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把經濟增長速度控制在適當范圍內

為了把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控制在適度的規模上,一個重要問題是把增長速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上曾經一再出現的投資失控、消費失控或兩者同時失控的現象,幾乎都是由于追求生產增長的高指標引起的。現在,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保持經濟改革的良好經濟環境的任務就很難實現。

科爾奈在他的著作《短缺經濟學》中對基本建設投資戰線過長、積累基金膨脹的現象作過鞭辟入里的解剖。根據他的分析,這種狀況大體上由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是各級領導都有擴張自己所主持的事業的欲望,存在著“擴張沖動”,因而增加投資成為難以饜足的欲求;另一方面是由于“軟預算約束”,投資當事人對擴張帶來的風險并不承擔物質責任,因而沒有自我抑制投資欲求的愿望。于是,“投資饑渴”就成為舊體制下難以治愈的痼疾。[7]與“投資饑渴”相伴隨,由于投資的相當一部分要轉化為基本建設工人的工資(在我國,工資性支出大約占固定資產投資的40%),由于社會主義社會里職工改善生活的正當愿望和互相攀比的“示范效應”,還由于企業領導人在“軟預算約束”下并不反對工資的迅猛增長,在傳統體制下往往存在著“消費饑渴”的通病。目前,在我國,經濟改革剛剛起步,“軟預算約束”的資金“大鍋飯”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如果各級領導和社會輿論片面倡導“高速度”,這種“擴張沖動”和隨之而來的“投資饑渴”和“消費饑渴”就會猛烈地發展起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收,使國民經濟的發展重新回到高指標、低效益的老路上去。走這一條道路,是很難實現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和持續穩定的發展,保持經濟改革所需要的良好經濟環境的。

近年來,我國工農業生產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工農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由1981年的4.6%、1982年的8.7%,提高到1983年的10.2%和1984年的14.2%,1985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長23%左右。應當怎樣看待目前這種高速增長呢?

一種意見是,這種發展速度是正常的、健康的,我們應當采取有力措施從各方面支持這種發展的勢頭。另一種意見則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提高是一件好事,它意味著我國的經濟調整和改革工作已經收到某些成效;但在另外一方面,當前這樣高的增長速度又是國民經濟中已經出現“過熱”的征兆,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抑制。筆者是持后一種意見的。

持前一種意見的同志通常從以下幾方面立論:①目前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同步增長,說明了國民經濟主要部門之間的比例協調;②絕大多數產品購銷兩旺,庫存積壓減少,不存在過去那種“工業報喜,商業報憂”的情況,說明了國民經濟的供需關系協調;③產值增長同企業實現稅利增長大體同步,說明經濟效益提高,國家財力能夠支持目前的超高速發展。

上述有關事實是確實存在的,它們也的確表明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各種關系有了改善。但是,如果根據這些情況就得結論,認為當前的這種增長勢頭應當持續地發展下去,卻是片面的。

第一,1984年我國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關系比較協調。同1981年以前的情況相比較,是極可喜的進步。但是,我們要看到,農、輕、重之間的比例關系固然是國民經濟部門間比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終究還不是這種比例關系的全部。①它并不包括工農業生產部門同交通、郵電、服務等現代生產所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之間的比例關系。②它也并不能反映工農業內部的工業生產與能源特別是電力生產、加工工業與原材料工業之間的比例關系是否正常。我國交通、郵電等先行部門歷來落后,雖然它們在黨的十二大決議中被列為戰略重點,但近年來起色還不大。1981—1984年工農業生產增長43.1%,而交通部門的貨物周轉量只增長26%,通信狀況的改善更為有限。同一時期,發電量只增長24.6%。這就造成了近年來能源、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緊張狀態,全國經常有積壓待運貨物幾千萬噸,經常缺電10%以上。同期以機械、電子工業為代表的加工工業增長63%—97%,而以冶金、化工為代表的原材料工業只增長30%—40%,因而原材料的供應緊張,某些原材料如鋼材奇缺,只能靠大量進口來維持。

由于目前我國價格不合理,加工工業產品價高利大,追求過高速度,就會使投資的部門結構繼續向加工工業傾斜,因而如不對目前的超高速度加以控制,原材料、電力、交通等方面的缺口還會繼續擴大。此外,還要考慮到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并不豐裕的國家,生態環境已經有不小的問題。單純追求產值的增長而不顧及其他,將會加劇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總之,這種超高速增長是我們的國力所無法長期承受的。如果任其發展,超越能源、交通、原材料、外匯等的承受能力,發展速度就會被迫猛降,我們必須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第二,目前我國商品市場銷勢很好,無論消費品還是生產資料都幾乎沒有滯銷的產品。但要由此得出國民經濟供需協調,產品適銷對路,經濟效益良好的結論,根據也似嫌不足。目前市場商品暢銷,連一些質次價高和長年積壓的商品也一售而空,并不是一種正常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984年下半年以后貨幣過量發行,創造了極為旺盛的購買力。貨幣供應過量,有效需求超前到一定程度,消費者就會產生搶購和囤積的心理,而不考慮商品是否適用和價格是否過高。

