示該節點在注射的過程中密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結果圖,如圖2-62所示,選中了5個節點,此5個節點處的密度在注射過程中變化的情況如圖2-63所示,分別以不同顏色的折線來表示。

③如果選擇“路徑圖”選項,表示在確定時刻,由選擇的節點表示的幾何線段的長度與密度之間的關系,如圖2-64所示。首先在實體圖上選擇要查詢的節點,每兩點組成一條直線段,在實體中以紅色線段表示;同時,在平面圖中也會以黑色直線段表示此兩點表示的直線段在此時刻的密度情況,通過此結果圖可以繪制模型幾何形狀與密度屬性之間關系。例如,如果想了解沿著塑件底部邊緣的密度變形程度,則可以沿著塑件底部邊緣選擇節點,而且其中選擇的第一個節點作為參考點,從而構成了一段近似塑件底部邊緣形狀的折線段1;同時會以折線段2表示折線段1的密度變化情況,從而可以了解塑件底部邊緣的密度是否均勻。

圖2-62 “選擇節點”文本框

圖2-63 密度:XY圖

④如果選擇“探測XY圖”選項,此結果與“路徑圖”選項相似,也是表示在確定時刻,由選擇的節點表示的幾何線段的長度與密度之間的關系,如圖2-65所示。不同的是,此類型只要選擇要查詢的某一表面節點,Moldflow 2012系統就會在三維模型的實體上自動探測到與此表面相對的另一表面的節點,并自動生成穿過實體兩表面的線段,以線段長度和密度表示的“XY圖”,最多可以選擇5個節點,分別以不同顏色的折線來表示。

2. “新建計算的圖”

使用此命令來創建一個新的繪圖,此命令完全是根據需要自定義繪圖屬性的,包括新建繪圖名稱,計算結果函數類型,以及結果類型等,并且會作為新的分析結果圖存在于任務視窗中。

選擇“創建計算的圖”命令,彈出如圖2-66所示對話框:新圖名,數據A,函數,下拉菜單中包括很多函數類型(如Sin、Cos、Tan、Log等),結果。單擊按鈕,彈出如圖2-67所示對話框,可以選擇結果圖的類型,包括氣穴、溫度、壓力、翹曲變形等。是表示此繪圖是在注射過程中的某個確定時間的結果情況,如在注射開始后的第0.3499s時刻的結果繪圖;“操作符”包括加、減、乘、除四種算法。“數據B”設置方法同“數據A”,可以定義兩個繪圖數據,也可以只定義繪圖數據A,單擊“確定”按鈕,則結果圖將會在模型窗口中顯示出來。

圖2-64 Path plot折線圖

圖2-65 XY plot折線圖

圖2-66 “創建計算的圖”對話框

圖2-67 “選擇結果”對話框

3. “新建定制圖”

也是用來創建新的結果圖的,按照向導來完成創建過程。選擇“新建定制圖”命令,彈出如圖2-68所示對話框,自定義“圖名”,繪圖類型及其他繪圖參數等,同樣會作為新的分析結果圖存在于任務視窗中,單擊“確定”按鈕,則結果圖將會在模型窗口中顯示出來。

4. “圖形屬性”

用來設置圖形的屬性。

單擊“圖形屬性”命令,彈出如圖2-69所示對話框。其中包含6個選項卡。

①“方法”用來定義圖形顯示的模式,包括“陰影”和“等值線”兩種顯示模式,如圖2-70、圖2-71所示。

對于“等值線”顯示模式,需要對等高線值和等高線數目進行定義,也可以直接選中“單一等值線”,表示只用單一的等高線來表示。在“等值線值”中自定義等高線值,在“等值線數量”中自定義等高線數目。

圖2-68 “創建定制圖”對話框

圖2-69 “圖形屬性”對話框

圖2-70 “陰影”顯示模式

圖2-71 “等值線”顯示模式

②“動畫”用來定義動畫屬性,包括動畫的幀數、動畫顯示方法。

單擊“動畫”選項卡,彈出如圖2-72所示對話框。在“幀數”中自定義動畫的幀數,在“單一數據表動畫”中自定義動畫播放的模式,“集中”是積累效果,即動畫幀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僅當前幀”則只顯示當前充填的幀數,即動畫中僅播放此時刻正在充填的一幀,而與前后幀數無關的一種模式,兩種模式的效果對比如圖2-73和圖2-74所示。

