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學科思想:小學科學名師的自覺追求》是由杭州師范大學承辦的浙江省浙派名師名校長小學科學班首批學員在兩年半的學科研究和專業培養中的一個成果。

這批學員經個人申請、所在學校與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審而產生,當我拿到這個班級的名單時,內心涌動著激動,這是一群熱愛自己的職業,執著、勤奮、聰慧并取得很好的教學成績的學科中堅力量,他們中很多人已經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很多人已經具有學科的獨到見地,有的已經是學校教育的管理者。作為這個培養項目的負責人和班主任,應該制訂怎樣的培養目標?為他們設計怎樣的培養課程?我不斷地思考著一個個的方案,也不斷地推翻著一個個的方案……

在兩年半的時間里,我們首先在全方位的訓前調研基礎上進行了培訓課程的規劃,通過理論研修、實踐浸潤、思想凝練、成果展示、示范輻射以實現理念與師德、小學科學專業知識、小學科學專業能力、小學科學教科研四大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來展開培訓課程。針對每位學員的特點聘請了“理論和實踐導師”雙核導師,這批導師由科學課程標準制定者、科學教材編寫者、科學國培專家、省市級教研員、浙江省乃至外省的優秀特級教師組成,他們既是德才兼備的教育者,又是學科研究的專家,其中不乏學校教育的管理者。

兩年半時間學員們先后參加了國際會議、全球華人科學素養論壇,聆聽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和中國香港各地學科專家的報告,還在專題論壇區域進行了個人專題的宣講。參加全國年會及優質課觀摩,承擔多次全省特級教師工作室的展示活動;面向全國誠邀專家向學員開設了近30個講座,內容有兒童心理、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科學疑難知識等方面的專題報告以及典型科學校本課程建設、科技活動的介紹;多層次、多角度地參觀考察了浙江省科學教學示范學校,這些學校有農村學校、有城鎮學校,也有民辦學校,校園的科學文化氛圍濃厚,科學實驗室、科學園地建設得很有特色,社團活動均已經有課程化的呈現;兩年半的時間最關注的是課堂教學,學員們觀摩了多節名師示范課,上課者有特級教師、教研員、全國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省市教壇新秀、杭州市名師、學校校長。學員們先后在名師指點下開設自我課堂診斷課、提高課、貧困地區送教課和專題講座。培訓課程中還有系列實驗規范操作演練,來進一步夯實學員科學技能基礎。從學科教學理念、學科知識、學科教育學和課程論、學科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系統地展開了培訓。

兩年半時間學員們不僅努力提高自己,也建成了一個形式寬松但是團結緊密的學科研究團隊,這也是可以出這本書的一個很好條件。

本書共分為學科理念研究篇、實驗證據研究篇、教學模式研究篇、課外實踐研究篇、評價與教研研究篇五個部分。主編來文提出本書的書名、編寫框架和編寫要求,并對全書做了統稿。

“學科理念研究篇”收錄了樓曙光的《科學而人文,求真亦求善——小學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思考》、沈躍群的《兒童視角下的科學課堂教學》、沈曉英的《科學教學要面向大概念——談小學科學學科思想指導下的備課》、王朝森的《以問題解決促科學探究》。他們分別從課程美學的角度、課程主體兒童的角度、課程內在的脈絡“概念認知”的角度,以及課程內在的另一條脈絡“問題驅動”的角度,闡述了如何通過活動設計來實現小學科學課程的價值和作用。

“實驗證據研究篇”收錄了陳志強的《證據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石》、謝小立的《俯下結論的身段,使“特殊”閃耀“真實的光芒”》、朱潮海的《論證是兒童科學探究效度的促進點》。他們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教學案例分別論述了如何讓具有典型感性思維的兒童獲得證據、梳理證據、處理證據,引導兒童做出探究結論,促進兒童邏輯思維的發展;論述了當證據獲得途徑異常時,當獲得的證據異常時,如何使用這些異常證據促進兒童探究;論證過程的本質是一個思辨的過程,為了有效思辨,不僅提出了論證這一個過程的環節和環節程序,還提出了如此論證的依據。

“教學模式研究篇”收錄了邵鋒星的《促進概念建構的科學探究路徑設計與實施》、應小敏的《“實踐—認識”推進兒童科學學習的進程》、竺紅波的《“思維導圖”融入小學科學教學的實踐研究》。他們分別論述了以兒童的認知為內在脈絡的科學探究路徑,用涵蓋隸屬關系概念導圖引導科學探究路徑。他們從多元、二元、一元角度來探討兒童科學的探究路徑,為大家進行課型的定位提供了很好的學術建議。

“課外實踐研究篇”收錄了林建鋒的《以家庭實驗滋養學生科學素養——小學科學拓展性課程新視角》、王偉文的《博物:讓孩子們重返自然——我的小學科學教育主張》。實驗材料取自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讓兒童在家里的廚房客廳都可以找到材料來研究問題,這是一種探究習慣的習得和養成。把兒童帶進大自然,讓他們領略大自然的奇妙和多彩,發現大自然的奧妙,博物學科思想也是對小學科學課程優良傳統的一種繼承。家庭實驗和博物學習都是課外科學情境創設基礎上的學習,這樣的情境非常適合兒童科學活動的開展,兩位作者枚舉的具體實施案例為大家提供了實踐的抓手。

“評價與教研研究篇”收錄了江光華的《在動態評估中引導學生深度探究——基于小學學困生科學素養發展的動態評估策略》、施昌魏的《以“做中寫”促“做中學”——區域推進小學科學課堂學習方式變革的實踐探索》。在體驗課程中如何做好過程性評價一直是課程建設的難點,指向素養培養的評價杠桿的使用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的探究向深度發展。以各種各樣的、已經形成方式鏈條的記錄本為載體來運作課堂教學,作為一名地市級的教研員,從區域視野推進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在書稿完成之際,特別感謝浙江省教育廳設立此項目,感謝杭州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童富勇原院長為組長、葉哲銘原副院長為副組長的雙名領導小組,為該項目的實施在行政和后勤兩方面所做的保證,感謝各位理論導師和實踐導師,感謝提供課堂教學研究的教學基地,感謝全省為我們提供課堂教學成果展示的各所學校。

各位學員撰寫的學科思想雖形成于本次項目的培訓,但是他們的學科思想無不包含了自參加工作以來對學科教學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積累,無不包含了他們身后團隊的專業思想支持,更是離不開他們在專業成長路上得到的各位學科前輩們的指導。今天的學科思想是他們在當下的思考,隨著各位學員的不斷學習和實踐,我堅信他們的學科思想在今后定能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發展。

來文

2017年12月1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济阳县| 灵寿县| 禹城市| 汝南县| 南京市| 阿城市| 井陉县| 神木县| 隆昌县| 新安县| 乌拉特中旗| 本溪| 年辖:市辖区| 纳雍县| 嵊州市| 禄丰县| 康平县| 驻马店市| 洛浦县| 滕州市| 梧州市| 澜沧| 清水河县| 瑞金市| 洪雅县| 桂东县| 舟山市| 邵东县| 滕州市| 阿巴嘎旗| 淮南市| 栾川县| 固镇县| 盐山县| 陈巴尔虎旗| 阿城市| 尼玛县| 张家界市| 衡阳市| 泰顺县|