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中國少數民族的櫥柜家具

中國各族人民對櫥柜的叫法,向無嚴格區別。既不從有無放物與操作面來區分,也不以有無暗格與藏物來辨別。若是由體積大小來判定,則大者可認為是櫥,但柜也有大的。當然,小者稱櫥的不多見。談到櫥、柜,侗族是比較典型的。侗族固定貯放物品用的櫥、柜,品種多,形態與結構又因功能而異。

根據用途,侗族櫥、柜大體可分4類:

(1)貯存衣物的高柜、站柜、連柜、箱柜和衣櫥等。

(2)貯存書籍、茶具、食品、陳設品和針織品等零星雜物的亮柜、節柜等。

(3)貯存棉衣、棉絮和米、谷糧食的平柜(或稱米柜、睡柜)等。

(4)貯存食具的碗櫥等。

這些櫥、柜有如下特點:

(1)一物多用,組合得宜。如亮柜(圖1.3.1左圖)常分4層:最上層為書柜;第二層擺設茶具、食品盒等實用陳設物;第三層的抽屜,常放針、線、紙張和日用票據等小物品;最下層存放酒壇、泡菜罐等較大、較重物品。這種不同物品按質分層置放的方法,無疑是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的:書籍和陳設物品置于人的最佳視線域內;針線等較小物品設在人手最方便操作的范圍中;較笨重的物品則放在最下面,有利人手用力搬動。這種亮柜不僅將功能類同的物品柜合理地組合在一起,有一物多用的功效;而且將其設置在臥室窗前的長條桌端,對利用條桌進行學習、工作和做針線活等都有互配互助之宜和取存物品之便。

圖1.3.1 侗族櫥、柜示例(1)

(2)兩物配用,尺度協調。上例的柜與桌,雖也是兩物配用,但在尺度協調上還不如平柜(圖1.3.1中圖)。一個平柜的長寬尺寸常近1m見方,高度與床高接近。這種尺度不僅適于貯放棉絮、棉衣和糧食等物品,而且兩柜相拼,其長、寬尺寸同一張單人床的理想尺寸相仿,又可用做臨時來客的睡鋪。箱柜頂板的長、寬分別為1.0m和0.5m左右,剛好并列置放兩個箱子,加上箱柜高度約為1.2m,故對搬用箱子也較方便,并可省去箱架和利用箱架所占空間。此外,連柜(圖1.3.1右圖)也能配合床的尺度而作為床頭柜使用;碗櫥還能配合建筑或嵌入墻中,從而少占或不占室內空間。

(3)大體化小,有利搬運。節柜(圖1.3.2左圖)、亮柜和碗櫥(圖1.3.2右圖),雖分隔為3層或4層,但均為兩節,每節柜體尺寸約為寬900mm、深500mm、高850~900mm,將大體積化成了小體積,從而便于搬動與遷運。

圖1.3.2 侗族櫥、柜示例(2)

(4)群體造型,重點裝飾。上述眾多的櫥、柜,除碗櫥外,大都是置放于同一臥室之中。如何根據臥室功能,圍繞架子床這個立體家具和協調長條桌等配用家具進行多柜群體造型,確是一個不易處理的問題,這里匠師們采取了既不喧賓奪主于床,又不以多壓少于桌,更不一視同仁于柜,而取群眾有首、對主順從、對次相配等造型原則,使全套臥室家具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彼此照顧,相互和諧。具體手法是形、色一致,重點裝飾。由于架子床的迎面屏板有大面積雕飾,加上床體較大,就極自然地突出了床的主位;由于群柜與桌的形、色一致,又不使桌落于眾而和諧群處;又由于對群柜不作普遍的雕飾,只對亮柜開敞部分——亮格的正面,配合實用陳設物品,作了卷口牙板雕飾,從而既使眾柜有首,又使亮柜的陳設部分誘人,還由于亮柜裝飾部分的柜體左右側面僅以矮短欄桿作圍而相對開敞,不僅使亮柜形成上虛下實、上輕下重的穩定體形,而使亮柜更加有別于它柜;同時,還使亮柜顯得相當活潑靈巧,而跳出于他柜。由于這種雕飾手法運用得當,分量適中,做到了遜色于床、潤色于柜、感色于桌,因而較成功地造就了亮柜成為一室群具之中品、眾柜之上品、裝飾之精品、統一和諧之調劑品的“紅娘”角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华宁县| 高碑店市| 错那县| 丹江口市| 迁西县| 桑日县| 长沙市| 抚宁县| 长葛市| 车险| 乐业县| 临海市| 南乐县| 吐鲁番市| 云梦县| 汽车| 三门峡市| 玛多县| 高唐县| 绵竹市| 白山市| 会同县| 岑巩县| 普陀区| 凤阳县| 五华县| 隆回县| 无为县| 娱乐| 南投县| 若尔盖县| 同仁县| 西充县| 宁波市| 德格县| 长葛市| 宣威市| 广汉市| 平山县|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