圖2-72 “圖形屬性”對話框

圖2-73 “集中”顯示模式

圖2-74 “僅當前幀”顯示模式

③“比例”選項卡可以自定義結果繪圖的顯示范圍,單擊“比例”選項卡,彈出如圖2-75的選項卡,單擊“網格顯示”選項卡,彈出如圖2-76所示的選項卡。

圖2-75 “比例”選項卡

圖2-76 “網格顯示”選項卡

④“網格顯示”選項卡用來定義網格顯示的類型,設置對象包括“未變形零件上的邊緣顯示”和“變形零件上的邊緣顯示”和“曲面顯示”三個選項,“未變形零件上的邊緣顯示”和“變形零件上的邊緣顯示”都包括“關”、“特征線”和“單元線”三個選項,“曲面顯示”則包含“不透明”和“透明”兩種顯示模式,可以在“不透明度”中自定義不透明系數,其值為0~1,各種顯示效果如圖2-77所示。

圖2-77 各種網格屬性顯示效果

⑤“選項設置”選項卡用來設置結果繪圖的陰影顯示形式和顏色顯示效果。單擊“選項設置”選項卡,如圖2-78所示。

⑥“變形”選項卡只有在進行翹曲變形分析的結果選項中才存在此選項卡,如圖2-79所示。

●“數據設置”表示當前正在操作編輯的結果選項類型和名稱,如翹曲變形結果圖,當前正在操作的Y方向的翹曲變形量;

●“量/組成”用來設置當前結果繪圖顯示類別,包括四個選項:X方向、Y方向、Z方向和量;

●“參考坐標系”,系統默認的參考坐標系統為“整體”,只有當用戶自己新建了其他坐標系時,此選項才是可編輯選項;

●“坐標系類型”包括兩個選項:笛卡兒和圓柱;

●“比例因子”設置變形結果圖的縮放比例值,在“方向”中自定義縮放的方向,X方向、Y方向或Z方向。

選中“與未變形零件疊加”復選框,表示覆蓋變形前的模型。

5. “檢查結果”

是在分析完成之后使用的,可以直接用來查詢實體上任意位置任意分析類型結果的數據。例如,充填分析成功之后,可以對充填過程進行詳細的查詢,包括充填時間、充填壓力、熔體的溫度、體積收縮率等;翹曲分析成功之后,可以對翹曲變形量進行詳細的查詢,總體的翹曲變形量、在X、Y、Z各個方向的翹曲變形量、分子取向導致的翹曲變形量、體積收縮導致的翹曲變形量等;流道平衡分析成功之后,可以對流道優化之后的體積收縮率進行詳細查詢等。查詢結果如圖2-80所示。

【提示】如果需要查詢實體上的多個對象,或對實體上不同位置的數據進行比較,可以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用鼠標點選需要查詢的多個位置即可。

查詢結果不僅可以對實體進行查詢,也可以對分析結果繪圖的曲線上的數值進行查詢,同樣如果需要查詢曲線上的多個點,或對曲線上不同點的數據進行比較,可以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用鼠標點選需要查詢的多個位置即可。

圖2-78 “選項設置”選項卡

圖2-79 “變形”選項卡

圖2-80 查詢結果

6. “圖形注釋”

可以對繪圖添加一些注解,筆記,單擊“圖形注釋”按鈕,彈出如圖2-81所示窗口,可以直接在里面添加備注。

7. “翹曲結果查看工具”

用于查詢翹曲變形程度的專用工具,“恢復原始位置”,是在執行了“翹曲結果查看工具”之后將翹曲變形模型恢復到原始模型的命令。

【提示】這兩個工具只有在進行了翹曲分析,并且選中了翹曲分析結果選項時才可以操作,否則將以灰色不可使用的狀態顯示。

單擊“翹曲結果查看工具”按鈕,彈出如圖2-82所示對話框。圖2-82中翹曲查看工具選擇的是“平移”,在“位移X Y Z”中輸入平移矢量,單擊“應用”按鈕,結果如圖2-83所示。此時再單擊“恢復原始位置”,模型將恢復到原始狀態,如圖2-84所示。

圖2-81 加批注釋窗口

圖2-82 “翹曲結果查看工具”對話框

圖2-83 翹曲平移工具應用

圖2-84 翹曲恢復工具應用

8. “保存整體圖形屬性”

