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言

內容架構

要做好供應鏈管理,第一步是要達成共識,要充分認識到供應鏈管理的價值及重要作用,解決“為什么”的問題,還要在什么是供應鏈管理、如何構建供應鏈管理系統架構上統一認知。這是第一章“共識:供應鏈管理”要解決的問題。

要做好供應鏈管理,第二步要對企業供應鏈現狀進行診斷—企業目前在哪里(定位)、下一步要去哪里(目標)、如何規劃路線(導航),從而繪制供應鏈發展路線圖。為此,本書第二章“導航:供應鏈4.0升級路線”從外部供需關系及內部實施主體兩個維度定義了供應鏈的四個階段,以場景化的方式將供應鏈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分段供應鏈、集成供應鏈、協同價值鏈、智慧生態圈;提供了每個階段的獨有場景、特征與典型問題,方便企業自我定位;給出了下一個階段要去哪里、關鍵任務是什么、如何升級的初步解決方案。企業可據此快速進行自我診斷,明確發展方向與工作重點,形成團隊共識。

要做好供應鏈管理,第三步要解決靠什么去贏的問題,這就要繪制供應鏈發展的愿景,制定一套能夠制勝的供應鏈戰略。第三章“規劃:供應鏈戰略與績效”講述的就是這些內容。供應鏈的戰略目標可以總結為多、快、好、省,但別貪心。多、快、好、省都想要,就會變成“大躍進”。多、快、好、省,最多選兩項作為供應鏈戰略目標。企業根據戰略目標匹配相應的供應鏈戰略,以省為主,應推行精益供應鏈戰略;以快為主,應推行敏捷供應鏈戰略。同時要對供應鏈績效進行測量與改進,形成供應鏈戰略與績效閉環。

要做好供應鏈管理,第四步是打通企業流程,第四章“打通:供應鏈流程與信息化”講述打通企業流程的問題。企業是什么?企業就是端到端的流程。流程的核心是端到端的全流程規劃,要解決客戶訂單驅動下計劃、交付、生產、采購、退貨五個子流程如何打通的問題。IT建設實現了核心信息共享與透明,但企業供應鏈信息化要做系統規劃,避免形成信息孤島,同時不要有“上了信息化,就能自動把流程做好”的天真想法,在上信息化系統之前,企業一定要先梳理、優化自己的流程。

要做好供應鏈管理,第五步是要設計合理的組織架構,為團隊賦能。第五章“賦能:高績效團隊與專業能力”講述了如何為供應鏈團隊賦能。在VUCA[1]年代,競爭激烈,一支能打硬仗、打勝仗的供應鏈隊伍至關重要!供應鏈的組織架構,從靜態看并不復雜:集成型供應鏈管理職能包括計劃與調度、采購物料、制造產品、物流管理、客戶訂單交付。結合組織的規模、戰略與階段目標,設計出供應鏈管理組織架構。組織架構的設計,要掌握兩個原則:一是先有流程,再有組織架構;二是組織架構應以協同作為設計目標。設計好組織架構,匹配專業人員,要讓團隊有戰斗力,還要為供應鏈團隊賦能,實現高績效。

要做好供應鏈管理,第六步是打造快響應與低庫存的柔性供應鏈,更好地促進供應鏈交付與庫存績效提升。供應鏈對外快速反應,對內高周轉、低庫存,這體現了供應鏈的柔性。實現的關鍵點在于代表客戶需求的銷售與代表產能的供應鏈系統之間的密切協作。但在全球范圍內,企業的銷售部門與供應鏈管理部門像一對互相憎惡但又無法離開對方的夫妻:供應鏈管理部門總是在抱怨銷售部門的預測從來就沒準過,而銷售部門則回擊說供應鏈給客戶的交期從來就沒準過。如何建立供應鏈快速響應機制,使庫存周轉無積壓,本書第六章“柔性:快響應與低庫存績效改進實踐”回答了這個問題。

要做好供應鏈管理,第七步是打造健壯供應鏈,實現高質量與低成本績效。很多企業的質量與成本績效多年來一直在原地踏步,所謂的改善實際上是顧此失彼、自欺欺人地走形式。很多企業年年做的所謂的降本(cost down),就是壓迫供方降價。如果供方不降價,就找更便宜的供方替換,出現一系列的質量問題后,再花大成本去做質量改善。一旦質量穩定,又好了傷疤忘了疼,再去降本。高質量、低成本的績效關乎供應鏈的健壯與競爭優勢,跳出形式主義亂象,進入持續改善的正循環,對企業的價值不言而喻。第七章“健壯:高質量與低成本績效改進實踐”從咨詢角度告訴你,企業要做有價值的事,不要做簡單但無效的事。供應鏈質量與成本績效改善的關鍵,不在于壓迫外部伙伴降價,而在于激活企業內部的研發與供應鏈實現跨部門協同。很多標桿企業都實現了高質量與低成本績效的雙提升。

