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智驅動新增長
- 新商業學院主編 肖利華等著
- 3183字
- 2021-05-19 18:03:18
8.2 全渠道融合模式
2010年,淘寶商城改名為天貓,眾多線下品牌開始自己的電商布局,但也有一些品牌猶豫不決,明明看到電商巨大的流量紅利,為什么不快速開展業務呢?核心原因是渠道平衡的問題。80%甚至100%的原有業務都靠代理商、經銷商,一旦開展電商業務,品牌就等于具備了面向消費者直營的能力,代理商、經銷商的利益勢必會受到打擊。電商的渠道成本低,價格透明,這會對線下的生意形成沖擊。線下渠道的復雜度高,很多經銷商伴隨著品牌成長,樹大根深,有資歷、有資源,有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甚至很多民營企業的經銷商和創始人沾親帶故。電商最開始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但是幾年間長成了參天大樹。由于電商的銷售份額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品牌不得不正視渠道沖突的問題,尋求全渠道融合的新模式,如圖8-3所示。

圖8-3
在電商發展伊始,為了平衡渠道關系,很多公司獨立設置電商部門。電商有專供款商品,有獨立的倉儲和快遞等物流體系,有自己的會員體系,甚至很多公司為電商成立了全資子公司。這等于建立了兩套獨立的運營體系。隨著電商部門逐步做大,矛盾不斷激化。首先,電商專供款商品讓電商具備了獨立定價權。對于同一個品牌來說,消費者在不同的渠道看到的是不同的價格體系。一個著名的服裝品牌的連衣裙在久光百貨的價格是1200元/件,而在天貓上的價格是299元/件,盡管款式上有細微差別,但是消費者的感受是什么呢?在線下辦了會員卡的消費者還會忠實于這個品牌嗎?另外,還有價格倒掛的情況,一個白酒品牌在線下商場銷售的價格可以打6折,而在天貓旗艦店中原價銷售,消費者在天貓購買后看到線下商場的價格會選擇退款。渠道價格越來越透明,這是大趨勢,以前的一地一價、一渠道一價的時代逐漸結束了。
要想解決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的矛盾,第一步的著手點在商品和價格的治理上。要先建立全渠道款商品,讓這部分商品在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同款同價,在定價模式上打破原來線下渠道10倍定價,線上2倍定價的分割方式,保持原價(線下吊牌價、天貓一口價)一致,活動價格根據活動級別設置。對于A類活動(比如“雙11”、年貨節等),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同步價格。對于B類活動(即渠道自主活動,比如天貓新風尚、99大促等),設定不低于A類活動價格110%的促銷折扣力度,渠道自己靈活制定促銷方案。有了全渠道款商品,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才能實現“貨”的聯動,這樣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相互引流才有意義。同時,保留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專供款商品,也就保留了原有的渠道靈活性。
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相互引流,行業不同側重點不同。
與汽車行業的整車銷售、汽車改裝等品類的商品相比,大家居行業的家具、全屋定制、門窗、建材等的單價高、決策周期長,需要現場體驗。這些行業的側重點是從線上渠道向線下渠道引流。例如,全屋定制行業,先在淘寶、小紅書、籬笆社區、抖音等渠道進行內容“種草”,通過展廳直播、工廠直播、設計師直播的組合來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認知,然后通過天貓渠道進行商品展示、客服咨詢,讓消費者在天貓支付定金,通過地理位置路由,分配給就近的經銷商或者通過新零售系統由消費者選擇就近門店,經銷商安排上門測量,溝通裝修方案,定制生產和施工交付方案,最后通過“火鳳凰系統”核銷。消費者先在手機淘寶App上支付火鳳凰商品的定金,再在門店云POS或硬件POS上核銷并支付尾款。
整個鏈條環環相扣,對于引流環節,用線上引流成本低、容易觸達消費者。對于轉化環節,用線下體驗店、上門服務等來完成,轉化率高,服務體驗好。