指通過其他結果繪圖的操作,例如,“繪圖屬性”命令的操作,修改了原來的繪圖屬性,則可以使用“保存整體圖形屬性”命令來保存已經改變的繪圖屬性,同時應用到其他繪圖屬性。

圖2-85 “導出翹曲網格/幾何體”對話框

9. “導出翹曲網格/幾何體”

將翹曲模型的網格/幾何體導出為其他模式的文件,單擊“導出翹曲網格/幾何體”按鈕,彈出如圖2-85所示對話框,“格式”包括ASCII STL、二進制STL和模型文件,單位包括公制單位、SI、英制單位,“方向”選項中可以指定導出模型的方向,包括實際和相反兩個選項,在“比例因子”中可以自定義比例因子系數,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文件保存。

10. “刷新”

對當前的結果繪圖進行編輯操作之后,可以通過刷新命令來刷新當前繪圖。

2.3.8 報告菜單

在完成了對分析結果的查詢及個性化處理之后,可以通過“報告”菜單自動生成圖文并茂的分析結果報告,報告菜單如圖2-86所示。

1. “報告生成向導”

引導用戶按照指定步驟生成分析結果報告。

選擇菜單:“報告”→“報告生成向導”命令,或在工程管理視察中單擊鼠標右鍵,彈出的快捷菜單如圖2-87所示,單擊“新建報告”按鈕,彈出如圖2-88所示對話框。

在彈出的“報告生成向導”對話框中,左側“可用方案”,羅列出了此工程中所有的分析成功的方案。

圖2-86 報告菜單

圖2-87 快捷菜單

【說明】只有模流分析成功的方案才可以進行分析結果報告生成操作。

“所選方案”,是指當前被用戶選中的要生成分析報告的方案。可以通過單擊“添加”和“刪除”進行方案的添加和刪除。單擊“下一步”按鈕,彈出“報告生成導向-方案選擇”對話框第2頁如圖2-89所示。

“可用數據”,是指該方案分析成功之后可供選擇的所有分析結果庫。“方案”中顯示當前選中的分析方案。

圖2-88 “報告生成向導-方案選擇”對話框第1頁

圖2-89 “報告生成向導-數據選擇”對話框第2頁

“所選數據”是指當前用戶已經選中的方案生成報告的數據。

如圖2-89所示,對于分析方案“koujian原始方案”,對其生成分析報告所選擇的分析數據包括充填時間、頂出時的體積收縮率、剪切速率、流動前沿溫度、氣穴、壓力。

其中“添加”可以對左側的分析數據進行單項添加,“全部添加”可以一次性添加左側中方案分析結果的所有數據,“刪除”可以對右側已經選擇的分析結果數據進行單項移除,“全部刪除”可以對右側中已經選擇的所有分析結果數據一次性移除。

單擊“下一步”按鈕,彈出“報告生成導向-報告布置”對話框第3頁如圖2-90所示。

“報告格式”用來設置生成的報告的格式,如圖2-91所示,包括HTML文檔、Microsoft Word文檔和Microsoft PowerPoint演示。

圖2-90 “報告生成向導-報告布置”對話框第3頁

圖2-91 報告格式

“報告模板”包括“標準模板”和“用戶創建模板”,對于不同的報告格式類型具有不同的報告模板。

“封面”,選中該復選框,可以給報告添加報告封面,單擊“屬性”按鈕,彈出如圖2-92所示對話框。對于封面可以進行下面選項的設置:標題、準備者、申請者、檢查者、公司徽標和封面圖片,輸入相應的數據,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報告項目”,在此區域中可以對區域中的數據進行編輯,雙擊其中一項,彈出如圖2-93所示對話框,可以對數據名稱和其他描述進行修改。

圖2-92 “封面屬性”對話框

圖2-93 “編輯報告項目名稱”對話框

“項目細節”用于對左側的每項分析結果進行顯示方式設置。首先要選中一項分析結果數據,項目細節選項包括如下:

①“重新生成圖像”表示系統自動重生成所需圖片。

②“屏幕截圖”是靜態地顯示某一時刻分析結果,可以對其進行屬性設置,單擊“屬性”按鈕,彈出如圖2-94所示對話框,“使用現有圖像”直接導入存在的圖片即可,如果選中的是“生成圖像”復選框,系統自動生成所需圖片,用戶需要設定“圖像格式”、“圖像尺寸”和“旋轉角度”等屏幕截圖屬性。

