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龍鱗暗涌

洪武元年八月廿三,吳淞江入海口。

陳遠站在新筑的鷹嘴堰上,咸澀的海風卷著《水經注》的書頁獵獵作響。三丈高的潮頭撞向鑄鐵閘門,震得腳下花崗巖微微發顫。他俯身將青田石印按在鎮海石獸額間,石縫里突然滲出暗紅的鐵銹,順著“周氏藏鋒“的印文蜿蜒成血淚。

“大人,閘基在滲水!“工房主事嘶啞的喊聲混著銅鑼聲傳來。陳遠疾步躍下閘臺,官靴陷進腥臭的淤泥里——本該灌注三合土的閘基縫隙間,赫然涌出渾濁的赤水,細看竟是摻著朱砂的糯米漿。

“取洛陽鏟來!“陳遠扯開滲水處的封泥。鐵鏟探入三寸便撞上硬物,挖出的卻不是條石,而是半截生銹的鐵蒺藜,倒刺上還勾著片褪色的織錦,隱約可見“大周“二字。

圍觀民夫中響起騷動。老石匠突然跪地叩首:“這是張王的水底陣啊!動不得!當年沉了三百童男童女才鎮住海眼...“話音未落,閘基深處傳來悶雷般的轟鳴,丈量旗上的朱砂符咒無風自燃。

陳遠攥緊東宮密令,火漆印在掌心烙出龍紋。三日前朱標加急送來的《海防輿圖》上,此處標注的明明是前朝鹽場,怎會藏著張士誠的祭江遺址?他忽然想起江心撈起的玄鳥金珠,寒意順著脊梁竄上來。

“調衛所兵封江!“陳遠斬斷燃燒的旗繩,“閘基下埋著前朝火器,速請神機營的火器匠人來!“

夜色如墨時,十二盞孔明燈懸在閘口。陳遠借著飄搖的燈光俯視輿圖,發現新筑的七里石塘竟暗合北斗七星陣。王煥舉著羅盤驚呼:“大人!磁針亂轉,這地下有鐵器大陣!“

突然地面劇震,鷹嘴堰西側裂開五尺溝壑。陳遠拽著麻繩墜入地縫,犀角避水珠在胸前灼如炭火。腐臭的沼氣中,三十六尊青銅炮管森然林立,炮身纏著浸油的麻繩,引線匯聚處立著方青石碑——“至正二十三年,周氏助張王破朱于此“。

“好個周氏,原來從龍之功有兩家!“陳遠冷笑,指尖拂過碑文裂痕。這分明是新鑿的痕跡,定是有人要借古陣陷害周家。他掰斷半截引線藏入袖中,突然聽見頭頂傳來異響。

“大人小心!“王煥的弩箭擦著陳遠發髻射入黑暗,慘叫聲中,個黑衣人墜入地縫,腰間玉牌刻著振翅玄鳥。陳遠翻過尸體,發現他懷中油紙包里裹著燕地特產的肉蓯蓉,根須間粘著未燃盡的火折子。

五更天,府衙地窖燈火通明。陳遠將玄鳥玉牌浸入醋缸,隱紋漸顯:“燕王府典軍所“。他舀起勺摻白堊的漕糧,忽然笑出聲——這些“官糧“袋角都印著薊州軍倉的火漆。

“好一招一石三鳥。“陳遠在《均平賦役疏》上重重圈出“漕運“二字。燕王要借江南亂局擴充軍糧,周家想毀堤保田,中書省那頭怕是還有人等著看他陳遠掉腦袋。

次日卯時,吳淞江畔豎起百口鐵鍋。陳遠當著萬千災民將“官糧“倒入沸水,白堊在滾水中凝成糊狀。“這就是朝廷撥給諸位的救命糧!“他舀起一勺石灰漿,“本官今日當眾立誓,此類蠹蟲不除,陳遠永不還朝!“

人群死寂片刻,突然爆發出哭嚎。老農用鋤頭砸開周家糧行的門板,陳年霉米如瀑布傾瀉。混在人群中的燕王府細作剛要煽動,卻被衛所兵弩箭穿透腳踝——箭頭裹著東宮特批的捕盜文書。

當夜,陳遠在江神廟擺下鴻門宴。八姓鄉老戰戰兢兢入席時,見神案上供著玄鳥玉牌與霹靂炮殘骸。陳遠揮刀斬斷廟中百年古藤,汁液竟如血水淌滿《魚鱗圖冊》:“諸公可認得此物?“

“血...血藤!“趙氏族長癱坐在地,“這是張士誠祭江時綁童男童女的妖藤!“

“不錯。“陳遠踢開藤根,露出埋著的十二口陶甕,每口甕中都塞著具幼童骸骨,“但這藤根纏著的,可是諸公祖墳的界碑!“他展開地契副本,各家祖產竟都壓在古祭壇上。

鄉老們面如死灰。陳遠焚盡地契,將灰燼撒入江中:“本官已奏請圣上,江神廟更名鎮海祠,殉難童子入忠烈祠享萬世香火。“他端起血藤汁一飲而盡,“至于諸公——“目光掃過瑟瑟發抖的老人們,“是要當張士誠的殉葬品,還是大明的新功臣?“

三日后,鷹嘴堰下掘出三千斤精鐵。陳遠親自掄錘砸碎最后一座鎮水銅牛,在鑄炮場的通紅鐵水里,看見了應天城的方向。王煥捧著《工部營造則例》來請示時,發現江神廟遺址上立起了新碑,碑文是太子朱標親書的十六個字:

“水能覆舟亦能載舟民心如鐵國運如江“

暴雨再臨那日,八百里加急送來了戶部新令。陳遠在閘口焚毀的,卻是中書省簽發的《加征漕糧疏》。灰燼隨風卷入江心時,他聽見老船夫在霧中哼唱新詞:

“洪武刀砍連環扣哎,燕尾剪破洞庭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开原市| 平果县| 新和县| 江安县| 都江堰市| 波密县| 荥经县| 山东省| 钟祥市| 辉南县| 乐业县| 东乌珠穆沁旗| 青冈县| 维西| 金阳县| 南昌市| 邛崃市| 三江| 婺源县| 温泉县| 海宁市| 蓬安县| 杭锦后旗| 砀山县| 吉木乃县| 磐安县| 石门县| 大洼县| 望奎县| 合肥市| 淅川县| 施甸县| 清镇市| 稻城县| 云南省| 双柏县| 临泽县| 拉萨市| 贺州市|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