供應鏈發展日新月異,不能故步自封,要擁抱變化,所以閱讀本書第八章“趨勢:供應鏈發展展望”,看看供應鏈發展的最新趨勢有哪些吧!

目標讀者

本書的目標讀者定位為企業創始人、企業高管團隊、供應鏈管理者、供應鏈的傳播者或學習者,故不務虛、不求全、不追新、不求高大上,只求有績效、有成果,能在企業落地。我把閱讀本書的你當作這群人中的一分子。

1)企業創始人。如果作為企業創始人的你正在為供應鏈的一系列問題(如交付、庫存、成本、協同)而頭痛,或者你要為科學規劃供應鏈提供方向指導,讓供應鏈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那么本書將提供適當的指導。

2)企業高管團隊,包括研發、銷售或人力資源等部門的負責人。如何與供應鏈部門做好跨部門溝通,共同服務好客戶是你們正在關心的問題。

3)供應鏈管理者,包括供應鏈負責人與職能部門(如計劃、生產、采購、物流、質量)。你可能正在為供應鏈的跨部門協同苦惱。

4)供應鏈的傳播者或學習者,包括大學老師、供應鏈培訓師或顧問、供應鏈或物流專業的學生。你們可能希望系統掌握供應鏈管理理論框架與供應鏈在企業中的實踐。

無論如何,當你拿起這本書時,我們就在一起了。我們都是供應鏈系統升級的推動者、一個偉大的供應鏈管理時代的見證者、一個生機勃勃的供應鏈多贏生態系統的建設者,世界與時代會因我們而不同。

本書特色

為了方便讀者學習,我把本書的主要特色梳理如下。

1)本書勒口配有一幅全書內容的思維導圖,每章還配有該章節的思維導圖,目的是幫你厘清內容邏輯,建立系統思維。

2)全書結構以why(為什么供應鏈管理重要,第一章)—what(供應鏈是什么,第二章)—how(如何管理供應鏈,第三章到五章)—use(實踐案例,第六章到七章)為邏輯主線,其中第二章是對企業成熟度現狀(reality)的診斷,引入了供應鏈4.0架構,第八章是對供應鏈未來(future)發展趨勢的展望。

3)在內容編排上,以貼近企業實際為原則,從企業高管團隊的角度,以咨詢師的專業思維對供應鏈進行系統規劃:共識概念、升級導航、規劃戰略與績效系統、打通流程與信息化、賦能團隊、改進績效、展望未來。本書沒有加入有關采購的內容,是擔心引發供應鏈管理是采購與供應商管理的誤解,如果你想了解這部分內容,建議閱讀《采購4.0:采購系統升級、降本、增效實用指南》。

4)本書的創新之處,是對供應鏈管理五個閉環的研究與實踐,包括戰略與績效形成閉環(第三章)、流程與信息化形成閉環(第四章)、團隊與專業形成閉環(第五章)、交付與庫存形成閉環(第六章)及質量與成本形成閉環(第七章),這些閉環是從系統角度進行思考與設計的,比如高質量其實才是低成本;要想快交付,庫存反而要低。這種閉環思維,可以避免對績效指標顧此失彼,可以讓各部門形成合力,這是跨部門合作的基礎,有點像中醫中的陰陽調和。


[1] VUCA是四個單詞的首字母,即volatility(動蕩)、uncertainty(無常)、complexity(復雜)、ambiguity(模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深泽县| 白银市| 天长市| 山阳县| 浠水县| 邳州市| 阿图什市| 上高县| 江达县| 开平市| 青海省| 嫩江县| 凌云县| 南郑县| 包头市| 太保市| 邵阳市| 惠来县| 新晃| 丹东市| 贺州市| 民乐县| 贺兰县| 共和县| 金阳县| 贺兰县| 阿合奇县| 梓潼县| 西林县| 抚远县| 长葛市| 铁岭县| 房产| 黄平县| 伊川县| 固安县| 梁山县| 忻州市| 岑巩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