③“動畫”,選中該復選框,可以將分析的整個過程用于動畫的形式來顯示,可以對其進行屬性設置,單擊“屬性”按鈕,彈出如圖2-95所示對話框,“使用現有動畫”直接導入存在的圖片即可,如果選中的是“生成動畫”復選框,系統自動生成所需的動畫,用戶需設定“圖像格式”、“圖像尺寸”和“旋轉角度”等動畫屬性。

圖2-94 “屏幕截圖屬性”對話框

圖2-95 “動畫屬性”對話框

④“描述文本”表示在分析結果圖下添加文字說明,單擊“編輯”按鈕,可以進行詳細的編輯。

對話框右下方有三個按鈕:“上移”和“下移”用來對左側的分析結果進行順序調整;“添加文本塊”用來在報告中添加文本介紹,單擊后彈出如圖2-96所示對話框。

單擊“生成”按鈕,即可生成分析結果報告,如圖2-97和圖2-98所示。

圖2-96 “報告項目描述”對話框

圖2-97 Word格式分析報告

圖2-98 HTML格式分析報告

2. 添加封面

可以通過該命令給分析結果添加報告封面,單擊“添加封面”按鈕,當項目中有多個報告時,將彈出如圖2-99所示對話框。列表中列出了在當前的工程項目中所有沒有添加封面的報告供選擇,選中要添加封面的報告,例如,選中“報告”,單擊“確定”按鈕,彈出如圖2-100所示“封面屬性”對話框。設置完畢后單擊“確定”按鈕,生成報告封面,可以單擊任務視窗中的“報告(HTML)”按鈕,查看報告封面生成結果,如圖2-101所示。

圖2-99 “選擇工程項目”對話框

圖2-100 “封面屬性”對話框

圖2-101 報告封面生成結果

3. 其他

“添加文本塊”添加文本記錄報告信息;

“添加動畫”用于添加動畫報告信息;

“添加圖像”用來添加圖像報告信息;

“編輯”用來編輯結果報告;

“打開”用于打開結果報告;

“查看”用于查看結果報告。

2.3.9 工具菜單

工具菜單如圖2-102所示,其中包括以下選項。

1. “新建個人數據庫”

選擇“新建個人數據庫”命令,彈出如圖2-103所示對話框。

“名稱”可以自定義新建的數據庫存放的路徑及文件名稱。

“類別”中可供選擇的類型包括材料、參數、工藝條件、幾何/網格/BC和全部等,如圖2-104所示。

“屬性類型”用于選擇要創建的對象類型,其中包括冷卻介質、填充物屬性、各種材料屬性等。

以“冷卻介質”為例,設置完畢之后,單擊“確定”按鈕,彈出如圖2-105所示對話框。

單擊“新建”按鈕,彈出如圖2-106所示對話框,“描述”選項卡中,可以設置一些基本屬性,包括牌號、制造商、數據來源、上次修改日期和數據狀態。

圖2-102 工具菜單

圖2-103 “新建數據庫”對話框

圖2-104 類別

圖2-105 “屬性”對話框

在“屬性”選項卡中,如圖2-107所示,可以設置冷卻介質密度、冷卻介質比熱、冷卻介質熱傳導系數和冷卻介質黏度等。

圖2-106 “冷卻介質”對話框

圖2-107 “屬性”選項卡

單擊“復制”按鈕,可以對對象進行復制。

單擊“刪除”按鈕,可以刪除選中的對象。

單擊“導出”按鈕,彈出如圖2-108所示對話框,可以將設置的對象以文件的形式導出。

單擊“搜索”按鈕,彈出如圖2-109所示對話框,可以根據指定屬性進行搜索。

單擊“列”按鈕,彈出如圖2-110所示對話框,可以對屬性進行設置,打勾的表示已經選中,會在顯示窗口中顯示信息。

單擊“數據庫”按鈕,將會彈出下拉列表,如圖2-111所示。

圖2-108 “Save As”對話框

圖2-109 “搜索條件”對話框

圖2-110 “列”對話框

圖2-111 “數據庫”下拉列表

2. 其他

“編輯個人數據庫”:用于對已經存在的個人數據庫進行編輯;

“搜索數據庫”:用于搜索數據庫,搜索類別包括材料、參數、工藝條件、幾何/網格/BC和全部;

“編輯默認屬性數據庫”:用于對默認的屬性數據庫進行導出、編輯、搜索、列等屬性進行操作;

