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那些悲傷從何而來》:拒絕精神內耗

我們深深地愛著許多人,甚至可以做到婚禮誓詞說的那樣“無論疾病還是健康,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或任何其他理由,都愛他、照顧他、尊重他、接納他。”那么,我們是否能夠以同樣的姿態去愛自己,無論處于何種境況,多么失意,依然能夠對自己表示尊重和安慰,而不是自我譴責?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其實都做不到,歸根結底是因為不恰當的“嚴于律己”。不妨試想你在內心深處是以下列哪種視角看待自己的:

陌生人:你們不熟悉,他也不關心你。

打分員:你做錯事情或者稍有懈怠,他就在本子里記上一筆,譴責你。

過度保護者:他認為這個世界很危險,總是阻止你嘗試新事物。

忠誠伴侶:無論別人怎么看待你,他始終相信你,認為你是最好的。

智慧長者:每當你感到難過迷茫的時候,他都會及時指引你,鼓勵你。

多數情況下,我們對自己的態度會在幾種角色之間輪換,起起伏伏。然而有這樣一群人,終日被前三種角色圍繞著,陷入無休止的自我拉扯,日常生活對他們而言就像拉著堆滿重物的板車爬坡,外人看來走得又累又慢,卻不知道已是極限。我們在控制自我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心理資源,當剩余能量不足以支撐的時候,精神層面會非常疲憊,乃至影響生理狀況,這種心理內耗就是精神內耗。究竟是什么讓我們比別人更容易出現精神內耗的狀態呢?首先它和大腦息息相關,當大腦處于低耗能的靜息狀態時,也就是沒有受到外界刺激相對平靜的時候,后扣帶皮層、楔前葉、內側前額皮層等腦區之間的鏈接變得更活躍,它們主要負責自我與他人、回憶與思考等“工作”。容易為精神內耗所困的人的這幾個腦區相對發達,他們善于感受,善于記憶,同時也更容易被種種細枝末節纏住。除了生理層面的影響,是否容易發生精神內耗也和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

從小家教嚴格的趙萊長大之后,和別人提起童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無論上學或放假,向來規矩很多的媽媽都會要求她早晨六點起床,吃完早餐下樓跑步,風雨無阻。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她哪怕已年近而立也經常會在六點左右驚醒,偶爾睡過了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來自母親的長年累月的嚴苛不僅對她的生活習慣造成影響,還逐漸擴大到其他方面。趙萊的閨密眼看她變成一個不允許自己犯錯的人,忍不住問:“你有沒有覺得你對待自己的方式和你媽媽很像?”她這才恍然大悟,不知道從何時起內化了一個嚴厲的“媽媽”監管自己。

對我們造成深遠影響的體驗往往來自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人和重要事,年幼時由于難以分辨真假和對錯,很容易將外界的評價、判斷、價值觀一并吸收認同,深入潛意識,當我們經歷得足夠多、變得成熟之后會產生新的觀念,這時候博弈就開始了。說到底,內耗是兩個自己不斷吵架,一個說向東,另一個說向西,誰也不服誰的狀態,例如上文的趙萊,她之所以為這種狀態所累,是因為真正的她偶爾想放松,可是來自媽媽的影響根深蒂固,每當想松懈,腦海里那個“媽媽”就會馬上跳出來指責她。把不良影響內化讓我們心里始終站著一位“打分員”,對自己高要求到嚴苛的地步,很有可能導致精神內耗,與此同時,還有幾種性格特質也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設想一下,我們為什么容易糾結,多半是因為敏感,容易多想,放大很多事情,至于為什么是和自己糾結而不是和別人糾纏,無非是害怕沖突,因此,如果某個人的性格屬于高敏感的范疇,又由于低自尊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自然會比較頻繁地陷入內耗。

和生理影響、心理因素、性格特質一樣,會把我們扯進精神內耗的世界的另一重大原因是壓力,可以是小環境中的壓力,也可以是大環境下的壓力。從小的方面來說,通常是程度不一的壓力事件,比如工作不順、感情受挫、生離死別等。大的方面則是由于信息高度透明化帶來的扁平化視野,我們輕而易舉地就可以看到無數人的生活狀態,也意味著可比較的對象從身邊人變成很多人,無形之中會產生焦慮情緒。當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容貌焦慮、內卷壓力時,群體之中的負面情緒會隨之放大,進而影響個體,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會覺得玩手機時間長了很累,一是因為信息過載,二是因為不明顯的無形內耗。

來自方方面面的影響都有可能造成精神內耗,讓我們遇事猶豫、缺乏行動力、容易退縮,過程中形成的心理壓力也會影響心血管系統,經年累月可能會患上偏頭痛、高血壓等疾病。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盡量避免過度內耗呢?

1.針對成長經歷導致的內耗可以采用心理學領域的自我療愈,做自己的心理咨詢師。當你開始精神內耗時,可以跳出來看看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哪些是退行到童年期的狀態,哪些是內化父母的狀態,哪些是成人的狀態。例如,某人做錯事后,開始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怎樣做才能更好(成人狀態);得知公司將因此對其做出處罰,開始焦慮,選擇逃避,甩鍋給別人,就像小時候打架和媽媽說是別人的錯(退行狀態);接受懲罰后,開始不停地自責,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和父母指責他的方式如出一轍(內化父母狀態)。如果我們能夠分清此刻的行為和感受哪些來自他人,哪些來自過去,哪些來自現在,就可以找到我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應對的原因,從而對主體和客體、過往經歷和客觀事實進行區分,以降低退行狀態以及內化父母狀態出現的頻率。三種狀態此消彼長,成人狀態出現得越多,我們的心境就越穩定,越不容易內耗。

2.如果是因為大環境等外界因素導致的精神內耗,不如在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平”的時候嘗試做點什么,逐漸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可以是簡單的出門散步或者做一頓飯,也可以是設立新的目標,讓生活逐步恢復常態。過程中保持自我覺察,找到內耗狀態再次出現的原因。那些困擾我們的事情到底是災難化想象還是真的無法解決?如果是前者,可以讓自己行動起來去驗證是否真的如設想那般嚴重;若是后者,在接受現實的同時尋找降低負面影響的辦法。

3.無論是哪種原因的精神內耗,都是以主動或被動的自我斗爭的形式進行,其中有我們難以接受的一面,我們才會因此糾結。遵循前兩步方法加以練習,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狀態,也會對客觀事實有更理性的判斷。當我們試圖譴責、貶低自己的時候可以嘗試精神上的自我抱持,用帶有積極評價意味的話語進行心理暗示,寫下自身的優點等取代消極思維,做自己的“忠誠伴侶”。

在精神世界中,心理資源是如食物般重要的存在,倘若將它過多地浪費在內耗上會讓我們的內心營養不良。照顧好身體的同時請不要忘記,心靈也需要得到照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汽车| 马公市| 祁门县| 开江县| 乌兰察布市| 土默特右旗| 和林格尔县| 电白县| 曲阳县| 宜都市| 安泽县| 武汉市| 正蓝旗| 天全县| 合阳县| 松桃| 交口县| 无为县| 阜平县| 祁阳县| 霞浦县| 彭山县| 周至县| 文安县| 巨鹿县| 房产| 楚雄市| 亚东县| 桃园县| 赤城县| 南雄市| 新丰县| 乌兰察布市| 常宁市| 扶沟县| 嵊州市| 武安市| 泾源县| 海原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