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從既遂標準的層次性理論看加重犯的既遂問題[1]

長期以來,在我國刑法理論中,加重犯的既遂問題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對此,在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8日《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頒行之前,存在著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加重犯的構成特征是在具備某一犯罪基本構成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基本構成條款不能包括而為加重刑罰的條款所特別規定的嚴重結果或嚴重情節。此一加重的結果或情節的有無,乃是加重犯是否成立的要件。有此結果或情節就構成并完備了加重犯的要件,無此結果或情節就構成基本犯而根本不成立加重犯。因而對加重犯而言,既無犯罪預備形態存在的可能,也無未遂、中止形態存在的余地,即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態。進而言之,加重犯由于它的犯罪構成特征所決定,也不存在犯罪既遂問題,而只有構成一種狀態,即只有是否構成之分,而無犯罪的完成與未完成形態之別。[2]該觀點在我國刑法學界一度居于通說的地位。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加重要件與基本犯構成一起組成了加重構成。對于具有獨立犯罪構成的故意犯而言,它當然具有未完成形態。[3]按照這種觀點,加重犯同樣存在犯罪既遂與未完成罪的區分問題。《意見》第10條突破了我國刑法學理論的通說,在一定程度上認同了加重犯也存在既遂、未遂之分。

不過,《意見》的頒布并沒有使關于加重犯既遂問題的爭論得以平息。筆者在對《意見》中所體現的一定程度上認同加重犯存在既遂與未遂之分的立場表示贊賞的基礎上,指出其否定搶劫罪的結果加重犯存在既遂與未遂之分是值得商榷的。[4]而有的曾持通說的學者在《意見》頒布后則認為自己以前簡單否定情節加重犯存在未遂形態的觀點不夠妥當,現在轉變為傾向于肯定情節加重犯存在既遂與未遂形態之分,但該學者仍然認為,結果加重犯的構成特點,決定了它只具有構成結果加重犯這一種狀態,即只有是否構成之分,而沒有既遂形態與未遂形態之分。[5]

由此看來,在《意見》頒布后,刑法理論上就加重犯的既遂問題并未達成共識,如何看待加重犯的既遂仍然是擺在廣大刑法學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將嘗試性地引入既遂標準的層次性理論,分析該理論在加重犯既遂問題上的貫徹,進而以該理論為分析工具,選取加重犯的四種主要類型——結果加重犯、數額加重犯、情節加重犯和包容加重犯的既遂問題進行討論,并最終得出對加重犯既遂的判斷既不能脫離基本犯的既遂也不能脫離加重因素的具備(構成要件的齊備)的結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砀山县| 宝坻区| 吴旗县| 深州市| 海盐县| 彰化县| 乌鲁木齐市| 大同县| 东港市| 策勒县| 富平县| 大姚县| 夹江县| 随州市| 怀柔区| 宣威市| 敦煌市| 平阴县| 富川| 仁寿县| 白朗县| 博罗县| 涿鹿县| 宝鸡市| 孝义市| 若羌县| 寿宁县| 康平县| 扎囊县| 衡水市| 闽侯县| 陇西县| 屯留县| 察隅县| 西盟| 元江| 山东省| 沂源县| 龙里县|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