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結語

在我國刑法理論中,犯罪構成是犯罪成立的規格和標準。行為符合犯罪構成,就意味著犯罪的成立。而犯罪成立不僅包括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意義上的犯罪成立,還包括基本犯的完成罪與未完成罪意義上的犯罪成立以及派生犯的犯罪成立。犯罪構成是犯罪成立的標準,而并非犯罪成立的最低標準。犯罪構成的意義決非僅限于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還應包括區分基本犯的完成罪與未完成罪以及派生犯與基本犯。


[1] 王志祥與袁宏山合著,原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年第3期。

[2] 參見張明楷:《刑法學》(第3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頁。

[3] 參見侯國云:《“構成要件說”作為犯罪既遂判定標準的不合理性——與王志祥博士商榷》,載《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4] 參見馮亞東:《犯罪構成與諸特殊形態之關系辨析》,載《法學研究》2009年第5期。

[5] 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頁。

[6] 張明楷著:《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頁。

[7] 參見張明楷:《刑法學》(第3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頁。

[8] 參見張明楷:《刑法學》(第3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頁。

[9] 參見趙秉志主編:《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頁。

[10] 侯國云:《“構成要件說”作為犯罪既遂判定標準的不合理性——與王志祥博士商榷》,載《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11] 楊興培:《犯罪構成原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頁。

[12] 參見何秉松:《犯罪構成系統論》,中國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431頁。

[13] 陳璇:《修正的犯罪構成理論之否定》,載《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14] 侯國云:《“構成要件說”作為犯罪既遂判定標準的不合理性——與王志祥博士商榷》,載《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15] 陳璇:《修正的犯罪構成理論之否定》,載《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16] 參見王志祥:《犯罪構成要件齊備說之辨正與改造》,載《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武夷山市| 江津市| 大英县| 池州市| 库车县| 天镇县| 晋中市| 永福县| 江华| 高青县| 天柱县| 会宁县| 乌拉特后旗| 买车| 章丘市| 拉萨市| 启东市| 琼海市| 和平县| 伊宁县| 虞城县| 冷水江市| 中卫市| 连南| 玉树县| 白朗县| 清水县| 余干县| 高邮市| 文安县| 尉犁县| 宜阳县| 裕民县| 新蔡县| 涞水县| 阿拉善右旗| 盐池县| 昌乐县| 锡林浩特市|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