快消品行業(如化妝品、母嬰、零食等行業)的商品單價低、決策快、復購率高,在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的融合模式上應該選擇雙向引流、共享資源的方式,比如用線下的“爆品”帶線上新品的方式,快速地完成線上新品的啟動。比如,太太樂雞精、安琪酵母、恰恰瓜子、青島啤酒、蒙牛酸奶等,每天的全渠道訂單量都在百萬筆以上,甚至上千萬筆,渠道密度大,覆蓋率高。只要有計劃地抽取一部分數據做精準營銷就會帶來巨大的流量。例如,青島啤酒推出面向女性客戶的果味精釀啤酒,這個商品如果獨立在線上引流,想獲取精準流量成本不低,雖然用醉鵝娘等行業垂直的大KOL來推廣的效果肯定好,但是不僅成本高,而且合作很難排期。通過線下引流就簡單了,我們可以在青島純生啤酒的瓶蓋內側做抽獎二維碼,客戶可以用手機進行新品體驗抽獎。我們可以設置女性客戶的獲獎概率為高概率,男性客戶的獲獎概率為低概率,從而獲得精準目標客戶,然后讓其在天貓等電商渠道領取體驗裝、抵用券等。這樣既能快速、低成本地觸達客戶,又能讓天貓等渠道的新品銷量快速累積,實現搜索、猜你喜歡等流量的更多新客觸達。
針對快消品的低單價特征,在物流等環節可以用前置倉或就近門店發貨的模式,生鮮等需要冷鏈運輸的可以用天貓超市、淘鮮達等合作模式。前置倉發貨是指在電商下單后由線下門店或前置倉發貨,為什么不用電商總倉發貨呢?以零食品類商品為例,客單價在35~50元,毛利率為30%~35%,每個快遞的物流費為4.5元左右,占銷售額的10%,占毛利率的40%,近一半的利潤都用在快遞上了。如果巧克力、冰激淋、鮮肉等需要冷鏈運輸的商品的物流成本在20元/單左右,就必須用前置倉發貨或者與淘鮮達、盒馬等合作,因為由它們組合其他商品發貨可以降低成本。
良品鋪子用天貓的“極速達”配送服務。消費者進入良品鋪子天貓旗艦店,挑選“極速達”商品,在下單后,天貓物流配送“極速達”團隊會在2小時內在就近的良品鋪子門店配貨后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上。消費者在盒馬App上下單,在1小時左右商品就能被送到家。這些都是用前置倉發貨模式來實現的。用前置倉發貨不僅能降低物流成本,還可以提升消費者的體驗。一個消費者在看到主播吃鴨脖子時饞了馬上下單購買,1小時不到就吃到了,這種體驗多爽!因此,轉化率會大大提升。
服裝行業(男女裝、男女鞋、童裝等行業)的商品由于是非標品,商品往往很難做到全渠道統一。每個地區的消費能力、經營成本、競爭程度都不同,企業還受到庫存壓力等內部因素影響,所以商品和價格不應該是全國統一的。比如,每年10月,東北的門店賣的主要商品是毛呢大衣,江浙滬的門店賣的主要商品是風衣,而廣州的門店還在賣襯衫、T恤,所以線下門店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符合區域需要的商品。在線上,可以通過“千人千面”技術讓不同地區的客戶瀏覽不同的商品,同樣是天貓旗艦店,沈陽的客戶看到的主推商品是羽絨服,珠海的客戶看到的是連衣裙。打通了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通路的品牌,可以在線向3~5千米范圍的客戶投放直播、短視頻廣告為門店引流,也可以通過虛擬3D/VR/AR讓門店沒有庫存的商品線上成交。另外,服飾品類的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融合的核心是做會員的打通,形成流量自洽、會員共享的模式。比如,某著名女裝品牌的線下會員在線上消費,線下的導購員一樣可以得到提成,線下門店也可以分到一部分利潤。這樣,線下門店就不會把電商看成爭奪客戶的敵人。對于會員共享,首先要做的是建立統一的會員中心,識別線上和線下會員的唯一ID,按照統一的要求對會員進行數據管理,把會員的來源標簽作為重要標簽,實現會員歸屬唯一,如圖8-4所示。這樣,客戶在全渠道得到統一的服務和權益,更有利于客戶忠誠于品牌,也更能沉淀該客戶的全面數據來為其進行更好的服務。比如,在客戶生日時,門店都會推出生日專享促銷,但是客戶在過生日這天如果沒有時間到店呢?那就錯過了專享促銷。通過會員共享,客戶這天沒時間到店同樣可以在線享受特別服務。

圖8-4
鞋服行業還有一個現象就是15%~20%的交易流失在斷碼、斷色上,數據聯通共享倉庫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基于LBS的線上直播等時間短、爆發力強的活動還可以定向幫助門店及時消化庫存,回籠資金。這種方法既不破壞進店消費的價格定位,又能釋放庫存壓力。
通過數據的連接,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打通了商品、會員、營銷、物流等商業要素,從矛盾對立轉向優勢互補。
線上和線下的關系從對立走向融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