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伙人制度:顛覆傳統企業模式的公司治理實戰全案
- 羅中赫
- 1739字
- 2021-06-21 18:04:20
親情友情與合伙人制的相愛相殺
——丘吉爾
中國是禮儀之邦,無論是窮困潦倒的普通人還是富可敵國的企業家都愛面子。面子和人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的情感、制約著人們的發展。在官場上如此,在商場上亦是如此。在商場上,靠裙帶關系謀求職位和利益的情況數見不鮮。
好朋友要進入自己的企業一起賺錢,既然對方開口了,就不能拒絕!小舅子畢業了還沒工作,老岳父開口了讓給個差事,不能拒絕!老婆的閨蜜失業了,又是單身,迫于房貸的壓力想讓你賞口飯吃,不能拒絕!你拒絕了就是不給對方面子,就會傷害彼此的感情,就會產生“冷血無情”的流言蜚語。他人傷不起,自己也傷不起。
在合伙人制面前,如何對待親情友情的投靠還真成了很多人的難題。親情友情與合伙人制的相愛相殺也是一路相隨。
“感情”基礎好
按理說,親朋好友想進入你的企業是件好事,說明你的企業有實力、有魅力。親朋好友與你的關系不尋常,彼此之間已然了解熟悉,也會多幾分信任,交流起來更容易,工作起來也更盡心盡力。
理論是這樣,但現實卻未必遂人心愿。如果遇到懂事的、感恩的親友,助你一臂之力自然不在話下。但若遇到只是眼紅你的財富、沒什么本事又想吃白飯的親友,不給你添亂就是好事。
生意與感情,傻傻分不清
在商言商,商場無父子。這句話我們都會說,可未必能做到。與親密的朋友和親人合伙創業和經營,很容易公私不分。即使你作為主要經營者,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親友就認為你們是關系最親近的人、你們是穿一條褲子的人,他們就應該得到更多的利益和權利,礙于面子,你該怎么辦?
你礙于面子,給了他們權利和利益,也許他們就會得寸進尺,在企業中作威作福,胡亂發號施令,弄得企業烏煙瘴氣、怨聲載道,你該怎么辦?其實這都是你的縱容和公私不分的結果。
人情不能在公司中還
創業初期,有的人苦于沒有資金,眼看著一個前景大好的項目就要泡湯了。這時候,朋友或親人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大方方借給你100萬,并且不收利息。
這是多大的一個人情。這錢一時半會兒肯定是還不上了,天天見面還真是不好意思,怎么辦?要不給個特權?給個高位?照顧一下親友?NO!堅決不可以!
一旦你讓對方覺得你因為欠他人情而愧疚,給他開了后門,他可能就會覺得你這樣做是理所應當的,他的任何請求你都會答應,于是就會無休止地用自己的面子和人情,天長日久地“勒索”你。
人情債堅決不能拿公司利益來還。最好的辦法就是擬定一個協議,形成借貸關系或合伙關系,但一定要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親情友情與合伙人制的愛恨情仇在家族企業中最為常見,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能夠處理好其中的感情與關系,自然能夠為企業帶來利益和好處。如若不能處理好這層關系,勢必會給企業帶來災難。
申龍電梯的重大事故絕非偶然。“親友團”的盲目信任和疏于防范正是這次事故的元兇。申龍電梯沒有做到在商言商、公私分明,最終也是自食惡果。如果申龍電梯能夠公正處理與親友團的關系,做到公私分明,嚴把質量關,也許這場悲劇就可以避免。
生意場上,親情和友情的摻雜的確是讓人進退兩難的事。在一視同仁、平等相待的基礎上妥善處理個人情感,才能讓親情友情之愛永恒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