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推薦序三 全然地去活著
- 存在主義心理學的邀請
- (丹麥)博·雅各布森
- 1756字
- 2024-01-10 18:29:25
學習且臨床這些年來,我對存在主義心理學有三個感悟:
第一個是棲居,存在主義心理學是一種現(xiàn)象學的相遇與對話,并不執(zhí)著于經(jīng)典精神分析的“考古”之術(shù),或諸多后現(xiàn)代流派的“解構(gòu)”之風,更多的是鼓勵人們盡可能地去描述所處這個世界、這段關(guān)系、這幀情景與感知的勾勒,進而達到一種棲居的狀態(tài)——全然的鮮活。
第二是旅伴,存在主義心理學臨床的咨訪關(guān)系并不是一種以咨詢師作為權(quán)威或指導者的咨訪對話,而更像是彼此作為人生旅途中的旅伴,咨詢師甚至連導游的角色都不具備,而是陪伴彼此共同去經(jīng)歷、去進入、去承受、去挑戰(zhàn)所遇到的一切。這寓意著在死亡、孤獨、自由與責任、意義感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是當下與臨在,“臨在”與禪宗所提倡的“當下”互為陰陽,是一個整體。當下——一切皆虛妄,除非你在那兒。人不斷地丟失自己,歪曲自己,夸大或縮小自己,皆因失去了“當下”,當這個“當下”重新被尋回時,自己仿佛又是彌散的,于是便有了“臨在”,即在每一個“當下”,真正的自我可以自由地“降臨”,便是“臨在”。
當我受邀為這本書寫序而翻開它時,腦海中出現(xiàn)了與一個小組共同的經(jīng)歷。
多年以前,我曾帶領(lǐng)過一個臨終關(guān)懷的小組,這個小組一共12輪,每周一輪(90分鐘),里面有8個成員,他們性別不同、年齡不同(30到60歲之間),相同的是他們都是晚期癌癥患者,都還有不到12個月的壽命。
剛開始,組員們談?wù)摰氖菫楹嗡麄兊昧税┌Y,又是為何變成了絕癥,每個人都在檢查過去的生活方式、職業(yè)特點和家族遺傳病史,像偵探一樣,大膽而又細心地做著各種假設(shè),似乎這樣就可以在健康失控體驗中找回某種確定感一樣。組員們一邊心疼,一邊又恨自己的身體,這個話題結(jié)束的標志是大家都在勸說著來探望自己的親朋好友,要向?qū)Υ竦钜粯泳次纷约旱纳眢w。
幸福與痛苦。
后來組員們開始談?wù)摳鞣N恨意,有人說我這輩子沒有做過壞事,為什么會這樣——似乎我病了就等于我錯了,疾病等同于某種懲罰;有人說誰傷害過自己,自己還沒有報仇——似乎被壓抑的憤怒還沒來得及表達;有人說目前的香煙和酒品質(zhì)量越來越差,所以人才會得癌——似乎對某種物質(zhì)的依賴摧毀了自己的健康;有人說早知如此,就應(yīng)該早跟伴侶離婚,因為對方一直對自己漠不關(guān)心——似乎在親密關(guān)系里發(fā)現(xiàn)了自己是孤獨的嬰兒;有人說醫(yī)學水平發(fā)展太慢了,醫(yī)生都是白癡——似乎醫(yī)生們都成了迫害者而不是協(xié)助者;等等。
在這些話題和情緒的編織下,小組的氣氛非常壓抑和無力,當時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這個小組,于是我問大家希望我如何提供幫助呢?有人回應(yīng)說,不然你講幾個笑話吧,我們都累了,想放松一下,我說好。于是我非常尷尬地講了幾個冷笑話,大家配合我笑了幾聲,然后有組員說,原來健康人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愛與孤獨。
經(jīng)過這些互動,我與組員們的關(guān)系,組員與組員的關(guān)系越來越緊密,小組開始談?wù)摳鷲酆完P(guān)注有關(guān)的話題,有人談到自己的初戀,有人談到自己剛進入社會時的雄心壯志,有人談到還沒有跟自己的愛人和孩子有足夠多的散步的時間,有人甚至想去跳廣場舞,想在一群人的目光下展現(xiàn)舞姿……他們是如此熱愛生活,好像每一句話都在將當下緊緊地擁抱在懷里。
選擇與責任。
小組過半了,這些將死之人,既煥發(fā)了詩人般的激情與浪漫,又沉淀了哲學家般的深刻與沉思,我不知道自己的回憶是否準確,當時我覺得跟一些超凡之人坐在一起感受悲喜,一起看這個人間。
剩下的時間,組員們把之前的恨過誰、愛過誰、不舍得誰糅合在一起,提煉出了一個詞:遺憾。組員們開始談?wù)摳鞣N遺憾,就像是身處一列火車,本以為自己的車票是到終點的,卻發(fā)現(xiàn)它奇幻地變成了半程票,于是不得不提前下車——車窗外的風景、車內(nèi)喧鬧的煙火氣、馳騁的豪情、舒適的座椅,都將離去。
死亡與生命——都將離去。
后來小組結(jié)束了,組員們一個一個地走了,走的時候我都在病床邊,每一個人走的時候都握著我的手,眼神中充滿了我們還會再見的神采。我感覺自己參與了一個無比偉大的小組。
也許這就是作為一個小組帶領(lǐng)者最深刻的體驗——協(xié)助每一個組員在生命中真正地去活著,也許只有那么一刻,之后整個生命也將充盈、綻放光芒。
當我不斷地翻看這本書的時候,這個小組的每一個人,每一輪,每一刻,每一聲嘆息,都浮現(xiàn)在了我的腦海中,而我腦子里那些“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的疑問也隨之而解,人的生命是那么的寬廣,又是那么的精深。
愿看到這本書的你,也能夠踏上真正去活的旅程。
亞洲存在主義團體學會創(chuàng)立者
李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