“導入舊版Moldflow材料”:包括ASCII和BINARY兩種類型的文件;

“導入舊版C-MOLD材料”:文件類型為.udb;

“開始宏錄制”:用于錄入宏命令;

“停止宏錄制”:用于停止錄入宏命令;

“播放宏”:用于執行宏命令;

“指定宏/命令按鈕”:用于設置宏命令。

2.3.10 窗口菜單

Windows(窗口)菜單如圖2-112所示,主要是用來對模型顯示窗口的顯示模式進行編輯。

在系統默認的情況下,打開一個項目的多個方案,方案會以多標簽的模式顯示于模型窗口中,如圖2-113所示。

如果需要改變多方案窗口顯示模式,可以通過Windows窗口菜單進行選擇,具體介紹如下。

“新窗口”:單擊此按鈕,可以新建一個方案窗口。

“層疊”:單擊此按鈕,已經打開的方案會以重疊的窗口方式顯示,如圖2-114所示。

圖2-112 窗口菜單

圖2-113 “多標簽”模式

圖2-114 “層疊”模式

“水平平鋪”:單擊此按鈕,已經打開的方案會以水平分布的窗口方式顯示,如圖2-115所示。

“垂直平鋪”:單擊此按鈕,已經打開的方案會以垂直分布的窗口方式顯示,類似于水平方式。

“排列圖標”:當打開多個方案窗口時,為了方便主窗口的顯示,使次要窗口以較小的窗口顯示,并且分布散亂時可以使用該命令來對窗口進行重新布置。

“拆分”:可以對當前的窗口進行分割,單擊此按鈕,鼠標所在之處會以十字線框顯示,在適當的位置單擊,將會把原來的窗口分割為指定大小的四個小窗口。

圖2-115 “水平平鋪”模式

“關閉所有文檔”:當打開很多方案文件時,可以通過此按鈕的功能一次性將所有文件關閉。

2.3.11 幫助菜單

幫助菜單如圖2-116所示,通過幫助菜單可以方便用戶更全面地認識AMI 2012軟件的功能,及時解惑釋疑。從Moldflow 2012版開始,幫助菜單實現了中文版。

“搜索幫助”:單擊此按鈕,或者直接在鍵盤上按快捷鍵F1,會彈出幫助菜單窗口,如圖2-117所示。幫助窗口的左側包括了四個選項卡:目錄、索引、搜索和書簽。

目錄:將所有幫助內容進行分類,可以通過目錄查找幫助內容。

索引:是將幫助內容按照文字進行排列,可以方便用戶根據首字進行幫助內容的查找;如查找“填充時間”,即輸入“填”。

搜索:用戶可以直接輸入查找內容的關鍵詞,通過搜索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要的內容,不過關鍵詞正確定義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搜索的結果。

圖2-116 幫助菜單

圖2-117 幫助菜單窗口

“這是什么”:單擊此按鈕,或者直接在鍵盤上按快捷組合鍵Shift+F1,鼠標會以的形式顯示。在需要幫助的地方單擊,將會彈出如圖2-118所示幫助窗口。

“熱鍵”:單擊此按鈕,會彈出鍵盤快捷鍵的幫助窗口,如圖2-119所示,可以通過快捷鍵方便快捷地進行軟件的操作。

圖2-118 幫助窗口

圖2-119 快捷鍵的幫助窗口

“教程”:單擊此按鈕,會彈出如圖2-120所示指導幫助窗口。在指導幫助中,全面地闡述如何使用操作AMI 2012軟件,包括模型的導入、劃分網格、網格診斷和修復、建模、分析、查看分析結果等。

通過“教程”,初學者可以輕松快速地進行AMI 2012軟件操作,幫助用戶更全面地掌握AMI 2012軟件的操作。

圖2-120 教程窗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信丰县| 石嘴山市| 荔浦县| 法库县| 通化市| 班玛县| 蓝山县| 庆安县| 行唐县| 江达县| 平罗县| 凉山| 大洼县| 蒙阴县| 拉萨市| 延边| 敦化市| 电白县| 榆林市| 乌鲁木齐县| 营山县| 辽阳市| 广宁县| 洞口县| 县级市| 景泰县| 南宫市| 河津市| 宜都市| 沂南县| 永春县| 明光市| 江西省| 博野县| 当雄县| 南木林县| 屏边| 甘谷县| 确山县|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