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領導力:重塑自我、終身成長的行動指南
- 陳瑋
- 1169字
- 2021-02-04 16:29:44
第5節(jié) 你真的需要一個人生使命嗎
在參加中國組織進化年會時,我聽到一個“90 后”年輕人講他的人生使命:幫助更多的人看見價值和美好!
我聽了覺得很感動,很美好!
一是因為他30歲不到就在思考人生使命的問題,我30歲時可絕對沒有這個境界!
二是因為他的使命中透露出來濃濃的利他精神:他看起來絕對真誠而不忽悠。
三是他確定人生使命的方法:他閉關三天,羅列了自己所有的偶像、興趣、愛好等,終于把一切連接起來,產(chǎn)生了上述這條人生使命。
有人會說,人生路漫漫,為什么要限制自己呢?沒有人生使命,不是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嗎?
人是無法踏入兩條相同的河流的,沒法做AB測試,因此我們無法知道在這個年齡,或者別的年齡,擁有人生使命好還是不好。
有人還會說,人生路漫漫,你怎么知道現(xiàn)在的人生使命能管一輩子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其實沒人知道這位“90 后”朋友的人生使命會不會改變。或者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以后他會產(chǎn)生新的人生使命。
《活出生命的意義》 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是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他覺得人生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有自由意志,不應該因小事而喪失自由意志,哪怕是到了最悲慘的納粹集中營里。這是做人的尊嚴。
他研究為什么經(jīng)歷過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會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身體好、更聰明、意志頑強嗎?研究發(fā)現(xiàn)都不是——那些活下來的人,是那些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那些有憧憬的人。
當時維克多·弗蘭克就常常憧憬如果能夠活著出去,將會和太太一起重游故地;還會到各個大學講學,告訴人們他是怎樣活下來的。
他認為, 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眾不同、別人無法替代的人生使命或目的。 這是不是非常像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人生都是為一件大事而來”, 詩仙李白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或有些宗教主張的“上天自有安排”?
埃隆·馬斯克曾經(jīng)在接受“60 分鐘”節(jié)目采訪時眼含淚水、情緒激動。為什么?因為他覺得很多人,包括他所尊重的人,像美國第一任宇航員等,都反對他,都說應該停止他的太空項目。
馬斯克說這些人的話確實刺痛了他,讓他覺得心里很難過。他說,我希望他們自己來看一下,我到底在做什么。
想一想要改變世界多么不容易!
馬斯克在非常年輕時,就提出要改變世界,要想辦法把人類文明放在一個多星球環(huán)境中得到延續(xù)。他希望在互聯(lián)網(wǎng)、可持續(xù)能源、基因重組、人工智能和為人類找到新的家園等方面改變世界。這就是他為自己確立的人生使命。
強烈的使命感、非凡的韌勁、一切從事物本源出發(fā)來顛覆和創(chuàng)新,使得馬斯克在新能源汽車、宇航工程、腦機接口、開發(fā)太陽能資源、城市交通等多個領域實現(xiàn)了顛覆性的突破。他已經(jīng)用無可爭辯的事實和成就,宣示了人生使命的價值。
不管你信不信人生使命,或者有沒有人生使命,有一點總不能回避:天生我材必有用!你要自己去想一下,你與生俱來的才能與天賦到底想用在哪里?上天對你的安排又是什么?陶行知先生說,人生都是為一件大事而來!你的這件大事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