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渠道行為供應鏈系統價格決策博弈模型及其復雜性研究
- 李秋香
- 1036字
- 2020-10-30 17:27:49
1.2 中國制造業市場的現狀與特征——以空調市場為例
進入21世紀,空調行業進入成長期到成熟期的過渡階段。2000年至2008年,國產品牌憑借渠道及性價比優勢,使外資品牌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逐漸下滑。2005年,外資品牌在高端市場的份額低于50%。同時,國產品牌間的競爭也趨于激烈,市場份額逐漸向格力、美的、海爾集中。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需求下降,空調行業利潤下降,加速了外資品牌的退出;同時,在政策推動下,2008年“家電下鄉”,2009年“節能惠民”和“以舊換新”舉措使國產品牌進一步壯大,伴隨變頻技術等產品升級方面的突破,中國成為全球空調制造與消費第一大國。因此,空調市場競爭者的商業行為,尤其是空調競爭者關注的渠道和價格競爭問題是競爭者關注的焦點,研究該行業雙渠道和多渠道供應鏈的價格競爭問題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
在行業格局上,民族品牌占絕對優勢,格力、美的、海爾占據前三強的市場座次,其市場份額從2008年的69.42%穩步提升至2015年的77.36%;2016年由于行業去庫存原因,三巨頭空調內銷份額占比為67.89%,2017年占比為74.2%,有小幅度回升。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2017年我國空調整體內銷零售市場規模達5622萬臺,同比增長28.5%,銷售額同比增長30.5%,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由以上內容可知,三家空調企業占有超過70%的空調市場份額,行業由少數幾家企業所控制。因此,中國空調企業屬于寡頭壟斷行業,行業壟斷意味著寡頭企業對產品的生產數量和價格具有很大的控制權。此外,在同一個博弈周期內,寡頭的價格決策會考慮競爭對手的價格策略。如何實現渠道資源合理配置,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是空調行業寡頭競爭的重要內容。

圖1-1 2008—2016年中國空調內銷市場集中度趨勢
自2014年起,隨著移動互聯網高速普及,國內零售市場電商化不可阻擋,電商產業鏈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成長渠道;尤其在空調產業,銷售模式由專賣店和家電連鎖轉向家電連鎖和電商渠道并存的銷售模式。另外,格力、美的空調雙寡頭絕口不提價格戰,以舊換新、產品升級上位等。隨著空調競爭市場由低端向高端產品轉型升級,空調市場需求呈現多元化,以及空調市場雙渠道銷售模式的成熟,價格戰成為該行業的新常態。企業通過價格策略調整、渠道資源整合等手段來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利潤從而實現自身的商業經營目標。因此,渠道競爭和價格競爭是空調寡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由于格力和美的兩家空調企業占據了中國空調內銷市場份額的60%,為了簡化模型,避免行文過于復雜,不失一般性,本書以中國空調行業為背景,運用管理學、博弈論、混沌理論等研究多渠道和雙渠道供應鏈環境下空調雙寡頭的價格博弈模型及其復雜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