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在于行動:生涯浮流與職業生涯發展
- (美)斯賓塞·奈爾斯等
- 1320字
- 2023-06-20 19:08:32
譯者序
非常榮幸完成了《希望在于行動:生涯浮流與職業生涯發展》的翻譯工作,它是斯賓塞·奈爾斯教授等人的經典力作。作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教育院長之一,斯賓塞·奈爾斯教授曾任全美職業生涯發展協會(NCDA)主席,是當今美國職業生涯咨詢界的領軍人物,他開創的以希望為中心的職業生涯發展模式在全球各地職業生涯教育與咨詢規劃中被廣泛應用。遺憾的是,斯賓塞·奈爾斯教授的專著和教材罕有中文版面世,這成為我們啟動這本經典教材翻譯項目的起點,也是我們克服重重障礙、迫不及待出版本書的初衷。
我在美國訪學期間首次拜讀了斯賓塞·奈爾斯教授的著作。在《生涯浮流:以希望為中心的生涯發展模式》(Career Flow:A Hope-centered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中,他把人們的職業生涯發展過程比作泛舟之旅。在河流中漂流時,時而激流涌動,時而緩流不興。身臨其境,你會感受到時而游刃有余,時而千鈞重負。所以我們把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經歷的多元化體驗稱為“生涯浮流”(career flow)。面對不同的境遇,斯賓塞·奈爾斯教授提出了“希望–行動”來應對生涯發展中的挑戰,它以希望為中心,包括自我反思、自我澄清、愿景、目標設定與規劃、執行與調適五個步驟(或稱為希望–行動勝任力)。這五個步驟也構成了本書的基本框架。
生涯浮流的另一層含義來自心理學領域的“心流”(flow)概念。“心流”出現在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成果中,用來描述人們完全沉浸在一項活動時的心理體驗。在職業生涯相關領域,“心流”體驗是指人們完全沉浸在與工作(職業)相關的活動中,充滿了高度的興奮和滿足感,不愿被打擾,進入一種宛如行云流水、奔騰起伏、涓涓不竭的狀態,也被稱為“生涯浮流”。斯賓塞·奈爾斯教授指出,通過關注生涯浮流體驗發生的條件和規律,可以識別出最有可能讓人們感到滿意的職業和工作崗位。他還在本書中詳細闡述了通過對職業興趣、技能和價值觀的澄清來提高生涯浮流體驗發生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兩點,本想使用“生涯流動”或“職業心流”來對career flow進行翻譯,奈何漢語博大精深,深刻挖掘后,發現“浮流”一詞與英文flow的發音相似,同時又契合了生涯發展“起伏跌宕”和心流體驗“飄如游云”之意,因此,將career flow譯作“生涯浮流”更為貼切,本書也由此被命名為《希望在于行動:生涯浮流與職業生涯發展》。
正如作者在本書中反復強調的,“希望”對人們的生涯發展至關重要,它是“希望–行動”理論的核心。當下,在諸多因素影響下,大學生群體出現了“慢就業”“緩就業”“懶就業”的現象。如何轉變其消極觀念,引導并幫助其構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被認為是消解這些難題的關鍵。而“希望”正是應對這些困局的良方,它可以激活人們心中的內驅力和復蘇力。心懷希望,就可以憧憬未來無限的可能性,并推動自己采取積極行動去實現生涯目標。因此,作為一本以“希望–行動”為核心的生涯教材,本書內容對于教育者、研究者、學習者、管理者和職業生涯教育與咨詢規劃從業者都有較高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本書的翻譯出版,得益于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的精心指導,得到了人民郵電出版社及斯賓塞·奈爾斯教授本人的傾力支持,在這里表示誠摯的感謝!由于本人學識與筆力有限,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劉海濱
2022年8月12日于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