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牛奶安全生產技術(第二版)
- 張克春 孫衛東主編
- 1290字
- 2020-01-10 12:36:57
第三章 奶牛育種與牛奶質量
第一節 奶牛品種及特點
目前用于產奶牛的品種較多,乳用品種主要有荷斯坦牛、娟姍牛和愛爾夏牛,乳肉兼用品種主要有西門塔爾牛、丹麥紅牛和三河牛等。其中荷斯坦牛產奶量、乳脂產量和乳蛋白產量都最高,且易于馴化培育,適應性強,成為了各奶業發達國家的主要奶牛品種。在奶牛養殖業最發達的美國、加拿大和以色列,荷斯坦牛占奶牛飼養總量的90%以上,在我國約占60%。此外,還有很多其他品種在世界各地小區域范圍內養殖。
荷斯坦牛(Holstein)原產地荷蘭,世界各國引入后與本國品種牛雜交、選育,培育成具有各國自己特征的荷斯坦牛,如美國荷斯坦牛、德國荷斯坦牛、中國荷斯坦牛等。1999年,荷蘭荷斯坦牛年奶產量為8016kg,乳脂率4.4%,乳蛋白率3.42%;2000年,美國荷斯坦牛年產奶量為9777kg,乳脂率3.66%,乳蛋白率3.23%。
娟姍牛(Jersey)原產于英吉利海峽南端的娟姍島,較耐熱。產的奶乳脂率高,乳脂肪球大,風味好,適于制作黃油。2000年,美國娟姍牛年產奶量為7215kg,乳脂率4.61%,乳蛋白率3.71%。
愛爾夏牛(Ayrshire)原產于英國愛爾夏郡。該牛種最初屬肉用牛,后來用荷斯坦牛、更賽牛、娟姍牛等雜交改良后成為乳用品種。美國愛爾夏牛年產奶量為5448kg,乳脂率3.9%。
更賽牛(Guernsey)原產英國更賽島。其所產奶特點是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高,以及胡蘿卜素含量高。美國更賽牛年產奶量為6659kg,乳脂率4.49%,乳蛋白率3.48%。
瑞士褐牛(Brown Swiss)屬乳肉兼用品種,原產于瑞士阿爾卑斯山區。1906年被美國培育為乳用品種。我國新疆褐牛在培育過程中曾引進瑞士褐牛。乳用瑞士褐牛年產奶量為5000~6000kg,乳脂率4.1%~4.2%。
乳用短角牛(Milking Shorthorn)原產于英國英格蘭東北部,目前有乳用、肉用和乳肉兼用三種類型。兼用型曾被我國引進用于改良蒙古牛和非保種區的秦川牛。一般年產奶量為2800~3500kg,乳脂率3.5%~4.2%。
丹麥紅牛(Danish Red)屬乳肉兼用品種,原產丹麥,曾被我國引入用于改良延邊牛和秦川牛。1989~1990年的數據顯示其年產奶量為6712kg,乳脂率為4.31%,乳蛋白率為3.49%。
西門塔爾牛(Simmental)原產于瑞士,世界著名乳肉兼用牛品種。我國曾引入與本地黃牛雜交改良,目前經鑒定我國有核心群、育種群和改良群幾百萬頭。西門塔爾牛年產奶量在4000kg以上,乳脂率為4%。
三河牛,原產于我國內蒙古三河地區,年平均產奶量約2000kg,乳脂率3.8%~4.0%。
中國草原紅牛,由原產于吉林、遼寧、河北和內蒙古等地的蒙古牛與引進的短角牛雜交培育而成。年平均產奶量為1800~2000kg,乳脂率為4.0%。
新疆褐牛,原產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乳肉兼用型,舍飼條件下乳脂率4.03%~4.08%,放牧條件下乳脂率為4.43%。
科爾沁牛,原產于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屬乳肉兼用品種,以西門塔爾牛為父本,蒙古牛、三河牛等為母本雜交培育而成。乳脂率約4.17%。
中國奶水牛,生活于我國南方,有24個地方品種。奶水牛產奶量較低,但牛奶品質非常好,乳脂率達到了10.29%~12.23%,乳蛋白高達5.53%~5.97%。
奶牛品種不同,牛奶產奶量及乳品質具有很大差別。不同品種奶牛產的牛奶都有自己固有的遺傳特性,成分變化很大。遺傳差異在造成乳成分含量(乳脂量、乳蛋白量、無脂固形物含量)變異的因素中占比超過50%。乳脂是乳中含量變化最大的成分之一(奶水牛乳脂率是荷斯坦牛的3倍)。乳脂含量的遺傳力為0.60,乳脂產量的遺傳力為0.25。因此,通過品種選擇、雜交改良、群體選育等手段可以提高牛奶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