還必須指出,去年有些地方工業發展的高速度是靠加工工業的粗放(外延)增長和高度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取得的。在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大量公司、企業中,有不少利用本地資源和閑散勞動力進行符合社會需要的商品生產,對于經濟的繁榮和市場的興旺作出了貢獻。然而也有一部分公司、企業是在錯誤的價格信號引導下被虛假的社會需求刺激出來的。于是,某些效益低,成本高,產品質量差,從長遠來看并無發展前途的企業,也在銀行貸款或地方撥款的支撐下大量興辦起來。這就使去年以來預算外投資增長很快。投資的猛增反過來又加劇了生產資料市場的緊張程度,使某些幾十年前就已落后的機電產品暢銷,而且遠期訂貨十分飽滿。實際上,這部分新增生產能力已經脫離了社會真實需求的軌道,一旦虛假的購買力消失,或者高速增長受到資源、能源等“短線”的限制而不能再維持下去,這部分在虛假需求刺激下形成的生產力就會被逐出生產領域,停產閑置甚至報廢。這將造成社會資金的巨大浪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過旺的購買力的出現,使形成買方市場的勢頭發生逆轉。賣方市場的重新出現,對于經濟效益的提高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開展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第三,1984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增長14.2%,國內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計算較前年增長12%,大體實現了產值和財政收入的同步增長。1985年1月、2月預算內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產值和實現稅利的增長率也大體接近。有些同志認為,這說明我國的財力是能夠支持當前這種超高速增長的。這種說法也值得商榷。

首先,總產值是按不變價格計算的,而稅利只能用現價計算。在價格上漲的條件下,稅基增大,稅金和利潤自然也會有所增長。但是,相對于原來的價格水平,這是一種“虛收”。如果根據這種虛收的增長追加支出,更會形成“虛收實支”,擴大財政赤字。1984年財政超收達159億元,但由于超支更多,反使赤字有所擴大,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即使剔除上述不可比因素之后產值與財政收入仍然同步增長,在一段時間里表現出財源茂盛、財力雄厚的景象,也不能據此推斷產值和投資的超高速增長是健康和正常的。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中,存在著投資的乘數效應和消費—投資變動的加速現象。前者說明投資對收入和消費產生的倍增作用;后者說明收入和消費對投資產生的加速作用。這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形成經濟的周期性波動的原因之一。其實,投資和收入相互促進的情況并不僅僅發生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歷史上,也曾多次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在出現這種情況時,如果采取“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傳統方法,在信貸的支持下增加投資和消費,就可能發生控制論所說的“正反饋”作用,使信號不斷增強,終致系統的振蕩甚至災變。這種投資同收入相互影響造成的經濟的螺旋形上升,是不可能無限制地進行下去的。經濟增長的上限取決于生產資源提供的可能。一旦超過這種可能,加速上升的經濟又會以遞增的負速度從波峰向波谷滑去。這種大起大落是我們必須預先加以防止的。

綜上所述,我們有必要采取措施,抑制目前經濟生活中出現的“過熱”傾向。

1.在全體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中樹立實事求是、穩步前進的思想,制止盲目追求和互相攀比增長速度的做法,切實地把注意力轉移到提高經濟效益方面來。總產值這個指標有很大的缺點,既不利于全面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又不能反映工農業生產以外的各項事業的發展情況。而且容易有較大的“水分”,用它來考核各地區、各部門和企業的經濟發展情況,容易形成一種翻番的精神壓力,助長追求高指標和講假話的浮夸風,亂“集資”、搞“攤派”的平調風,也不利于發展對于提高經濟效益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各種服務行業。因此,推廣對上海市的做法,把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情況作為主要的考核指標,是十分正確的。

2.從控制消費基金的增長入手,使工業生產增長的超高速在有購買力的需求漸趨疲軟的情況下逐步放慢。緊縮宜采取“慢踩剎車”的辦法。過猛的緊縮會由于已經形成的生產力難于向緊缺部門轉移而造成浪費;同時也會使供求缺口變大,不利于回籠貨幣。目前,正在施行的抽緊銀根的措施,既要堅決貫徹,也要防止發生“一刀切”的偏差。要對不同部門有差別地采取限制或支持的方針。壓縮固定資產投資,也要分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辦法。除那些并不急需的和投資巨大、經濟效益不好或可行性未經切實論證的項目一概不要上馬外,對于為加強電力、交通、郵電等“短線”部門所必需的重點項目,還應當力保。問題是壓縮預算外固定資產投資,任務不小,難度很高,除繼續采取行政手段外,還應當有新的招數。要加強稅收、利率等經濟手段的運用,把地方、企業和居民的投資引向加強“短線”的正確方向。

3.盡可能加快改革配套的進程,完善新的經濟機制。如前所述,“擴張沖動”“投資饑渴”“消費饑渴”,無一不和舊體制的“軟預算約束”即“大鍋飯”相聯系。目前,出現的加工工業片面發展,原材料工業、基礎設施和服務行業相對落后,更是由不合理的價格體系造成的。克服“過熱”的傾向,根本出路還在于把改革健康地向前推進。例如,實現金融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和調整利率,進一步完善稅制,改變小企業的經營方式,進行比價和差價的調整和其他方面的價格改革,調整房租和實現住宅商品化等,都是向這個方面做出的努力。這些措施將有助于完善經濟機制和提高預算約束的“硬度”,因而有利于抑制“擴張沖動”和“投資饑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镇远县| 南澳县| 威宁| 宝鸡市| 昭通市| 黔南| 浦东新区| 六枝特区| 朝阳县| 德保县| 大同市| 金昌市| 犍为县| 沽源县| 浦县| 玛纳斯县| 丰城市| 开平市| 乐业县| 建水县| 高尔夫| 台前县| 钟山县| 郸城县| 高青县| 平江县| 沅江市| 井冈山市| 内乡县| 南雄市| 华安县| 周口市| 多伦县| 柳江县| 凉城县| 女性| 松桃| 察雅县| 丹巴县|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